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周列国志/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创作,书中“曹刿论战”、“廉颇蔺相如列传”、“晏子使楚”等故事都取自中国古典文献,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史实基础上,作者增加了形象性、可感性、趣味性,运用神话、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自己的主观态度,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内容推荐

冯梦龙所著的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的《东周列国志》,以皇皇一百〇八回的巨幅,展现了西周末年到秦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风云,将春秋战国时期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和纷纷扰扰的历史事件,以及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政、兵、巫、乐、医、教、农、牧,仁、义、礼、智、信、孝、忠、勇、廉、节等一一展示在脉络分明、有张有弛、有惊有险、有详有略的故事中。《东周列国志》以通俗演义的方式将历史娓娓道来,是中国通俗文学史上的典范著作。

目录

实用知识

第一章 闻童谣西周将亡

第二章 失江山千金一笑

第三章 掘地穴黄泉相见

第四章 舞大旗两虎相争

第五章 重情谊管鲍分金

第六章 弱胜强一鼓作气

第七章 脱险境老马识途

第八章 卫懿公养鹤误国

第九章 借道路唇亡齿寒

第十章 五羊皮秦得贤臣

第十一章 秦穆公施恩得报

第十二章 宋襄公虚讲仁义

第十三章 不忘苦重耳立国

第十四章 介子推守志焚身

第十五章 晋文公诚信收众

第十六章 弦高劳军解郑围

第十七章 晋灵公弹弓伤民

第十八章 养繇基百步穿杨

第十九章 绝缨会灭烛救将

第二十章 巧设计忠烈救孤

第二十一章 诛奸佞赵武复仇

第二十二章 祁奚荐贤不避嫌

第二十三章 太史记史不畏死

第二十四章 晏子使楚扬国威

第二十五章 鱼腹剑刺杀王僚

第二十六章 孙武演阵斩美姬

第二十七章 孔仲尼文事武备

第二十八章 当马夫忍辱负重

第二十九章 为复国卧薪尝胆

第三十章 乐羊妻劝夫立志

第三十一章 西门豹智惩巫师

第三十二章 齐威王怒烹贪官

第三十三章 卫鞅变法守诺言

第三十四章 孙膑出山布军阵

第三十五章 受酷刑装疯脱险

第三十六章 马陵道庞涓毙命

第三十七章 燕昭王招贤纳士

第三十八章 张仪妄言欺楚君

第三十九章 甘茂设计释君疑

第四十章 屈原忧国投泪罗

第四十一章 冯谖弹剑客孟尝

第四十二章 忠贞不屈相思树

第四十三章 驱火牛田单破燕

第四十四章 屈秦王完璧归赵

第四十五章 负荆请罪将相和

第四十六章 纸上谈兵坑赵军

第四十七章 如姬窃符报信陵

第四十八章 得兵符无忌救赵

第四十九章 甘罗十二拜秦相

第五十章 荆轲拼死刺秦王

第五十一章 并六国统一天下

卜世虽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

一个正写的人、一个倒写的人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闻童谣西周将亡

周宣王三十九年,被西周征服的少数民族游牧部落姜戎公然对抗朝廷,于是宣王御驾亲征,没想到却在一个叫千亩的地方遭到惨败。没奈何,周宣王只好亲自到外地筹措粮草人马,准备再次征讨。等他赶回京城时,忽然看见集市上十几个孩子凑成一群,一边拍着手一边唱着儿歌:“月将升,日将没。桑木弓,草箭袋。周将灭,未几何。”周宣王听后,十分恼怒,传令下去找那些唱歌的孩子问个明白。孩子们吓得作鸟兽散,只抓到两个小孩。年幼一点的惊恐不语,年长一点的说,儿歌是三天前一个穿红衣的小孩教给他们的,大家传来传去,没几天,满京城的孩子就都会唱了。宣王问穿红衣的小孩现在何处,孩子回答说,自从教完歌以后,就不知去向了。宣王叱责并赶走了两个孩子,传令下去:如果再听到有孩子唱这首儿歌,其家人和孩子一起问罪。

第二天,宣王在上早朝时问大臣们,怎么解读昨天他听到的童谣。几位大臣上前解释说,桑木做成的弓和用草编织的箭袋都属兵器,大王为报姜戎之仇连年征战,必然会埋下亡国的隐患。宣王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觉得大臣们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他接着问:“你们说那个红衣小孩是什么人?”

太史伯阳父上前呈奏说:“上天要是想给君王一些警示,往往让荧惑星,也就是火星变成小儿来到世问,编一些预示国家兴衰成败的童谣让小孩子们传诵,就像大王昨天听到的亡国之谣。因为火星为红色,因此变成的小儿往往穿红衣。”

“既然如此,那就宽恕姜戎的罪过,罢兵停止征讨,把武器库中的弓箭烧掉,并且下令全国不许再出售和制造弓箭,这样不就可以平息灾祸了吗?”宣王说。

伯阳父回答:“童谣说‘月将升,日将没’,日象征君王,月属阴;月升而日落,代表阴盛而阳衰,暗示将会有女人干预国政。”

宣王又说:“后宫由贤惠厚德的姜后主持,嫔妃也都是由她层层甄选进宫的,怎么谈得上女祸呢?”

伯阳父回答说:“吾王也不必多虑,童谣说将升将没又不是眼前的事。只要吾王以后多修德政,自然可以逢凶化吉。”

听了伯阳父安慰的话,宣王将信将疑,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宫。刚进宫,姜后就迎了上来说:“宫中出了一件奇事,我正要向您启奏。先王时的一位老宫女,今年已经五十多岁,已怀孕四十多年,昨夜才生下一个女孩。”

宣王听了大吃一惊,忙问:“女孩呢?”

