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著的《写意人生/蓝草地丛书》文字一如既往地朴素,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丰富而更见功力,于平淡中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有令人回想的韵味。他的这部散文集,收录的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在十年以上,正好可以看出他的积累和他的思考,是他这一段人生的足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写意人生/蓝草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明 |
出版社 | 群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明著的《写意人生/蓝草地丛书》文字一如既往地朴素,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丰富而更见功力,于平淡中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有令人回想的韵味。他的这部散文集,收录的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在十年以上,正好可以看出他的积累和他的思考,是他这一段人生的足迹。 内容推荐 张明著的《写意人生/蓝草地丛书》中绝大多数作品是作者出自内心的诚挚之作。他写他从小生长的北京,写他的父亲、母亲,也写他的工作、他的朋友、他的军旅生涯和他一些触景生情的感悟。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创作时间跨度在十年以上的作品,是他这一段人生的足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积累和他的思考。 目录 总序 那一片湛蓝的草地 张策 序 真诚之人的真诚之作 张策 卷一 回望北京 毛主席乘车经过北太平庄 北京鼓楼西大街的生活印记 消失的太平湖 清河、浊河变奏曲 曾经的后海 滨水绿道的启示——参观金中都历史博物馆有感 卷二 人物风采 从汽车装配工到作家协会主席 “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在博客里遭遇中国政法大学著名教授“草茉莉”老师 警察更需要体育 协助石兆琪、梁天、谢园等演员排演电视剧 通邮记 人民艺术家——纪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六十周年 我与艺术家王昆的一面之缘 歌星苏小明 卷三 从警纪事 采访汪警官手记 与“老炮儿”过招 寓言的作用 预审员老董 老蒋与“嘎嘣脆香” 阅兵式彩排执勤 谦谦君子兰 国庆节,广场执勤一昼夜 卷四 风铃微鸣 汤池小镇 人生阅读,从一封信开始 小学王老师 感谢女同桌 传于琵琶心自知 听女人说“美” 春不老 我和黑猫的半生缘 卷五 亲情无限 呵护母亲 母亲盏藤 回到产房 爸爸的拳头 发黄的卡片 半世乡思半世情 一炕玉米 卷六 不吐不快 中华汉语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浅谈和诗 大年三十话春晚 从一道物理习题看教育的缺陷 对法律和警察概念的再认识 众“家”趣谈 “面子”与“缺乏公共精神”的传承 对红灯的坚守 从少年梦想的结果看不同的教育目的 普通人的境界 遭遇“症候式阅读和写作” 后记 试读章节 修理雨伞的老者会随身携带一个小铁桶,里面装的是臭烘烘的桐油。那时候人们用的雨伞多为桐油纸伞,粗大笨重,还容易破损。修理破损的雨伞,需要用一张相类似的伞纸,粘贴在破损的地方,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刷桐油,那味道特别臭。修补好的雨伞,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就行了。后来才逐渐有了塑料雨伞,轻便美观,受到人们的喜爱,因而迅速占领市场,而粗大笨重的桐油纸伞也就被淘汰了。如果现在谁家有一把完好无损的桐油纸伞,那可成了宝贝,也算是文物了。 烧开水用的水壶的壶底容易损坏,使用时间长了会磨破并漏水。焊铁壶的师傅会把整个旧壶底卸掉,再将自己带来的新铁皮铰成圆形,完整地焊接上,其修理的价格快赶上买一把新水壶了。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理念是厉行节约和勤俭持家,能修理继续使用的物品,绝不会丢掉买新的。 那个年代,冰棍也许是孩子们最基本的零食。从冰棍的种类上来区分,奶油冰棍是奢侈品,其中“鸳鸯”冰棍最贵,一角钱一根,它是两棍奶油冰棍的“连体婴儿”,奶油味道也最浓。现在回想起来,“鸳鸯”冰棍大概也是为情侣设计的。其他的奶油冰棍是五分钱一根。小豆冰棍和红果冰棍属于经济适用型,三分钱一根。我最喜欢小豆冰棍,不油腻,香甜适中,而且两根奶油冰棍的价钱可以买三根小豆冰棍,还找回一分钱,又美又实惠。 孩子总会耽于梦想。记得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坐在大院门口的水泥石台上数着过往的汽车。我们相互约定,第一辆小轿车是谁的.