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大自然的变迁、战争的创伤和人为的损坏,肃州先民给我们留下的人文景观,部分已不复存在,而今,保存下来的显得弥足珍贵。改革开放以来,肃州发展日新月异,曾经满目疮痍的肃州获得新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观历史之陈迹,赞当今之伟业,一个古老的肃州,镌刻着人类进步的脚印及当代文明的清晰印迹。本书给读者提供一个寻访肃州历史文化蕴藏的线索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肃州史话/甘肃史话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杨青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大自然的变迁、战争的创伤和人为的损坏,肃州先民给我们留下的人文景观,部分已不复存在,而今,保存下来的显得弥足珍贵。改革开放以来,肃州发展日新月异,曾经满目疮痍的肃州获得新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观历史之陈迹,赞当今之伟业,一个古老的肃州,镌刻着人类进步的脚印及当代文明的清晰印迹。本书给读者提供一个寻访肃州历史文化蕴藏的线索图。 内容推荐 肃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南依祁连山,北枕古长城,东接金张掖,西邻嘉峪关。全境东西长约104公里,南北宽约84公里,总面积3386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肃州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祁连雪峰、大漠戈壁、内陆河流、湖泊绿洲与长城烽燧、西汉酒泉胜迹、汉唐古墓、肃州古城及花城湖、紫禁城、常青园、大法幢寺等名胜古迹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目录 肃州概览 独特的地域 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历史回眸 先秦时期的肃州 汉武帝首置酒泉郡 汉代修长城、设亭障 汉代移民屯田、开发肃州 李暠与西凉政权 十六国时期肃州佛教的兴盛 隋炀帝西巡至肃州镇金山 唐僧小雷音讲经说法 西夏统治下的肃州 成吉思汗取肃州 元代对肃州的统治 马可·波罗笔下的肃州 明代扩建肃州城 明朝永乐年间的肃州 清初米喇印、丁国栋起义 清代筑南山边墙 九家窑屯田 黄、徐、康三公办文教 晚清时期的肃州社会风貌 马文禄割据肃州 肃州闻家圈起义 肃州人民救助的西路军将士 肃州和平解放 镇压反革命 新中国初期肃州的禁赌、禁毒和禁娼 名胜古迹 西河滩四坝文化遗迹 下河清古文化遗存 西汉酒泉胜迹 肃州晋城门 肃州鼓楼 丁家闸五号壁画墓 唐代模印画砖基 皇城 西凉武昭王陵 元回鹘文碑 肃州境内的明长城 左公柳 酒泉博物馆 大法幢寺 清真寺 药王宫和玉皇阁 人物春秋 名宦与职官 肃州乡贤 诗词碑记 历代诗咏 清代碑记 风光物产 瀚海蜃楼 肃州南山 北郊公园 常青花木园 花城湖 海马泉 磁窑口八景 夹边沟 石河桥度假村 夜光杯 噶巴石 酒泉酒 肃州八大优质产品 民情风俗 独特的肃州饮食文化 肃州民俗 肃州方言趣谈 方域传说 宝地建肃州 唐营总寨 金佛赐地 泪泉和清水 崔家坟 九家窑 十户窑 茅福地 两三口 千坝口 漫水滩 棉花滩 南山和北山 李陵碑 手迹崖和塔尔寺 金泉月牙一脉通 夜光杯的由来 天生泉的传说 龙王台和出水口 颠倒墩和无节芨芨 白石头河 后记 试读章节 独特的地域 酒泉市肃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南依祁连山,北枕古长城,东接金张掖,西邻嘉峪关,地理位置在北纬39°10′~39°51′,东经98°20′~99°18′之间。全境东西长约104公里,南北宽约84公里,总面积3386平方公里,人口35.1万人。城中心鼓楼门洞的门楣上有“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的砖雕门额,贴切地表明了肃州区在祖国版图中的重要位置。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并与中原、西域有紧密的联系。先秦至秦汉之际,这里曾为西羌、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活动之地。西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打败匈奴,河西归入汉朝版图,酒泉郡始置福禄县。十六国时期,西凉王李暠在酒泉建都。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改酒泉为肃州,唐日酒泉县,宋属西夏,元置肃州路,明置肃州卫,清置肃州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设酒泉县。历代王朝均视肃州为巩固河西、安定西域、保护丝绸之路畅通的战略要地,所以历史上又称肃州“南有雪山,嵯峨万仞;北有紫塞,延袤千里;乃诸夷入贡之要道,河西保障之襟喉”。 肃州区地处祁连山北麓,属蒙新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祁连山高耸于南,夹山隆起于北,元山子绵延于东,嘉峪关黑山、文殊山雄踞于西,全境处于西南高,东北低的倾斜盆地之中。其南部海拔在1520米,2200米的沿山地带,除屯升、丰乐、金佛寺、红山及新地零星绿洲外,其余多为洪积戈壁,东部有沙丘分布,比高5米~10米。中部和北部海拔在1320米~1520米之间,为山水河与泉水河冲积形成的走廊平原(包括洪水片和泉水片)。绿洲面积较大,地表比较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河、渠、林带纵横交错,湖、沼、塘、坝星罗棋布,是本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北部与金塔县交界处的夹山,比高只有100多米,系准平原化的剥蚀丘陵。从土地的利用情况看,山地约占全区面积的10%绿洲占25%,荒漠(包括戈壁、沙漠、碱滩、裸地)占65%。 肃州区地处中纬度,南有雄伟高大的祁连山脉,北依坦荡开阔的蒙新高原,四周群山环绕,海洋气流极难进入,属非季风区,形成了降水少、日照强、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风沙多的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零下9.7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1.8摄氏度,年温差31.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85.3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184.8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年平均大风日17天,最多达40天;全年日照3033.4小时,平均无霜期130天。霜冻、干热风及大风、沙尘暴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肃州区属内流区域,境内有大小河流17条,均发源于祁连山地,多年平均径流量6.98亿立方米。上游主要以冰雪融水和山区较多的降水补给,北大河、临水河、清水河下游虽有泉水补给,但因渗漏、蒸发和引水灌溉,使水量锐减,河流短小,均属内流河。各河流量因气温而变化,7月至9月为洪水期,冬、春季节,河流大多干涸,出现断流。 讨赖河,古称呼蚕水、金河、白河,俗称北大河,属黑河水系,流经肃南、嘉峪关和肃州,汇临水河、清水河注入金塔鸳鸯池水库。全长36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43亿立方米(肃州区年利用水量1.28亿立方米),是本区最大的河流。 洪水河全长140公里,下游人临水河,年平均径流量2.74亿立方米,是本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河流。