提起香港的名门望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李嘉诚;说到李嘉诚,我们又首先想到他是个大富翁,却很少人想到他是个富有人格魅力、EQ甚高的人。他的这种魅力的最好体现,就是他非常懂得世事人情(就是待人接物的态度)。无论是与高层职员谈话,还是与低级员工相处,他总是笑容满面,非常客气。而这些东西在书本上学不到。
沿着他的思路,我们可联想起中国的一句老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一个人要做好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这八个字,对于有志于经商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如今,李嘉诚在与自己的儿孙谈论生意时,只会花1/3的时间,而剩余2/3的时间会用于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他常告诫自己的儿孙说,“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单单仁慈,业务不能成功,除了在合法之外,你更要合理地去赚钱。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应该是这样。very kind,非常好的一个人,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有能力反抗。”
“做人重于经商”是李嘉诚认为天下最聪明的生意经。李嘉诚认为把做人的原则放在首位的人,才能成为一代大商人。在他看来,那些眼珠里只有钱,为得利益而不则手段的生意人,充其量一辈子只做个小商人。只有那些心明眼亮,懂得把做人的利害关系放在第一位,以诚待人的人,才会树立起自己的人格品牌,再把人格品牌转化为无形的资产,如此才是能真正成就大事业的人。
对于做人的关键点,李嘉诚是这么认为的,“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由衷地喜欢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财力,也不是表面上让人听你的。”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精明的,要令大家信服并喜欢你并不容易!
幼年的李嘉诚由于家庭生活所迫,在自己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14岁少年的时候,就提前步入了关系复杂的社会——进入茶楼当起了堂倌。从那时起,李嘉诚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体察世事人情了。因为过早成熟的他深知,从对社会进行观察、体味与解读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为己所用的知识、机会,以便让自己比他人有个更高的起点——宝贵的经验。这可以说是他高明于一般后生之处,也是他一生作为的重要准备。
茶楼的工作异常辛苦,作为店内的小伙计,李嘉诚每天必须在凌晨5点左右就赶到,为客人们准备好茶水茶点。茶楼打烊时,已是夜半人寂了。以至于李嘉诚在后来谈论起这段经历时,感慨地说:“我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美美地睡3天3夜。”
虽然辛苦,但李嘉诚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十分珍惜。因为对他来说,这份工作不仅是他和家人赖以生存的“饭碗”,更是一个学习社会、体验人生、积累经验的绝好机会。
当时的茶楼可以说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茶客来自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从他们谈古论今的闲聊中,李嘉诚了解到社会和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也许是长期泡在书堆里的缘故,也许是小孩子好奇心重的原因,总之,李嘉诚对于茶楼里的人和事,有一股特别的新鲜感。
渐渐地,李嘉诚发现,有很多事情都是在家中、课堂上闻所未闻的,有好多说法都与先父和老师灌输的那一套大相径庭。至此,李嘉诚的思维不再单纯得如一张白纸,他看到了世界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的一面,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一个相同的人,所有茶客都各具特色,又各有喜好。
于是,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李嘉诚开始暗暗观察起每个客人来。他发现,在言谈举止间,有的茶客显得儒雅风流,有的粗俗不堪,有的则默默无语。他首先根据每位茶客的外在特征,如话音、口头语、衣着、面部表情等来猜测他们的籍贯、职业、财富、性格等。然后进一步揣摩对方的消费心理,看他们喜欢喝什么茶(花茶、绿茶、红茶等)、喜欢吃什么茶点(虾饺、干蒸烧麦、辣椒肠粉等),以及喜欢在喝到第几泡茶的时候上茶点。最后再想方设法找机会进行验证。
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十之九错,一点儿也猜不准茶客的情况。但他没有气馁,继续用心观察,渐渐地总结出一些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揣测茶客的正确率可以高达90%左右。更有甚者,当一个陌生人来到店里时,李嘉诚都能把他的身份、地位、喜好和性情等猜的八九不离十。
在李嘉诚心中,逐渐形成了一本由部分常客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构成的帐本。然后李嘉诚投其所好,又真诚待人,很好地满足了顾客的受尊重需求,在高兴之余,茶客们自然乐得掏腰包付小费。
李嘉诚真诚敬业,勤勉有加,又能赢得顾客并让顾客乖乖掏钱,自然获得了老板的赏识,他成了茶楼里加薪最快的堂倌。于是,李嘉诚更加自觉地训练起了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领。本来李嘉诚是出于干好“堂倌”这份工作而培养这种本领的,谁知,进入生意场之后,他的这种本领却派上了大用场,成了他了解客户真实需要,驾驭客户心理的拿手绝活。可以说,若无这项本领,李嘉诚也绝不可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
茶楼除了是茶客们饭后消遣的地方外,还是一个传播生意信息的场所。在茶楼跑腿的那段日子里,李嘉诚不仅从茶客的闲谈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练就了一副看穿人心的火眼金睛,而且还从茶客的谈话中暗自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为他日后生意的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要只看到成功人士人前的鲜花和掌声,隐藏在他们背后的辛酸苦辣又有谁能清楚呢?假如你现在从事的是一份卑微的工作,你总是抱怨它与你的身份不配,埋怨上天的不公,于是你就破罐子破摔,那么你什么也得不到;反之,如果你抱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乐观心态,将这份工作作为训练自己的毅力、培养各种能力的手段,以及了解社会人情事故的途径,那么你将大有收获。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大学毕业生游怀希望地离开校园踏入社会,本想凭借自己的满腹经纶大展伸手,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他们不懂得处理社会关系而处处碰壁。反而是那些并未上过几年学的小混混,虽然缺少文化知识,但却因富有社会知识,懂得世态人情,而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果真如李嘉诚所说,世情真的是大学问啊。看来,每一个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必须对它好好钻研一翻。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