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是契诃夫毕生至为自豪的作品!
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途经一万俄里的苦寒与荒凉,他踏进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用文字诊断俄罗斯。
《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经典译本全新修订,最全注释和更多详细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俄国)契诃夫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是契诃夫毕生至为自豪的作品! 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途经一万俄里的苦寒与荒凉,他踏进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用文字诊断俄罗斯。 《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经典译本全新修订,最全注释和更多详细资料。 内容推荐 《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讲述了: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俄罗斯帝国把它当作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这里,从事苦役劳动。 1890年,契诃夫决定前往萨哈林考察,虽然此时他已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多次咯血,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他坚持说“有必要”到这个“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他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种种酷刑,深受震动,“以致后来多次在噩梦中看见这些场景”。三个月后,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出《萨哈林旅行记》。 目录 第一章 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 贝加尔号轮船——普龙格角和 利曼湾的人口——萨哈林半 岛——拉彼鲁兹、布罗顿、克鲁 森施特恩和涅韦尔斯科伊—— 日本考察者——扎奥列角—— 鞑靼海岸——德一卡斯特里 第二章 地理概况 抵达北萨哈林——林火——码 头——在城郊屯——在JI先生 家用午餐——结识——科诺诺 维奇将军——总督到访——午 宴和灯会 第三章 人口普查 统计表的内容——我的问题以 及对我的回答——房舍及其住 户——流放犯对普杏的看法 第四章 杜伊卡河 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河谷——亚 历山德罗夫卡城郊屯——流窜 犯“酷哥”——亚历山德罗夫斯 克哨卡——哨卡的过去——地 窝棚——萨哈林岛上的巴黎 第五章 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流放苦役犯 监狱 公共囚室——镣铐牢房——“小 金手”——茅厕——“迈丹”—— 亚历山德罗夫斯克的苦役劳 作——仆人——作坊 第六章 叶戈尔的故事 第七章 灯塔 科尔萨科沃屯——苏普 鲁年柯医生的收藏品——气象 站——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区的 气候——新米哈伊洛夫卡 屯——波将金——前行刑人捷 尔斯基——红谷屯——布塔科 沃屯 第八章 阿尔科沃河 阿尔科沃哨卡——阿尔科沃一 屯、二屯和三屯——阿尔科沃河 谷——西部沿海的屯落:姆加 奇、坦基、霍埃、特拉姆鲍斯、维 阿赫特和万基——地道——电 缆房——杜埃——已婚者囚 房——杜埃监狱——煤矿—— 沃耶沃达监狱——连车囚犯 第九章 特姆河或特密河 第十章 雷科沃屯 当地的监狱——加尔金一 弗拉斯科伊气象站——巴列沃 屯——米克留科夫——瓦里兹 和隆加里——小特姆沃屯—— 安德烈一伊万诺沃屯 第十一章 筹建中的行政区 石器时代——自由移民存在过 吗——吉里亚克人——他们的 人口组成、外貌、体格、食物、衣 着、住所和卫生状况——他们的 性格——将他们俄化的尝 试——鄂罗奇人 第十二章 我动身南行 爱笑的太太——西海岸——洋 流——马乌卡——克里利昂 角——阿尼瓦湾——科尔萨科 夫哨卡——新结识——东北 