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紫色的风铃轻轻摇响了十六岁的花季。于是,蝴蝶不再飞翔,蜻蜓不再流浪,女孩背上新的行囊,骄傲地站在青春的路口。
花季的年龄有期待,有追求,也有梦想;有迷惘,有困惑,也有失望。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仰望白云,喜欢在细雨霏霏的天气中漫步,任思绪沐浴在洋洋洒洒的细雨中。邵蔚编著的《春正好》带你进入花季少女的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春正好 |
分类 | |
作者 | 邵蔚 |
出版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粉紫色的风铃轻轻摇响了十六岁的花季。于是,蝴蝶不再飞翔,蜻蜓不再流浪,女孩背上新的行囊,骄傲地站在青春的路口。 花季的年龄有期待,有追求,也有梦想;有迷惘,有困惑,也有失望。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仰望白云,喜欢在细雨霏霏的天气中漫步,任思绪沐浴在洋洋洒洒的细雨中。邵蔚编著的《春正好》带你进入花季少女的世界。 内容推荐 十六岁的天空下,我们拥有太多太多的梦;点点滴滴的遐想,编织成串串美丽的音符,镶嵌在粉彩的乐章上。在这充满活力的岁月中,也有坎坷与挫折。一次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一道道难题不会解,我们也曾失意,也曾伤心,但是失望过后,脸上仍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都说这是个多梦的时节,朦胧的年华,总有无由来的心事纠缠,总有莫名的惆怅和迷惘。静静躺在草地上,看着小草在摇曳,听小鸟扑着翅膀翱翔的羽翼声,低声吟唱诗词。邵蔚编著的《春正好》带你进入花季少女的世界。 目录 杂文 1.Too Young 2.读《百年孤独》有感 3.百字文 4.不完美 5.大知闲闲 6.顺其自然 7.拥抱对手 8.我不是一个好女儿 9.最大的善举 10.别了,时光 11.回头,发现此岸的美 12.恐惧 13.没有借口 14.入or不入 15.为生命着色 16.忙和盲 17.因为…… 小说 18.背信者与救赎者 19.玻璃楼台Ⅰ 20.玻璃楼台Ⅱ 21.老瞎子 22.自由之地 诗词 23.为你 24.春正好 25.晚·闲 26.致故友 27.苍雪 28.醺 29.琴瑟萧萧 30.清·寒 31.雨·涛 32.凉 33.雾雪 34.东风·怨 35.冷·暖 36.簪花碎 37.月·怨 38.愿·怨 39.蝴蝶 40.演员 41.行于夜 42.祭 43.随想曲 44.遗孀 试读章节 2.读《百年孤独》有感 应了题目的“孤独”,从翻开书的那一刻起,便是一种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充满压抑的气氛。开头部分并没有一上来就交代人物背景,而是说到一个对于小说开端而言位于整部家族史时间轴上约第一个四等分点的位置——“多年后,奥雷里亚诺上校面对行刑队的时候”,这样一个时间点牵引着视线回溯到开端——上校的回忆,他想起多年前父亲带着他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下午。于是,问题来了:为啥要见识冰块呢?原来这地方叫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着他的妻子乌尔苏拉,为躲避自己一时愤怒杀死的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的亡灵的骚扰,而率领朋友、家人背井离乡,一路向西,两年后来到的一片滩地上并最终在此定居。依照梦中的指示,他将这个地方取名马孔多。而奥雷里亚诺上校是谁?他是家族的第二代,乌尔苏拉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第二个孩子,带着与生俱来的落落寡欢的气质,在一生中发动过32场武装起义,逃过14次暗杀、73次伏击和一次枪决……以此,故事便从时间、空间全面发散开来,铺天盖地地展开。 于是到这里,哕嗦的背景讲述才停止,余下那太多太多的人物和更多的细节还是留给大家自行阅读吧。 个人认为,阅读应给予我们的并非是过于精细的线索及人物,有的时候所谓“小说灵魂”的人物形象也并非那么重要。一本好书,或者说一次成功的阅读带给我们的,应是毫不费力地在脑中构建出的影像和联想,或者更深的,是一种意境。《百年孤独》的基调便是孤独,但说实话,相较于“孤独”,我所能体会得更多的是一种压抑。从一开始的几近窒息,一路狂奔至结局,看到预示家族命运的羊皮卷被破译出来:“这座蜃景之城将在羊皮卷被全部译出被飓风抹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这是意料中的,故事的一开始就传达出浓浓的悲剧气息,以及悲剧的影子,但意料中的结局像一口浓痰哽在喉咙,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这是足以令人窒息的。这部家族史的沉重之处也在于此。百年以来,这个家族的孤独和不幸是在重复上演的,时间似乎未曾离去,而是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的恶性循环。乌尔苏拉在书中多次发出感慨:“见鬼,时间像是在兜圈子,转着转着最终又回到原点。”而这一点在被家人一致认为研究炼金术等事物走火入魔而疯了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嘴中得以预言。