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近代政坛幕府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马东玉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罗泽南献计平祸端

湘军成军之初,曾国藩帐下的罗泽南和塔齐布最有名,时称“塔、罗”。塔齐布勇猛善战,文韬不足;罗泽南有谋有勇,既是大将又是幕客,是少见的人才。

巡抚骆秉章为官庸冗,对曾国藩如何审案、如何杀人并不大放在心上,反以为有人为他平靖地方,自己乐得清闲,但其他文武官可就不像骆秉章了。

刚从衡永郴桂道上提拔而来的按察陶恩培就把曾国藩看做眼中钉,常找骆秉章叨咕:“曾剃头办事还有个规矩没有?一次杀这么多人,连个招呼都不打,他以为是在自家院子里杀鸡吗!他如此自行其是,湖南一省,只要他曾国藩一人就行了,我们跟着吃干饭就行了!”

骆秉章迟疑一会儿说:“曾国藩是专断了些,但他勇于任事,也难能可贵。皇上下旨让他这么做,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我们倒无所谓,只是中丞您的地位难处啊。皇帝下旨办团练,各省都有人在办,安徽的吕贤基、江苏的季芝昌,哪个官衔不比曾国藩高,但他们都在巡抚管辖下办事。如今团练大臣十几个,没有像他这么办事的!”

陶恩培这话引起他的警觉。昨天湖南提督鲍起豹也曾说,曾国藩等开口闭口湖南官员暮气深重,要起用书生取而代之,气势咄咄逼人。杀人确应请示巡抚,但也自作主张。长此以往,让各衙门官员如何留住面目,让他这个巡抚如何担当!

停了一会儿,骆秉章问:“你刚才说鲍提督也讨厌他,什么事啊?”

陶恩培回答:“曾国藩要撤换清德副将,提拔塔齐布。清德到他那里诉苦。鲍提督认为这是排除异己,培植亲信。塔齐布是刚提的都司,马上要提为副将,取清德之位,这算什么事,他曾国藩是个在籍侍郎,他有这个权吗?”

……

P12

书评(媒体评论)

毛泽东: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蒋介石:辛亥以前,曾阅曾文正全集一一书,……民围二年失败以后,再将曾氏之书与胡左诸集,悉心讨宄……实不愧为当世之名将。

胡哲敷: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卜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左宗棠: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李鸿章: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钇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胡林翼:曾公素有知人之鉴,所识拔多贤将。  

石达开: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人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薛福成:曾国藩识人之鉴越轶古今,或趔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行迹之表,确然许为导才。

目录

一 犯颜直谏而被荐

二 第一个幕僚

三 罗泽南献计平祸端

四 识之于风尘,拔之于微末

五 衡州集贤才

六 有军必有纪,有客先有主

七 轻用其芒,临机取决

八 小姑何曾嫁彭郎

九 大帅被逼良为盗之时

十 拒绝一个心怀异志的幕宾

十一 莫道书生空议论

十二 “善胜不败,善败不亡。”

十三 湘潭大胜,向自己头上砍了一刀

十四 想萧韩,萧韩到

十五 夺取武昌,还有一个战场

十六 千寻铁锁沉江底

十七 幕友的点子,敌人的刀子

十八 罗泽南坚持“打蛇头”

十九 彭寿颐献策解了燃眉之急

二十 曾老九的谋略

二十一 曾左论道

二十二 武昌城里,曾胡议定军事计划

二十三 曾国华孟浪用兵,七千湘勇命丧三河

二十四 李鸿章献统筹全局之策

二十五 太平军破江南大营,湘军幕传出叫好声

二十六 无能书生与有谋大将

二十七 李鸿章略施小计,便解了困厄

二十八 赵烈文计破集贤关

二十九 问鼎轻重

三十 赵烈文谏言:派李鸿章到上海去

三十一 容闳的计划,从曾国藩这里开始

三十二 曾国藩说:“老九身边缺人,你去帮帮他”

