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建筑文化读本”共9本,丛书分为人物事件、建筑作品和理论文献三个阅读序列。丛书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阐释了后现代的思想和精神,是国内首次集中系统地介绍后现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全书。
本套丛书既是建筑读物,又是一般普及性文化读物,适合于建筑界、设计界、建筑院校、房地产业界、城市规划机构及普通建筑爱好者等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本书是该丛书之一的《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后现代建筑文化读本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尹国均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后现代建筑文化读本”共9本,丛书分为人物事件、建筑作品和理论文献三个阅读序列。丛书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阐释了后现代的思想和精神,是国内首次集中系统地介绍后现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全书。 本套丛书既是建筑读物,又是一般普及性文化读物,适合于建筑界、设计界、建筑院校、房地产业界、城市规划机构及普通建筑爱好者等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本书是该丛书之一的《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后现代理论和相关著述的年表方式,列举了20世纪的重要建筑事件和经典作品,讲述了法国视觉、意大利蜕变和前卫西班牙等后现代建筑事件背后的故事,同时精选了后现代大师帕达斯克和鲍威尔等人的著名短文,强调了“自由”在后现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目录 1 一份有关后现代建筑著述的年表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 二、传统建筑 三、晚期现代主义建筑 四、新现代主义建筑 五、安德斯·帕帕达斯克和肯尼斯·鲍威尔《建筑中的自由精神》 2 场所精神 一、场所精神:从诺伯格·舒尔茨到罗伯特·文丘里 二、地域美学:作为传承的符号 三、空间意识形态:双重译码和秩序的消解 3 20世纪重要建筑事件、作品和理论 一、20世纪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二、世纪之新大师新作 三、五本有影响的书 4 矛盾性与复杂性之一,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设计大师 一、罗伯特·文丘里 二、路易·康 三、马塞尔·布劳耶 四、尼迈耶 五、诺依特拉 六、皮埃尔·奈尔维 七、雅马萨基 八、理查德·迈耶 九、伍重 十、埃罗·沙里宁 十一、德华·斯通 十二、保罗·鲁道夫 十三、贝聿铭 十四、丹下健三 十五、黑川纪章 十六、汉斯·夏隆 十七、荣久庵宪司 十八、福田繁雄 十九、乔治阿罗 二十、伊斯戈尼斯 二十一、戴森 二十二、伊维 二十三、科伦波 二十四、尼佐里 二十五、平尼法尼那 二十六、威尔德 二十七、维纳 二十八、沙逊 二十九、雅各布森 三十、彦森 三十一、潘顿 三十二、阿尔托 三十三、威卡拉 三十四、贝伦斯 三十五、格罗皮乌斯 三十六、密斯 三十七、纳吉 三十八、华根菲尔德 三十九、布兰德 四十、波尔舍 四十一、科拉尼 四十二、拉姆斯 四十三、艾斯林格 四十四、里特维尔德 四十五、提格 四十六、罗维 四十七、德雷夫斯 四十八、格雷夫斯 四十九、伊姆斯 五十、厄尔 五十一、兰德 五十二、索特萨斯 五十三、庞蒂 五十四、塔特林 五十五、康定斯基 五十六、柳宗理 五十七、五十岚威畅 五十八、汉宁森 5 矛盾性与复杂性之二,20世纪经典建筑作品 一、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 二、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 三、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 四、包豪斯校舍,德国 五、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 六、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 七、纽约帝国州大厦,美国 八、流水别墅,美国 九、马塞公寓,法国 十、郎香教堂,法国 十一、西格拉姆大厦,美国纽约 十二、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日本东京 十三、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十四、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美国 十五、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法国巴黎 十六、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 十七、海伊美术馆,美国亚特兰大 十八、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中国 十九、伦敦劳埃德大厦,英国 二十、大阪光的教堂,日本 二十一、香港新国际机场,中国 6 矛盾性与复杂性之三,法国视觉 一、法国视觉·当代城市与建筑艺术展 二、链接当代法国主要建筑流派与风格 7 建筑与都市,意大利建筑蜕变专辑 一、蜕变中的意大利建筑 二、被边缘化的意大利建筑 三、意大利的建筑蜕变 四、从欧洲到意大利 五、实践和危机 六、趋势和希望 8 前卫建筑在西班牙 一、Habitat Hotel 二、T0potransegrity非线性交互环境R0bert Neumayr 9 后现代经典文本 一、卡尔维诺的散文:帕洛玛先生在海滩 二、地理学实证派:成长与终结 三、后现代艺术的悖论 四、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五、布希亚思想简介 六、让建筑消失 七、认知绘图 八、意义的厨房 九、论摄影 十、玩具 十一、 酒与乳 十二、 理论的意涵 文献索引 图片出处索引 试读章节 二、地域美学:作为传承的符号 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中系统是指在这一系统中起传承作用的房屋,具体地说是被地域文化所编码的一套或多套建筑作为行动地点所包含的空间。