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巴菲特如是说(全新升级版)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珍妮特·洛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论及了诸如投资、企业经营、诚实、学术教育、纳税及其他的许多、许多主题。此书由畅销书作家珍妮特·洛尔搜集整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尚未披露的素材——它对这位金融天才的获利哲学的前所未有的描述带给人的感觉通常是惊异的,并且总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读书通篇闪烁着巴菲特独一无二的智慧之光。

内容推荐

随着时间的流逝,沃伦·巴菲特的影响力和财富与日俱增,但有一件事情从未改变,那就是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谦逊、诚实和乐观。在《巴菲特如是说》的全新升级版中,畅销书作家珍妮特·洛将为您呈现一个真实的巴菲特。

本书通过搜集与整理巴菲特机智而引人入胜的引语、著述及深受喜爱的格言,反映了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20年来的生活。

本书通篇闪烁着巴菲特独一无二的智慧之光,它对这位投资天才的获利哲学前所未有的描述带给人的感觉既惊喜又好奇。同时,巴菲特对于诸如互联网经济、家庭、朋友、公司经营、纳税等问题的思索也使新版的内容更为充实。此外,新版还试图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位世界首富将其85%的财富交给世界上另一位富有的人(比尔·盖茨)来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巴菲特如是说》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投资的书,它还原汁原昧地展现了这位举世瞩目的投资者的个性和哲学,内容纯粹不杂,是关于巴菲特的书中相当有价值的精品。

目录

译者序

致谢

绪论

第1章 关于生活

 奥马哈:在哪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要有业余爱好

 充满激情

 志存高远

 定位准确

 专注于既定目标

 规划人生蓝图

 诚实

 请说出事实的真相

 写给《华尔街日报》的信

 培养良好品格

 相信自己

 不要过于自信

 不要上当

 分享智慧

 不服老

第2章 关于朋友

 理解友谊的真谛

 为朋友打抱不平

 辅佐州长施瓦辛格

 建立一生的友谊

第3章 关于家庭

 不要溺爱孩子

 巴菲特的孩子们

 和妻子相濡以沫

 善待母亲

第4章 关于工作

 为兴趣工作

 及早开始

 在喜欢的地方工作

 和优秀的人共事

 善于鼓励别人

 忠于合作伙伴

 珍惜时间

 激流勇退

第5章 关于经营

 善于沟通

 知道什么时候说“不”

 树立榜样

 关心股东

 雇用的人好,管理的就少

 阅历更重要

 善于配置资本

 勇敢

 能力的交叉

 伯克希尔-哈撒韦:强大的投资机器

第6章 关于投资

 投资哲学

 认清敌人:通货膨胀

 经验的顿悟

 别在意教授怎么说

 遭遇“市场先生”:你的仆人而非领导

 忽略“市场先生”的情绪

 聆听机遇的召唤

 理解价格和价值的区别

 寻找内在价值

 期待市场出现步调不一

 收益!收益!收益!

 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规避风险

 不要赌博

 关注非同寻常的市场环境

 不要被市场环境所左右

 避免过度负债

 寻找刺激的交易

 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套利

 要有耐心

 独立思考

 拥有合适的工具

 警惕华尔街

 只买你了解的股票

 老将叱咤新兴市场

 中国石油

 能力的拓展

 养成阅读的习惯

 像记者那样刨根问底

 让投资变得简单

 深入思考

 知道你寻找的是什么

 不要为数学绞尽脑汁

 崇尚节俭

 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

 面对现实

 期待改变

 能应对改变

 承认错误

 不要犹豫不决

 低调涉足航空业

 从错误中学习

 买入如童话故事般美好的股票

 寻找卓越的公司

 保证投资的质量

 垃圾债券

 评估特许权的价值

 重视价格机制的力量

 寻找拥有廉价流动资金的公司(然后要对这个公司进行正确地定位)

 学着喜欢垄断

 寻找以所有者立场思考的经理

 管理层固然重要,但好的公司更重要

 避免制度性强制(公司的“旅鼠行动”倾向)

 偏爱那些回购自己股票的公司

 不要害怕多元化投资

 进行长期投资

 善于总结

 当你因为追随巴菲特的投资脚步而变得富有时,请回馈社会

 投资是有利于增进公众福利的方式

 当报酬与付出不成比例时,你会怎么做

 心甘情愿地纳税

 慷慨付出

 有关慈善捐赠的想法

 巴菲特的捐赠是否会影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结束语

附录A 伯克希尔的账面价值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对比

附录B 伯克希尔股价概览(1962~2007)

