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客户到银行营业厅办理业务的时候,都是有目标业务的,比如存/取款、转账、汇款、缴费等,他们对于银行的服务最为关注的三项内容包括:服务效率、安全性和环境舒适度,其中“服务效率”为关注重点。以下为服务效率不高的几点表现:
1.等候时间过长
不少客户认为在办理业务的高峰时间段等候时间过长,存在明显的烦躁情绪。在这种情绪下,客户容易与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客户产生争执,从而引起新的不满或矛盾。
2.对等待时间无法预期
等待过程中,客户或多或少存在抱怨情绪,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够办理业务,因为他们在等候过程中是不了解工作人员的效率和内容的。如果他们又得不到工作人员的安抚与解释,抱怨和焦躁情绪则会更明显,何谈满意度?
3.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有些营业厅内的柜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难免存在经验和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在接触客户时,他们会出现服务不规范、工作效率低等各种问题。特别是在遇到有常年投资经验的或有经济知识储备的客户时,他们往往难以熟练应对,甚至对客户提出的疑问也无法给予正确的解答,这样自然让客户产生不满情绪。
小谢从金融系毕业后,因为品学兼优,被某银行招聘为柜员。打算认真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升级的小谢不到一个月就发现,柜员工作根本不像他想象的那么轻松容易。
柜员面对的客户需求千变万化,存钱、取钱、忘记密码挂失、基金、保险、理财产品……虽然小谢在学校里是个认真的好学生,可是课本知识不等于工作实践。这天,小谢差点闯祸。
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是位VIP客户,他持有一张金卡和一张普通储蓄卡。他要求把普通储蓄卡里面的资金和其他关联业务都转移到金卡内,然后再将普通卡销户。
该客户的普通卡账户内有人民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美元活期存款、基金、理财产品,并有网银和手机银行等业务,一时间,小谢忙得不可开交。
客户很有素质,并没有催促小谢,只是静静地等着,需要签字的时候签字,需要填单的时候填单,算是非常配合。
但是,问题出现了。小谢在电脑上查不到客户普通储蓄卡内的基金。于是对客户说:“先生,我这边显示您的账户内没有基金,请问您是不是记错了?”
客户很淡定地说:“肯定有,你再看看。”
小谢换了一个查询方式,但还是没有查到基金。
小谢再问:“您的基金是在我们行购买的吗?”
客户说:“是的,不过不是这个网点,这应该不是问题吧?”语气已经带了些戏谑。 小谢忙说:“不是问题,只要是在我们行购买的肯定有记录,我们都是及时联网的。请问您是网上购买的还是柜台购买的?”
客户说:“柜台购买的。”
这时,由于多次被提示输入密码,客户显得有些不耐烦:“你们的系统是不是有问题?”
小谢连忙解释:“我们的系统都是新装的,肯定没问题,但我确实看不到您说的基金,要不您再想想……”
客户不乐意了,正要发火,大堂经理看事有蹊跷,便走过来询问。小谢把事情说了一遍,大堂经理说:“不急,我们让理财室的王主任来看看。”
王主任一看,敲了几个键调整了资料档,然后跟小谢说:“这位客户是五年前基金初发时就购买了的,而且这两年内都没有交易记录,所以你在日常资料档里看不到。”果然,这下客户的基金信息出来了。
一场误会被消解了,小谢也得到了教训:不是品学兼优就能成为一个好服务者,在银行业里,需要他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关于素质,还不仅只是业务的不娴熟,比如个别柜员不能与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愉快交谈,轻松了解他们的需求,尽管通过长时间交流,却仍然无法获取有效信息,不仅耽误客户时间,也降低了营业厅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
还有些服务者对客户不能一视同仁,存在以貌取人的现象,他们会依据个人的情感喜好,通过外在的因素对顾客区分类别,对待客户的态度与耐心有明显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P12-14
理清老师的授课内容非常充实,许多经典的案例使学员对内容理解更加透彻,通过学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
理清老师专业知识深厚,讲课思维清晰,表达能力强,学员反映老师气质佳、知识全面、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所授课程对学员启发很大。理清老师上课非常生动,语言非常新颖,内容非常丰富,学员们都表示非常喜欢她上的课。
——陕西省信用联社
理清老师的课程非常精彩,让我们的干部受益匪浅,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指导性很强,对我们开拓思维、提高管理能力非常有帮助,希望以后经常有机会向理清老师请教和学习。
——中国建设银行武汉开发区支行
理清老师的课程思路清晰、形式新颖、视角独到、案例丰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提升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的消费意识随之提高,各方面的消费需求相应地不断提升,各种迹象均表明:服务时代已经来临!