三十三 天京陷落,赵烈文劝说曾老九……

三十四 宁任湘军哗变,黄袍亦莫加身

三十五 薛福成考号上书

三十六 放手幕僚,治理盐政

三十七 赵烈文一个点子制服骄将陈国瑞

三十八 河防大计

三十九 曾纪泽为九叔做幕僚

四十 幕僚们苦劝:不能拿血本同朝廷拼

四十一 他不光把幕僚当师爷

四十二 青出于蓝的另一个版本

四十三 赵烈文笔下的整顿地方

四十四 陛见之后,才知幕僚所论不虚

四十五 天津的官员一律停职,让幕僚调查教案

四十六 幕僚们上下其手,调查刺马案

四十七 让幕僚容闳实现派留学的志愿

四十八 给幕僚留下造铁甲舰的遗愿

四十九 办洋务的小幕友成了他最好的女婿

五十 最关心的还是两位最成功的幕僚

序言

幕僚又称幕友、幕宾,是旧时大帅或军政长官的参谋、书记人等。《晋书》记载,东晋大将桓温组织北伐军,用郄超为幕僚,谢安、王坦之等名将诣桓温处议论军事,桓温让郄超卧在帐中床上听之,风动帐开,谢安看见躺在床上的郄超,笑着说:“郄生可谓入幕之宾矣!”所以,幕僚最雅的称谓还是幕宾。这个小故事说明军政长官对幕僚的重视程度,桓温用郄超之计两度北伐,取得不少胜利,终为前秦阻扼。谢安以“北府兵”八万人打败前秦数十万大军,取得淝水之战的巨大胜利。八万北府军打败九十万秦军,用的也是朱序的计谋。

军事的重大胜利靠的是多方面的因素,诸葛亮用兵如神最后还是失败了,但他一个文人指挥较弱的蜀军能取得很多胜利,又与他的用兵谋略分不开。所以,名将无不重视谋士,名君也都重视谋臣。

幕僚班子称幕府,幕府的大小、质量在于幕主,即长官的个人气度诸方面,说到底还是个用人问题。

远的不说,近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其中曾国藩的幕府最盛,人才质量也最佳,李、左两人也都曾是曾的幕宾。李鸿章的幕僚也不少,但人品学问远不如曾幕,鸡鸣狗盗者居多。左宗棠的个人气度差,很不能容人,因此他几乎没有幕僚,他自己也常叹息“营务处视同虚设”,遇事无人商量,也想“得良才勖勷”,但终因“性情太刚,气度太窄,到底不能容人才;真是人才,不愿常为文襄公所用;能够留下的,就余子碌碌不足数了。”

曾国藩深知人才的可贵,也深窥用人的精妙。他尝读《史记.高祖本

记》,刘邦在百官面前承认自己文不如萧何、张之,武更难与韩信相比,但是萧、张、韩三人为什么能听命于他?三人又为什么能各尽其才?这就是三人不如他的地方,这就是刘邦的才能。

曾国藩心里也非常明白,用兵打仗自己是个外行,不仅无法与郭子仪相比。就连手下大将塔齐布、罗泽南等也远远不及。然而,数十年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全赖众人的襄助,倘若没有众多杰出人才的辅佐,他一介书生,凭什么以武功名世?这些人是他或识之于风尘,或拔之于微末,或破格委之以重任,用之任之,不猜不疑。人世间有多少才能,识人用人是一切才能中的最大才能,自己能清楚这一点,并能运用自如,才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幸事。

曾国藩辞世,与他不睦八年的左宗棠送来的挽联日: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这幅联语曾国藩辞世前已经见过,听说曾国藩病重,远在西北战场的左宗棠寄来一封情意真切的信,信中就有这个联语。曾国藩看了十分欣慰,不再归咎这个湖南骡子八年前向朝廷告发他的过错,同时对他非常感激,认为“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是对他一生最为准确的概括,并期望这个评价能得到当世的公认和后人的重视。

时人赞誉他德近孔孟,文如韩(愈)欧(阳修),武比郭(子仪)李(泌),勋过裴(度)王(阳明),是一代完人,后世楷模,曾国藩皆听后哂之.而唯对左宗棠八字评语感到欣慰、感激。左氏概括的那八个字,对清廷的忠诚固然重要但却是空洞,此外便剩下“知人之明”了,左氏“自愧不如”者也正是这个“知人之明”,才使自己的幕中空虚,目空一切的老左也总算看清了个人的最大缺失。

本人读到这里,心有感念。在写罢曾氏、左氏传后,还想把曾氏的用人问题再说几句话。正巧,团结出版社编辑主任张阳同志欲组织一组“幕僚”的书稿,本书便也算凑个份子。

内容推荐

《近代政坛幕府丛书: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的作者是马东玉。

《近代政坛幕府丛书: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

曾国藩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既有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曾国藩成为近代中国两大重量级人物——毛泽东、蒋介石共同推崇的人物。

编辑推荐

曾国藩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马东玉的《近代政坛幕府丛书: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便是对他这个近代史第一人的研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