姜后说:“我想这孩子一定是个不祥之物,就让人用草席包裹了一下,扔进城外二十里的清水河了。”

宣王立刻让宫中侍卫到清水河边去查看女婴下落。不久侍卫回来报告说,女孩已被水冲走。宣王悻悻不语,不再深究了。

第二天早朝,宣王让伯阳父占卜,看看妖气是否消弭。伯阳父说占卜结果显示,妖气虽然出宫,但并没有消除。宣王听后怏怏不乐,于是下令:“城内城外,挨户查问女婴下落,有捞到献出者,不论死活,重赏布帛各三百匹;有收养不报者,一经街坊邻里举报,全家斩首。”另外,又派司市官各处巡查,凡发现有制造或者贩卖桑木弓和草编箭袋的,一律按法处死。一时间,上述几条禁令在城里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心惶惶,只有在乡下,命令暂时还未传达到。

巡查进行到第二天,有一个妇人抱着几个野箕草织的箭袋,后面跟着一个男子背着十来把桑木弓,从远道乡下来,准备进城到集市上卖。刚走到城门口,迎面被司市官撞见。“拿下!”司市官一声吼,差人们立刻把妇人按倒在地。后面跟着的男人一看大事不妙,扔下手中的桑木弓就跑掉了。妇人被捕的消息传到宫中,宣王下令将妇人斩首,桑木弓和箭袋当市焚烧,以儆效尤。再说那男子,虽然逃脱了性命,但怎么也想不通,从哪里飞来的横祸让自己的妻子丧了命。他一边走,一边哭,不觉来到了清水河边。忽然,他看见远远的水面上,有一大群鸟儿聚在一起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水面上漂浮着一个草席包儿,那些鸟儿用喙衔着包,把它往岸上拖。这男子大声称奇,他驱散水鸟,从河里捞起草席包,打开一看,原来里面包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他心中想:“这孩子由众鸟衔出水面,必是大福大贵之人。今天由我来抚养她,养大了指不定还是我后半生的依靠呢。”于是他脱下外衣,包起孩子,到褒城投奔朋友去了。

自从斩了卖桑木弓和草箭袋的妇人,宣王心里觉得踏实了。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三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全国即将举行社稷大祭,有一天夜里,宣王突然梦见一个美貌女子闯进太庙,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然后不慌不忙把七庙神主的牌位捆成一捆儿,拿着向东方而去。梦醒后,宣王心神恍惚,这勾起了他心中关于三年前女祸、妖气的猜忌。他问当年监督司市官访拿妖女的上大夫杜伯,三年前丢在清水河中的妖女找到没有。杜伯回答说,怕扰乱民心,卖桑弓箭袋的妖妇被正法以后就没有再找。宣王大怒,喝令武士把杜伯斩首,下大夫左儒上前劝阻,被宣王以“重友轻君”的罪名斥责一番。最后杜伯被杀,左儒也自刎而死。这让宣王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不免暗暗后悔,从此以后,他便总感到身体不适。

秋天时节,宣王感觉身体好些了,就传令郊游狩猎,调整一下心情。

P1-3

序言

这样的历史文化读本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亲爱的少年朋友,当你听到这壮烈而苍凉的歌声,会不会觉得瞬间跨越了三千年的时空,会不会觉得自己已伫立在易水河边,看澹澹秋水,沐飒飒金风,听燕国世子丹悲歌送别荆轲?

这就是《东周列国志》带我们去的那个时代:霸主更迭,群雄四起,一百一十七个诸侯国征伐兼并;秦始皇纵横捭阖、横扫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中华大帝国。与杀伐征战相伴随的,是百家争鸣、各派争芳夺艳,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和哲学体系的文化空前大繁荣;紧随天下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是集权政治、焚书坑儒、熔金筑城、严刑苛法……在这个浩大的历史舞台上,人性最丑恶、最龌龊的一面——昏聩、残暴、贪婪、狡诈、荒淫、奸险演绎到了极致;人性最美好、最光明的一面——刚强、勇毅、忠诚、信义、无私、从善如流、宽怀大度得到了尽情张扬。《东周列国志》这部时间跨度最长、人物最多的古典小说,把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历史大风貌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在无限向往中激越、在无尽惆怅里叹息。

上初中时,我从同学那里借过一本《东周列国志》,看着满篇的文言文和不时蹦出来的生字,味如嚼蜡,难以卒读,因此把书退给了同学,但心中从此涌动着有朝一日必一读的欲望。后来得到一本《东周列国志》改写本,翻阅一下,像牛闯进了菜园子,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看完以后,我十分震撼,原来历史上竟然有过这样波澜壮阔的场面和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我从书中知道了千金一笑、一鼓作气、唇亡齿寒、卧薪尝胆、债台高筑、乘龙快婿这些成语的出处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从那以后,我多次向同学推荐这本书。

至今我都很感谢那位改写作者。那本书我看了两遍,仍没觉得过瘾,最后干脆捧起了原著,决心不论多难也要看完。阅读中,我不知不觉对文言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多么神奇的文字,多么简洁的语言呀!一个“兵”字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有兵器、武器、士兵、军队、军事、武力、战争、攻击、刺杀等种种含义,不同场景不同意味,令人玩味不尽。如此妙处,书中比比皆是。

现在我有幸改写这本书,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希望这个改写本也有抛砖引玉之功,能让看过此书的少年朋友,在这亦简亦易的阅读中领略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悠久与瑰丽,由此激发深入历史寻幽探妙的兴致。这也算本书的一大功德和笔者的一大欣慰吧。

徐允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