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老字号(6)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张庶平//张之君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华老字号》丛书之第六册。该书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丰富翔实,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以及实用性于一体。

该书的出版,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有利于广泛地宣传我国老字号企业,不断提高其知名度,以利于扩大生产经营,为我国经济建设增添新的力量,并使其为我国现代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促进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和服务水平。

内容推荐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这就必须更广泛地宣传我国老字号企业,不断提高其知名度,以利于扩大生产经营,为我国经济建设增添新的力量,并使其为我国现代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促进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和服务水平。编纂出版这套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丰富翔实,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以及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华老字号》丛书,必将受到国内外各界广大读者的青睐和欢迎。

本书为该丛书的第六册。

目录

文房五宝之一漳州八宝印泥厂

百年名剑铺龙泉沈广隆

东方工艺之花杭州都锦生丝织厂

寿山石雕老号福州青芝田

传承漆艺精华的厦门优必德

杭州朱炳新的金星铜世界

青瓷耀中华的龙泉官窑瓷业

弘扬茶文化的杭州太极茶道苑

名茶荟萃的苏州玉露春茶庄

德艺双馨的杭州方回春堂国药馆

以“佛跳墙”闻名的福州聚春园

名满江南的苏州石家饭店

名扬四海的苏州得月楼

风味独特的厦门南普陀素菜馆

苏帮名菜馆苏州松鹤楼

重振雄风的江苏昆山奥灶馆

宿迁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馆

上海本帮菜馆老隆兴

二毛烧鸡满城香的河北珍积成

享誉金陵的李顺昌洋服公司

安徽天茗庄再创黄山毛峰新辉煌

福州寿山石雕名店冯华记

舒席闻名的安徽潜山供销公司

经营乌龙茶的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

驰名中外的杭州张小泉剪刀公司

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誉画林

为民族音乐服务的老天华乐器店

苏州著名老茶馆三万昌

源远流长的苏州春蕾茶庄

江苏洋河酒美名扬四海

西子湖畔名酒家杭州山外山菜馆

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

秦淮河畔的南京永安商场

技艺精湛的浙江龙泉千字号剑铺

以太平燕闻名的福州同利肉燕老铺

福建著名特产鼎鼎肉松史话

江阴老酱园华士酿造厂

名扬四方的南通四宜糕团店

茶香百年的常州老天泰

经营苏式蜜饯的杭州蜜饯厂

福州风味的大福星鱼丸店

苏式蜜饯名厂常州豫成丰

食品大企业南京肉类联合加工厂

厦门鼓浪屿的陈记鼓龙饼家

产品畅销国内外的浙江制丝一厂

花巷深处的福州品日有肉松老铺

广新茶叶香镇江

品质至上的徐州老同昌茶庄

浙江名菜馆杭州天香楼

土特产品齐全的无锡三阳公司

声誉卓著的南京新街口菜场

饮誉古都的邯郸一篓油水饺餐厅

名噪榕城的福州老卤酱鸭店

不断发展的江苏万通酱园

乡士风味馄饨店厦门扁食嫂公司

以荣莉花茶闻名的福州茶厂

宜兴陶瓷集散地苏农陶业公司

浙江绍兴黄酒占越龙山

重质量讲信誉的淮南亨得利

榕城特色小吃店土伯捞化

“天字第一茶号”杭州翁隆盛

香干出名的宁波楼茂记食品公司

苏州乾生元麻饼喷喷香

久享盛名的宁波状元楼宾馆

泉州美食店好成财牛排馆

杭州药业老号张同泰

糕团名店苏州黄天源

独具特色的徐州老浴德池

为民俗服务的扬州吴正泰香店

老品牌新发展的厦门黄金香公司

百年名药房厦门齐安堂

百年茶食店新昌同兴公司

宁波果品名店大有南货号

美名远扬的厦门送记黄金香

享誉榕城的福州美且有糕点厂

百年味不变的厦门慧艺肉松店

浙江新昌天姥食品竞风流

真正陆稿荐肉庄的无锡酱排骨

苏州最老的腌腊店生春阳

腊味名店杭州万隆火腿庄

上海老正和染厂大事记