除地表水以外,本区中北部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埋藏较浅,水质较好,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稳定水源。 肃州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祁连雪峰、大漠戈壁、内陆河流、湖泊绿洲与长城烽燧、西汉胜迹、汉唐古墓、肃州古城及花城湖、紫禁城、常青园、法幢寺等名胜古迹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尽管肃州区面积不到酒泉市总面积的2%,却集中了全市近1/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市26.8%的产值。今天,肃州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小康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兰新铁路和312国道横穿本区,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下清河机场和嘉峪关机场拉近了肃州区同外界的距离,肃州区不愧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悠久的历史 肃州辖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下河清、赵家水磨遗址以及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清水镇中寨村西北发掘的四坝文化遗址,都说明远在新石器时期,肃州的先民已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汉之际,居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和乌孙在肃州活动。西汉初年,匈奴崛起,月氏被迫西迁至今伊犁河、阿姆河一带,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进入南山与羌族杂居,称小月氏。十余年后,乌孙也西迁了。 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及乌孙夹攻匈奴,以断其右臂,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史称这次空前的壮举为“凿空”。从此,中国同西亚及欧洲的通商关系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丝绸和铁器等商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穿越今新疆,外运到西亚者国和大秦,肃州成为丝绸之路的要冲。 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又派卫青、霍去病六次出征匈奴,终于在公元前121年取得了河西大捷,驻酒泉的匈奴昆邪王率众四万降汉,汉王朝在河西首置酒泉郡。在今肃州区辖域置禄福县,为当时酒泉郡治所在地。从骠侯赵破奴筑长城,强弩都尉路博德修居延塞,自肃州以西到玉门、盐泽(今罗布泊),边墙连绵,烽燧相望,有效地阻止了匈奴南下之势。西汉政府根据赵充国的建议,在河西移民垦荒,屯田开发,使当时肃州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东汉初年,北匈奴贵族经常率领骑兵进犯北方郡县,焚烧城邑,抢掠人畜,河西走廊各地常常白天关闭城门。北匈奴还控制了西域各族政权,奴役西域各族人民。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明帝于永平十六年(73年)派奉车都尉窦固从酒泉(今肃州)出塞、驸马都尉耿秉从居延出塞击匈奴。窦固破北匈奴于祁连山,占领了西域东部,重建了西域都护府。窦固从酒泉出塞时,派投笔从戎的班超“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打了胜仗,在西域演绎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壮举。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多年,成为继张骞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中西交往作出杰出贡献的外交家。P3-9 序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甘肃史话》丛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甘肃的过去,把握甘肃的今天,展望甘肃美好的未来。 甘肃曾有过骄人的辉煌和繁荣。地处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对华夏文明的孕育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以秦安大地湾为代表,遍布全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以及羲皇和女娲的故事,都是灿烂的远古文明的见证,辉映着先民智慧的光芒。有文字记载并给华夏文明以重大影响的人和事,更是不胜枚举。周王朝的先祖就发祥于泾河流域和陇东地区,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的先祖就崛起于天水一带。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甘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曾孕育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产生了李广、赵充国、金日■、窦融、张芝、王符、马超、姜维等众多的英雄豪杰。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进入兴盛时期,甘肃境内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上出现了一批旷古胜迹,这就是以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为代表的众多佛教石窟。进入隋唐时期,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鼎盛阶段。河陇地区沃野千里,胡商蕃客穿行如织,《资治通鉴》记载“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政治上,李唐王朝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关陇贵族,众多的陇右籍政治家、文学家纵横政坛与文坛,风云一时。那个时期,可以说是甘肃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甘肃也有过长期的萧条和凋敝。自宋而降,随着海路的开通和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南迁,甘肃渐渐地失去了区位优势,成为偏僻之地。加之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同中原王朝在这里进行激烈的碰撞,使陇原大地烽火连绵,兵燹不断,生灵涂炭,生态毁坏,更兼天灾频仍,经济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状态。到了近代,左宗棠坐镇陕甘时,发出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感叹。