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木船/曹文轩儿童文学获奖作品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曹文轩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用小说去展示来自生活的恶和丑,更不会用小说去强化恶和丑。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性也是一种对抗,对生活的对抗。小说的真正深刻,并不是来自对生活实相的摹写,而是来自对生活的对抗。这种对抗,可以是剑拔弩张的,也可以是另一种策略:用神圣、典雅、高尚、悲悯、宽容等加以净化、改造和呼唤。曹文轩的作品《小木船/曹文轩儿童文学获奖作品》选择了后者,因为大家坚信后者的力量。

内容推荐

曹文轩的作品《小木船/曹文轩儿童文学获奖作品》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获奖作品选。该书收录了作者获奖作品的长篇节选及短篇小说,包括《青铜葵花》节选、《细米》节选、《田螺》、《甜橙树》、《金色的茅草》、《最后一只豹子》6篇作品。作家通过对纯美世界的抒写,展示儿童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文笔自然优美,流畅经典,感人至深。

目录

青铜葵花

 小木船

 葵花田

 老槐树

细米

 树上的叶子树上的花

 树上的叶子就是我的家

田螺

甜橙树

金色的茅草

最后一只豹子

试读章节

葵花哭着,小声地呼唤着爸爸。

一只白色的鸟,从芦苇丛里飞起,孤独地飞到水面上。它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就在离小船不远的地方,低空飞翔着,速度很缓慢。

葵花看到了它的一对长翅,看到了它胸脯上的细毛被河上的风纷纷掀起,看到了它细长的脖子、金黄的嘴巴和一双金红色的爪子。

它的脑袋不时地歪一下,用褐色的眼睛看着她。

船在水上漂,鸟在空中飞。天地间,一派无底的安静与寂寞。

后来,这只鸟竟然落在了船头上。

好大的一只鸟,一双长脚,形象很孤傲。

葵花不哭了,望着它。她并不惊讶,好像早就认识它。一个女孩,一只鸟,在空阔的天底下,无言相望,谁也不去惊动准。只有人河纯净的流水声。

鸟还要赶路,不能总陪着她。它优雅地点了一下头,一拍翅膀,斜着身体,向南飞去了。

葵花目送它远去后,掉头向东望去:大水茫茫。

她觉得自己应该哭,就又哭了起来。

不远处的草滩上,有个男孩在放牛。牛在吃草,男孩在割草。他已经注意到从水上漂来的小船,于是他不再割草,抓着镰刀,站在草丛里,静静地眺望着。

葵花也已经看到了牛与男孩。虽然她还不能看清那个男孩的面孔,但她心里无理由地涌起一股亲切感,并在心中升起希望。她站了起来,无声地望着他。

河上的风,掀动着男孩一头蓬乱的黑发。他的一双聪慧的眼睛,在不时耷拉下来的黑发里乌亮地闪烁着。当小船越来越近时,他的心也一点一点地紧张起来。

那头长有一对长长犄角的牛,停止了吃草,与它的主人一起,望着小船与女孩。

男孩第一眼看到小船时,就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随着小船的漂近,他从地上捡起牛绳,牵着牛,慢慢地往水边走着。

葵花不再哭泣,泪痕已经被风吹干,她觉得脸紧绷绷的。

男孩抓住牛脊背上的长毛,突然跳起,一下子就骑到了牛背上。

他俯视着大河、小船与女孩,而女孩只能仰视着他。那时,蓝色的天空衬托着他,一团团的白云,在他的背后涌动着。她看不清他的眼睛,却觉得那双眼睛特别的亮,像夜晚天空的星星。

葵花从心里认定,这个男孩一定会救助她。她既没有向他呼救,也没有向他做出任何求救的动作,只是站在船上,用让人怜爱的目光,很专注地看着他。

男孩用力拍了一下牛的屁股,牛便听话地走入水中。

葵花看着。看着看着,牛与男孩一点一点地矮了下来。不一会儿,牛的身体就完全沉没在了河水里,只露出耳朵、鼻孔、眼睛与一线脊背。男孩抓着缰绳,骑在牛背上,裤子浸泡在了水中。

船与牛在靠拢,男孩与女孩在接近。

男孩的眼睛出奇得大,出奇得亮。葵花一辈子都会记住这双眼睛。

当牛已靠近小船时,牛扇动着两只大耳朵,激起一片水花,直溅了葵花一脸。她立即眯起双眼,并用手挡住了脸。等她将手从脸上挪开再睁开双眼时,男孩已经骑着牛到了船尾,并且一弯腰,动作极其机敏地抓住了在水里漂荡着的缆绳。

