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隐私权保护与信用信息流通的法律制度进行反思,并提出立法建议是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从比较法的角度,以反洗钱与信用征信为研究视域,从金融隐私权的权利冲突与权利边界、信用权的权益形态与开放的社会信用等研究视角,考察和研究金融隐私权与信用信息披露的立法动态和立法趋势,针对我国存在的法律障碍,提出完善我国信用开放格局下的金融隐私权与信用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议,使之更加趋近应然状态。
金融隐私权与信用开放的博弈,是立法关于社会基本价值选择、社会中相互冲突的诸利益协调的博弈。参照发达国家成熟、系统的法律理念与制度设计,构建与完善信用开放格局下的金融隐私权与信用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则,是金融法治创新的重要课题。
本书从比较法的角度,以反洗钱与信用征信为研究视域,从金融隐私权的权利;中突与权利边界、信用权的权益形态与开放的社会信用等视角,对信用开放格局下的金融隐私权与信用信息披露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建立与完善信用开放格局下中国金融隐私权保护与信用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使之更加趋近应然状态。
第一章 金融隐私权的判例渊源、理论演进与权益平衡——以英美法为视角
第一节 金融隐私权的判例渊源与理论演进
一、金融隐私权的判例渊源与法理基础
二、金融隐私权的理论演进
第二节 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冲突与协调
一、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冲突:问题的提出
二、信息披露:金融隐私权的例外
三、“特殊情势”原则下的信息披露
四、银行基于信义义务的信息披露
五、信息披露:银行多元化角色与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
第二章 金融隐私权的权益形态、模式选择与法律制度构建
第一节 金融隐私权的权益形态与权利模式
一、隐私权的法哲学基础
二、金融隐私权的权益形态
三、博弈论视角下的金融隐私权的权利模式分析
第二节 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模式的选择与比较
一、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模式的选择
二、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模式的比较与评析
第三节 金融隐私权的法律制度构建
一、金融隐私权制度建立的法律障碍
二、金融隐私权的法律制度构建
第三章 金融隐私权与基于社会公共利益披露信息的冲突与制衡——以反洗钱为视角
第一节 金融隐私权的权利边界: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
一、金融隐私权的权利冲突:个人、政府与市场间的张力
二、金融隐私权的权利边界:公共利益的逻辑优先性
第二节 反洗钱: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息披露
一、国际社会反洗钱法律机制的构建与评析
二、中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法律制度评析
三、金融隐私权与反洗钱的冲突与协调
第四章 金融隐私权与信用信息流通的冲突与制衡——以信用征信为视角
第一节 信用权的权益形态与信用信息披露
一、信用权的权益形态与信用信息披露
二、信用的信息化与信用信息披露
第二节 金融隐私权与信用信息流通的冲突与制衡
一、开放的社会信用:不同模式下的信用信息披露法律机制
二、金融隐私权保护与信用开放的冲突与协调
第三节 征信法律制度的制约因素与立法现状评析
一、信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约因素
二、信用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现状评析
三、地方性立法的实践与创新:以上海与深圳为样本的分析
第四节 征信法律制度构建的理念与基本原则
一、征信法律制度构建的理念与基本原则
二、征信法律制度的具体制度构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