即使如此,这块土地因众多民族的融合繁衍,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甘肃正坚韧地走向崛起和复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甘肃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甘肃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依托资源开发,建成了以石化、有色、冶金、电力、机械制造、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产生了众多“共和国第一”,一批新兴工矿城市拔地而起,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面对贫瘠的土地,陇原儿女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建成了以景电、引大为代表的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将陡峭的山坡地修建成层层梯田,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建立,聚集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甘肃的全面振兴带来了宝贵的机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甘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地区的兴衰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甘肃必将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甘肃各族人民淳朴敦厚、热情豪放的性格,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兼容并蓄、开放豁达的胸襟,在历史的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顾历史的进程,我们深深地感到,每一代人都承担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发图强,加快发展,为甘肃的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知史明志,我们应当多一点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求无愧于历史。 我们坚信,甘肃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是为序。 后记 《甘肃史话》丛书为甘肃省重点出版项目,旨在把甘肃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图片展示给广大读者。本丛书由原省委副书记马西林策划,原省委书记苏荣亲作总序。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原省委宣传部长)陈宝生和副省长李膺也对该丛书的出版作了重要指示,给予了具体指导。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德祥全盘规划和领导了丛书的出版工作。这套丛书高标准、高质量的出版定位,严谨鲜活的文风,图文并茂的装帧风格,是他在一丝不苟的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甘肃文化出版社社长谢国西在提出这套丛书的选题构想获到各方赞同之后,精心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这样一套卷帙浩繁、规模庞大的丛书出版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作为社长,他承担了巨大的责任,相应的是这套丛书出版的每一具体环节他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处长罗和平是最早关注这套丛书出版规划的人士之一,早在这套丛书的计划阶段,他就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丛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更做了许多指导性、服务性工作。甘肃文化出版社副社长管卫中是本丛书的项目负责人,他是这套丛书出版工作中最忙碌的人,他拟订了编纂体例,负责组织各册稿件,审改全部书稿,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安排校对、排版、印制,监督图书质量,实施宣传方案,他的热情、执著、严谨、刻苦的品质,恰巧成就他为这套丛书最合格的实施人。甘肃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车满宝也是本丛书的规划人之一,也是这套丛书的编校把关人之一,本丛书十分“养眼”的装帧设计,凝含着他、当然还有责任编辑温雅莉的智慧心血。挂职文化社任副社长的张晓红负责了本丛书部分书稿的审读工作,并筹措到了部分宝贵资金。 省史志办巡视员、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对这套丛书的编纂倾注了心力。他对这套丛书的贡献至少在三个方面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一是在对这套丛书的推动方面,他运筹帷幄,奔走南北东西,不遗余力宣传呼吁,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终使这一选题喜获各方赞同支持。二是在对各分册主编的遴选方面,本丛书各册主编无一不是当地颇有造诣的文史工作者,无一不对当地文化历史有如数家珍般的了解,张克复慧眼荐举他们担纲各册主编,保证了丛书稿件质量。三是在对书稿文体篇目的确定方面,他渊博的地方文史知识和丰富的编纂经验使得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一些有缺陷的书稿最终达到了史实的确凿、布局的完善和表述的恰当。 《甘肃史话》丛书的出版还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张嘉昌副部长和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李玉政、牛养谦、乔保平、袁爱华、何远志及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孟臻等的支持。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也对这一选题计划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全省各市、县党政一把手对这套丛书的出版高度重视,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他们的支持是本丛书得以成功出版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市、县主持编写工作的宣传部、人大、政协、文化局、志办等单位领导同志的周密组织和编撰人员全身心投入的辛勤劳作,保证了书稿的如期完成和文图质量。 《肃州史话》是《甘肃史话》丛书之一种。在中共肃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编写者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艰辛的努力,以期为人们提供一部可信、易读而好看的读本。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脉络清晰,史实准确,叙事客观,行文严谨。在此,谨向提供图片资料的郭凤斌、田卫、李志民、郭俊峰,打字人员蔡晓瑛、张芳,校对人员祁云等同志,以及为本书的编写给予大力支持的肃州区旅游外事管理局、酒泉博物馆、兴泉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致以衷心的感谢!此外,由于“方域传说”属辑录,未能将作者一一列出,在此表示歉意! 与一块地域的悠久丰富的历史相比较,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是苍白的。本丛书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寻访甘肃大地历史文化蕴藏的线索图。有兴致的的读者朋友们,不妨以本丛书为向导,顺藤摸瓜,寻幽探隐,以您的新发现,来批评、填补本丛书之缺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