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身在海外的台湾同胞心中总装着一个故乡。那是期望、向往与魂魄的所在。那是母亲正张开着双臂,等待着儿女的归来的期盼。祖国,母亲,这一声声呼唤牵动着多少海外游子的思乡之心。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编辑的《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一书,通过4个章节,讲述了60位从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台湾同胞,怀着对祖国母亲强烈的挚爱和建设祖国的奉献精神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中来的感人事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
出版社 | 华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每一个身在海外的台湾同胞心中总装着一个故乡。那是期望、向往与魂魄的所在。那是母亲正张开着双臂,等待着儿女的归来的期盼。祖国,母亲,这一声声呼唤牵动着多少海外游子的思乡之心。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编辑的《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一书,通过4个章节,讲述了60位从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台湾同胞,怀着对祖国母亲强烈的挚爱和建设祖国的奉献精神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中来的感人事迹。 内容推荐 《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是一本汇集不同时代海归台胞故事的书,向读者介绍活跃在祖国大陆土地上的海归台湾同胞。这些不同年代回到祖国的台湾同胞一经做出抉择,就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尽管道路坎坷,也不改初衷,他们追求的是祖国强大,人民幸福。书中文章朴实无华,讲述的是真人真事,是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书中的人物不论是要人、名人、大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都很感人。书中还收集了大量的珍贵照片,文图并茂,希望把海归台胞栩栩如生的形象呈现给读者。 目录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海归台胞 英雄的老人——董克 为祖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献身 炎黄子孙赤子心 一位“延安式”的台籍干部——丘刚明 忆文彬 无敌的美丽——怀念著名日语播音员陈真 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感到自豪 我在日本仙合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反帝活动 预防医学的耕耘者——李河民 一位在医药战线辛勤奉献的人——回忆我的父亲杨太山 我的父亲黄仁和 报效祖国无怨无悔——一个普通台胞蔡管仲的足迹 从台湾少年到栋梁之才——记原国家医药总局总工程师林栋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海归台胞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一生——记涂添凤同志 难忘的岁月光辉的历程——记儿科主任周朗 周桑漪:一位归国台胞的五十年 一位台胞医师的足迹 我的祖国情结 圆翻译之梦——忆回祖国大陆四十年 共和国的同龄人 半个世纪的难忘往事 我是国家的主人翁——记市级劳动模范廖连苍 赤子回归祖国怀抱 往昔岁月 放歌在祖国的天地间——归国五十年随笔 难忘的经历美好的回忆 电冰箱厂的创办人——张德风 牢记周总理的号召 为陕西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伉俪 在祖国的怀抱难忘的五十年 悠悠五十载拳拳报国心 落叶于根之情 献身日语教学工作——记旅日归侨台胞卢翠雪 “晚来香”——记台籍日本归侨、优秀妇幼工作者昊湘玲 我的父亲 为了建设强大祖国而奋斗 回首往事我心无悔 一位台湾音乐家的足迹——怀念吕水深先生 深切怀念陈丁茂同志 陈木森——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心中的楷模永远的丰碑——忆父亲黄连友 志在建设新中国——记全国台联名誉会长杨国庆 我的父亲谢南光 从事设计工作三十年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家乡情与爱国情 童年回国的往事 深切的思念——忆父亲廖灿辉 参加保钓运动的海归台胞 人生夙愿盛世中国——记全国政协委员林盛中 哦?台湾来的 学生眼中的老师——杨思泽 回忆廖秋忠 改革开放后的海归台胞 选择祖国,今生无悔——记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林明月会长 拉拔出一个公正、和谐、喜乐的生活——任教上海复旦大学的一对夫妇 动力、石油、大女孩——记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杨慧珠 为了百姓——记海外归来的潘孝彰教授 谢正观采访札记 台湾省籍资深人大代表——范增胜 经历特殊人生情系特殊教育——记台湾省籍人大代表陈云英 拳拳报国心——记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 试读章节 一位在医药战线辛勤奉献的人——回忆我的父亲杨太山 我的父亲杨太山,1919年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佳冬乡玉光村(当时属台湾省高雄县管辖),杨家在当地是一大户人家,父亲排行第二,原名杨朝宋。 父亲在台湾小学毕业后,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赴日本读完中学,又在东京药专上大学。 抗日战争期间,1943年父亲大学毕业后,从日本到石家庄铁路医院做药剂师工作。医院的后勤人员韩伯伯与中共地下党组织有联系,他与父亲接触中,了解到父亲热爱祖国、思想进步,很想参加抗日斗争,便及时向组织汇报。当时解放区非常需要知识分子,在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父亲穿过敌人封锁线,于1945年3月到达张家口解放区参加了革命。“文革”后期,在河北省井陉煤矿工作的韩伯伯病重,我和父亲去看望他,病床上,韩伯伯说起当年送父亲去解放区的情景,仍然无限感慨。 根据父亲平时讲的一些在解放区的事和组织上对他工作的评价和奖励,我感到他参加革命,在解放区的工作是很出色的。他曾任晋察冀军区药厂一技师、总技师,1946年至1947年期间在设备简陋,原材料短缺的困难条件下,试制成功新产品强心剂原料药及针剂,并投产供我军前线战士使用,及时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受到军分区的奖励并立二等功;1948年至1949年试制成功磺胺原料药(SN),在石家庄市建立磺胺(SN)原料厂并投产,为我国磺胺药品的生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受到军区首长的奖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敞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于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父亲选择到解放区参加抗日工作,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有一件小事我印象很深刻,听父亲讲,当时日本对大陆和台湾赴曰求学的学生很歧视,考大学时规定了极有限的名额,因此学习成绩再好也与日本学生不一样,升学受到限制,父亲对日本歧视中国学生的做法极为反感。