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怪现象:很多小时候被称为神童的人,长大后未必像人们期待中的那般有出息;而一些小时候被认为没出息、资质平平或愚钝的人,长大后却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怪现象呢?答案很简单,是情商!
情商是影响一个人最终成败的最大力量。心理学家们经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后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因素占20%,而情商因素占据的比例达到了80%!
赵霞莉编著的这本《高情商胜过高智商(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妙方)》从情商的主要内容——情绪管理(情绪认知与调节)、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三个部分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各方面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
赵霞莉编著的这本《高情商胜过高智商(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妙方)》从情商的主要内容——情绪管理(情绪认知与调节)、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三个部分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各方面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系统地总结了培养孩子情商的一系列教育方法,并添加了大量的典范故事和生活事例,通俗易懂地为您介绍了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身情绪、调节负面情绪、进行自我激励、运用情商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知识。希望《高情商胜过高智商(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妙方)》能为您带去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您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排忧解难。
杨修是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以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灵巧机智而著称。刚开始,曹操十分赏识他的才华,于是封他做了主簿,管理典领文书等事务。不过,杨修在任职期间恃才放旷,四处卖弄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引来了曹操的厌恶。关于杨修炫耀才华、揣摩曹操心意的典故,最著名的有以下几件:
有一次,曹操命人修筑了一座后花园。花园建成后,曹操前去参观。转了一圈后,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造花园的工匠们不明白曹操的意思,于是就去请教杨修。杨修笑着说:“门内写个‘活’字,便是‘阔’。丞相是嫌那道园门太宽了。”工匠们听完后茅塞顿开,立即返回到园中重建园门。完工后,他们又请曹操来参观。曹操看了重建的园门后大喜,便问左右:“是谁猜透了我的心意?”工匠们说:“多亏了主簿杨修。”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聪明,实际上已经开始忌讳他了。
还有一回,有人献给曹操一盒美味的酥饼。曹操尝了一口后,突然提笔在礼盒上竖着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饼放在案头便离开了。屋里的文武百官面对这三个字是百思不得其解,纷纷站着不敢妄动。这时,杨修走到了案头,看见礼盒上“一合酥”三个字后,便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酥饼递给了大臣们。大臣们疑惑地问:“我们怎能吃丞相的酥饼?”杨修却说:“是丞相在盒子上写的‘一人一口酥’嘛。”大臣们恍然大悟,把酥饼给分吃了,还纷纷称赞杨修机智聪明。曹操进屋看见这情景后,问道:“你们为何吃我的酥饼?”杨修从容地上前回答道:“我们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您让我们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抗命令?”曹操见他又识破了自己的心意,顿时变了脸色,从心底对他产生了厌恶之情。不过,曹操表面上依旧赞他“说得好,吃得对”。杨修见自己屡次获得丞相的赞扬,更加不知收敛、得意忘形了。他开始把自己的心智用在琢磨曹操的言行上,处处卖弄自己的聪明。
曹操生性多疑,生怕有人在他睡觉的时候刺杀他。于是,他常跟左右侍从和文武百官说:“我在梦中好杀人。在我睡觉时,你们千万别靠近我。”有一天,曹操在睡觉的时候故意让被子滑落在地。他的贴身侍从见后,慌忙上前为他盖被子。曹操即刻坐了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又躺下继续睡觉。睡醒后,曹操假装惊讶地问道:“是谁杀了我的贴身侍从?”大家如实相告。曹操痛哭了一阵后,便下令将那位侍从厚葬。此后,大家都以为曹操真会在梦中杀人。而杨修又一次识破了他的意图,在即将举办葬礼时指着侍从的尸体叹息:“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闻后,对杨修更加厌恶了。
杨修最后一次卖弄聪明是在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刘备的时候。那时,曹操多次攻打蜀军,都没能得胜。若是长期拖延,恐怕会耗费钱粮,挫伤士气;若撤兵回朝,恐怕会遭人耻笑。正值曹操犹豫不决之际,厨子端了碗鸡汤进来呈给他。曹操看着碗里的鸡肋,顿时伤感万分,觉得眼下的战事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时,夏侯悖将军进入了军帐,向曹操请示夜间号令。曹操叹了口气,随口说:“鸡肋。”于是,夏侯悖传令众人.都称“鸡肋”。杨修得知今晚的号令是“鸡肋”,便立刻让将士们收拾行装,准备回程。夏侯悖听闻这件事后,慌忙召见杨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从今晚的号令便可看出,魏王不久后便要退兵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面对现在这局势,魏王一定在想,进不能胜,退怕人笑。留在这里有什么益处呢?不如早日回去。明天一早,魏王必定下令班师回朝。我让大家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走时出现混乱。”夏侯悖听后觉得有理,说:“您可真明白魏王的心事啊!”于是自己也开始收拾行装。这一夜,全军上下都在忙着准备归程事宜。曹操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叱喝杨修:“我并没下令撤军,你怎么敢如此大胆?”杨修从容地以鸡肋的含意对答。曹操听后怒不可遏:“你竟然乱我军心!”他早就厌恶杨修的自作聪明了,现在正好借着扰乱军心的罪名,下令刀斧手将他推出帐外,就地斩首。
杨修就这么结束了自己“聪明”的一生。
杨修的才学无疑是超群的。无论在分析局势还是揣摩领导的心意方面,他都表现得相当准确、迅速。可是,他却犯了人际关系的大忌:自恃聪明、卖弄本事,多次自作主张,导致与领导曹操的关系破裂。