如果说场所精神作为微系统,着眼于个体行为的合法性,那么,地域美学的关注点则要大得多,它通过地域观念的强大惯性,对建筑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施加影响,并最终在几种势力的交相对立中显示其价值。比如乡镇居民点的环境、山区地貌、维也纳的多层次城市风景,包括下水道、小酒馆、广场和公园,无不以其交响乐的丰富合奏而令人惊叹。 同时,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地域文化越来越由实际存在的空间标识退化为各种符号。对于建筑师来说,地域符号的重新排列组合将是创造新建筑风格的重要手段。美国人查尔斯·摩尔就是这群激进的建筑师中令人目瞪口呆的一个。他最著名的作品“美国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一开始曾被批评家们嘲笑为“一个杂乱疯狂的景观”,在这个作品中,设计师完全像是一个沉浸在涂鸦绘画的无比幸福感之中的儿童,他解构了民族符号,为人们带来一个由花里胡哨的色彩、线条包裹来的城中之城。建筑师毫无顾忌地将意大利各地的建筑风格拼装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意识清醒的精神分裂症”效果:科林斯柱、刻有拉丁文献词柱顶盘、庞贝风格的凯旋拱、罗马特雷维的人造喷泉、霓虹灯和人造瀑布共同构成一篇后现代人的居住宣言。摩尔像顽童一样随意使用的五种古典柱子以及各种风格的拱券、柱顶、柱楣,将它们打乱、重新编码,使其亲密或陌生,产生出璀璨或俗艳的视觉冲击力。 在后现代时期,地域已经许诺了“一种象征性地被专门化了的交流媒介”。这种媒介的作用与声、光或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交流的中间状态而己。因而,将地域形式化、还原化,甚至商业化就成为可能,并且,此种作为媒介的地域将从历史框架的束缚中突围而出,焕发从未有过的活力。传统的地域观念既是在解体,经历革命的洗礼,但如果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现成品来考察,它们又在新的编码方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们在新建筑的阴影下传承着历史的血脉,成为地域历史的精神谱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詹姆斯·斯特林虚设了一套实际只属于自己的地域美学。他的作品“斯图加特新博物馆”(1977年)的一个中心原则就是将各种文化背景、各种风格的经典样式不加评判地平铺、杂糅,试图让这些元素背后的潜在声音在一个有参照物的层面上冲撞、对话,拓展建筑物的表达空问,并最终呈现出“关公战秦琼”似的奇异形式。斯特林的“有机整体”实际上是各种元素携带着它们各自的母语出现在一个由建筑师斯特林提供的公共平台上,这个平台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场所,要求它们在新的话语场中意识到自己在当下的存在价值。在这里,斯特林不仅是一个纯粹以砖石为文本对象的书写者,同时,元素与成品之问还存在着一种“互文性”的关系。“互文性”理论将一切文本读解为环环相扣的语言符号系统,一切的新生事物都是对历史状态文本的复制、模仿、转换、拼贴、重新编码。在这个意义上,斯特林的建筑文本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景观,它将空间的地方性定为受命于以复杂I生和共时『生为基础的美学体系,此种美学体系无视传统美学的审美道德,贬黜历史关联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先验式规范,在平面的破坏和失衡中找寻新的平衡点。 斯特林的激进实验不仅是一种建筑嬉戏,不仅是建筑师运用手中的地域资源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挑衅性行为,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共时性的在场,历史时效性的消失。所有历史性的画面被定格、重放,时间从历史舞台上撤退、隐身,只剩下不可言说的、非逻辑的“形象的恶魔”。 相对于查尔斯·摩尔和斯特林对建筑史“野性的迷恋”,西班牙设计师卡多·博菲利则擅长于探讨空间的“剧场效果”。他的作品“恩河谷规模宏大的住宅群”由三幢高层建筑组成:一幢高9层的半圆形公寓宛如一个罗马露天剧场、一幢“宫殿”式的19层公寓和一幢高10层的拱门住宅。在博菲利身上体现出西班牙艺术家特有的狂放气质,一切严肃的精神状态在他手下似乎都变成了舞台上的戏剧性表演。通过居住者的眼睛,他似乎要证明的仍然是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个“虚词”。诗人孟浪在他著名的诗篇《剧场效果》中这样写:“把打算永远沉默下去的我,钉在舞台中央那堵假墙上。”博菲利的建筑同样是堵“假墙”。在诗中,沉默的是道具,那么,博菲利剧场的道具是什么呢?他所做的一切不正是在努力地使建筑戏剧化,道具化?虽然建筑沉默着,但正是这种沉默使建筑、道具更好地言说,诚如孟浪接下来继续所写的:“我就成了最有说服力的道具。”博菲利让一幢像剧场一样的建筑成为舞台背景,于是,所有的居住者都是演员,都在复活和传说着一个古老的国度:古罗马和路易十四、拿破仑的法兰西。 三、空间意识形态:双重译码和秩序的消解 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宏系统是在更广袤的地域中观察建筑:空间的意识形态性。弗雷得里克·詹姆逊在《建筑与意识形态批判》一文中阐述了空间意识形态产生的必然性:“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或社会形态所体现的基于人体构想的空间观念或范式不相同,那么对于某种所谓更‘自然’的人体构想所形成的空间观念进行现象学的‘还原’,其结果似乎都是意识形态的,如果不是怀旧性的话。”