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李国文《闲话三国》,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纵横捭阖,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扎实,题旨深邃博大,文字精短凝练,实为醍醐灌顶的酣畅淋漓之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闲话三国/李国文文集 |
分类 | |
作者 | 李国文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李国文《闲话三国》,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纵横捭阖,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扎实,题旨深邃博大,文字精短凝练,实为醍醐灌顶的酣畅淋漓之作。 内容推荐 自公元184年汉灵帝黄巾之乱起,到公元280年东吴孙皓降晋的96年间,史称三国。史家有晋臣陈寿著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65卷,文学有明人罗贯中的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120回。无论据史论世,还是虚构演义,展开的都是亦真亦幻群雄逐鹿的长卷。 著名作家李国文《闲话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纵横捭阖,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扎实,题旨深邃博大,文字精短凝练,实为醍醐灌顶的酣畅淋漓之作。 《闲话三国》凝聚着这位阅历丰富的老作家对人生的洞悉和感悟,见解精辟深刻,笔锋犀利传神,风格独特,既渊博厚重,又很有文学欣赏价值。 目录 三国启示录 文学的生命力 为什么要拜把子 愚昧和迷信 造神运动的滥觞 天不睁眼人奈何 为大众的文学 文学常青树 分合聚散的辩证法 天下大势 谁让你不长胡子? 龙床上打滚 蔡邕与董卓、王允 竖子不足与谋 美人计或连环计 董卓的下场 王允的结局 吕布之死 想当皇帝的袁术 难兄难弟 文明与野蛮 不过演义而已 惨毒文字残忍心 复辟即倒退 政治家和文学家 曹操真豪迈 何谓“刺”? 覆巢之下无完卵 陈琳的命运 聪明反被聪明误 得人者昌 谋:士三国 弱和强的较量 官渡之战 龙多不治水 挣脱金丝笼 诗人曹操 善将将者 政治与文学 小说造神 被捧杀的关云长 张飞杀关羽 于吉现象 英雄自妩媚 取士毋废偏短 善用谋士的曹操 这个女人不寻常 置之死地而后生 诸葛亮的出场 吟罢梁甫出南阳 实事求是说孔明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三国重头戏 火烧赤壁 清代的关羽崇拜 赤壁鏖战 年岁不饶人 舌战群儒 三国周郎赤壁 唯才是举 既生瑜。何生亮 历史上的周公瑾 羁縻有术 周瑜的胃口 赵云的方巾气 巧者劳而智者得 织席贩履者的短见 凡庸的刘玄德 和亲考 兵不厌诈 刘玄德的“仁义” 曹操不称帝 抹书间韩遂 话说曹操 孟德烧书 苟或之死 崔琰之死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 谢幕前的清场 煮豆燃豆萁 凤雏之死 逐兔先得 诸葛亮与关、张 常山赵子龙 褒贬关羽 大意失荆州 关羽走麦城 关羽死后 孙权之智 刘备称帝三年 刘备泪洒白帝城 刘备托孤 兵败如山倒 扶不上去的天子 姜维的悲剧 蜀衰之本 太过自信的伟人 大树底下不长草 马谡失街亭 逼反了的魏延 诸葛亮不用魏延计 小题大做的战争 诸葛亮南征 孔明智在吾先 诸葛亮的悲剧 吴大帝的晚年 不破不立 政客无真情 历史的重演 我看司马懿 司马懿的等待 大开杀戒的司马懿 钟会的心曲 钟会与嵇康 三国之战死了多少人 统一与分裂 历史与演义之别 文学奇葩 历史这面镜子 试读章节 拜把子,是国货。很少见外国人有什么结义兄弟的,除非勾肩搭膀的同性恋,两个男人有点像契兄契弟那样亲热。正经的西方男人很忌讳同性之间过分亲昵的,友情可以很深厚,但无结拜这一说。即或是基佬,他们也宁愿是夫妻,而不想成为兄弟的。 在中国,在旧社会,拜把子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上自党国大老,下至市井百姓,挺热衷这种用契约形式肯定下来的,无血缘但能达到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情谊。据说,蒋介石当年在上海发迹,就和一位青洪帮的头子杜月笙拜过把子。后来,他还和少帅张学良,也换过帖的。 这都是属于政治行为了,磕头归磕头,翻脸归翻脸。西安事变,少帅留了老蒋一条命,还算义气当先,但他把这位义弟,差不多等于关了一辈子,至死也不说一个放字,真够不义气的了。用得着时义气,用不着时就不义气,所以,拜把子也叫结义的由来。 契结金兰,歃血为盟,叩首发誓,生死兄弟,是属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一种独有的人际交往形式。中国人喜欢采用感情的方法,巩固和对方的关系。春秋战国时国与国间讲究“质子”,国君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邻国以示信,无非为了联络以保安全,也许后来觉得这种以人质表示感情的做法,有点残酷,逐渐被淘汰了。