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开元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帝国轰然倒塌,废墟中掩埋了大量沉寂千年的秘密。《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一书中,历史学家李开元,摆脱了专家学者的小心翼翼与沉闷,实地踏查当年遗迹,以对历史格局的宏观把握,揭示了从秦末到汉兴的大量史实真相,复活了中国史上这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内容推荐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和汉帝国的创建者刘邦,像是隔代的两位开国君主,其实仅相差三岁,他们都是从战国衰世走出来的同一代人。秦始皇驾崩时,刘邦四十七岁,从泗水亭长任上起兵反秦,开启了他的传奇大业。李开元所著的《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从指出人们的历史错觉入手,以历史学家最为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秦帝国崩溃的经过,以及刘邦、项羽等英雄豪杰崛起的历程。

对于秦,近五十年来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和大批秦简的出土,刷新了我们对秦帝国和秦始皇的认识。本书是第一部叙述体的史学作品,将史书的记载与文物简牍、实地考察相结合,全新讲述秦帝国的始末。

目录

历史的错觉 代序

第一章 战国时代的刘邦

 一 平民家世

 二 出生的神话

 三 访丰县龙雾桥

 四 公元前256年前后的战国世界

 五 沛县山川地理

 六 从模范少年到浪荡游侠

 七 战国时代的游侠风尚

 八 信陵君窃符救赵

 九 门客侯嬴、朱亥、张耳

 十 刘邦的追星历程

 十一 进退两难的拂臣

第二章 秦帝国的民间暗流

 一 沛县归秦

 二 泗水亭长和他的哥们儿

 三 酒色婚配新生活

 四 韩国贵族张良

 五 博浪沙的一击

 六 智者黄石公

 七 刘邦见秦始皇

 八 亭长做了亡命徒

 九 从芒砀山到井冈山

第三章 大厦将倾的前夜

 一 秦始皇突然死了

 二 赵高的机遇

 三 赵高不是宦阉而是全才

 四 奉行老鼠哲学的丞相李斯

 五 赵高与李斯的博弈

 六 沙丘密谋背后的纠葛

 七 帝国继承人扶苏之死

 八 蒙恬与蒙毅

 九 最后一位秦王的神秘身世

 十 杀蒙氏兄弟

 十一 杀骨肉至亲

 十二 来自坟墓的远古消息

第四章 天下大乱

 一 阿房宫和始皇陵

 二 驰道和直道

 三 亡国的前兆

 四 贵族后裔陈胜?

 五 陈胜吴广反了

 六 张楚政权的建立

 七 项氏叔侄起江东

 八 刘邦沛县起兵

 九 “亡秦必楚”的真意义

第五章 章邯撑危局

 一 失衡的帝国防务

 二 英雄周文

 三 戏水之战的秘密

 四 复活的军团

 五 少府章邯

 六 秦军反击

 七 项梁渡江北上

 八 牧儿做了楚怀王

 九 章邯灭魏

 十 项梁败亡

第六章 项羽的崛起

 一 燕赵复国运动

 二 辩士蒯通的登场

 三 叛将李良

 四 围城巨鹿

 五 楚怀王抓权

 六 宋义的发达

 七 齐楚纠葛

 八 项羽杀宋义

 九 巨鹿之战

 十 悠悠漳水祭英灵

第七章 刘邦西进

 一 李斯与章邯的配合

 二 二世皇帝的苦恼

 三 李斯重读《韩非子》

 四 李斯的邪恶美文

 五 赵高的胜利

 六 李斯之死

 七 刘邦的第一大挫折

 八 邂逅张良

 九 刘邦项羽风雨同舟

 十 相遇彭越

 十一 收服郦氏兄弟

 十二 南阳收编秦军

 十三 开封不尽有陈留

第八章 秦帝国的灭亡

 一 章邯投降

 二 情系殷墟梦邯郸

 三 赵高与刘邦的密谋

 四 秦帝国的落幕

 五 项羽坑杀降卒

 六 项伯救了刘邦

 七 有惊无险鸿门宴

 八 项羽废怀王之约

 九 不做秦皇做霸王

 十 秦亡的历史教训

 大事年表

 秦末七国大事月表

 参考书举要

我是历史的行者 代结语

三联版后记

试读章节

一 平民家世

汉帝国的创建者,汉高祖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的出生地,是属于楚国的沛县丰邑中阳里,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丰县一带。