风——南萨哈林的气候——科 尔萨科夫监狱——消防车队 第十三章 波罗一安一托马利屯 穆拉维约夫哨卡——一沟屯、二 沟屯和三沟屯——索洛维约夫 卡屯——柳托加屯——秃角 屯——米楚利卡屯——落叶松 屯——霍穆托夫卡屯——大河 滩屯——弗拉基米罗夫卡 屯——农场或招牌——草地 屯——教士窝棚屯——桦树林 屯——十字架屯——大塔科埃 屯和小塔科埃屯——加尔金诺一 弗拉斯科耶屯——柞树林 屯——纳伊布奇哨卡——大海 第十四章 塔莱伊卡 自由移民——他们的失败—— 阿伊努人,其分布、数量、外貌、 食物、衣着、住所、性情——日本 人——久春古丹——日本领 事馆 第十五章 苦役犯从业主 转为移民流放犯——新建屯落 的选址——建房立业——对分 经营人——转为农民——流放 犯出身的农民回去大陆——屯 落生活——靠近监狱——居民 的出生地及阶层归属情况—— 乡屯政权 第十六章 流放犯居民的性别组成 妇女问题——女苦役犯和女移 民流放犯——男女同居者—— 女自由民 第十七章 居民的年龄结构 流放犯的家庭状况——婚 姻——出生率——萨哈林的 儿童 第十八章 流放犯的工作 农业——狩猎——渔业——洄 游鱼:远东大马哈鱼和鲱鱼—— 监狱捕鱼业——手艺 第十九章 流放犯的饮食 囚犯们都吃什么、怎么吃——服 装——教堂——学校、识字 第二十章 自由居民 当地驻军中的下等兵——看 守——知识分子 第二十一章流放犯的道德水平 犯罪率——侦讯和审判——惩 戒——树条抽打和鞭刑—— 死刑 第二十二章萨哈林的逃犯 逃跑的原因——逃犯的出身、类 别及其他 第二十三章流放居民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医疗机构——亚历山德罗夫斯 克的医院 试读章节 “他们这是想把猎杀的大雁卖给我们。”有人解释说。 我们朝右转了。在我们轮船行驶的整条水道上,随处设有航道标志。船长不离驾驶室,机械师也驻守在机舱。“贝加尔号”行驶得愈来愈慢,特别谨慎,似乎是在试探着前进,因为轮船很容易在这里搁浅。轮船吃水深度为12英尺半,但它还必须得经过水深为14英尺的某些地段,甚至有些时候,我们都能听见船底摩擦沙地的声音。这条浅水航道以及鞑靼海岸和萨哈林沿岸构成的特殊景象,是多年来萨哈林岛一直被欧洲视为半岛的主要原因。1787年6月,法国著名航海家拉彼鲁兹伯爵在萨哈林岛西岸、北纬48度以北登岸,曾跟当地的土著人攀谈过。从他遗留下来的文字可以得知,在岸上他碰到的不仅有居住在此的阿伊努人,还有前来跟阿伊努人谈生意的吉里亚克人。吉里亚克人有丰富的阅历,对萨哈林沿岸和鞑靼海岸一带都十分熟悉。他们_边在沙地上比画,一边跟拉彼鲁兹解释,说他们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岛屿,海峡把这个岛屿跟大陆和(日本的)北海道岛隔开了。此后,拉彼鲁兹沿着西岸继续北上,希望能找到从北日本海通向鄂霍次克海的出海口,以便大大缩短到勘察加的航路。但他越往高纬度走,海峡就越浅,每上行一海里,水位降低一俄丈②。他向北一直行驶到船只无法再前行的地方,然后停了下来,此时水深为九俄丈。海底逐渐均匀地增高,海峡里的海流也基本感觉不到了,这两点让他坚信,自己并非身处海峡,而是进入了海湾,因为萨哈林岛和大陆被一条地峡连接。在德一卡斯特里,拉彼鲁兹又跟吉里亚克人进行了交流。他在纸上勾勒出岛的轮廓展示给他们看,画上的岛未跟大陆相连。这时,其中一个吉里亚克人拿过他的铅笔,画了一条线穿过海峡,还解释说,吉里亚克人有时得通过这个地峡拖送自己的船只,地峡上甚至还长出了青苔——这是拉彼鲁兹的理解。这一点使他更为坚信,萨哈林是一个半岛③。 英国人布罗顿(Broughton)造访鞑靼海峡的时间比拉彼鲁兹晚九年。他的船只不大,吃水深度不足9英尺,因而他可以比拉彼鲁兹再向北前行一段。他停在两俄丈深的地方,派自己的助手北上进行勘测。助手沿途在浅滩中也碰到过深水,但浅滩愈来愈浅,不是指引着他到萨哈林沿岸,就是指引着他到对岸低矮的沙地。由此一来便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似乎两岸是连在一起的,仿佛此处已是海湾的尽头,不能再通行了。鉴于此,布罗顿理应得出跟拉彼鲁兹一样的结论。 1805年,我国著名的克鲁森施特恩考察萨哈林岛沿岸时,也陷入了同样的误区。他到萨哈林岛时已囿于成见,因为他使用的是拉彼鲁兹地图。他沿东岸行驶,绕过萨哈林岛北岬角进入海峡。他自北向南推进,眼看着真相就要浮出水面,但逐渐降低至三俄丈半的水位、水的比重、更主要是有失偏颇的认识逼迫他承认,他并没有瞧见的地峡是存在的。他仍旧对此表示怀疑,并饱受痛苦的折磨。“极有可能,”他写道,“若干年前,或许是不久之前,萨哈林还是个岛屿。”他返航的时候,大概已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在中国第一次看到布罗顿的札记,从而“喜出望外”①。P8-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