附录C 巴菲特活动年表

注释

试读章节

诚实

巴菲特告诫儿子霍华德:

建立声誉要花20年的时间,但毁掉它只需短短的5分钟。你只要想到这一点,处事之道就会有所不同。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谎,不要理会律师的话。如果你让律师介入,他们基本上都会让你保持沉默。但事实上只要你所说的就是你亲眼所见的真相,你不会有任何麻烦。

但有时,谎言可能并非是有意的。这里有一个与尼古拉斯·肯纳(Nicholas Kenner)有关的故事。在1990年年会上回答股东提问的时间里,巴菲特受到了这位来自纽约、年仅9岁的股东的质询,他拥有伯克希尔11股股票,质疑为什么他当时以6600美元买进的伯克希尔股票现在跌到这么低的价位。巴菲特在随后发表的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尼古拉斯又出现在随后一年的年会上,并提出了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尼古拉斯发现年报错误地把他的年龄写成了11岁,而实际上当时他只有9岁,因此他问:“我如何才能知道后面(财务报表中)的数字是正确的呢?”巴菲特承诺他将以书面形式给予回复。

如果偶尔没有恶意的谎言能刺激伯克希尔一哈撒韦公司旗下时思糖果(See's Candy)的销售的话,是可以被宽恕的。对此,巴菲特说:

当公司业绩下降时,我们散布传闻说我们的糖果有壮阳的效果。这一招非常有效,我指的是这一传闻,而不是糖果本身。

请说出事实的真相

巴菲特对于记者的严格要求最早可以追溯到他当报童的那些年月,他曾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报童。巴菲特后来由于一篇调查报告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成就了一段佳话。这一切都始于1969年,当时巴菲特收购了奥马哈当地的一份周报——《太阳报》。那时,他听到一些关于“弗拉纳根男孩城”的传闻。“弗拉纳根男孩城”是一个为无家可归的男孩们提供庇护的非营利组织,传言它通过博取同情的演讲积累了大量捐款,但并没有把这些钱用于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们。

巴菲特获悉,根据美国国内税务署(IRS)新的规定,要求慈善基金填写报表990,公布其资产状况。《太阳报》的记者们取得了一份“弗拉纳根男孩城”的IRs档案复印件,足以证实这一传言。于是,巴菲特和记者们进行了认真讨论、周密部署。他们一直暗中开展调查工作,甚至有时就在巴菲特家的地下室工作。正是由于保密工作到位,这篇长达8页的调查报告才能在出版之前没有走漏任何风声,从而收到了如此震撼的效果。

《太阳报》的发行人、后来担任《水牛城日报》发行人的斯坦·利普西(Stan Lipsey)强调:“没有巴菲特,就没有这则传奇性的调查报告,就不会有普利策奖,这都是他的功劳。是他告诉我们关于报表990的细则,并帮助我们分析了男孩城高达2.19亿美元的巨额资产。

后来,男孩城重新获得了公众信任,并扩展为女孩和男孩城,在全国19个不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在治疗、关怀被虐待、被遗弃和被忽略的孩子们方面仍保持领先地位。

尽管巴菲特一生都在和报纸打交道,但他认为和记者打交道是危险的:

和记者打交道的可怕之处在于: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真的想要在背地里捅你一刀,但如果某些记者曲解了事实,则借助媒体的力量,他们完全可以让你身处类似的险境。如果你遭到刺杀,可能还能指望医生施以治疗以缓解痛苦,但在后一种情况下,你只能自己来面对。

一档名为《名人富豪的生活方式》的电视脱口秀节目便误导了观众对于巴菲特的理解。巴菲特的朋友们看到罗宾·里奇(Robin Leach)在节目中对于巴菲特的描述都十分吃惊,因为炫耀财富绝不是巴菲特的习惯。  据说,巴菲特告诉他的朋友们:“事实上,我和你们一样大吃一惊。我从未和罗宾·里奇打过交道,他甚至没有向我发出过任何上节目的邀约。但莫名其妙地,我就出现在他的节目中了。”

里奇反驳了巴菲特的话,他说:“巴菲特绝对清楚我们所做的一切。这虽然不是一个面对面的采访,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经过他同意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我们独家播放了这一访谈。”

P21-23

序言

1930年8月30日,在股灾的阴霾中,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白手起家,一步一步攀升至《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正如《时代》杂志记者约翰·罗斯查德所说的:“在财富金字塔的顶端,有石油大亨、房地产巨头、航运巨子和许多强取豪夺的资本家,但巴菲特是第一位靠股票投资跻身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