刘邦本名刘季,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下层平民家庭。他的父亲被称为刘太公,母亲被称为刘媪。刘太公,就是刘大爷,刘媪,就是刘大妈,都不是名字,而是下层社会的俗称。想来,当年都是随便起的名,一、二、三、四排行,鸡、狗、猪、羊别名,或许太公和刘媪本来另有不太雅驯的名字,到了儿子刘季发达做了皇帝,旧名难免丢人现眼,上不得桌面,反不如刘大爷、刘大妈来得洒脱亲切,上上下下挑不出毛病,于是就如此沿袭下来,被写进了史书、正史。

刘太公兼顾农商,长于理财置业,在丰邑乡镇上算得上是家境殷实、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为人豁达,睦邻乡里,对于沽酒卖饼、斗鸡蹴球的市井生活情有独钟,日子过得滋润有味,用当时社会的话来说,算是地方上父老一类的人物,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算是生活小康。刘太公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刘伯,二儿子叫刘仲,刘季是老三,另有一个小儿子叫刘交,与三位哥哥不同母,家庭和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伯、仲、季,本是兄弟排行的通称,刘伯、刘仲、刘季,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刘大、刘二、刘三,俗气是俗气一点,与刘大爷、刘大妈的家庭背景倒是一致协调。刘大妈过世得早,刘太公则一直活到高帝十年才去世,沾儿子的光,被加了太上皇的封号,很享了些晚年的清福。

大哥刘伯是老实本分的人,勤劳耕作而家境不乏,很得刘太公的喜爱和厚望。刘伯死得早,留下了大嫂和儿子刘信单独生活。青年时代的刘季,游荡厮混,不务正业,常常带领一帮三朋四友到大嫂家混饭寄食。事多人杂,次数多了,难免惹得大嫂讨厌心烦。于是某天,当刘季一帮人又吆三喝四地跨进大嫂家院门时,只听得一阵洗锅声传了出来,宾客朋友们纷纷散去。刘季扫兴,进屋一看,锅中尚有饭菜,知道是大嫂使的坏,从此怨恨大嫂,不再往来。刘季发迹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其他兄弟亲戚都有王侯的封赏,唯独对于大哥家没有表示。

后来,刘太公直接向刘邦提及此事,刘邦怏怏说道:“并不是我忘记了,实在是大嫂当年不地道。”经太公一再说情,刘邦终于碍不过一荣俱荣的亲情,追封大哥刘伯为武哀侯,一以其子刘信继封为侯,不过,侯名很特别,叫做羹颉侯。羹者,锅中饭菜也;颉者,用勺刮锅也。羹颉侯,就是饭菜刷锅侯,光亮亮的行头,偏要给你撕个露丑的口子,安了心糊弄人。大凡人发了迹,周围都是利害,真心难见,性情的流露,往往显现在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应当中。刘邦对于微时的旧事,是一一记了账的。一顿饭的恩怨,他要报回来,当年难堪受的气,如今要还回去,倒是很有一点天真的性情。  二哥刘仲同大哥刘伯是同一类型的人,也是勤苦耕耘,小康殷实。刘伯死后,太公将刘家的希望、自己未来的依托,寄望在了刘仲身上。刘季起兵后,刘仲没有跟随出去,一直留在老家伺候供养刘太公,大概后来也同太公、吕后等一同被项羽扣押于军中做了人质,很是受了些苦,直到高帝五年,楚汉和谈成功,才被释放。刘邦做了皇帝后,刘仲改名刘喜,被封作代王,酬谢他看家养老的功劳。