不明白如何与领导和谐相处——从这点来看,杨修实在是一个情商极低的人。他所担任的主簿一职,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客观地说,杨修虽才华出众,但却缺乏情商,不具备秘书的素质。秘书一职对人的情商要求是很高的,而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是情商要求的重中之重。秘书应当重视的一件事,便是与领导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妥善地表现自己的才智而不得罪领导。杨修却恰恰不知这一点。他忽视领导的权威,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遇事就炫耀聪明,只顾着自己出风头。若一个秘书获得的虚名比领导还多,他怎么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呢?杨修若了解情商的重要性,懂得韬光养晦,给领导留面子,便不会时刻将曹操的心意公之于众借以炫耀自己的才智,而落得个被斩首的下场。
学会察言观色是提高情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仔细推敲,杨修并不算是个聪明的人。这里所说的聪明,是指一个人的情商智慧。首先,杨修在曹操手下做事多年,理应对曹操多疑、好面子这些习性深有了解。可是,每当他点破曹操的用意后,并未留意到曹操的脸色变化,反而沉浸在一展才华的喜悦中无法自拔,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其次,他洞察曹操在退兵前的心态,却依旧不顾曹操的满脸犹豫,以自己的意志代替领导的意志,鼓动士兵们作好撤军准备。所以,杨修不懂察言观色,难以压制自己的炫耀欲,多次抢了领导的风头,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范例。
把握说话的时机和分寸也是修炼情商的必要手段。杨修被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嘴巴惹的祸。他多次揣摩曹操的意图,并不分场合地把这些机密泄露出去。尤其是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杨修不顾领导因战争失利而忧心忡忡,反而自作主张,在军中散布退兵的言论,使得军心涣散。从这一点来看,曹操以“泄密罪”杀他也不为过。在特定时刻,即使你已洞察全局,也该学会谨慎而言,懂得沉默是金。
其实,聪明是一个人的优点,能领会他人心意的人更是难得的人才。一个人洞悉他人的心意后,最终到底会获得赞赏,还是让对方心生厌恶,便全看他的情商了。杨修若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猜透曹操的意图后不急于表现,而是适当地与他沟通,向他请示,或等曹操自己揭开谜底,恐怕就不至于惹祸致死了吧?像杨修这样高智商的人都因缺乏情商而受挫送命,可见,行事、做人都需具备一定的情商智慧,才能事有所成,受人赏识。P24-27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怪现象:很多小时候被称为神童的人,长大后未必像人们期待中的那般有出息;而一些小时候被认为没出息、资质平平或愚钝的人,长大后却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怪现象呢?答案很简单,是情商!
情商是影响一个人最终成败的最大力量。心理学家们经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后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因素占20%,而情商因素占据的比例达到了80%!
情商高的人,他们拥有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三样东西,是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情商高的人,即使在专业与技术上没有足够的优势,但是他们懂得忍耐、懂得坚持,并且因在与人交往时有着极富感染力的性格和举动而极具人缘。因此,他们赢得了广阔的社会舞台,在生活与工作中处处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而有些人眼中的神童,他们虽有极高的智商,但很有可能因情商低下而使这些天赋无法发挥出原本的力量,或喜怒无常、急躁、易怒,缺乏管理情绪的能力;或脆弱,缺乏受挫能力,一遇逆境就意志消沉、手足无措;或性格孤僻、冷漠,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交往与合作……一个人若情商太低,那么即使具有神童的资质,也可能会一事无成。所以,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是耀眼还是暗淡,是幸福还是苦闷,智商所起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情商的作用更为明显。
我想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忧虑:近年来,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待人冷漠、存在社交障碍的孩子呈急剧增长之势,而且,一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问题孩子也日益增多。教育专家经研究指出,这些问题孩子的智力水平基本正常,但是情商却相对较低,他们的感情世界就像一片荒漠。那么,作为家长,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家的孩子远离问题边缘呢?无数事实都在告诉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
本书从情商的主要内容——情绪管理(情绪认知与调节)、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三个部分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各方面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系统地总结了培养孩子情商的一系列教育方法,并添加了大量的典范故事和生活事例,通俗易懂地为您介绍了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身情绪、调节负面情绪、进行自我激励、运用情商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知识。希望本书能为您带去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您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排忧解难。
另外,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观点与作品。在此,我们向资料的提供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若本书能成为您教育孩子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好帮手,使孩子得以运用情商来激发自身的力量,通过情商管理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收获一个幸福人生,我们将深感欣慰。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萨克雷
若你能改变思想,从悲观走向乐观,你便能改变自己的一生。
——克莱里·萨弗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