苏州著名熟肉铺陆稿荐

盛名不衰的福州木金肉丸公司

历经百年的福州依海肉燕老铺

以麻饼出名的衢州邵永丰成正食品厂

祥字老号苏州乾泰祥绸布商店

宁式酒菜面店杭州状元馆

重放光彩的苏州蜜饯厂

久负盛名的南京韩复兴板鸭店

浙江著名剑铺龙泉万字号宝剑厂

异彩纷呈的苏州南新陶瓷商店

面貌一新的江苏如皋老松林饭店

艺苑明珠杭州王星记扇业公司

宾至如归的南京建康饭店

不断发展的厦门新四海土特产商店

南浔知名企业正茂斋食品厂

杭州朱炳仁的金星铜工程公司

合肥百年食品名店张顺兴号

苏帮名菜馆苏州义昌福

致力于滋补食疗的杭州李宝赢堂

江苏平望调料厂辣油辣酱分外香

浙南茶食老店瑞安李大同

保持传统工艺的杭州潘永泰棉花店

以冬菇鸡饺闻名的合肥刘鸿盛饺面馆

福州夏氏仙兴馆闽菜甜点誉榕城

名扬闽台的厦门邵氏贡丸店

杭州蒋同顺老店展新姿

生机蓬勃的厦门同英布店

杭州天一堂的小热昏梨膏糖

重质量讲信誉的宁波钟表眼镜公司

老企业新发展的厦门淘化大同公司

浙东名店宁波源康纺织品商场

以马祖平安饼闻名的福建复茂饼家

芜湖耿福兴菜馆的变迁

安徽糕点名店麦陇香食品厂

江苏湘城老大房的猪油枣泥麻饼

福州风味酒家厦门新南轩

色香味俱佳的厦门庆兰斋饼家

泉州海丝金风元霄林家专卖店

宁波南货名店怡泰祥

福建长汀的马老七米粉公司

宁波糕点名店升阳泰商场

以鲜闻名的杭州西乐园羊汤饭店

世代相传的福州兴化府何氏卤面店

诚心可鉴的宁波老三进鞋帽商店

南京最早的现代商场中央商场

金华火腿第一品牌浙江雪舫蒋

福建洪濑黑果卤料店的黑果鸡爪

服务功能齐全的南京三新池浴室

南京板鸭老店魏洪兴

厦门慎昌慎时钟表眼镜店重放异彩

徽味依旧的芜湖同庆楼菜馆

冀东老企业唐山华新利源纺织公司

驰名宁波的天胜照相馆

宁波甜食名店缸鸭狗

服务周到的芜湖大观园浴室

保持经营特色的厦门建成百货商店

保定著名老店白运章包子铺

品种齐全的南京天福纺织品商场

享誉中外的安徽祁门茶厂

安徽著名酿造企业胡玉美公司

服务于民的福州南星澡堂

经济实惠的杭州多益处酒家

工贸结合的杭州老大房食品店

注重商品质量的常州副食品商场

香飘四海的福州立日有食品公司

保持经营特色的食品店杭州九芝斋

缫丝老企业浙江德清顺丰丝厂

经营赛园橄榄的厦门豪峰公司

福州时果老店醉仙楼

以杭帮菜著称的杭州酒家

客家风味的厦门山里人家餐厅

绸布老企业江苏东台永泰祥

注重原汁原味的厦门福禄源肉松店

泉州清凉小吃店秉正石花膏

传统风味的泉州蓝氏钟楼肉粽店

蕴含女文化的福建惠安瑞芳鱼卷店

电器大企业上海华通开关厂

名扬皖南的老余昌钟表眼镜公司

宁波著名酱园味华食品公司

音乐爱好者之友厦门华成琴行

享有盛誉合肥大光明眼镜店

厦门鼓浪屿胜记黄金香肉松店

注重服务的南京鹤鸣鞋帽店

厦门风味名店好清香酒楼

盛名长存的南京张小泉剪刀店

安庆枞阳县土产公司的锦纶酱干

为舟山渔场服务的宁波冷藏公司

经营灵活的石家庄碧春茶叶店

正宗徽菜馆宁波东福园

历史名酒之乡邯郸丛台酒业公司

风味诱人的唐山新新麻糖厂

便利民众的宁波利民五金商店

热心为居民服务的厦门林扁豆腐店

产品多样的厦门宏旺味香食品公司

台资鱼丸企业厦门安井公司

南通薄荷油香飘海内外

经营有方的常州瑞和泰副食品商场

厦门鼓浪屿风味食品店叶氏麻糍

脍炙人口的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古运河畔的明珠镇江油麻商店

为渔民服务的常州乾昌油麻号

福州调味品名厂民天集团公司

台湾风味的福州永和鱼丸店

沙茶酱闻名的厦门林滨餐厅

弘扬国货出名的苏州人民商场

著名茶食店厦门隆滨深

卤鸭香鹭岛的厦门荣辉公司

苏州摄影名店国际照相馆

酱油飘香的南京酿化厂

洋溢文化色彩的厦门天仙旅社

特色馅饼店厦门汪记食品公司

求新求美的南京金谷女子服装店

黄酒生产厂家厦门绍江公司

生产馅饼的厦门同安美味食品厂

以牛肉羹闻名的福建石师许记牛肉馆

经营海参的厦门奇旺公司

泉州名小吃亚佛春饼皮店

以卤鸭闻名的厦门周宝珍卤味店

名扬中外的福建老酒酒业公司

注重信誉的徐州泰康回民食品店

发扬爱国传统的南京太平商场

鱼丸香万家的厦门源香食品公司

厦门招治薄饼店祖传薄饼今更香

专营面线糊的泉州锡国饮食店

饮誉海内外的宿迁红楼酒家

翘首淮海的徐州百货大楼

在改革中发展的无锡第一百货公司

以德经商的邢台中桥商场

猪禽流通展辉煌的徐州食品公司

不断深化改革的常州百货大楼

土产集散中心南京土产棉麻公司

诚心为农服务的江苏张渚供销社

蓬勃发展的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

不断拓展市场的徐州五交化公司

服务一流的福州台江百货大楼

充满生机的江苏五交化总公司

开拓奋进的江苏省食品总公司

麻油大企业上海三添公司

徽商第一店合肥百货大楼

名优食品荟萃的宁波冠生园

广开市场的厦门新为天食品公司

塔牌绍兴酒厂家浙江粮油食品公司

厦门厦浪屿饼家的鹭浪屿馅饼

著名豆制品厂家厦门古龙公司

打造米酒品牌的特泉酒业公司

厦门知名糕点厂仁真工贸公司

福州食品公司肉制品加工厂

浙江义乌丹溪酒业公司

浙江龙泉宝剑厂公司

