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安迪·赫茨菲尔德,是初期麦金托什软件系统开发的核心成员,也是其划时代的用户界面的关键开发者之一,是能与史蒂夫·乔布斯共事的少数精英之一,说他是麦金托什的终极核心成员也不为过。
故事一开始,安迪正在进行第一台平价、消费者导向的计算机——苹果二号的后续开发工作。他目睹乔布斯鼓动公司内部最有才干的创新成员加入一个小型研究项目——麦金托什,在苹果裁员风波的推波助澜下,他也加入麦金托什小组,然后,一场名垂青史的革命展开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苹果往事--开发麦金托什的非凡岁月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美)赫茨菲尔德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安迪·赫茨菲尔德,是初期麦金托什软件系统开发的核心成员,也是其划时代的用户界面的关键开发者之一,是能与史蒂夫·乔布斯共事的少数精英之一,说他是麦金托什的终极核心成员也不为过。 故事一开始,安迪正在进行第一台平价、消费者导向的计算机——苹果二号的后续开发工作。他目睹乔布斯鼓动公司内部最有才干的创新成员加入一个小型研究项目——麦金托什,在苹果裁员风波的推波助澜下,他也加入麦金托什小组,然后,一场名垂青史的革命展开了。 内容推荐 本书追溯梦想成真的源头:来自苹果计算机公司某个不起眼角落的麦金托什计算机开发小组。本书历数麦金托什的开发始末,从远自1979年的充满梦幻的研究计划起,至1984年一鸣惊人地让业界惊叹为止。本书作者作为苹果公司的成员,忠实地记录了苹果公司的历史,让苹果迷的读者能一窥麦金托什诞生的风雨历程。如果从经营管理者的角度阅读此书,则可了解许多令人省思的管理方式。 目录 导读 自序 本书主人公介绍 第一部分 我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1979.08 那就试试看吧 1979.11 “我发明了伯勒尔” 小气唐老舅 1980.02 有没有胡子才是重点 1980.09 大地 1980.10 黑色星期三 1981.02 第二部分 现实扭曲力场 1981.02 德士古大楼 1981.01 比较像保时捷 1981.03 方点 1981.04 初期演示程序 1981.04 单车 1981.04 给亚当的留言 1981.04 主板美学 1981.07 夏威夷比萨 1981.05 圆角矩形比比皆是 1981.05 苹果II鼠标卡 1981.06 诊断端口 1981.07 闭嘴! 1981.07 驴子 1981.08 桌面装饰 我没有计算机! 1981.02 匈牙利语 1982.01 计算器建构程序 1982.02 2000行程序 1982.02 麦金托什先生 1982.02 签名派对 1982.02 还有一件事…… 1982.03 罗金的程咬“金” 1982.03 呱、呱、呱 1982. 03 软件精灵 1982.03 “我们”音乐会 1982.09 第三部分 后来他发现了循环! 1982.04 赶着投胎 我还记得区域这档子事 1982.04 你不能开除布鲁斯! 1982.05 爱丽丝 1982.06 执行 1982.06 Inside Macintosh 1982.06 创意思考 1982.07 资源管理器倒计时 1982.08 你们倒大霉了 1982.08 五种不同的麦金托什 开机声 1982.09 星期一前把音效弄好 1982.09 小王国 1982.10 百万浮点运算? 1983.01 实至名归 1983.01 太傲慢 1983.02 乔布斯图标 1983.02 弹跳百事 1983.03 瑞典营区 1983.08 赶着投胎,第二章 快!躲进这柜子里! 1983.08 拯救生命 1983.08 窃自苹果 1983.08 世界级城市 1983.08 海盗旗 1983.08 搞砸了,就收拾好! 1983.09 MacPaint 的演进 1983.06 第四部分 史蒂夫·沃兹涅克大学 1983.09 让人迷惑的人均年工作量 1983.10 1984 1983.09 猴子存活 1983.10 益智游戏 1983.09 我们不是黑客! 