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灿编著的这本《范蠡全传》描绘范蠡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展示了范蠡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侧重写范蠡弃政从商后创造巨大财富的种种奇迹。同时,也破解了英雄、美女给人们留下的许多不解之谜。本书中的范蠡是个完美男人,令春秋末年的血腥霸业多了些人性的气息和欢欣的味道。他的天赋人格越过岁月沧桑,至今依然活灵活现于我们的心中。那些蝇营狗苟的钻营小利,那些纷纷扰扰的是非争斗,他都不放在眼里。他如此冷静,却不做自命不凡的世外高人,热切地参与政治,为自己效力的国家谋求最大的胜算。一旦事成便身退自隐,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有雄霸天下的胸襟和能力,他有为人臣子的隐忍和忠诚,他也有为朋友的古道热肠,更有做一个普通人的随和亲切。本书将会让你看到一个真实可见的商圣形象。
在全球动乱不断、经济萧条的今天,我们翻开这本《范蠡全传》,犹如翻开尘封的历史,去了解一位从布衣客到上将军,由流亡者到大富翁的传奇人物的一生。
纵观世界金融巨头的成功之道,洛克菲勒靠垄断,索罗斯靠投机,巴菲特靠借贷……他们这些生财方法,早在几千年之前就出自“财神”范蠡之手!
《范蠡全传》由金泽灿编著。
范石恳有苦难言,用那一镒金子向人换来几斗米,剩下的钱全部交给妻子,然后拿起弓箭,一头扎进山林里。
一冬一春很快过去了,到了第二年初夏,范石恳家无谷种可种,靠渔猎也很难维持太久。他想起了百里良临别之言,于是离家北上,直奔晋国蔡丘。
正如百里良所言,晋辛氏家族世代显贵,计倪之名在蔡丘几乎无人不知,但不巧的是,范石恳被辛家接纳的时候,正是辛氏家族进行权力斗争最激烈之时。计倪本无心于权位,但因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影响甚大,晋国王室感到他是最大的潜在威胁,势必除之而后快。权贵几次对计倪偷施毒计都没有成功,便以武力相逼。范石恳为掩护计倪出逃,负伤落水。后被人打捞起来,但因受寒伤风,大病三天就将这个魁梧大汉完全击倒,救治不及而亡。
楚是晋的老对手,斗来斗去已有一百多年。范石恳临终时,托计倪照料一下家人。因此,计倪出逃的首选之地当属楚国。公元前518年(楚平王十一年)冬,计倪逃到楚国宛县范石恳老家附近,在丹江之侧的寨湾湖搭建茅屋而居。
寨湾湖上接丹江,下连汉江,西靠层峦叠嶂的龙山,山重水复,烟波浩渺。计倪闲居于此,以叉鱼狩猎为生,不时邀游于江湖山川之间。当然,其中另一隐情是为了暗中照顾范石恳一家老小。
再说楚平王经鸡父战败后,感觉强大的楚国像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已病人膏肓,需求神医良药来治,才能起死回生。于是,下诏让各阶层的有识之士为国出策,广招贤能的文臣武将。
计倪听到这一消息已经有些迟了,但还是向楚平王呈上了《通玄》一册。《通玄》重点阐述“得道”、“失道”,阴阳转化,极而复反之理,即“道”的玄义通释,为治国的根本原理。
