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1世纪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系列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李珠江//朱坚真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海洋作为天然通道在全球化中充当着各国经济联系纽带和运输大动脉的角色,对现代国际社会和各国的经济、政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分析了海洋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当代海洋事业发展与国家海洋政策、当代海权观念、海洋思想与国家海洋政策的历史演进,阐述了海洋竞争力和体制竞争力的内涵,分析了海洋竞争力的来源、特征及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竞争力问题,提出了培育我国海洋竞争力、构建中国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的大致思路等内容,是从事海洋经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管理部门领导共同努力的集体结晶。

内容推荐

本书认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关系到我国海洋发展事业、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头等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海洋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本书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从事海洋经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管理部门领导共同努力的集体结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海洋发展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第二节 海洋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上的海洋发展战略

第二章 中国海洋思想与国家海洋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古代海洋思想与国家海洋政策

 第二节 中国近代海洋思想与国家海洋政策

 第三节 中国现代海洋思想与国家海洋政策

 第四节 中国当代海洋事业发展与国家海洋政策

第三章 海洋管理体制与海洋发展战略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与经验借鉴

 第二节 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海洋管理体制竞争力研究

第四章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意义

第五章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背景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国内背景

第六章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条件与主要难点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条件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难点

 第三节 实施海洋战略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第七章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原则、目标与步骤

 第一节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

 第三节 实现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步骤

第八章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模式与对策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模式

 第二节 建立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对策

第九章 全球海洋科技前沿与中国海洋科技发展

 第一节 科技发展与当今国家综合国力竞争

 第二节 海洋科技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21世纪初全球海洋科技进展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海洋科技的发展

 第五节 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十章 国际远洋运输与中国航运体系建设

 第一节 国际远洋运输概述

 第二节 中国国际远洋运输

 第三节 中国航运体系建设

第十一章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

 第三节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节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地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海洋发展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一、国家战略

(一)国家战略的定义和构成

所谓战略,一般是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综合性的判断和谋划,它体现为一个包括总体战略和各领域具体战略的多层次体系。在《辞海》(1980年版)中,“战略”一词的含义有三种:第一种是指根据敌对双方在政治、经济、自然和军事上的客观实际引出的对战争的筹划与指导;第二种是指各种战争策略或使用战争策略的事例;第三种是指国家、政党和企业集团等在一定时期决定全局的谋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战略”中的战略指的是上述三种含义中的第三种,即以国家为主体,对国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和走向等所作出的一种总体规划及指导全局的方针,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国家战略通常由三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基本要件构成,即国家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利益、国家为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和利益而应该采取的政策与策略、国家在追求目标和利益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的途径与手段。这三个基本要件共同作用,组成国家战略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国家所要追求的利益又称之为国家战略利益,这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也是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依据及根本出发点。国家战略利益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因而国家战略也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决定国家战略利益的变量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自然禀赋等既定变量和国民素质、经济绩效、国际影响力等流动变量,有国内、国际两种影响因素之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内因素,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国际因素对国家战略利益的影响已大为提高。国家战略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社会利益和国际利益等多个方面。而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三者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成为国家战略利益的基本核心。其中,国家经济利益是所有国家战略利益的物质基础,政治利益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而安全利益则是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国家关系中的延伸。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和国际组织作用的日益重要,国际、国内政治活动的相互作用,国家战略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演变与拓展,社会利益和国际利益在国家战略利益中的地位及作用都愈来愈突出。

由于国家战略利益包括经济、政治、安全、社会和国际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国家战略应当是这些国家利益的综合反映,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是全面考虑内外形势、可动用资源、国家的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的大战略框架,是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外交、科技教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战略。

国家战略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并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的当今时代,国家问行为和国际组织作用的日益频繁及复杂,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关系,调动全体国民的使命感、责任心,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指针和动力。目前,全球每个主权国家都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因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中谋求生存、安全和发展,必须拥有科学的国家战略,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 国家生存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战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如根据国家战略利益的具体内容来分,国家战略包括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军事战略、外交战略、科技战略和文化战略等;若按照基本属性来分,国家战略可以划分为国家生存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无论按照怎样的标志进行划分,国家生存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始终都是一个国家的国家战略中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1.国家生存战略。

在构成国家的诸多要素中,主权、领土、公民以及公民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和资源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个主权国家能否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必备要素。国家生存是一个国家最低限度的国家利益,如果一个国家作为主权实体被消灭了,那么其他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因此,每一个主权国家在制定本国的国家战略时,都必须首先考虑如何维护最基本的国家生存安全。国家生存战略就是关于如何维护国家生存,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保障本国领土、领空、领水及领峡的完整和安全,保护本国公民合法权益的一个综合性的谋划和策略。国家的生存战略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和兴衰荣辱,科学的国家生存战略对维护国家社会政治制度及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国格和尊严,保证国内各种资源使用的公平和效率,保障公民权益都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而错误的国家生存战略则会导致国家发展的停滞或倒退,使一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境地,甚至被他国侵吞。

2.国家发展战略。

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就是在自然界中努力维持生存并不断地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但是,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数量、性能、品种追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环境物质生产和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始终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一个国家,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利益和目标得到有效保障之后,就会进一步去追求更好的生存条件。也就是说,国家的发展利益和目标是其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之后要考虑的最重要事情。经过200多年工业文明的大发展,人类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日渐成熟。20世纪60年代,国家发展战略一词应运而生。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21世纪议程》的诞生,使人类开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国家未来的命运。从此,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发展战略才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