福建农大科教蜂产品开发部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文房五宝之一漳州八宝印泥厂

位于闽南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以有水仙花、片仔癀、八宝印泥三宝而闻名天下。其中,八宝印泥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它是以珍珠、朱砂、金箔等为原料,以特殊加工方法精制而成,具有色泽鲜明,气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烧留痕、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等优点,享有“印纸则桃花欲笑,钤朱而墨韵增辉”的赞誉。

漳州八宝印泥创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创制人魏长安,早期经营“源丰药店”,他研制的“八宝药膏”,可治刀伤、灼伤、狂犬咬伤,但因造价昂贵,问津者无几。魏氏平素爱好书画,一次偶然把八宝膏药用以钤印,鲜艳非凡,效果甚佳。于是,在制作药膏的基础上,研制成“八宝印泥”应市。此品克服了历代沿用的以蜜敷朱盖章易脱不耐藏的缺陷,文人墨士惊为异宝,一时生意兴隆。当时的道尹澄漳成用过魏长安研制的印泥后,认为品质极优,便劝他专营八宝印泥,并为其店取号“魏丽华斋”。此道尹还将八宝印泥作为贡品送上京城,乾隆皇帝将其颁赐近臣,又派员到漳州征调,专供朝廷使用。

1910年和1915年,漳州八宝印泥参加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外展览会,荣获特别奖、优质奖、甲等奖。1935年,参加福建省特产竞赛会和在台湾举办的博览会,荣获特等奖、金质奖。爪哇、仰光等地的许多华侨团体,热诚为漳州八宝印泥喝彩,题写赠送“国货之光”、“金石增辉”、“驰名神州”等奖状、银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漳州八宝印泥亲笔题赠墨宝“品重珍珠”。抗日战争胜利后,漳州八宝印泥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

解放前,漳州城内有四家八宝印泥作坊,但互守工艺秘密,产量甚少,经销不畅,濒临绝境。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组建“漳州八宝印泥厂”,综合各家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汇集名家精华,使八宝印泥重放光彩。198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为扶持发展漳州八宝印泥生产,拨款兴建一座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八宝印泥大楼。

漳州八宝印泥厂以新科学方法同传统工艺相结合,在生产技术上精益求精,使八宝印泥质量更精更美。其产品已畅销国内,远销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东南亚各国。

漳州八宝印泥多次荣获嘉奖。1980年,获福建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全国轻工业优质出口产品铜奖。1991年,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奖。1992年,获中国旅游品“天马奖”。其包装装潢,获福建省二轻厅包装装潢奖。2003年,漳州丹霞牌八宝印泥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国之宝”称号。漳州八宝印泥厂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漳州八宝印泥受到各界名人的高度赞扬。1982年,书画大师刘海粟亲笔题写“漳州八宝印泥”以志留念。1987年,全国书画家协会主席启功题赠“霜叶争辉”。著名书画家沈鹏、君瘦石、卢光照、何海霞、宇文洲、秦岭云、唐云、应野平、钱行健等,也分别为其作画题词。1989年春节,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赞词“万花丛中别样红”。同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名誉会长方毅视察漳州八宝印泥厂时说:“书画作品完成后盖上印章,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印泥也是一宝呀!”并题词“八宝生辉”。此后,方老又两次来厂视察,并题写“三访漳州八宝印泥厂”。1994年春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为该厂题写厂名。1995年春节,国务委员李铁映到厂视察时题词“文房五宝”。至今计有100多位名人、书画家作画、题词,给漳州八宝印泥厂增光添彩。