1983.09 有个富翁邻居叫施乐 1983.11 价格抗争 1983.10 每周90小时且乐在其中 1983.10 MacPaint集锦 1983.10 史蒂夫·卡普斯日 1983.12 给米克一台麦金托什 1984.01 能上市才是真行家 1984.01 换片关节炎 1984.01 从那袋子出来真的很棒! 1984.01 时代正转变 1984.01 第五部分 飞行安全吗? 1984.04 留职停薪 1984.03 被宠坏了? 1984.04 Thunderscan 1984.06 Switcher 1984.10 残障人士 1985 你真的要这么做吗? 1985.02 MacBASIC 1985.06 我的忏悔 现在一切再好不过的了 1984.09 告别一个时代 1985.05 麦金托什之父 结语:麦金托什精神 致谢 索引 试读章节 我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1979.08 伯勒尔·史密斯的创意不仅止于技术而已 1979年8月,我加入苹果公司第一周接近尾声时,发现有人在我桌上留了一份黑色文件夹,手写的标题是“苹果Ⅱ:操作手册”。那份文件夹中包含对苹果Ⅱ硬件操作的精要叙述,以前所未有的详尽程度,陈述史蒂夫·沃兹涅克的这套创意巨构,我不知道是谁放在我桌上的,但标题页写着作者是伯勒尔·史密斯。 同一天稍后,一位留着金色长发、活力十足、看来有点兴奋的年轻人过来找我,他直接走到我的办公区域。 他问我:“你是安迪·赫茨菲尔德吗?哇!能见到你真棒,我读过你在《Call A.P.P.L.E.》与《Dr.Dobb's》上写的文章,苹果能有你加入实在是太好了,我想与你握个手。” 他夸张地伸直右手,煞有介事地想和我握手,他说:“我是伯勒尔,全名伯勒尔·卡佛·史密斯,很高兴认识你,那文件是我写的,是我放你桌上的。”他指着黑色的文件夹,我们握了手,他突然莫名其妙地转身溜了,头也不回地丢了一句:“回头见!” 由于我的第一个项目是为Silentype热感式打印机编写固件程序,所以我在班德礼1号(苹果公司办公区之一)的办公室就位于硬件技术区,在温德尔·桑德(WendellSander)(译注1)的办公室对面。温德尔是苹果Ⅲ的设计师,曾经为Fairchild设计RAM芯片,是位深谙苹果Ⅱ硬件设计的杰出资深工程师。部门的其他硬件工程师,除了要找沃兹的人,通常都会向温德尔请教。 伯勒尔虽然在另一栋大楼的客户服务部工作,我却发现他经常在温德尔办公室外逗留,有时候等温德尔好几个小时,只为了抓住一点空档,证实他对苹果Ⅱ时序设定上的最新观点。有时温德尔很忙,他就找我验证他的观点,或者谈论苹果Ⅱ固件的小细节,没多久我们就会偶尔一起外出午餐了。 我们第一次午餐时,我发现伯勒尔的创意远超越其技术专业,他常常试图说服服务员从菜单中变换出各种花样,每次都想出不一样的点子。 例如,他成功地说服服务员把一块比萨分3种口味来烤后,下次就会请他分5种口味来烤;或者他会点综合汽水,就好像调鸡尾酒一样,各种比例都试,例如四分之三的可乐混四分之一的雪碧,服务员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但伯勒尔有时候就是有办法说服服务员照办。他对某些食物也有特殊偏好,有一阵子超迷Vivi的保加利亚牛肉三明治,后来有段时间又迷上夏威夷比萨(见《夏威夷比萨》一文),之后又换成他最爱的寿司,有多种有趣的选择及组合随他变换。 伯勒尔的表达方式也很特别,常常把一些工程术语套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形容某种情况是“亚稳状态”(meta-stable)或形容某人是“状态机”(state-machine),还掺杂一点童稚的说法,例如将人名加复数,等等。他说正点的女人是“优质的原型机”(good prototype)或简称“优型”(good proto)。他相当有幽默感,有时会模仿部门其他人逗趣的表情,针对个人的绝妙特质一针见血地描述或取绰号(见《我发明了伯勒尔》一文)。他也很喜欢故意玩弄常用语法,例如他觉得新软件很棒时就会说:“满意逗号软件”(Happiness comma software)。 