他在失去理智之前,曾惊觉每一天都是周一,他无法找到时间流逝的依据。在这之后,他便渐渐失去与外界的联系,进入一个内在的、自己的世界中。时间在兜圈子,听起来是很可笑的话。但如果想想,把时间作为运动变化的度量——或者说是一把标尺,其本身从来没有增加或减少,并没有改变过,而只有被时间维系、衡量的事物在变化,即时间未曾改变,改变的只是事物本身。这样说来,找不到时间流逝的依据,也是可能的了。但是无论如何,一切用于研究、探讨时间的本质的经验和材料都是存在于“有时间存在,并变化流逝”这一前提之下的。那么,这便是一个超验问题,即我们无法用一个系统变量去描述该系统,这个问题便很难得到一个客观、合理的答案了。 另外,对所谓的时间在兜圈子,乌尔苏拉在此想表达的是:这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悲剧都有着那样多的相似之处,甚至有规律可循,仿佛是时间在跟他们开玩笑,让相似的悲剧一遍遍、一代代重演。而此时,我们应将视角拓宽、延伸,以致覆盖这个地区——马孔多。从最开始,第一批勇敢勤劳的开拓者们来到这里,建立起原始的古朴的马孔多小镇;再到随着吉普赛人前来经商贸易,打通了联系外界的路,基础设施一步步完善;再到经历武装起义的血洗,经历香蕉公司的绑架式入侵,经历一批一批草率仓促的利益化的移民,后又经历天灾——一场持续了4年11个月2天的灾难(多么荒诞和讽刺)毁灭一切,将马孔多打回原始时期;后来又是十年滴雨未下,最终马孔多毁灭于那场飓风中,从此消失在世界上。这是一个荒诞的、极其讽刺的、圆圈式打转的过程——或者说是一路攀缘至巅峰处又慢慢滑坡跌至初始位置的曲线。这似乎是马尔克斯对于人类历史具有讽刺意味的预言。在此,借这个由于某种灾难消失于世界上的马孔多的结局,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幻想一下,是否有着史前文明的存在,发生在人类认识的断层里?是否它们也由于遭受某种灾祸而消失,而它们存在的痕迹被如今的人们归为“自然事物”的范畴里而加以忽视?P8-11 序言 粉紫色的风铃轻轻摇响了十六岁的花季。于是,蝴蝶不再飞翔,蜻蜓不再流浪,女孩背上新的行囊,骄傲地站在青春的路口。 花季的年龄有期待,有追求,也有梦想;有迷惘,有困惑,也有失望。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仰望白云,喜欢在细雨霏霏的天气中漫步,任思绪沐浴在洋洋洒洒的细雨中。 常记起,幼年时像一条小尾巴似地跟在妈妈身后,不时地问一些懵懂的问题,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妈妈说:“那是星星在向我儿问候,她喜欢聪明乖巧的宝贝。”学习后知道那是太阳的功劳,妈妈骗了她的宝贝!“鱼儿为什么在水里游泳,不和我们一起散步呢?”懵懵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妈妈也直挠头。十六岁的花季,已走出童年,没有了儿时的幼稚。 十六岁的天空下,我们拥有太多太多的梦;点点滴滴的遐想,编织成串串美丽的音符,镶嵌在粉彩的乐章上。在这充满活力的岁月中,也有坎坷与挫折。一次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一道道难题不会解,我们也曾失意,也曾伤心,但是失望过后,脸上仍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都说这是个多梦的时节,朦胧的年华,总有无由来的心事纠缠,总有莫名的惆怅和迷惘。静静躺在草地上,看着小草在摇曳,听小鸟扑着翅膀翱翔的羽翼声,低声吟唱诗词。 多梦的时节总有太多太多的忧郁,太多太多的眼泪。太多太多的挫折;总想超越却又总是把自己的梦想束缚;总想成功却又总是跌倒,一次次地失落。十六岁的天空里,似乎变得多愁善感。看着同龄人带梦的眼睛,仿佛是夜空里的星星,旷野的钻石、幽深的秘密。每一个早晨,我们用橙色的笔填充心情,迎着朝阳;每次展示成果前,我们用橙色的笔勾勒思绪,伴着掌声,满怀自信地走上讲台! 十六岁的天空,也许是阳光明媚,也许是星光璀璨!不会再把流浪当成是一种浪漫,而是明白了流浪其实是“不加糖的咖啡”,虽然那苦苦的味道、浓郁的香味能引起人的兴趣,但尝过才发现原来那苦苦的味道并非诱人;不会再缠着爸爸、妈妈讲《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而是把花季里的愿望偷偷地写进加锁的日记,慢慢地体会那无人所知的甜蜜;不会再整天无所事事,而是开始学习收敛自己,让自己变得淑女一些;不会再把拿笔写字当成一种苦恼,而是时常在温暖的台灯旁随笔涂一首小诗,在绚烂如蝶的彩页上随笔耕耘,然后看着它幸福地微笑。虽然知道自己写得实在不怎么样,总觉得把自己想写的记录下来就是完成了一件大事,那时的心境真的很平静、很恬淡。每一次的阅读和写作,总能把我的心境带人一片宁静的天空,那里有着我熟悉的一切快乐。翻开那一页页的纸张,上面记录的都是美丽的心情。很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心灵。每次伤心,我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淋漓地哭;每次快乐,我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顾自地笑。 十六岁花季的我,开始想挣脱妈妈的手自己过马路,开始想离开爸爸的怀抱去拥抱世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