世面上不乏关于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书,本书则试图从生活、家庭、朋友、工作、经营、投资等多个视角为读者呈现这位世界上最成功投资者的个性、人生哲学以及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但也许正如本书作者珍妮特·洛所说的那样:“除了他自己的话语之外,其他语言都不足以充分勾勒出独一无二的巴菲特——因为没有人会比沃伦·巴菲特更了解沃伦·巴菲特!”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她搜集、整理了巴菲特充满智慧、不乏幽默的言论以及一些与他有关的轶事和旁人的评论,按照清晰的逻辑框架串成了一个完整的“巴菲特传奇”。

对于巴菲特言论原汁原味的引用是本书的特色,充分呈现了他的睿智、冷静、幽默、执著、宽容和正直,“每一段言论都是研究巴菲特人生哲学的一条线索”。对于生活,他忠于自己的感受,“精彩地生活,知足长乐”是他对生活的态度。他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侠客那样,为朋友打抱不平,“两肋插刀”,他辅佐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与查理·芒格的友谊历久弥坚。他注重家庭,与妻子苏珊分居多年仍信守婚约的承诺,直至她去世;他不溺爱孩子,认为“给他们太多的钱是既不正确也不明智的,富可敌国的巨额财富将更加扰乱竞技场的公平竞争,应该让他们经受磨炼而不是为他们铺平道路”。巴菲特对工作的态度和他对生活的态度是一致的,认为工作就是“和一些非常优秀的人一起为自己一生的梦想而奋斗”,如果“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人生又有何乐趣可言”?

善于沟通和关心股东是巴菲特经营的法宝:他亲自执笔的公司年报条理清晰、公正客观,就像是为某个熟悉的朋友而写的,每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会也成为巴菲特和股东沟通的重要方式;巴菲特注重维护股东利益,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主人”。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本书着墨最多的内容。美国的证券市场,在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股灾之后,诞生了以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理念。价值投资,简单地说,就是以企业的内在价值作为股票投资的选择标准,它是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杰明·格雷厄姆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而他的学生——沃伦·巴菲特更是这一投资理念忠实的拥护者和成功的实践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价值投资这条路上,巴菲特走得比格雷厄姆更远,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以价值投资为导向,孜孜不倦地寻求以合理价格收购那些出类拔萃的企业,他把这一过程比喻为“狩猎”,他从中享受到乐趣,当然,也使自己的财富如滚雪球般迅速增加。

巴菲特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他的社会责任感上,这表现在他心甘情愿地纳税以及对于慈善事业的慷慨捐赠:他把投资看做“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方式”,认为纳税“能为社会公共事业提供资金”。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一切,2006年更是做出惊人之举——宣布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MG)捐赠310亿美元,再加上向家族基金会捐赠的金额,他把自己财富的85%投入了慈善事业,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慷慨的捐赠行为。他的行为令我们肃然起敬,但他却谦虚地认为这是自己对于社会的应有回馈,因为他始终认为“这个社会给予我的奖励远远超出我为它所付出的一切”,他还敦促投资者们,“当你因为追随巴菲特的投资脚步而变得富有时,请回馈社会”。

通过这些线索,一位严格的父亲、一位睿智的管理者、一位伟大的投资者和一位慷慨的慈善家形象跃然纸上。珍妮特·洛作为曾出版过《比尔·盖茨如是说》和《杰克·韦尔奇如是说》的传记作家,视角独特、笔触细腻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巴菲特,书中所引用的许多巴菲特经典言论,如电花火石般地引起我们炽热的共鸣,而言论中所闪烁的智慧之光更是值得我们久久回昧。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不少老师的帮助,其中吴振阳老师自始至终给予指导和帮助,还得到了张国胜、孙伯良、何菊芳、傅黎瑛、彭红英等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译者水平有限,翻译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徐虹

2008年8月于浙江金华

书评(媒体评论)

经年累月,许多非常精明的人终于明白了,不管多么长串的数字,乘上零总是等于零。

——沃伦·巴菲特

如果人们想提高投资技巧,就必须认真研究投资大师是如何投资的。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技巧。

——彼得·林奇

常识加上巧妙的反讽。

——约翰·伯格 先锋集团创始人

投资者们开始对沃伦·巴菲特的思想和哲学着迷。珍妮特·洛为这些迷恋巴菲特的投资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她搜集了沃伦·巴菲特的聪明和智慧,并将它们整理成一本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书。

——小罗伯特·海格士多姆 著有《沃伦·巴菲特之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