汉代就改了,用“和亲”这种办法,把我的女儿嫁给你,你成了我的女婿,你还能反我吗?其实,嫁到番邦的公主,等于人质一样。那些单于们高兴承认你是老丈人,不高兴杀了你的女儿犯边骚乱,也时有发生。于是,还是“结义”的手段实际实用,便广泛普及了。 刘邦和项羽在举事后,就“约为兄弟”过,共同反秦的。秦还未亡,这两个人就打得不亦乐乎。公元前203年,成皋、广武之战,项羽急了,把刘邦的老爹抓来,放在火上烤,用以胁迫刘邦就范。刘邦则更无赖,捎过话来:你我是拜把子弟兄,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一定要烹我爹的话,别忘了给我留一块肉下酒。因此,拜把子,多半是政治上的结合,感情是次而次之的事。 政治上的需要,当然也包括经济上的支持,一旦不存在彼此的关系,这种结合也就瓦解。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的“结义”二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话”。成为后世几千年来,所有拜把子弟兄的榜样。连烧香磕头,三牲仪式,结盟誓词,年龄序齿,都沿袭刘、关、张模式不变。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数得着的一本权谋教科书的话,那么,这种“结义”手段,就是此书的第一个权谋。“千古佳话”,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外包装罢了。古往今来,所有的卑鄙的和不那么卑鄙的,以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都会披上一件漂亮外衣的。 拜把子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尤其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中间,广为流行。这种以感情色彩掩盖其政治目的或阴谋意图的结集方式,因为儒家提倡“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缘故,所以多不为具有一定文化教养的社会阶层认同。同样,以金钱为价值观的,什么都可以拿钱买到的资产阶级,通常也不采取拜把子的手段。 在《三国演义》中,袁绍四世三公,众望所归。曹操官宦世裔,身家显赫,孙策江东贵胄,势倾一方,这些人是用不着和谁结义,来互相帮衬的。相反,刘备织席贩屦,张飞屠猪沽酒,关羽杀人亡命,相比起来,现今的阶级分析,当然属于好出身了。但在当时却是低微卑下,无足轻重之辈。因此,他们要想在群雄蜂起的局面中冲决而出,一无权势,二无钱财,三无人望,也就只有用这种结义手段聚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点声势。 作为单个的人来讲,处在社会生活的较低层面,人微言贱,出头无望。只有同声共气,相互援引,生死以助,不分你我地抱成一团,才能立足,才能挣扎,也才能奋斗。 刘、关、张结义的实质,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 所以盟誓中必不可少的一句,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死,也就是死党的死。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结义,所企求于对方者,也就是这一个死字。若仅是维系感情和友谊的话,没有必要起这么严重的誓,一下子就把死字放在前面的。 这就是拜把子背后的真情。那些把兄把弟之问,以及类似的死党之间的不分彼此,情逾手足,倾家相与,信誓旦旦的交往,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吗?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记住这句话,也就一目了然了。P6-8 序言 李国文是当代文坛的常青树。早年以小说成名,亦因小说获罪,被打成“右派”,备受迫害。“文革”后复出,驰骋文坛数十年,佳作不断,屡获好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逐渐将目光转向历史,写起了文化随笔,且一发而不可收,展示了其才华的另一面。 李国文的小说,素以直面现实,关注众生,剖析人生百态为特点;近二十年来,虽沉潜于历史,但他的目光也并未脱离当下,用嬉笑怒骂、幽默冷辣的文字,表达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自有一种严肃和深透。 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李国文文集》,收录其各种文体之代表作,凡十七卷十八册,集中呈现了李国文从文近六十年的创作成就。其中第一、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四卷为系列小说,第五、六、七卷为中短篇小说,第八、九卷为散文,第十至十七卷为随笔。小说收集较全,散文、随笔则经过了择选,若干篇目作者有不同程度的修订。 由于李国文从文时间长、著述丰,因此,在这套文集的编辑过程中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12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