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孔子是一个失败的士,一个失败的理想主义者,与他的精神偶像相比,他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对后来中国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他心中的偶像周公。如今,知道周公的人也许不多,不知孔子的人却几乎没有。孔子失败于现实,成功于历史,生前到处碰壁,死后终于不朽。
严格地说,孔子是知识有余,行动不足;长于循规蹈矩,拙于出奇制胜;喜欢修补继承,害怕破坏重建;运筹帷幄、纸上谈兵时潇洒自如、风采逼人,实际操作时捉襟见肘、难以适从。
人们能很清楚地发现孔子爱学生,爱颜回,爱子路,爱子贡。颜回、子路的死给孔子的打击远胜于妻子和儿子的死给孔子的打击。孔子晚年最亲密的伴侣不是异性,也不是孙子,而是子贡。这一切说明孔子爱学生甚过爱女人、爱家人。
孔子的思想渗透于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其影响常常从我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当中折射出来,但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他的魅力何在,则是很多人都未必了解的。本书以饱含激情的文字为我们解读孔子,重现孔子颠沛流离的复杂经历,诠释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奥秘和坚毅隐忍的性格特征,从孔子的人生、思想和性格等方面揭示其魅力所在。同时,针对围绕孔子的一些历史谜团,如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争论,孔子对于女人的态度等,作者进行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诠释和大胆的推测。
本书附录部分选取一百零四幅孔子圣迹图,用连环画的方式再现了孔子的一生行迹与相关的历史事件,如“问礼老聃”、“韦编三绝”、“泰山问政”、“诛少正卯”、“夹谷会齐”、“楚狂接舆”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圣迹图中都作了非常生动的展示。
也许,孔子的同时代人中,最了解孔子的莫过于他的学生。
颜回,孔子最钟爱的学生,也是孔门弟子中威信最高者,被孔子列为德行科学生之首,他是这样看孔子的:
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子贡,孔门弟子中最富于外交才能的学生,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孔子认为他是言语科的佼佼者。子贡与一般书生不同,不仅有学问,还善于经商,孔子都很佩服他这方面的才能。孔子晚年,子贡与他朝夕相处,成为孔子巨大的精神安慰。孔子去世,子贡按常规服了三年丧,之后,又独自守墓三年,表现出对孔子无比的虔敬。以后,子贡继续从事仕宦和商业活动,“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他以自己的地位身份和广泛的社会活动,坚强捍卫和宣传孔子,为扩大孔子的影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司马迁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里发表意见,认为子贡比他的老师孔子更能干。
有人把此事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样高,谁都可以看见房屋的美好。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到他那宗庙的雄伟以及房屋造型的丰富多彩。能够找到大门深入其中的人是不多的,武叔大概就属于找不到大门的人,所以他贬低孔子是自然而然的呀!”
又有一次,一个名叫陈子禽的人对子贡说:“我看您不过是对仲尼客气谦让罢了,难道他果真比您还高明?”
子贡答道:“君子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有知,也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无知,所以说话不可不谨慎。他老人家的不可超越,就像青天不可以用梯子爬上去。他老人家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者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他就可以做到一叫百姓立足于社会,百姓就能立足于社会;一引导百姓,百姓就能前进;一安抚百姓,百姓就会从远方前来投奔;一动员百姓,百姓就会同心协力。他老人家,生得光荣,死得可惜,我们怎么能赶上他呢?”
还有一次,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劝他说:
不要这样做吧!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山丘,还可以跨过去。仲尼,好比太阳和月亮,不可能超越。人如果一定要自绝于太阳月亮,那对太阳月亮有什么损害呢?只不过说明这个人不自量罢了。
曾参,孔门弟子中极为优秀的一个,给后代留下了不少名言,如“吾一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后来从事教育,培养了学生子思,子思的学生又培养了孟子,所以,曾参可以说是“孔孟之道”的重要中介。孔子死后数年,弟子们仍念念不忘先师,他们觉得有若长得很像孔子,就想拿有若当孔子来侍奉,以寄托对老师的思念。曾参提出不同意见,他说:“不该这样做。老师就像江汉之水洗过、秋天太阳晒过那样洁白光明,谁也比不上啊!”
有若,长相很像孔子,在孔门弟子中以善于申发孔子思想而受尊敬。他曾用相当铺张的比喻形容孔子:“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小土坡,河海和小水洼,都是同类。圣人和普通百姓,也是同类。属于同种类别,却又远远高于自己的同类,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孟子,虽然不能说是孔子的学生,但却是孔子最重要的衣钵传人。他不仅继承了孔子学说,而且对孔子学说进行了发扬光大。在《孟子》一书中,对孔子的褒誉之辞俯拾即是,仅举三例:
该做官时就做官,该隐退时就隐退,该持久就持久,该加速就加速,只有孔子才能做到。 用力量使别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用道德使别人折服,才是真正的折服,就好像七十个学生崇拜孔子一样。
孔子,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圣人。孔子是时代的集大成者。
看来,孔门后学对孔子的评价虽则敬爱有加,却也不乏中肯。
P15-17
1992年我写《孔子的魅力》的时候还算得上青春年少,当时的情况与现在恍若隔世。一是孔子学说远不像今天已经成为社会话题,二是学者出书远不如今天容易。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计功利地写了这本书。当时我抱定的心情也有两点:一是孔子的价值肯定会得到人们的重新认识,二是只要将书写好了,肯定能够出版。那时候真是年轻,内心有一种单纯的激情。这种激情反映在文字中,就是许多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我不敢说我把这本书写好了,但当时那种单纯的热情、单纯的信念确实渗透到书中的文字了。
叶斌先生促动我产生了写这本书的想法。沈东子先生是它的第一个读者并肯定了其价值。聂震宁先生为它写过令我感动的序言。台湾的苏荣化先生对其有知遇之恩。今年2月,赵明节先生将它转给了刘瑞琳女士;3月,我得到了出版社决定出版的答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近年来一家声誉渐隆、品质优秀的出版社,出版了许多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令人心动的好书。其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策划的图书,尤其令我心仪。所以,《孔子的魅力》能在这里出版我觉得很幸运。编辑专门找来《孔子圣迹图》作为附录,设计了很好的版式。看到图文并茂的打印稿,我庆幸拙著遇到了用心的编辑。但愿它能得到读者的喜欢,因为它不仅包含了我青春年代单纯的激情,渗透了编辑们的出版理念,而且还散发着新世纪方兴未艾的孔子热的体温。
2007年4月干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