然而,也许是楚国人谈“道”者太少了,也许楚平王只是做做样子,平息民怨而已,计倪的治国之策,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公元前517年(楚平王十二年)四月初七,范石恳的妻子薛氏又生一子。据说这个男孩出生时个头特别大,愣头愣脑挺可爱,只是一声不哭。直到满月的那一天,才第一次发表了他的“出世宣言”。
薛氏尚不知道丈夫范石恳已经不在人世,只知道寨湾湖边有个叫计倪的人一直在帮助他们家,而且他还是个学识广博的“高人”。她托人去请这位高人给孩子起个名字,这样,这个男孩便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范少伯。
计倪在起这个名字的时候,自然想到了范家老大范伯。算来他有八岁多了,懂事又勤奋,小小年纪就过早承担了许多本不该他来做的劳动。
计倪对此非常感慨,便请人在茅草房旁边扩建了两间木屋,开馆讲学。范家老大范伯是他的第一个学生。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其子芈轸继位,为楚昭王。次年春,吴国再次兴师伐楚,吴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率吴师主力与楚主力相持于潜邑(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吴师后路被楚师切断,进退两难。正在这个时候,吴国又发生宫廷政变,公子掩余弃师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今江苏宿迁境内)。阖闾夺取吴国王位之后,要求徐国引渡公子掩余,要求钟吾引渡公子烛庸,二公子无奈,向楚国请求避难。楚昭王令监马尹大公迎接二公子,把他们安置在养邑(今河南沈丘县),为二公子筑城,并以城父和胡邑割田,扩大二公子的封邑。吴王阖阊因徐和钟吾放任二公子奔楚,一举攻灭了这两个小国。
之后,阖闾命伍子胥为行人(掌朝觐聘问外交之官),问以伐楚之术,伍子胥建议三分吴师,轮流骚扰楚国。 这个伍子胥原名伍员,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之家,其先祖伍举曾是楚庄王时的名臣,以直谏而闻名于世;其父伍奢任楚平王的太子太师。
伍家在楚国地位显赫,伍员的未来看似一片光明。
可是命运常常是捉弄人的。楚平王给太子建在秦国找了个媳妇,是秦哀公的妹妹孟赢。迎亲的太傅费无忌是个正宗的小人,见到孟赢美如天仙,就想借此讨好楚平王,唆使好色的楚平王自己娶了这个儿媳,挑起平王与太子建的争斗。
费无忌帮楚平王抢走太子建的老婆后,深怕日后太子建上台后找自己算总账,于是千方百计地在楚平王面前谗害太子建。
对于昏庸的楚平王来说,儿子的老婆都可以抢,儿子的小命肯定也不那么重要,很快太子建被楚平王派人追杀,四处流亡,最终被郑国人所杀。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正直的伍奢在这次情色政治风波中坚定地站在了失势的太子建一边,当然不会有好果子吃,沦为阶下囚。
此时的伍员与其兄伍尚皆不在楚都,费无忌对这哥俩很忌讳,深怕哥俩逃亡国外日后向自己复仇,于是想了个主意,给哥俩写了封信,说你俩回来就放了你们的老爹,意在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接到信后,哥俩都知道这是一个圈套,但哥俩最后的决定却不同。伍尚认为,不能抛下父亲不管,即使是圈套也要去钻;伍员认为,回不回去父亲都难免一死,被一网打尽了,谁来为父亲复仇,为伍家洗冤呢?
