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静的这本《教师实践性知识论——中日比较研究》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历程、概念、性质、运作方式、表达方式、生成与更新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通过案例研究和国际比较的方式,对中国和日本教师在实践性知识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
《教师实践性知识论——中日比较研究》由陈静静所著。
《教师实践性知识论——中日比较研究》内容如下:每一位教师都是博学的智者,他们是实践性知识最合法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他们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即兴的选择、行动,他们在共同体的协商中互助、生长。这是对教师生活史的叩问、这是跨越国界对教学实践的追寻。没有人能替代教师寻找到最合适的灵丹妙药,因为他们完全能够凭借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来为自己开处方。就让教师在与他人的实践互动中去重新审视自我,就让教师在与他国实践者的对话中去触发新的灵感。
导论/1
一、教育场域的隐忧/1
(一)教育理论的”先天不足”及其式微/1
(二)教师的实践“自在”与集体“失语”/2
(三)教师间深层对话与反思的缺失/3
二、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突破口/4
(一)加强对教学现场的关注与研究/4
(二)明确教师的专业地位/6
(三)促进教学实践的更新/7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方法/8
(一)课堂观察法/8
(二)深度访谈法/9
(三)案例研究法/10
(四)国际比较法/11
第一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历程/12
一、国外的研究/12
(一)弗里曼·艾尔贝兹的开拓/12
(二)克兰蒂宁和康奈利的探索/13
(三)其他后续研究/20
二、国内的研究/24
(一)初步涉猎的研究/24
(二)理论建构的研究/25
第二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与性质辨析/30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界定/30
(一)知识与知识观的演进/30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辨析/34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性质/39
(一)家族相似性/40
(二)整体层次性/44
(三)复杂矛盾性/46
(四)时效性/47
第三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运作方式/50
一、动态信念体系:实践性知识的价值准则/50
(一)信念及其作用/50
(二)以“个人偏好”为基础的价值选择/52
(三)以“情境”为中心的动态价值波动/52
二、生态知识群落:实践性知识的智力支持/54
(一)学科及其相关知识/55
(二)策略知识/56
(三)道德知识/58
(四)人际知识/60
三、与情境对话:实践性知识的动态灵魂/63
(一)实践性知识的对话本质/63
(二)与相对确定性情境的对话/67
(三)与非确定性情境的对话/70
第四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达/74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语言表达/74
(一)关于学生的知识/75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79
(三)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85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行动表达/89
(一)行动前:迥异的教学计划/90
(二)行动中:有趣的教学故事/93
(三)行动后:他们在反思什么/100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隐喻表达/104
(一)教师的教育隐喻/106
(二)对教师教育隐喻的分析/112
第五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更新/1 17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阶段性生成/1侣
(一)学生学习阶段/119
(二)教师教育阶段/122
(三)教学工作阶段/125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思维加工过程/132
(一)对个人经验的独特建构/132
(二)在实践共同体中协商/135
(三)在反思中发展和更新/139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更新途径/143
(一)职前教师教育/143
(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150
结语 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点,继续守望教师的成长/157
参考文献/160
写在后面的话/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