他的口头禅是:“我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他可以随时赠送“最高友谊”请你帮他做事情,比方说帮他修改一下软件,或者是帮他在加油站买罐可乐,等等。如果对结果感到相当满意,他就会宣称“这是对友谊的最佳诠释”。另外他讲话也喜欢用字母缩写替代,例如“B.F.R.”就代表“最高友谊”(Best Friendship Relationship)。 有一次伯勒尔刚对我赠送了“最高友谊”,马上就听到他为了另一个人情对其他人奉献出同样的最高友谊,我故意损他:“等一下,你怎么可以把最高友谊让给别人呢?一次不是只能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吗?” 伯勒尔马上笑着回我:“当然一个时刻只会有一位最要好的朋友,但是最高友谊可以是相当动态的,平均存续期是三至五毫秒,所以一两秒后有新的B.F.R.并没有什么不对。” 那就试试看吧 1979.11 伯勒尔是位无师自通的23岁工程师,没有大学学历,纯粹因为苹果Ⅱ的雅致设计吸引他加入苹果。1979年2月他以员工编号282加入苹果担任初级客服技师,负责修理顾客送修的苹果Ⅱ。他有时一天要维修十几个主板,从维修当中开始对史蒂夫·沃兹涅克创意独特的设计产生崇高的景仰之意。 与此同时,因为Lisa硬件还没好,所以Lisa软件小组正用Pascal编写第一个在苹果Ⅱ上执行的程序,他们已经写r将近一年的时间,苹果Ⅱ标准配置的64KB内存已无法容纳他们所写的程序。事实上,苹果Ⅱ主板只有48KB的容量,但它用程序语言卡(Language Card)上的16KB内存来执行Pascal,为此还必须在语言卡的RAM与主板的ROM之间进行内存库切换(bank-switching)。 比尔·阿特金森同时是苹果Ⅱ Pascal系统及新款Lisa系统的首席程序设计师,他在客服部挑选语言卡时,伯勒尔听到他感叹苹果Ⅱ内存不够用的问题。 伯勒尔说:“为什么语言卡上不能扩充内存容量呢?” 比尔觉得很有意思,他解释:“因为寻址空间有限,我们不能再扩充内存,64KB已经是我们编排的极限了。” 伯勒尔早想过这一点,他说:“语言卡既然已有切换内存库的能力,甚至连监控用的最后2KB ROM都可被切换,我们只要再切换到另一个内存库就行啦。” P3-5 序言 有时在某些特殊时段,会产生出一些影响后世数百年的重要发明,而这些是我们所无法预知的,而发明者和参与者本身往往也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创造非凡业绩,获得个人成就感。麦金托什计算机的发明就是这种技术奇迹,它的发明永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今天的每台计算机基本上都是台麦金托什,是一种与过往计算机大相径庭的类型。是谁研发出了这种革命性的计算机?激励他们的动机为何?他们有哪些创新?如何权衡一切?当时的环境又是怎样的? 有些问题也许可以从其他书中找到解答,但是那些答案通常就像电视上那些由局外人编写、经过刻意剪接的真人秀一样,偶尔,我们也会读到一些关于这台计算机及其发明人真实的报导,但是没有一篇比得上这本书。 《苹果往事:开发麦金托什的非凡岁月》一书集中描述了这台神奇计算机背后功臣们的故事,而且比过去任何书籍的讲述更引人入胜,你很快就会在书中发现,这群人对于成就非凡所抱持的热情与执着竟是如此生动感人。 想起这群执着于不凡的年轻小子,竟然能创造出这项能影响世界的科技奇迹,让人不禁肃然起敬。他们在本书中的言词与形象,让我回想起那段以内部奖赏、而非金钱奖励创新的难忘时光。 史蒂夫·沃兹涅克 (Steve Wozniak)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作者作为苹果公司的成员,忠实地记录了苹果公司的历史,让苹果迷们能一窥麦金托什诞生的风雨历程。如果从经营管理者的角度阅读此书,则可了解许多令人省思的管理方式。这群执着于不凡的年轻开发者,竟然能创造出这项可能造福于全世界人民的关键的科技成果,让人不禁肃然起敬。书中记录的言词与作为,让我回想起以往那段以内部激励、而非金钱奖励创新的难忘时光。 ——Steve Wozniak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