刘喜生产持家是个本分人,实在不是做国王的料。代国在现在的山西省北部,邻近匈奴。刘喜做了代王不到一年,匈奴兵打来,他就弃国逃到洛阳,虽说没有被深究定罪,但做国王是不合适了,经过赦免,降级封为合阳侯,衣食租税不虞匮乏,安安稳稳地在领地上过日子。刘喜于惠帝二年死去,比刘邦多活了两年。刘喜碌碌一生,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事,他的儿子刘濞,就是景帝时期掀动七国叛乱的吴王,在历史上却是声名昭著,这已经是后话了,我们将来再细谈。

幼弟刘交,有字称“游”。刘交与刘伯、刘仲、刘季不同母。他的母亲,大概是刘媪死后太公续娶的妻子,比刘大妈有文化,人也年轻得多。或许是母方的因素使然,刘交名字不俗,也有字号,他在务农置产上没有可以称道的事情,却是好书法.,多才艺,兴趣和才能在文化艺术上。

刘交年轻的时候,广泛交游,与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穆生、白生、申公等人一同在大学者浮丘伯的门下学习,直到秦始皇焚书时方才散去。浮丘伯是战国末年大名鼎鼎的学者荀子的门人,学识广博,尤其精于《诗经》之学,在学术史上也是有地位的人物。刘交比刘邦要年少得多,他死于汉文帝元年,已经是刘邦死后的十六年。他大概要比刘邦小十岁以上。

P3-5

序言

历史的错觉

感觉,是被历史学遗忘了的一个话题。

之所以重提这桩旧事,是因为一桩小小的发现。

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种印象上的错觉,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仿佛是隔世的两代人。

考究起来,这种错觉的产生,在于我所阅读的书籍和所接受的教育。浏览教科书,翻阅文献论著,秦始皇建立秦帝国,汉高祖建立汉王朝,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汉高祖灭亡秦国再封王侯,二人确是活跃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历史人物。

不过,当我自己著书教人,试着对这两位历史人物作仔细的考察时,才发现事情并非尽然如此。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汉高祖生于公元前256年,他们之间只有三岁的年龄差。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享年50岁,汉高祖死于公元前195年,享年62岁,他们曾经在同一天空下生活了四十七年。所以,以自然年龄论,嬴政和刘邦是同一世代的人,隔代的印象,是时代区分割裂人物,历史观念影响历史时间的结果。

这样一桩小小的发现,小到只能说是一种历史感觉的矫正,却使我感受到了莫大的乐趣。我进而深入地追寻下去。

在刘邦与嬴政共存的四十七年间,历史经历了战国和帝国两个时代,七国争雄的余绪延续三十余年而一统结束,秦帝国强暴专横十余年又濒临崩溃。刘邦四十七岁起兵反秦时,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战国时代度过的,他的人格和思想,与他的同时代人一样,都是在战国末年,由当时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精神抚育定型的。入秦以来,受帝国时代世风变化的影响,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有所变迁,然而,秦末之乱爆发,保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战国时代的历史记忆复活,刘邦与同时代的英雄豪杰们一道,恢复战国,复兴王政,承前启后,复旧革新,一同开创了后战国时代的历史局面。

在后战国时代,战国七雄复国,合纵连横,纷争并立再现,诸子又开始游说,百家重新争辩,游侠复活,豪杰蜂起,前后六十余年间,历史仿佛回到了战国末年。这种后战国时代的新观念,也许又是一桩历史发现,不过,这桩发现,已经是一种升华了的历史感,是由直观的感觉出发,通过历史研究而提炼出来的一种时代精神。

在这种新的历史感的引导之下,我从刘邦开始,追述后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探寻他们的踪迹,连带着将战国末年的人情风土,一一复活出来。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就是我复活这一段历史的部分结果。这本小书,先在中国大陆由中华书局出版,得到大陆读者的认可。后来在台湾由联经公司出版,受到台湾读者的欢迎。如今承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厚意,以学术注释版的形式提供给文化界的读者,使我在感受到立言的价值经受时间考验的同时,也滋生一种连通古今的当下历史感。