最后,伍尚回楚都郢城,不出意料地和父亲伍奢一起被冤杀;伍员则带着仇恨和耻辱,开始了他的流亡之路。
伍员改名伍子胥,在逃亡中历尽艰辛,最后被吴王所重用。不久,伍子胥受任执政大夫,位同上卿。阖闾与伍子胥、孙武、伯嚭(楚国左尹伯郄宛之子)伐楚,奇兵突袭,俘获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而杀之。
此后吴师又先后三次袭扰楚境。伍子胥采取“彼出则归,彼归则扰”的策略,使楚师疲惫不堪。
计倪在楚昭王继位后的第二年,再次上书,向昭王提出了六条建议和一个预言,即治国七术,并署名文子。但楚昭王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最终没有采纳计倪之策。’计倪留在宛地,继续给六七个学生讲学。范伯很聪明,对老师所授之课不仅能倒背如流,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只因家务活太重,所学终究有限。
一晃又过了五年,范石恳离家六年未归,早让老母雍氏和妻子薛氏起疑。在她们的一再逼问之下,计倪终于说出了范石恳已死的实情。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雍氏气血猛升,一口气没接上便一命呜呼。一个半月后,薛氏又投湖自尽。这样一来,范伯和弟弟范少伯便成了孤儿。好在范伯已年满十四岁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再过一两年就可以娶妻成家了。
范伯失学了,而少伯正好到了可以启蒙的年龄,但他愣头愣脑的远不如哥哥聪明,对老师所讲的知识也毫无兴趣。相反,对捕鱼打猎放牛特别喜欢,一有伙伴相邀,便弃学而往。计倪想:“这孩子不是大愚,就是大智,教他的方式和内容都得改改。”于是,计倪便常带几个学生在湖滨或山林之中,一边捕鱼、打猎、耕作,一边传授些相关的知识。谁也不曾预料,在类似游乐的活动中,会培养出一个济世良才、国之栋梁。
P4-7
自古以来,名臣良将数不胜数,但善始者众多,而善终者绝少。春秋时期的范蠡却是一个善始善终的完美典范,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后世所称道。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奇人,他的人生之路、经商之道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探讨。
范蠡青少年时代,虽生活在“衰贱”之家,却饱读典籍,胸怀大志,但又愤世嫉俗,性情怪异,被人误称“狂人”、“疯子”。大夫文种慧眼识珠,相邀人越事奉越王勾践,深得重用,为越王重要谋臣。
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榜李之战,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下深怨。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越王勾践大败。范蠡向勾践概述“越必兴,吴必败”的断言,进谏“屈身为奴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并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三年后归国,他与大夫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策,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终于打败霸主吴国。范蠡二十余年忍辱负重、呕心沥血,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宏远的谋略辅佐勾践兴复濒于灭亡的越国,创造了扶危定倾的奇迹。越王封他为上大夫、大将军。
但范蠡认为,有大功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深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决计急流勇退,弃官经商。他变易姓名(朱公、鸱夷子皮),泛舟五湖,又辗转入齐。其间,戮力耕作,经商治产,几致千金。他仗义疏财,施善桑梓,其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平公把他请到国都临淄,拜为右相国。三年后,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平公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又以朱公之名居于陶地。
范蠡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确实是治国良臣、兵家奇才。而且,他把治国之术用于经商,三次致家产千万金。他善于聚财,乐于散财,又肯帮助别人发财,聚财散财,随心所欲;财富对他来说几乎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简直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人们对这位驾驭财富得心应手的“商业英雄”顶礼膜拜,愈传而名愈显。在陶地民间,朱公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由圣人变神仙的演变过程。秦汉以后,陶朱公就一直被商家奉为祖师爷——商圣、财神。
中国史学家从司马迁到后世冯友兰、孙轶青等,对范蠡都有极高的评价,有人说他“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忧深思远、坚韧不拔”,有人说他“忠以治内、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称范蠡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学大师”、“经营之神”、“中国古代谋臣的楷模”、“中国古代第一个弃官经商者”,乃至“沿海经济开发的创始人”,等等,不一而足。
本书描绘范蠡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展示了范蠡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侧重写范蠡弃政从商后创造巨大财富的种种奇迹。同时,也破解了英雄、美女给人们留下的许多不解之谜。本书中的范蠡是个完美男人,令春秋末年的血腥霸业多了些人性的气息和欢欣的味道。他的天赋人格越过岁月沧桑,至今依然活灵活现于我们的心中。那些蝇营狗苟的钻营小利,那些纷纷扰扰的是非争斗,他都不放在眼里。他如此冷静,却不做自命不凡的世外高人,热切地参与政治,为自己效力的国家谋求最大的胜算。一旦事成便身退自隐,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有雄霸天下的胸襟和能力,他有为人臣子的隐忍和忠诚,他也有为朋友的古道热肠,更有做一个普通人的随和亲切。本书将会让你看到一个真实可见的商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