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家规模很小的店铺,看似很不起眼,却总是宾客盈门,回头客还特别多。究其原因,不外乎有特色的产品和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的当下,客户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更看重服务带来的“感觉”——服务已经成为品牌的立足点和巩固力量。
银行也不例外。一家银行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其所能吸引的客户数量和工作效率。可以说,服务是品牌,是形象,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是竞争力的爆发点……
然而,近年来因为银行服务引起的纠纷、投诉甚至诉诸法律的事件已不鲜见。这一方面说明银行服务优质化是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改变固有的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事实上,有心人不难发现,众多银行的服务正在慢慢地向细节化、和谐化方向发展。不论是一个微笑、一句“您好”,或者是营业厅一对一的个性服务,又或者是逢年过节收到的温馨提示,都表明,银行的服务改革一直在进行。
当然,进入服务时代的银行,面临的不仅仅是改革,更重要的是改革后的创新。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赢在大堂——银行优质服务和创新》的问世。
笔者从事培训业多年,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长期进行银行管理者培训,范围涉及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银行中层干部管理能力、经理人职业化素质、客户沟通技巧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等内容,获得高度认可。本书正是在此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的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之作。
目前市面上以服务为主题的图书,一般以强调服务礼仪和形象体现为主。而本书以银行业为着眼点,在门店、酒店等通用服务礼仪的基础上,特别针对银行业的特殊性,重在阐述银行业从业者如何从深层次提升服务水准。
比如微笑服务。礼仪教育培训的是一种微笑的面部表情,而更深层的微笑需要的是从内而外的情感流露、气质体现。所以,笔者并不提倡银行服务者像练习点钞或者打算盘那样去练“蒙娜丽莎的微笑”,而是强调用充盈的内心世界来真实、自然地流露。
类似的细节比比皆是,这也是本书与一般服务类图书的最大差别。
本书的第一章从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人手,指出了在金融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从业者素质的有待提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银行需要优质服务,优质服务需要不断创新,这就是目前银行业面对的课题。
服务是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可是在客户心中,银行的服务却是引起投诉最多的环节。究其原因,有能力的问题,也有心态的问题。而要全面提升能力,首先要有正确的服务心态。优质服务要从心出发,只有真诚的服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就是本书第二章探讨的内容。
要让服务落到实处,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关注。第三章的内容就是对具体服务技能的研究,着重于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包括语言、形象、思维、心理、逻辑、判断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如何,跟服务者的沟通能力息息相关。
有了明确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指导,有了职业化的服务素质,也避免了和客户之间“沟而不通”的误区,是不是就能让客户百分百满意了呢?不是的。客户的需求千变万化,虽然谁都不希望面对客户的抱怨和投诉,但却不能回避抱怨和投诉。如何面对抱怨,简化矛盾,完善处理投诉?能否将坏事变成好事,通过处理投诉,巩固客户情感?本书的第四章将为读者解答这方面的疑惑。
服务改革时,借鉴、模仿是经常使用的手段。服务出现不足,用处理投诉来亡羊补牢也不失为有效做法,但要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必须依靠服务创新。同时,服务创新也是银行树立自身品牌的必经之路。本书的第五章将带着读者探究银行服务创新的方方面面,并附有创新的典型案例,以供学习参考。
本书以实战为主要目标,不仅有丰富的案例以佐证,而且每节都精选一个单独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力求让读者在感受第一手新鲜材料的同时,也能对各家评说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本书每章结束都有要点回顾,将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也是这一章内容的浓缩和精华。
为了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根据内容穿插了可爱的漫画,可在阅读间隙,博大家一笑。优质服务的理念,其实也体现在这些温馨的细节之中。
服务,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优质服务靠能力的培育,更靠以服务为己任的心力。有一位经济学家曾说过:“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你都当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当有十二分热忱,这样你就会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出来,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你就能使你的工作成为乐趣,只有这样你才能真心实意地善待每一位客户。”这段话可以为此书的宗旨作注。
通过阅读本书,银行业服务者可以坚定服务理念,提高服务实用技能,并获得服务提升的方向和策略。因此,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角度来看,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实用图书。
本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版,真诚感谢秦富洋、方光华、陈德云、刘星、曾庆学、李志起、杨勇、李高朋、孙汗青、陈春东、张旭婧、王京刚、陈宇华、王军生、辛海、蒋志操等人在制图、文字修改以及图书推广宣传方面的协助。
作者 2013年12月
目前市面上以服务为主题的图书,一般以强调服务礼仪和形象体现为主。而《赢在大堂(银行优质服务和创新)》以银行业为着眼点,在门店、酒店等通用服务礼仪的基础上,特别针对银行业的特殊性,重在阐述银行业从业者如何从深层次提升服务水准。
《银行优质服务和创新》以实战为主要目标,不仅有丰富的案例以佐证,而且每节都精选一个单独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力求让读者在感受第一手新鲜材料的同时,也能对各家评说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本书每章结束都有要点回顾,将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也是这一章内容的浓缩和精华。
为了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理清根据内容穿插了可爱的漫画,可在阅读间隙,博大家一笑。优质服务的理念,其实也体现在这些温馨的细节之中。
进入服务时代的银行,面临的不仅仅是改革,更重要的是改革后的创新。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赢在大堂(银行优质服务和创新)》的问世。
笔者理清从事培训业多年,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长期进行银行管理者培训,范围涉及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银行中层干部管理能力、经理人职业化素质、客户沟通技巧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等内容,获得高度认可。本书正是在此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的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