第二辆是谁的,最后看谁的轿车最好、最高级。那时候,公路上往来的汽车很少,小轿车就更少,要等很长时间才会过来,而且小轿车的牌子也很有限,无非是那么几种,像奔驰(那时候翻译为“本茨”)、吉姆、吉斯、华沙、胜利二十(苏联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生产的小轿车),还有我国生产的红旗、上海等小轿车。轮到我的时候,多为上海牌小轿车,小伙伴还笑话我总是遇到国产车。也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到如今,果然我开的是纯国产轿车,几年前和妻子一起挑选购买的,质量也很好。 北太平庄街道最轰动的事情,就是1966年10月18日,这一天的中午,毛泽东主席接见红卫兵,乘敞篷吉普车从丁字街这里经过。学院东路两旁挤满了红卫兵和住在附近的居民,就连我们居住的宿舍楼顶上都站满了士兵在警卫。当毛主席所乘的车辆经过时,前面有摩托车开路,后面还有吉普车跟随,人山人海,欢声雷动。这是毛泽东第五次接见红卫兵。“文革”期间,毛泽东一共八次接见红卫兵,时间是1966年的8月至12月间,而乘坐吉普车外出,仅仅是这一次。毛泽东之所以经过这里,是因为从北太平庄的丁字街一直向西,可以抵达学院路,而学院路的两边都是北京的高校,那里有大批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在聚集和等候。 1966年10月,我刚好十一周岁。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离开北太平庄已有四十多年了。今天再看北太平庄,原先的丁字街已是北三环路上的北太平桥,“毛主席语录”的影壁早已拆除,丁字街成为十字路口,新街口外大街一直向北贯通,并改名北太平庄路、花园东路,经过牡丹园,延伸并穿过北四环的志新桥。原先的“学院东路”名字被取消,已经扩展成为北三环中路的一部分。“马甸农村”一带也彻底改观,不但有马甸立交桥,周围也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街道在不断地扩大,而城市化首先就是从郊区农村开始的。 短短几十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常说“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芒”,北太平庄的变迁,从一个点见证了北京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巨大变化。(P6-7) 序言 序 真诚之人的真诚之作 张策 应邀为张明兄的散文集作序,乍看并不是件难事,因为和张明兄相识已近二十年,同事也有十来年了。记得当年,他是北京市西城区公安分局预审处的干部,我在市公安局宣传部门编《金盾》杂志,他是我们的骨干作者。张兄从部队转业,文字朴素扎实,作品不多,但每篇都是编辑们喜欢的稿子,因为行文严谨,几乎不用修改。2005年,他从一线退下,应邀来全国公安文联从事会刊《家园》的编辑工作,从一则通知一张照片开始做起,是这本小刊物当之无愧的创始人。时至今日,年已花甲的张明兄仍然每天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上班路上,勤勤恳恳地为公安文化事业而操劳。因此,为张明兄写几句话,于我责无旁贷。 然而,启动电脑,看着屏幕亮起来,开始在大脑里编织起词句的时候,我却突然有了种新的感觉。一时间,竟有了茫然,有了踌躇,我突然感到为张明兄作序其实也是件难事。 难就难在张明兄实在是个太谦逊的人。翻他的散文集目录,多数篇什我都没有读过,他也极少向人提及他的写作。我惊异老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竟默默地写了那么多作品,还得过奖。而我,却一时很难从中捕捉到老兄情感上的脉络,窥见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细致。这于我来说,实在也是惭愧了,整天忙忙碌碌在这个纷杂的社会里,对最纯粹的东西,却往往无意地忽略了。 于是便集中精力,从脑海里努力寻找关于张明兄的记忆。那记忆往往只是片断,实在如一片片晶莹的雪花,是稍纵即逝的状态。但回忆却如一根线,逐渐地就把这片断与片断连续起来了。最终,在我的笔下,只留下两个字:真诚。 是的,用真诚形容张明兄,也许是最贴切的了。他长期从事基层公安宣传工作,但读他的散文作品,应景之作少,任务稿件少,绝大多数作品是他出自内心的诚挚之作。他写他从小生长的北京,写他的父亲母亲,也写他的工作、他的朋友、他的军旅生涯和他一些触景生情的感悟。他的文字一如既往地朴素,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丰富而更见功力,于平淡中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有令人回想的韵味。他的这部散文集,收录的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在十年以上,正好可以看出他的积累和他的思考,是他这一段人生的足迹。 有句俗话说,文如其人。这话其实我是一直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见过很多文字俊雅而行为不敢恭维的人物。也常和文友们聊这个话题,有人说,这现象好理解,缺什么才写什么嘛。