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取材于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投拍并即将播出同名系列纪实片,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心理学案例,以“再现”的表现手法,对案例进行深度探究和剖析,向读者展示一些鲜为人知、甚至闻所未闻的专业心理学治疗手段,书中还揭示了当今的人们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为排除这种压力、构建更美好的和谐社会所作出的有益探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灵捕手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韩晶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取材于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投拍并即将播出同名系列纪实片,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心理学案例,以“再现”的表现手法,对案例进行深度探究和剖析,向读者展示一些鲜为人知、甚至闻所未闻的专业心理学治疗手段,书中还揭示了当今的人们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为排除这种压力、构建更美好的和谐社会所作出的有益探索。 内容推荐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10%的人口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包括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高压”状态中的上班族和深陷家庭情感危机的人群。而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压力人群更是高达20%。“心理疾病时代”已然到来,人们对此却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本书通过对心理学案例的深度探究和剖析,揭示了人们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当今社会为排除这种压力所作的有益探索。 目录 危险的游戏 惩罚 冷酷的心 高度战栗 饮鸩止渴 夜半敲门声 崩溃边缘 厌食 魔鬼丈夫 不会写字的语文老师 套中人 魔镜 谁是债主 父女冤家 偷内衣的少年 神秘的病人 幻觉 无处逃遁 隐痛 谁对木偶施了魔咒 谁之错 夜游墓地的少年 我为结婚狂 魔鬼契约 麻雀的心 有偷窃癖的男人 坠落深渊 网络魔咒 后记 试读章节 冷酷的心 “漆黑赤黑的夜色中,我鬼使神差般地来到了一艘破旧的海盗船上。薄雾笼罩中,一些海盗的恐怖身影在甲板上晃动着。我仿佛置身于一部可怕的电影,所有的人都遵循导演的指示,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看见一名戴着妖魔面具的男海盗,手拿大铁钧和绳索,疯狂地掠夺着财宝。我还看见一个女海盗的背影跳到一块跳板上。拼命地将财宝揽入怀中。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感觉自己的心越跳越快。这时,我竟然把自己的心从胸膛里掏了出来!心在我的手掌上突突跳着,突然,心变了,变成了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 随着一声尖叫,余婷从噩梦中惊醒了。醒来后的她心跳不止,浑身汗湿。她已经记不清了,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第几次噩梦惊魂。时钟指向深夜两点,余婷知道,等待她的,又将是一个难熬的不眠之夜。 余婷究竟遭遇了什么?为什么噩梦会像魔鬼紧紧纠缠、挥之不去?花容月貌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等真相呢? 余婷今年27岁,身材高挑,外表出众,气质优雅,目前供职于一家知名外企,收人不菲,衣食无忧。然而最近,这位漂亮的外企白领却遇到了大麻烦。不知为何,她近来常常失眠,夜间噩梦缠身,以至于白天神思恍惚,身心疲惫,令生活和工作都大受影响。为此,余婷也阅读了不少有关心理学的书籍,为了能从噩梦的阴影下早日摆脱出来,余婷叩开了心理咨询师的大门。 初次见面,余婷即神情焦虑地向心理咨询师叙述了她最近的不良症状,以及那个让她夜半惊魂的噩梦。 她说:她梦见自己来到了一艘破旧的海盗船上,薄雾笼罩的甲板上,晃动着海盗们恐怖而扭曲的身影,就像置身于一部可怕的电影中,每个人都遵循导演的指示,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个戴着狰狞的魔鬼面具的男海盗,正用大铁钩和绳索疯狂地掠夺着财宝。有一个女海盗也跳到一块跳板上,拼命地将财宝揽人怀中,但她只是个模糊的背影,余婷看不见她的脸。这时,余婷的心越跳越快,她竟然把自己的心从胸膛里掏了出来!血淋淋的心在手掌上突突跳着,突然,心变了,变成了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 二十世纪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认为:梦向做梦者揭示了他个性中的一些隐秘因素,如果这些隐秘因素不被发现,它们就会扰乱做梦者清醒时的思维和行为,并以症状的形式暴露出来。因此,梦对于做梦者而言,并非没有意义,梦对于解读一个人内心的秘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梦境中的场景或景物,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一般而言,在梦中,船通常象征着女性,而桥或者类似于桥的跳板,则象征着男性。心理咨询师的初步判断是,余婷的噩梦与她的情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果然,余婷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她告诉咨询师,最近,她意外地发现男友向她隐瞒了许多秘密,这令她感到非常不安和痛苦。 余婷的男友王翔是个事业成功、外表英俊的男子。两人在朋友的一次野外聚会中偶遇,初次见面,彼此就有了非常投缘的感觉。王翔年纪轻轻就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对服装、美食、法国红酒都颇有研究,完全符合余婷心目中自马王子的标准;而王翔也被余婷的美貌和不俗的气质所征服。很快,两人便坠人了爱河。 然而,正当余婷为自己的爱情深深陶醉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下午,余婷与闺中密友相约一起去购物,就在她买完东西踏出商场大门的一刹那,她无意中发现王翔竟和一名气度不凡、珠光宝气的中年女人走在一起,并且动作亲密,神情暧昧,这不禁令余婷大起疑心。 事后,余婷并未当面询问王翔,而是不露声色地找到一位私家侦探暗中调查。令余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翔的公司并非他本人所有,而是属于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不仅是他的老板,而且还是他的情人。