历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暴力行为,照罗兰·巴尔特的说法,它还是“一场噩梦”,是“某一集团对其他集团实施暴力的过程”。建筑的历史和政治的历史、王国的历史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潮流否定另一个潮流,将自己的编码方式强加给读者群,从而在读者群中找寻自己拥护者的过程。毋庸置疑,詹姆逊的论断开拓了一个转折性的新领域,如果说考察后现代建筑的微系统、中系统都还拘泥于建筑的实体,拘泥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工程学角度的建筑研究,那么,从詹姆逊所开拓的空间社会学开始,建筑抛弃了物质的外壳,人们可以在更宽广的背景中把握建筑的精神内核。 纸上建筑运动的兴起印证了詹姆逊的预言,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为大众的建筑”被雷姆·库哈斯、古兰巴库、海杜克等最极端的建筑艺术家“为建筑而建筑”的意识形态所取代。后者强调一种建筑观念的革新精神。当然,即使是库哈斯这样的设计师,他的作品也仍然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的批判和诠释。在以海杜克为首的叙述学性建筑学派的作品中,建筑空间被认定是被人生活、经历和感知的生活方式。叙述学性建筑学派的作品虽然是一种“破坏了的完美”,但建筑文本仍然是对他们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的执行。 在后现代时期,每一座建筑作品都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因而这就牵涉到一个美学统一性的问题。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查尔斯·詹克斯认为后现代建筑正在被两个层次上的读者解读,一类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建筑师和学者,另一类则是广大的受众。这两者以各自的文化背景为依托独自对后现代建筑进行着翻译工作,可以这样说,不论何者,在将来所翻译为自己的一整套建筑美学时,他们实际是在曲解着建筑的文化意图。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安装了翻译软件的电脑。翻译的主体是一个感性的装置,他(她)为意识形态所支配,对建筑发出赞美或者诅咒的呼声。这一现象同样是后现代时期的特权,但在后现代时期,这一现象才变得那样突出。而在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控制之下,建筑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争议,支持者和反对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双重译码必然使建筑的单一性结论仅仅停留在可能性的层面上。读者和建筑师都可以对建筑作品评头论足,观点的冲撞使后现代建筑秩序在批评的层面就已经分崩离析。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声音,也再没有一种风格样式能够控制世界一个甚至半个世纪。对于建筑师们来说,空间已分裂成场所,地域也已成为可揶揄、可戏仿的传说对象。似乎在后现代时期,奥地利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建筑界大有吞并一切之势:商业气息和精英意识并存、象征性构造和陈词滥调的国际风格并行不悖已成为现代时期的标志性场景,而贯穿这一时期的主动脉,如果有的话那也只能说是“上帝是无形的主宰”。 本文试图从三个敞开又隐蔽的系统逐级递进,简略地描述后现代主义建筑模式的意义结构。从作为构成性特征的场所精神、地域美学和空间意识形态三大系统出发,我们可以对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一番审视,考察它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变动关系。它们是革命也是传承,是一段历史的终结也是另一段历史的开始。在这光辉的时段里,引力与斥力、先锋与保守、媚雅与媚俗正在同一空间内对话、争端,它们激起的火花必将引领新的革命和传承,一句话:后现代主义建筑永远在场。 P18-21 序言 20世纪中叶,一场关于社会文化、艺术、哲学的社会思潮在欧美产生并蔓延,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作为时间概念,它是“现代”的延伸,它通常用来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社会整体文化变异。如果说现代社会是基于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基础之上的话,那么后现代社会则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时空压缩基础之上的。尽管我们难以给“后现代”确定一个清晰的时间临界点,但可以确信我们正生存于一个后现代社会中。所谓后现代主义,是指反对强调主体陛、反对把主观与客观相对立的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一词,有关学者在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风格争论中就已提出,其“现代”主要指17一18世纪时期。德国哲学家尼采明确提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认识论,他的哲学主张也反对主体性。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反对在场的本体论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在建筑领域,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人们更关心于日常生活的思想特点。