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时期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现状与特点”课题获得立项。数年努力,课题研究的成果《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终于得以成书。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价值观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关于青少年主流价值观若干重要问题;第三部分报告了若干价值观尤其是主流价值观;第四部分就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本书从心理学视角对我国当代青少年学生主流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探究,并阐述了有关的教育观点。第一部分介绍了价值观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阐述了当今探究青少年主流价值观的意义和价值,勾画了探究该问题的思路和工作。第二部分介绍了关于青少年主流价值观若干重要问题(如内涵与取向、总体特点与群体特点、影响因素等)的公众观调查结果。第三部分报告了若干价值观尤其是主流价值观(如公正、关爱、人权、生态、诚信、劳动等价值观)的心理学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就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价值观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发展(代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价值观心理学研究概念
价值观研究回顾:心理学视角
青少年价值观:视域与探究
第二部分 青少年主流价值观的公众观调查
青少年心目中的主流价值观及其涵义
青少年主流价值观的取向特点
青少年主流价值观的总体特点
青少年主流价值观的群体特点
青少年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心目中的若干价值观者特征
第三部分 主流价值观的实证研究
6~10岁儿童上苍公正判断的发展特点
10~16岁学生内在公正观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人权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
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
10~16岁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
小学儿童公益劳动价值观的发展特点
模拟情境中的公正行为:分配行为及其与判断反应的关系
模拟情境中的关爱行为:捐赠行为及其与认同反应的关系
青年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价值观:抗“SARS”期间的一项调查
第四部分 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
价值观教育的多维观模型
道德与习俗的区分及其关系: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领域理论
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