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不是孩子成才的唯一资本,兜里有钱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全部资本,只有靠培育家庭才是孩子的幸福之本。
我们做父母的,也许不能给孩子万贯家产,也不能给孩子金山银山,但如果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怎样生存,就已给了他们全部。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教你如何教育孩子去做人,如何去生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庭也是一所大学 |
分类 | |
作者 | 马银春 |
出版社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聪明不是孩子成才的唯一资本,兜里有钱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全部资本,只有靠培育家庭才是孩子的幸福之本。 我们做父母的,也许不能给孩子万贯家产,也不能给孩子金山银山,但如果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怎样生存,就已给了他们全部。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教你如何教育孩子去做人,如何去生存。 内容推荐 家庭就像是一所大学,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修身养性,再到更高的境界——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和谐共处,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有让人惊奇与温暖的故事发生。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会发现,让孩子赢在起步阶段,其实并不难,但关键还是要按书中教给您的方法去努力实践! 目录 第一章 家庭课堂,父母必读 第一课 父母怎样做才能算得上称职 第二课 教育孩子,首先必须了解你的孩子 第三课 父亲教子的七个技巧 第四课 教育孩子的十个最佳时机 第五课 家庭教育要有计划性 第六课 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 第七课 家庭应该成为劳动教育的场所 第八课 家长必须努力提高教育能力 第二章 家庭和谐——给孩子营造出温馨的生活空间 第一节 家庭和谐是孩子的最佳“补品” 第二节 家庭战争——孩子的灾难 第三节 邻里纠纷会破坏孩子的成长环境 第四节 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里加了一层寒霜 第五节 营造充满魅力的家庭环境 第六节 婆媳不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第七节 在母爱的“温泉”中浸泡大的孩子最棒 第三章 成功的家庭,成功的孩子 第一节 艰苦磨炼: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二节 走进孩子的心灵 第三节 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第四节 用远大志向激励孩子成就事业 第五节 旅游:给孩子打开知识的另一扇窗 第四章 楷模式家庭教育:以身作则 第一节 家庭教育出现问题,谁之过? 第二节 父母的坏习惯会极大地影响孩子 第三节 好父母,好孩子 第四节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 第五节 培养孩子就是培养自己 第六节 播下“孝”的种子,开出‘幸福之花 第七节 做孩子的知心辅导员 第五章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命运——失误家教警世录 失误之一 期望过高,逼子成龙酿悲剧 失误之二 极度的专制——强迫孩子按父母的设计发展 失误之三 不重素质重分数,孩子身心难健全 失误之四 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误 失误之五 管教过头酿成的悲剧 失误之六 孩子厌学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失误 失误之七 性教育滞后,毁了孩子一生 失误之八 追星的热情,烧毁了一个家庭 第六章 教会孩子:懂得做人,学会做事 第一节 培养孩子的完美人格 第二节 教孩子学会关心别人 第三节 教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 第四节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第五节 德:既能补体,也能益智 第六节 好个性,好人生 第七节 接受孩子的失败,就给了他成功的机会 第八节 学会宽容,孩子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第九节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第七章 与孩子一起成长 第一节 好习惯,好运气 第二节 告诉孩子意外伤害的防范与处理 第三节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四节 要教会孩子善于学习 第五节 交往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第六节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第七节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第八章 写给父母的八句话 第一句话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第二句话 棍棒底下可以出孝子,却出不了才子 第三句话 兴趣是孩子自己的,绝对不是强加给的 第四句话 溺爱是在“溺”孩子,而不是“爱”孩子 第五句话 过度的保护,会把孩子变成一只永远不会飞翔的小鸟 第六句话 容忍孩子的不听话,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第七句话 多多赞许孩子,他的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八句话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应该先成为这样的人 第九章 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茁壮成长 第一节 总是生活在消极的环境中,孩子就会自暴自弃 第二节 总是生活在冷漠的环境中,孩子就会放任自流 第三节 经历的磨难多了,孩子就学会了坚强 第四节 总是生活在积极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变得自信 第五节 总是生活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第六节 总是生活在互相尊重的环境中,孩子便懂得了平等 第七节 生活在幽默宽松的环境里,孩子就拥有了快乐 试读章节 第七课 家庭应该成为劳动教育的场所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根本要素,劳动与人类的关系构成了自然界中一条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人不能够也不应该离开劳动,而劳动和教育正是贯穿人一生始终的最重要、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所以,强化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是实现对学生全面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离开劳动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有严重缺陷的教育。 劳动教育一般是指通过有序地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参加各种简单生产劳动与社会性的实际劳动锻炼,达到掌握劳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活动。学校的劳动教育应是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一体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性极强的教育。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就说过:“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集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然而,多年来,在陈腐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和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无数伟大教育家所重视、所倡导的劳动教育被学校、社会、家庭所轻视、弱化,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被认识,中小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压迫下,丧失了劳动的自由和劳动的空间,失去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增长智慧、完善人格的机会,并导致学生劳动观念扭曲、劳动能力和自立、自理能力差,好逸恶劳的不良倾向滋长。所以,重新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强化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1.必须充分认识强化孩子的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劳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观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而“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变为高尚”。