我们还正琢磨此话的含意,这位老兄却又补充了一句:看我,现在就写善良了。这当然引起我们的哄堂大笑,但笑过之后,这位仁兄话里的暗讽和诙谐,也让我们回味了很久。而说到张明兄,他却真正印证了文如其人这句话,他文字里的真诚,是他为人真诚的写照。 我理解的真诚,是为两个层面:真,是本质;诚,为这种本质的表现形式和状态。真、诚合二而一,则为一个人表里如一的美德。张明兄就是这样表里如一的人。他行文真诚,待人真诚,做事也真诚。军旅生涯给他身上留下的印迹,虽经岁月的风霜雨雪,却仍然坚守如初。在他的散文集中,有一篇《中华汉语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特别推荐大家一读,这篇曾引起广泛关注的文章,字里行间对中华文化的那种热爱和坚持原则的那种执着,使张明兄的真性情坦露无遗。于他而言,真诚之作是必出自他的真诚之心的。 真诚虽是所有人都承认的美德,但在今天这个良莠不分的社会里,有很多时候,真诚已沦为人们嘴边的点缀,或是酒旗上的廉价广告词。所以,倒也应了那位仁兄的话,缺什么写什么,缺什么歌颂什么。这很无奈,却也给我们增加了一份责任。为此,我觉得张明兄是值得学习的,他的行文,他的做人,都是我们的榜样。 (作者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一级警监,著名作家) 后记 我开始动笔写文章,已经是四十岁以后了。那时候,我在基层公安机关做预审工作,接触了大量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并且对作案手段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盗窃作案的特点,有些自己的想法。我试着给报社投稿,想以自己的办案经验,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家中被盗致使财产遭受损失。谁知报纸立即刊登了。于是,我就持续不断地写稿,报纸也不断地刊发,尽管都是些“豆腐块”,却依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第一次写七干字的纪实文章《金钱启示录》,是在当时的《金盾》杂志刊登的。现在的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张策先生时任《金盾》杂志主编,他给了我许多写作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使我获益匪浅。从此,我开始了漫长的业余写作道路,笔触也慢慢伸向大干世界的许多角落。有情而抒,有感而发,每每将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人物的真实感悟诉诸笔端时,好像自己就是一个过滤器,与他们一起经历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共同体验人生的痛苦和快乐。 正如张策秘书长所说,收入这本散文集的部分文章写作时间跨度在十年以上,许多都在中央和地方报纸和杂志刊登过。散文《呵护母亲》曾获得《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征文一等奖。散文《汤池小镇》收入2012年《中华散文大系》第l辑。特别是《中华汉语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文,最初以《警惕汉语的字母化倾向》刊登在2001年第6期《世纪风》杂志,后来收入我的博客时,被《民主与法制》杂志主编刘桂明先生看好,邀我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并以现在的标题刊登在2012年第34期《民主与法制》杂志。随后,《解放军报》内参《战略参考》以《像捍卫领土主权那样打好汉语保卫战》为标题进行了转载,并编写了封面导读。 当然,个人的观点难免有些偏颇和疏漏,许多问题也是见仁见智,山外有山。我知道自己的笔法比较笨拙,言辞不够华美,思想也缺乏深度,就如同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一样。好在“丑媳妇不怕见公婆”,读者是真正的老师,学生张明在这里恭候各位赐教了。拜托! 书评(媒体评论) 张明先生当过兵,当过工人,后来跑到公安局做了预审员。他坚持业余写作,将所见所闻积累起来。他的叙述生动而丰富,笔触平静,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乐观情绪和强烈的正义感。这些小小的篇什大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其中一些还得过这样或那样的奖项,我们因此而感谢他的细致和辛苦,为自己辛勤的劳动建立了光荣而朴素的纪念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主席 刘恒 我理解的真诚,是为两个层面:真,是本质:诚,为这种本质的表现形式和状态。真诚合二而一,则为一个人表里如一的美德。张明兄就是这样表里如一的人。他行文真诚,待人真诚,做事也真诚,虽经岁月的风霜雨雪,却仍然坚守如初。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 张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