他不甘心在日本人面前做二等公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父亲对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坚定不移,曾对我们说,人生的路关键只有几处,走对了路就有宽广的前途、宏大的事业。我在关键时刻能够选择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是我一生最为关键的正确选择。 父亲解放后具体工作的內容我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是感觉多少年来他总是不倦地在专业工作上努力着。记得六十年代时,他屋里的灯常常都是半夜过后才熄灭。后来,看到他的同事和领导对他工作的评价和介绍,才有些了解。抄录一段解放后父亲的工作业绩和简历:1952年,研制成功治疗肺结核的新药异烟肼,1953年出席河北省劳动模范大会,获省劳模称号;1965年至1966年提出并主持用循环氧化法合成氯化环戊二烯的新工艺;1971年提出将双体环戊二烯新工艺作为氯丹生产的起始原料,在指导小试成功的基础上领导工业大生产,在新工艺的装置、设计和施工投产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效果;1976年至1977年领导研制成功新农药杀虫剂苯哒磷并投入生产。1978年、1980年父亲曾先后两次出席全国科技大会,荣获河北省及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中一次为台湾省代表团成员)。1990年获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化工科技老专家荣誉证书”和奖杯。他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父亲曾任石家庄农药厂副厂长、河北省石油化学工业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等职,1985年离职修养。 父亲不善言辞,他对子女的教育仅在只言片语中,但对我们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记得我在天津上小学的时候,因为贪玩儿,有时学习成绩不稳定,父亲不要求我死啃书本,只是提示我学习要用心劲儿,最好的方法是锻炼自学的能力,可以在老师讲新课前自己预习、弄懂新课内容。我照他说的方法做了,还真有效,引起我的学习兴趣。初中时采用这个方法效果很好,上大学时,我已习惯用这个方法,一门课程,老师还未讲一半,我已自学完这门课。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能够取得的一点儿成绩,主要因素还是取决于父亲的正确引导。 父亲65岁离休后在北京生活,1991年逝世后,远在石家庄的朋友、同事及原单位的领导一百多人来京悼念,很多人老泪纵横,我极为感动,这是党和人民对他一生的肯定。 父亲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政策,改革开放后,父亲对祖国的前途更加充满了信心,不止一次地说,看来两岸交流、往来和三通的日子不远了,在我有生之年,祖国统一还是很有希望的。他盼望能够晚年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看一看,与家乡亲人再叙离别之情。由于台湾当局设置的种种障碍,他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父亲对他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坚定不移,他说,要我声明自己不是共产党员才可回乡探亲,我不做这样的事!因此,父亲只能和亲友在日本会面,未能回台湾老家,这是他老人家一件终生的憾事。父亲是我的榜样,是我的骄傲,是我永远怀念的亲人。 P46-48 序言 我从来没有为某书作过序。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作序应该是专家学者或者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的专项。所以虽有所请,但终觉不够资格,不敢捉刀。然而,这次文宣部编撰了《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一书,要我作序,部长言辞恳切,使我无法推辞。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翻看了其中的几篇文章。书中人物优秀事迹跃然字里行间,读来令人感动。我感到为此书作序不仅是义不容辞,而且是一种荣幸。 悠悠中华几千年文明,有过绵绵不绝的令世人瞩目的昌隆辉煌;但是在近代却落伍了。祖国的沉沦,民族的危亡,牵动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催生了多少强国富民的梦。其中就有一批旅居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台湾同胞乡亲。他们怀着对祖国母亲强烈的爱和真诚奉献的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不同时期,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有的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有的放弃进一步深造的机缘和事业发展的前景;有的则冒着风险,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利诱,抱着为国奉献的雄心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毅然踏上归途,投身到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把实现人生的理想、价值与改变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多少年来。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辛勤耕耘,不管是在顺境下还是在逆境里,都兢兢业业,努力奉献。即便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在遭受到猜疑、误解,蒙受委屈的时候,依然无怨无悔,不离不弃。拳拳赤子之心,殷殷爱国之情,感人至深,叫人肃然起敬。 本书介绍的只是海归台胞优秀事迹之一角。文章虽然不多,但篇篇都给人教育和启迪。海归台胞的爱国事迹和精神是广大台湾同胞爱国爱乡光荣传统生动而具体的展现,是楷模,是榜样。我们全体台胞乡亲应当努力学习、继承和光大海归台胞的精神,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为完成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神圣历史使命作出积极的贡献。 勉强捉刀,以飨读者,词不达意,还请见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