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文观止/课外讲堂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清)吴楚才//吴调侯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读者拓展知识范围,吴楚才、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将精练的文字、科学的体例、直观的图片、创新的装帧完美地结合,熔丰富性、可读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于一炉,以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为广大读者朋友打造一个颇具中华文化氛围的阅读空间。通过阅读《古文观止》,读者可以从中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品赏历久弥新的语言精髓,阅读精彩纷呈的逸事掌故,领略经典书籍的艺术魅力,获得高雅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熏陶,提升文学素养和人生品位。

内容推荐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国语》、《公羊传》、《礼记》、《战国策》等多部典籍选文以及韩愈文、柳宗元文、欧阳修文、苏轼文、苏辙文、王安石文等多篇名人佳作,入选之文皆有语言精练、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特点,特别适宜作为学生读者学习古文的入门读物,同时,对广大古文爱好者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精髓、提高自身古文素养也有诸多益处。

吴楚才、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精选或质朴、或典雅的古代散文,是开卷有益的必读之作。

《古文观止》用丰富的资料性图片,全方位展示古文的艺术魅力。

目录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曹刿论战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烛之武退秦师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子鱼论战

郑子家告赵宣子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吕相绝秦

祁奚请免叔向

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产论政宽猛

卷二 周秦文

祭公谏征犬戎

襄王不许请隧

单子知陈必亡

叔向贺贫

王孙圉论楚宝

诸稽郢行成于吴

申胥谏许越成

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

吴子使札来聘

郑伯克段于鄢

曾子易箦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

苏秦以连横说秦

司马错论伐蜀

唐雎说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触龙说赵太后

乐毅报燕王书

谏逐客书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卷三 汉文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高祖功臣侯年表

秦楚之际月表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

货殖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

太史公自序

过秦论(上)

报任安书

论贵粟疏

答苏武书

光武帝临淄劳耿弁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卷四 六朝唐文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北山移文

滕王阁序

春夜宴桃李园序

陋室铭

阿房宫赋

原道

杂说四

师说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卷五 唐宋文

捕蛇者说

梓人传

黄冈竹楼记

岳阳楼记

袁州州学记

卷六 宋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管仲论

心术

贾谊论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

读《孟尝君传》

卷七 明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

卖柑者言

豫让论

深虑论

象祠记

信陵君救赵论

报刘一丈书

沧浪亭记

《青霞先生文集》序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徐文长传

五人墓碑记

试读章节

吕相绝秦

原文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觳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彀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蟊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人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剪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人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毂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一。’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译文

晋厉公派遣吕相到秦国去表明断绝邦交,他是这样说的:

“自从前代我们献公与秦穆公互相交好,同心协力,用盟誓的形式加以申明,又用婚姻关系来巩固这种关系。上天降祸于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文公前往齐国避难,惠公前往秦国避难。后来献公不幸去世,穆公不忘旧日之情,让我们的惠公能归国继位,主持宗庙的祭祀之礼。可是秦国又不能贯彻始终,以成就拥立惠公之大功,又与晋国在韩地对战。秦穆公心中对此也觉得懊悔,后来又帮助我们文公登上帝位。

“文公亲自披甲戴盔,跋山涉水,越过险阻之地,征服并率领东方的诸侯(虞、夏、商、周的后裔)到秦国朝拜,就已经报答了你们旧日的恩德了。郑人在秦国边境挑衅,我们文公率领诸侯的军队跟秦国一起围攻郑国。秦国大夫不向我们寡君征求意见,而擅自与郑国订立盟约。诸侯们憎恨此事,将要拼死与秦作战。文公担心秦国受损,安抚了各方诸侯,使秦兵能全部退去,未受损失,这是我们对西方的秦国给予的最大帮助啊!