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在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中,建筑师杂糅了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建筑元素,体现出了后现代的设计理念。在后现代社会,建筑领域没有明晰的流派之说,许多建筑师兼顾多种风格,往往是众多建筑风格的拼贴、混合与折中;人们一般很难准确分辨出某一建筑形式和风格,所以有所谓新古典、新现代、乡土派、高技派,还有历史主义、生态主义、绿色主义、波普主义、解构主义或结构主义等等。由于多媒体、高技术建材、结构技术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的幻想无所不能,所以有后现代的高技派、极简主义、张拉结构、薄壳结构等等。后现代建筑既无历史也无将来,它们似乎突然空降在了西方后现代城市的上空。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被称为后现代建筑宣言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反传统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在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传统的倾向更加强烈。对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等,以“后现代主义”一词用得最广。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杂志中经常出现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实际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仍然为数寥寥。比较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对正在逐步融入世界建筑发展潮流的中国建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建筑教育界对国外后现代建筑思潮和相关作品的译介较早,但在相关理论研究上却比较滞后。由于理论研究工作没有跟上,目前中国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整体研究水平还较低,这也是中国本土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出现混杂、模仿、错位和拼贴的重要原因。 为了对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更加生动地展示后现代建筑思想,更深层次地对后现代建筑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也为了给广大建筑理论界、建筑设计界、建筑高校专业师生以及房地产企业等,提供一套内容全面、资料详实、实用性强的后现代建筑文化读物,重庆鼠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编辑了这套“后现代建筑文化读本”。全套书包括《后现代建筑杂交》、《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国外后现代大师文存》、《西方建筑的7种图谱》、《城市的尖叫:后现代建筑图景》、《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混杂搅拌:后现代建筑的N种变异》、《建筑事件,解构6人》和《旋转木马:后现代建筑的12个人》共九本书。 这套丛书分为人物事件、建筑作品和理论文献三个阅读序列;除了用图谱方式梳理了“后现代”这个大历史的演变过程外,还系统介绍了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高技术派、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建筑风格流派;分析了后现代时代的代表人物(如菲利浦·约翰逊、伯纳德·屈米、雷姆·库哈斯、阿尔多·罗西、扎哈·哈迪德等人)的代表建筑作品和主要思想。另外,丛书还精选了后现代理论大师和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献,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阐释了后现代的思想和精神。整套丛书资料全面丰富、观点精练有趣、视角新奇独特,注重可读性,是国内首次集中系统地介绍后现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全书。书中同时还选配了大量图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层次分明、图文并茂的阅读空间。 编辑出版这套丛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保证书稿质量,本书编撰人员从2006年6月开始策划组稿,从各大图书馆以及互联网上收集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料信息,这些工作使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书稿出版质量上,都做到了尽可能完善。 这套图书既是建筑专业读物,又是一般普及性文化读物。我们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全面、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后现代主义思想、文化和建筑,可以为建筑界、设计界、建筑院校、房地产业界、城市规划机构及普通建筑爱好者等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关于后现代建筑文化方面的系统参考资料。 尹国均 2007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