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培植一种新的历史感,人类共同的历史感。

后记

一本书,能够在不长的时期、在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出版社以不同的形式出版,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感到欣慰的事情。

本书最初的部分章节,发表于“象牙塔”网站,题名为《新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时在2005年11月。2007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纸媒的初版,题名为《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2010年4月,繁体字改订版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刊行,题名为《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2015年4月的今天,新版由三联书店推出,沿用了联经版的书名。

对比中华版和联经版,三联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比较大的变更。

一、全书增加了注释

本书写作的初衷,是作新型历史叙事的尝试。写作的宗旨是“打通文史哲,师法司马迁”,以《史记》为模范,在详实可靠的史实基础上,追求精彩动人的叙事,让深藏的思想以隐微的形式展现。自然,笔者的追求究竟实现了几分,需要时间的验证,连续的再版,正是验证的过程。

注释是学术著作的工具,用来标注立说的根据,也用来避免行文的烦琐,便利于作单独的说明。酝酿中华版时,我对要不要加注释有所狐疑。后来尊重编辑的意见,为不习惯注释的读者着想,只附加了参考文献,.笼统地将主要的学术依据列出。联经版沿袭了中华版的形式,有补充而未作变更。

世上事,有所得必有所失。没有注释的书,流畅易读,不会使读者望而生畏。不过,专业书无注释,一些必要的说明只有割舍,难免会留下无依无据之“野狐禅”的面目。与三联的编辑洽谈再版时,他们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三联不取悦大众市场而追求学术品位。于是我选定三联,商定三联版的定位是为文化人制作的注释版。

二、增加了新的内容

新增的内容,计有三处:1.第四章第四节“贵族后裔陈胜”,根据实地考察和文献调查的结果,补入了对于陈胜出生地和家世出身的新看法。2.第七章第六节“李斯之死”,本书写作之初,原本打算将李斯之死与二世、赵高等一起放在秦亡的历史教训中盖棺论定,结果是书不由人,秦亡的历史教训太深广,本书的框架和篇幅完全容纳不下,删改割舍的结果,竟然将李斯之死遗漏了。经评论家指出,汗颜作补。3.第八章第十节“秦亡的历史教训”,本是太深广太庞大的题目,几乎够写一本书,中华版没有,出联经版时,我有感于道德底线沦丧的现实,增补了此节以示未曾遗忘的情怀。

三、绘制了地图

写历史,走历史,重视地理空间,亲临实地考察,既是本书的特点,也是我人生的乐趣和追求。戏水之战,是我依据实地考察和出土文物,用合理的推测填补史书空白的尝试。巨鹿之战的路线,千百年来都是疑团,根据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在书中做了合理的复原。然而,古往今来的交往征战,没有地图的文字表现,永远有辞不达意的遗憾。幸运的是,得到行家里手的帮助,终于如愿绘制成功,堪称历来仅有的地图,我深以为自豪。

历史需要不断地再叙事。只有再叙事,才能重回历史现场,让历史复活。历史再叙事,是基于新的发现和新的思考重新叙述历史,重新寻求关照当代的历史镜像。历史再叙事,是21世纪历史学的新取径,希望更多的历史学者关注于此。

书评(媒体评论)

因为时代的局限,我走得少,受时代的恩惠,作者走得多。多走,走出治史写史的特色来,这是难得。多走,走出行走历史的理念和风格来,这就可贵了!

——田余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开元的书为什么受到欢迎?在他出色的语言表现背后,蕴藏着多年学术研究的深厚功底,更有打破常规的开拓情怀,所以能够再叙历史,营造一个古今交汇,鲜活生动的新世界。

——刘复生(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秦崩》最初的章节,发表在“象牙塔”网上。秦始皇与刘邦只有三岁的年龄差、他们是同一代人的话,立刻吸引了我,让我一气通读下去。

——陈爽(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