不仅如此,王翔还同时和几个有钱的女人交往,并从她们那里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获知这一切的余婷顿感五雷轰顶,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其实,她内心早已将王翔视作自己的未婚夫,因而根本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她想离开男友一走了之,却又不甘心轻易放弃这段恋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令她痛苦万分。 余婷的噩梦果然与她的情感遭遇密不可分。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解读,余婷开始明白,梦中的那个男海盗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男友王翔。在梦境中,财宝既象征着物质财富,也象征着情感,船则象征着女性,男海盗在船上打劫财宝,隐喻着男友对女性进行财富和情感的双重掠夺。而男海盗打劫财宝时所使用的大铁钩和绳索,则暗示男友掠夺女人时所采用的方式是引诱的、情感的方式。而梦境中,看似像桥的跳板则象征着男性。 让心理咨询师感到费解的是,在跳板上拼命掠夺财富的那个女海盗的背影又是谁呢?是那个富有的中年女人吗?梦中的余婷为何要掏出自己的心?她的心又为何会变成冰冷坚硬的石头呢? 心理咨询师还发现,余婷在叙述时,对男友的行为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激动和愤怒,这一点引起了心理咨询师的极大关注。因为任何过度的情感表达的背后,都隐藏着更为深层的含义。 为了深入了解余婷的内心世界,心理咨询师决定对她实施催眠,并让她在催眠状态中重返梦境。P23-26 后记 第一次接触心理学,得益于我的朋友、心理咨询师郭茅。她说她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个案,如果拍成电视,会让更多的人获益。这个沉静而优雅的女子开始轻声细语地讲述起来,很快,我就被她的故事吸引住了,那是一些令人震惊又叫人心碎的故事。我说有机会把这些故事拍成纪录片吧,那将是富有震撼力的。 不久,我找到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总监应启明先生,把我的初步设想告诉了他,他当即表示支持,并提醒我有必要在节目片头注明:故事取自真实案例,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片中人物均采用化名并由演员出演。其实,这不仅仅只是出于对当事人隐私权的尊重与保护,更是为了避免把当事人的痛苦当作无关痛痒的猎奇。不久,样片《深度绝望》拍成了,故事所传达的真实的力量,以及我们所运用的剧情类纪录片的全新表达方式,很快获得了认可。在应启明先生的鼓励下,我们一鼓作气拍摄了十集剧情类纪录片《秘境寻踪》,节目播出后赢得了高度.的评价。这是2007年初夏的事情。 时隔三年,我受sMG艺术人文频道的袁晔珉书记之邀,与频道总监王磊卿先生、副总监钱晓茹女士共同商议节目制作事宜。交谈中,他们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深切关注和对苍生的人文关怀,以及在物质泛滥的现实中对于人文精神的坚守,令我深受感动。几乎是一拍即合,我们商定了拍摄三十集系列人文纪录片《心灵捕手》的计划。 节目制作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不舍昼夜,阅读了大量心理学著作,并得到了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的鼎力相助,有机会向多位心理专家虚心请教、潜心交流,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一次拍摄间歇中,担任节目嘉宾的心理学专家陈福国教授对我说:“你知道吗?你是在做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你用你的节目在帮助很多人,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成长!”本以为,这不过是一句客套话,然而抬头望去,却发现陈教授竟是一脸的郑重与怆然。刹那间,我心头似乎感觉到一份沉甸甸的重量,我突然领悟到,无论是心理危机,还是由心理危机所引发的某些反社会行为,其实都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与当事人的原生家庭、成长背景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心理干预也不仅仅只是对个体进行干预,更是对当事人的家庭成员关系、社会教育背景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或重构。从这个角度而言,心理学已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而《心灵捕手》也不仅仅只是悬念和冲突,它更是一份对孤独的个体生命的深切同情与观照,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向善的力量的信念。 经过半年多的资料搜集、专家访谈、撰稿、拍摄和后期制作,纪录片《心灵捕手》于2010年1月27日在艺术人文频道正式开播了。 节目开播前,我打电话给我的朋友、文汇出版社编辑乐渭琦先生,希望他能抽空看看这个节目。出于对老朋友的关怀,他始终关注着我的节目,并给予我中肯的意见。当获悉了节目的大致内容后,平素一向爱说话的乐渭琦突然沉默了,片刻之后,他告诉我,前几天,他的同事年仅十三岁的女儿跳楼自杀了。事情其实并不复杂:小女孩因为琐事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当班主任得悉后,竟然无视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极其粗暴的方式当众批评了她很长时间。小女孩回家后,当即留下数封遗书,决绝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乐渭琦最后说,一朵鲜花的瞬间枯萎,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是作为教育者的老师,至少对儿童心理的探索和了解是欠缺的。如果这个节目能够早一点播出,类似的悲剧可能就会避免。言语间,透出深深的悲悯和感慨。或许,正是对脆弱的生命的这份悲悯,让他产生了想做这本书的冲动。 在他的鼓励下,我们从纪录片《心灵捕手》和《秘境寻踪》中精选出二十八个故事,编辑出版了这本纪实文学。 感谢心理学,这是一门令人着迷的学科,我以及我的团队从中获益匪浅。 深深地感谢应启明先生、袁晔珉先生、王磊卿先生和钱晓茹女士,没有他们,就没有纪录片《秘境寻踪》和《心灵捕手》。 还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戴平院长、心理学专家陈福国教授、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的领导人陈莉老师,以及心理咨询师郭茅、侯晓芳、陈闯、陈默、车界龙、李惠敏、孙丽娟、孙勇先、王曦、庄丽、张庆、乔丽萍、睢蓉、张月美等人,他们的执著和努力,不仅拯救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滋润和抚慰了求助者干涸的灵魂,还让更多人拥有了沉思和自省的力量。 更要感谢乐渭琦先生,正是由于他对生命的悲悯与守望,才使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韩晶 2010年7月9日于上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