文公不幸去世,秦穆公却不吊唁慰问,而且蔑视我们已死的先君文公,又藐视我们的襄公,突然侵犯我国的觳地,拒绝与我们保持友好关系,又攻打我们的堡城,灭掉我们的费滑,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与滑、郑的同盟,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襄公虽然未忘以前穆公对我文公的功勋,但因忧惧国家的衰亡,故有觳地之战。我们虽然战胜,但还是希望穆公能宽恕晋国的罪过。穆公不理会,却与楚国亲善来加害我们。幸而上天保佑我国,使楚成王被弑而死,因此穆公谋算我国的意图未能得逞。

穆公、襄公都去世后,秦康公和我们灵公继位。秦康公是晋国的外甥,乃是我献公的女儿所生,竟然也想损害我宫室,倾覆我国家,支持我国的败类,支持公子雍回来争位,袭扰我们边疆,因此使我们不得不发动令狐之战。可康公犹不改悔,又侵入我河曲,攻打我涑川,劫掠我王官一带,剪伐我羁马之地,因此又迫使我们在河曲与秦军决战。东方的道路不通畅,是由于康公与我们断绝友好关系所造成的。

及至您继承了君位,我君景公引颈西望,说:‘他或许能抚恤我们吧!’结果,您却不肯惠爱而订盟,反而利用我们与狄人交战造成的祸难,入侵我河县,火烧我箕、郜邑,收割我们的农作物,杀戮我们边陲之民,因此我们在辅氏地区聚众抵御。

“您也后悔引起的战祸蔓延不止,而想让我们求福于献公、穆公,派遣伯车前来吩咐我景公说:‘我和你同结友谊,共弃前嫌,再恢复旧日之情,以追念前代之功业。’这誓言还未实现,景公就去世了。因此,我们寡君参加令狐举行的会盟。您却又生歹心,背弃盟誓。白狄和你们秦国同处雍州,虽是您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啊。您派人来说:‘我和你们共同伐狄。’我们寡君不敢顾惜姻亲,又畏惧您的威势,就接受了来使之命。不料您又生二心,挑拨离间,对狄国说:‘晋国要攻打你们狄国了。’狄人表面应付,实际却憎恨你们秦国的无信,因此又悄悄告诉我国。楚人憎恶你的三心二意,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弃令狐的盟约而要求与我们订盟,曾祷告苍天上帝、秦国三公、楚国三王,说:“我们虽与晋国有来往,但是,我们只看重利益。”我恨他三心二意,反复无常,因而揭露他的不诚之辞,惩戒其言行不一。’

“诸侯听到楚王这些话都痛心疾首,都来亲近我们国君。于是我们国君率领诸侯而专听秦国的吩咐,只是为求得友好相处。您若能加恩于诸侯,怜悯寡君而赐命订盟,就是我们国君的心愿啊。我们国君就会率领诸侯心平气和地共同引兵退去,岂敢再求战乱之祸?您若不施大恩,像我们国君这样无才无德的人,那就不能使诸侯退兵了。因此敢于冒昧地将晋国的意思完全披陈于秦之执事,以使执事仔细权衡一下利弊吧!”

作品赏析

本文是《左传》中最完整、典型的外交辞令。鲁成公十一年(前580年),晋厉公与秦桓公约定在令狐(今山西临猗县)会盟,秦桓公违约未至。接着,秦国又联合狄、楚,妄图引导二国伐晋,秦、晋关系恶化,导致晋派吕相去与秦国绝交。吕相在长篇言辞中列举了秦、晋二国历代邦交的情况,以大量事实说明并指责秦国背信弃义、自绝于晋,同时又留有回旋的余地,希望秦国能悔悟和好。全文以雄辩壮阔著称,在委婉中锋芒毕露,系统而富有条理,充分利用了夸饰铺张、纵横反复的论辩手段,揭示了当时大国之间激烈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实质。

P34-38

序言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是一种人生感悟,是一种历史回顾,是一种思想交流,是一种境界提升。经典名著凝结着古今人类的智慧,蕴藏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作家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人作品之中,而我们在阅读、在与名家大师对话的过程中,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融入我们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贮存于我们的生命之中,经过时间的打磨,更加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需要不断从名著中汲取营养:从喜剧中获得前进的动力,从悲剧中看清社会的现实,从史书中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寓言中体味人生的哲理和智慧,从诗歌中感悟心灵的丰富和个性的舒张……然而中国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穷尽一生的精力也难面面俱到。为此,我们精心编排了本套《课外讲堂》系列丛书。

本套丛书根据青少年学生的阅读特点,结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选取中华五千年以来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篇章,内容丰富全面,既与课内知识点紧密相连,又适当扩大了阅读范围。同时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在忠实原著精髓的基础上,汲取精华,释疑解难,使之更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力争为莘莘学子奉上一套编排精细、版本权威的课外读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