孔子曾说过:“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只有通过实施家庭劳动教育,组织孩子参加劳动实践,让孩子回归现实世界,才能使孩子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基本条件,使孩子懂得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都是劳动的结晶,从而把劳动看成是光荣的事,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让孩子“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才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德,克服讲排场、乱花钱、贪图享受的思想;才能培养孩子热爱集体,加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也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改变他们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懂得只有用勤劳、智慧和汗水才能实现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只有通过劳动,思想才变得健全,而只有通过思想,劳动才能变得快乐。” (2)劳动是智慧的源泉 陶铸同志曾说过:“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孩子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加深对科学知识重要性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孩子对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使他们获得新的、比较完整的知识。而且,孩子在学习和劳动中,不断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这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然后,可以创造,可以发明,可以建设国家。”伴随着今天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劳动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将对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 (3)劳动是身体发展的好途径 人体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而供给人体所需的物质条件正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必须运用他们的智力和体力,从而使身体的各器官及其机能得到锻炼和发展。任何劳动都会引起和促进人体内部和外部器官的运动,体力劳动尤其如此。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通过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肌肉、筋骨受到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其抗病能力,增强孩子的体质和体力。托尔斯泰说过:“长久伏案劳心,不运动,不干体力活,那是真正的痛苦。假如我们哪怕有一天不散步,不用手脚干点活,晚上就什么也干不了:不能读,不能写,甚至无心听人说。头昏脑涨,眼冒金星,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这不正是对当今无数孩子“眼镜”增多、体质下降的真实写照吗?所以,让孩子参加适度的劳动锻炼,是孩子自身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孩子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4)劳动是美育的重要载体 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使孩子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对孩子健康的心理和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孩子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正是一个接触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当孩子放下笔杆,拿起工具,走出课堂,拥抱大自然的时候,才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才能体验到集体劳动的壮美,才能享受到劳动号子的音乐美,才能感受到劳动产品的造型美,以及在劳动中真正理解劳动人民所体现出来的心灵美,才能认识到劳动是美的源泉这个道理。所以,劳动作为把美育贯穿在孩子的整个劳动教育过程之中,让孩子在劳动中陶冶情操,寻找和享受到劳动美的快乐,促进孩子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的一项教育活动,是任何其他教育活动都不能替代的。 2.大力倡导家庭劳动教育的理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最重要的课堂,把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是实现孩子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家庭中,存在着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内容,城区家庭可以按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遵循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根据劳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安排孩子参加不同的家务劳动,掌握不同的家务劳动技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农村家庭不仅可以让孩子参加一般性能的家务劳动,还可以利用农村具有家庭庭院和农业环境资源的优势,鼓励孩子多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农业科学试验。通过家庭劳动教育,培养孩子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家庭劳动习惯,同样也是建立温馨家庭的有效方法。倡导家庭劳动教育,关键是要教育家长确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克服对子女过分地“溺爱”和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真正使家庭成为孩子劳动教育的课堂,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对家庭、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P25-28 序言 美国作家古德在他的小说《家庭》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在我国曾经也有人说:“家,就是一本翻旧了却舍不得也丢不掉的书,外表平凡无奇,里面蕴涵着无尽的东西。” 那么家到底是怎么样的?家庭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家庭的佑护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所接受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同时也是对每个人的人生影响最深的教育。 从任何一个孩子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他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品行无不跟他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例如:叛逆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家庭教育过于严厉、死板所造成的;活跃、开朗的孩子则往往生活在一个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里。我们甚至可以断言:人们的观念或者思想的形成跟其所受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 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所完成的发明给人类作出的贡献怎么夸奖都不过分,可是谁能想到他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真正的老师其实就是他的妈妈——南希。 南希当过教师,结婚后由于孩子生得过多,她就做了家庭妇女。南希发现爱迪生特别喜爱物理、化学,她便为孩子买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耐心的回答他的问题,鼓励他好好学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爱迪生不是有这样一位好妈妈的话,这个天才的大发明家极有可能在萌芽时就被扼杀了。 家庭是指以血缘或感情关系为基础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它是大社会的缩影,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每个家庭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家境的贫富、家庭成员的涵养、家庭成员的组合都各有其独自的特点,因此,每个家庭又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正是这无数个小家庭组成了我们这个大社会。要想了解社会就必须先了解家庭,甚至说要想建设好大社会就先要经营好每一个小家庭。 家庭就像是一所大学,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修身养性,再到更高的境界——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和谐共处,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有让人惊奇与温暖的故事发生。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会发现,让孩子赢在起步阶段,其实并不难,但关键还是要按书中教给您的方法去努力实践! 编者 2007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孩子生下来时是一张白纸,而最终这张纸是否能被描绘成—幅精美的图画,那就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父母是塑造孩子的工程师。 ——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詹姆斯教授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对孩子来说,家庭应是歇憩的场所,培养丰富的人性的土壤以及明亮无比的孩子之梦的温床。 ——(日本)池田大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