国家发展战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一个国家的国力和国情是无法选择的,但是却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来不断地提高国家综合发展能力和水平。国家发展战略由社会整体利益决定,涵盖国家发展的各主要方面,不仅涉及国内建设和对外战略,还包括一国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和军事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可以将国家发展战略定义为:运用国家力量以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利益和目标而所作出的全局性、长远性谋划。国家战略利益是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条件,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与归宿。由于国家战略利益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往往需要把国家战略利益转化成比较具体的国家发展目标,它规定了一定时期内国家发展战略所要实现的预期目的和应努力的方向。而国家力量是维护和促进国家战略利益,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现实手段,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军事等方面所拥有的实力。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各国大力发展和运用国家力量,并对此进行规划,由此构成了一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我们这里所指的国家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国家发展。它既不是指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更不是指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国家为满足一己私欲而进行的对外扩张,而是指一个国家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通过科学的政策指导,运用和平的手段,实现本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增强国家实力,提高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战争与革命时期,国家战略主要表现为国家安全战略(包括国家生存战略和国家扩张战略)。但在当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才是国家战略的主要表现形态,在国家战略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并制约和规范国家的对内战略(国内建设战略)、对外战略(国际战略)、地区发展战略以及各领域发展战略。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探索本国21世纪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途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何选择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是一项十分复杂及困难的任务,它要求战略的制定者不仅要对人类社会演变机制和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能深入地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局势和本国国情,并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作出准确的把握。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社会制度,因此各国所选择的发展战略也各不相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国的发展战略都会对国内和国际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国与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和合作。因此,任何一国政府在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时候,都应当本着对本国国民和世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审时度势,将国家所追求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认真、谨慎地制定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的国家发展战略,从而既为国民的现实生活奠定基础,也为国家未来的长治久安创造有利的条件。P1-4

序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梅颖

海洋是沿海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基地,合理开发、切实保护海洋已成为关系到沿海各国生存、发展与强盛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进步、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但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及其他重要资源短缺与发展空间不足,成为限制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同时也是个海洋大国,有着广阔的管辖海域,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可以缓解陆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海洋在接替和补充陆地空间及资源不足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开发利用海洋可缓解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食物、能源和水资源紧张局面,现代科技发展也具备了满足现实需求的必要性和经济技术的可能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未来2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时,将“实施海洋开发”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海洋作为专门一章进行规划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把海洋科技列为我国科技发展五大战略重点之一。由此可见,我国进行海洋大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海洋事业将曰益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目光转向海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海洋作为陆地资源开发的后备战略基地,是中华民族开拓生存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提高,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对国际市场的依靠逐步增大。以石油为例,目前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已达1/3,进口石油90%以上要通过海上运输,为此要提高海洋运输能力,扩大港口建设和航道开发,大力发展远洋运输业。与此同时,我国海军尚需提高远洋保护海上通道的能力。解决今后能源短缺问题,一方面要依靠扩大进口,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海洋能源开发。海洋中有大量的能源可以利用,如潮汐能、海洋生物能及海底油气资源等,其中开发海底油气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否则就落后于发达国家。

在我国迅速崛起的过程中,海域与陆地安全问题,钓鱼岛、南沙群岛等海域主权问题,“台独”势力及其他分裂活动,都使我国迫切需要提升海上作战及防御能力,以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统一。在全球关注环境保护的今天,海洋环境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特别是沿海地区及近海海域环境质量堪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亟待有关部门依法管理和治理,并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系列丛书》的编写出版,顺应了21世纪开发、利用海洋的国际潮流,也适应我国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海洋经济研究团队,有利于培养一批能担当未来重任的海洋经济与海洋管理的专门人才。本系列丛书的出版,对推进我国海洋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007年7月28日于北京

后记

《21世纪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多年合作的成果,是从事海洋经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管理部门领导共同努力的集体结晶。

本书是《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著作,主要由中央驻粤涉海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广东省内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专家学者及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参与撰写。

本书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李珠江局长、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朱坚真教授、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吴壮局长等拟定提纲、组织协调、统稿,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钱宏林副局长,东莞联合管理专修学院院长黄淮东博士,广东海洋大学程功舜、杜军、师银燕参加部分审定稿工作。

具体分工如下:李珠江、朱坚真完成写作提纲、前言、第一章及第八章的撰写及全书编写的组织领导、协调、设计、统稿、审定稿工作;吴壮、张庆霖、钱宏林、黄淮东完成第十章及第十一章初稿,程功舜、杜军、师银燕、鄢波完成第三、四、五、六章的编写工作;乔俊果、李土寿完成第二章及第七章的编写工作;张欣、周斌完成第九章初稿。白桦、洪伟东、杨志仁、陈向阳、索庆华承担了本书资料收集、整理和联络工作。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张清要主任、广东省渔政总队陈一平副总队长、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处洪鹏志处长、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办公室窦黑铁主任、广东海洋大学档案馆詹衍玲馆长等参与部分章节编写过程的协调及稿件整理、打印工作,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凌院长、唐志军教授、白福臣教授、蒋重秀副教授等参加了部分章节的讨论。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教授,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罗东凯同志,国家海洋局原司长吴钧同志,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李立新局长、王名文副局长、王平运处长,国家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刘添荣副局长、李平处长,广东省海洋资源研究发展中心李萍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徐瑞永研究员,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处洪鹏志处长、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徐质斌研究员等对书稿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

本书的研究与编写工作,不仅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与经济科学出版社、民盟广东省委的支持分不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谢意。

由于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本书的内容还有许多值得深化和修正的地方。

2007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