漳州市八宝印泥厂,地址在福建省漳州市青年路242号,厂长杨锡伟,电话0596—2023125,邮编363000。

(八宝印泥厂供稿)  

百年名剑铺 龙泉沈广隆

浙江龙泉的宝剑,堪称武林一绝。在龙泉东南隅稽圣潭边的沈广隆剑铺所铸之剑,因其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精致、造型独特,而格外受到青睐。其名剑有“云花”、“日月乾坤”、“至尊”、“子『龙”、“冷月”等,奇珍荟萃,美不胜收。

龙泉宝剑的祖师当举春秋时代的欧冶子。《越绝书》载:欧冶子奉楚王之命铸剑,为寻铸剑圣地遍访江南名川,辗转赣闽,入龙泉境内,见秦溪山郁郁葱葱,七口如北斗排列之井清澈见底,旁有湖十数亩,曲径幽静,乃铸剑胜地,遂取铁英铸剑三枚,即“龙渊”、“泰阿”、“工布”。三剑锋利无比,剑身纹饰美观,楚王大悦。自此龙泉宝剑盛誉天下。后人为念其功迹,在铸剑处建立剑池阁与将军庙,庙内龛阁供果满桌,红烛高照,香烟缭绕。

古往今来,龙泉宝剑赢得诸多文人名士的赞赏。唐代诗人郭震酷爱宝剑,因以剑“任侠使气”,触犯武后而招祸,却又以《古剑篇》囚祸得福而成名。若无龙泉宝剑的精美绝伦,岂有郭震辞光流彩的华章!

欧冶子的铸剑术世代相传,龙泉历代都有以铸剑为业的名师。沈广隆剑铺的创始人沈廷泉(又名廷璋),处州(今丽水、龙泉等地区)碧湖人氏,继承父业,以经营铁铺为生,颇具名气。清光绪八年(1882年),他风华正茂,却怀才不遇而困郁。一道士过路而见,遂占一卜。道士细心打量一番后日:“你五官端庄,气色非常,肌骨掌纹也不逊,但纵有气色也枉然。”沈廷泉急问以何可解,道士默顿,侧身遥指西南曰:“你名廷泉,当定居龙泉。今壬午年,壬有王字之相,大吉大利也!”是年秋,沈廷泉迁居龙泉创业,在衙前挂牌开设“沈广隆剑铺”,以“壬”字为号。沈廷泉本是铁匠高手,生性又聪颖过人,适逢龙泉剑业兴隆之运,技业与日俱增。1914年,县知事杨毓奇主持剑业精英大比武,他以一剑洞穿三枚铜板,并将另家参赛之剑斩为二截而夺得“剑魁”之称。知县挥毫题写“沈广隆剑铺”横匾,乡绅李观养赞日:“论剑杨知县,夺魁沈廷璋”。1915年,沈廷泉的壬字号剑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奖章。从此“沈广隆剑铺”名声大振。

沈廷泉年迈隐居,抑郁无聊,而赴道山。其五子(焕文、焕武、焕周、焕清、焕全)也业已长大成人,沈氏剑铺转入第二代,时称“铸剑之家文武周清全”。1930年秋,南京举办全国国术大比赛,沈氏之剑与北平、天津、上海等八省之剑相比,以“能断发斩铁锋利无比,能屈能伸富有弹性,原色自然寒光逼人,剑身纹饰图案古朴”而被评为“最优秀剑”。1935年,蒋介石5l寿辰,省主席黄绍舷托沈广隆特制剑一枚,上刻“敬送蒋委员长五旬寿辰——浙江省政府献”。

1942年日冠入侵,龙泉城被炸,火烧剑铺。一直为祖业竭忠尽力的老三沈焕周成了沈广降剑铺第二代掌门人。他研制出纯钢宝剑,又以新法淬水,使宝剑刚柔并寓,能屈能伸,富有弹性。他首创养光工艺,使宝剑发出自然青寒之光。剑身造型变为“菖蒲叶”状,既别致又宜起舞。剑面圆形七星改为五角形,并新创“龙凤吉祥”、“八仙云游”、“钟馗神剌”等图纹。