小船微微一颤,停止了漂流。

男孩将缆绳拴在了牛的犄角上,回头看了一眼葵花,示意她坐好,然后轻轻拍打了几下牛的脑袋,牛便驮着他,拉着小船朝漂来的方向游去。

葵花乖巧地坐在船的横梁上。她只能看到男孩的后背与他的后脑勺——圆溜溜、十分匀称的后脑勺。男孩的背挺得直直的,一副很有力量的样子。

水从牛的脑袋两侧流过,流到脊背上,被男孩的屁股分开后,又在男孩的屁股后汇拢在一起,然后滑过牛的尾部,与小船轻轻撞击着,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P22-P25

序言

我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有时,我会追问。

我知道,我的作品就是我的作品,是一种与时下流行的或不流行的作品都不太一样的作品。我从写作的那一天开始,就基本上维持着这样一种写作,不是没有变化,但无论怎样变,也还是我的作品,始终没有因变化而变得判若两者。一晃过去了那么多年,长长短短的写了那么多篇(部),将它们聚拢在一起时,怎么看,都是一家子,一个家族,一个血统,没有一篇(部)会让人起疑心:它是这个家族的吗?个别作品也许看上去有点儿不太像,但若文学上也有基因认定,得出的结论一定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是这个家族的。

事实上,我在写作上一直在寻求突破,但这种突破是在坚持一种基本美学原则的前提下的突破,是在同一体制内的突破,而不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突破,一切都可以改变,唯独血统是不可改变的。我始终在维持这个家族的尊严,因为我从来也没有轻视更未蔑视过这个血统,我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一个个都是好样的。

我是一个逆行者,我的作品也是逆行者。在随风飘逝和逆风飞扬这两种风采之间,我更喜欢后者。小时候撑船,就喜欢逆流而上,弯下身子,将竹篙绷得像张弓,听浪头撞击船头噗噜噗噜地响,很兴奋。遇大风天气,一样喜欢顶风前行。身体前倾,衣服鼓胀,或像旗帜一样哗啦哗啦地响,风扑打在脸上,麻酥酥的,也很兴奋。岁月如流如风,还是童年时代落下的脾气,喜欢迎着人流而不喜欢被人流裹挟。这些年,我在写作上没有东张西望,没有随大流,选择的常常是站住或是逆行,我并不认为只有前方才有好风景。我取这样的姿态,源于我对文学基本面的认同。文学确实在变,但怎么变,它还是文学,总不可以变得不是文学。基本面是恒定的,不会改变的,改变的仅仅是它的形式。我们可以寻觅,但基本面是不用寻觅的,它就在那儿,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在那儿了。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它,我不能离开它,哪怕是片刻。它是我必须坚守的山头、阵地、城堡。我在它之上,看到了滚滚风尘,在孤独中也有一番骄傲:人们终将回来,因为前面什么也没有。

我自然也有前方,却不是这种意义上的前方。

我愿意我的作品永远具有诗性。我的小说标准很简单:它不是诗,但应当具有诗性。与诗性相关的词有“意境”“气韵”“情调”“雅兴”等。我喜欢在小说中有这样一些东西。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贯注。我只有在这样的感觉中才可以写作。小说的思维,归根结底是诗的思维。既然具有诗性,那么小说就不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拟。因为生活常常是灰色的,缺乏诗性的。小说是为了人们可以超越生活,在博大的人文关怀中,使阅读者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小说不可以用它的全部去模仿生活,应当用相当大的一部分来引导生活,让生活来模仿它,而这部分小说理所当然要具有诗性。诗性是一种高度,一种境界,人类一旦完全失去了诗性,就等于回到了蛮荒,好在文学一直在向人类提供这种诗性。

诗性意味着向善、向美。

我不想用小说去展示来自生活的恶和丑,更不会用小说去强化恶和丑。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性也是一种对抗,对生活的对抗。我以为,小说的真正深刻,并不是来自对生活实相的摹写,而是来自对生活的对抗。这种对抗,可以是剑拔弩张的,也可以是另一种策略:用神圣、典雅、高尚、悲悯、宽容等加以净化、改造和呼唤。我让我的作品在更多的时候选择了后者,因为我更相信后者的力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7: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