解放后,沈焕周及其子沈午荣、沈新培,以精湛的技艺成为龙泉宝剑业的顶梁柱。沈午荣任龙泉宝剑厂厂长,沈新培则为生产技术的骨干。1956年,由沈焕周精心铸制一枚宝剑,献给毛主席。1972年,沈氏父子三人竭心制作一枚宝剑作为国礼,赠送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4年,沈新培研制出古代名剑“鱼肠剑”,获省创新设计奖;1981年,他参加全国艺代会,受到华国锋、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1984年,华夏大地改革开放。沈氏第三代传人沈午荣、沈新培毅然辞去公职,重张“沈广隆剑铺”。此剑铺坐落在龙泉市东南稽圣潭之边,依山傍水,绿荫蔽地,环境幽雅。相传,欧冶子大师当年铸剑的秦溪剑池深处的泉脉与圣潭相通,今盛夏取潭水淬剑,仍有寒侵齿骨之感。

独具匠心、身怀绝技的沈新培,于1985年成功铸出自然花纹钢剑,使失传千古的中华剑魂国宝重放异彩。同年,在龙城剑业质量大评比中,沈广隆之剑再度夺魁。1991年,沈新培荣获铸剑业工艺美术大师,录入《中国人物年鉴》。1993年,他依据父辈的描述及龙渊剑“登高山临深渊”的内涵,刻意铸出“日月乾坤”刀和剑,获国家发明专利。同年,在济南召开的首届中国武术器材审评会上,一举荣获三项金奖。此剑独树一帜的造型与恰到好处的重心,被国家武院选为中国武术锦标赛指定器械。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彩色电视片《龙泉宝剑》,以沈广隆剑铺为主场景,真实记录了其精湛而高超的铸剑术。沈广隆剑铺蜚声海内外,沈新培不愧为一代铸剑大师。

沈氏第四代传人沈新培之子沈州,自幼随父学艺,深受剑艺熏陶,现已手艺过人。1996年,他研制的“至尊剑”获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会金奖,沈广隆剑铺后继有人。

沈氏之剑以上乘质量和奇珍荟萃的品种,誉销国内各省市和海外的日本、美国及东南亚,深受社会各界文化人上和国际友人的称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题词:“剑气冲霄汉,青光照人间”;武术界老前辈蔡龙云书赞:“当代欧冶”;著名书法家王凤鹏题写“正宗沈广隆”。可谓一柄青锋承千占,三尺龙泉万卷书。

沈广隆剑铺,地址在浙江省龙泉巾,经理沈州,电话0578—7122331,邮编323700。

(寒梅供稿)

P1-5

序言

集腋成裘,众志成城。经各地商业部门和有关部门两年多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中华老字号》丛书终于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项带有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祖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衷心祝贺它的问世。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有成千上万家历史悠久的工商企业。它们各具特色,独树一帜,其中,有些是以产品精良、风味独特见长,有些则以信誉第一、服务上乘著称,不仅驰名国内,而且蜚声海外。由于它们生产和经营上的优势,一代一代地延续发展几百年而不衰。这些老字号是祖国丰富遗产中的瑰宝,弥足珍贵,我们及后人要非常珍惜它、爱护它、培养它,使其传统特色能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使很多过去被埋没的明珠——老字号又重放异彩,吸引着日益众多的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留恋之情。他们中有些人或要求与这些老字号建立业务联系,共同合作开拓,扩大生产经营领域;或要求学习老字号独特的传统生产工艺和经营管理经验;或慕名前往参观购物;或收集历史资料,作为珍贵文物加以鉴赏和保存。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这就必须更广泛地宣传我国老字号企业,不断提高其知名度,以利于扩大生产经营,为我国经济建设增添新的力量,并使其为我国现代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促进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和服务水平。编纂出版这套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丰富翔实,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以及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华老字号》丛书,必将受到国内外各界广大读者的青睐和欢迎。但由于资料不足,加之不少知情者已相继辞世,以及受我们编纂人员水平所限等原因,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希有关方面人士及广大热心的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本书的编纂、出版和发行,承蒙国家新闻出版署、新华通讯社,以及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国家烟草专卖局、新华书店总店等部门鼎力支持与合作,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后记

《中华老字号》第一至六册全部出版完毕。编辑工作得到有关企业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谨致谢忱!

由于机构调整、编辑人员变动、部分稿件基础较差等原因,延误了出版时间,深表歉意。

第六册采用的大部分是多年前企业报送的稿件,未能反映近期的变化,企业地址、负责人、电话、邮编亦可能已有变动,特此说明。

《中华老字号》编辑部

2007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