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毛以林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以林(道少斋主人)最新作品!年度中医热文!中医名家邓铁涛、朱良春、袁肇凯、刘新祥、马继松联袂推荐!一看就懂的中医好书!作者从“中医有用吗”开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打好中医的基本功,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讲述个人的治学观点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和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

内容推荐

作者从“中医有用吗”开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打好中医的基本功,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讲述个人的治学观点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和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作者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寓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之中,给读者营造—种轻松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业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讲 从“中医有用吗?”说起/1

——讲述几个真实的故事

第二讲 打好中医的基本功/9

——用实例检查一下你的中医基本功

第三讲 读书与临床运用/22

——随谈我的读书心得

第四讲 如何提高I临床技艺/30

——从实例谈谈临床经验的积累

第五讲 莫因技小而不为/39

——谈谈吴茱萸外用的临床心得

第六讲 中医的理论能指导临床吗?45

——说说几个疑难病例的治疗

第七讲 被神化了的脉诊/56

——谈谈如何正确地看待脉诊

第八讲 浅说“证”的内涵/65

——从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谈谈“证”的概念

第九讲 从病例谈“随证施治”/74

——从实例谈临床如何抓主症

第十讲 施治处方贵在知常达变/84

——从实例谈治病要善于变通

第十一讲 中医药也能治疗危重症/93

——从一重症心衰患者抢救产生的感想

第十二讲 被逼出来的中药神奇疗效/101

——讲几个不宜或拒绝再接受西药治疗的病例

第十三讲 真的是“急则西医,慢则中医”吗?/111

——改变中医是“慢郎中”的错误概念

第十四讲 “炎症”并非皆“热证”/119

——浅谈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运用中的误区

第十五讲 正确看待中西医病名对照/125

——浅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差别

第十六讲 中医重气化,西医重形质/136

——从一例阿-斯综合征的治疗谈谈“大气下陷”理论的临床运用

第十七讲 如何摆脱西医思维对中医辨证施治的束缚/146

——从实例谈如何排除辨病对辨证施治的干扰

第十八讲 先留人再治病/156

——浅谈危重病抢救中运用中药的关键

第十九讲 心衰临床辨治体会/173

——说说心衰临床运用中药常见的错误

第二十讲 浅说汗证的临床辨治/178

——兼说真假寒热证

结语/184

——让我们共同托起中医的明天

试读章节

一、记住作者自创方剂并善于临床化裁

中医的古籍可谓汗牛充栋,想每本书都读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很重要,每一门专业课的发展史中都提到了各个年代的代表作,这些代表作就是我们要阅读的。

阅读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精读,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知要》、《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疫疹一得》、《温病条辨》等,不仅要读熟,而且重要的条文要会背,我这是说做内科的,其他科的都有代表作,像外科的《外科正宗》、妇科的《傅青主女科》等等。当然,内科的医师最好对每科的代表作也能读一读,这可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思维。这些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是泛读,要选好读本。当然各人读书的经验不同,我的经验是泛读的本子要注意作者自己加注的地方。一般地说,内科的古籍,很多书绝大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重复的,只是注解的方法有所不同,也就是作者对前人的经验看法不同,当你有以上精读的基础后,你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对于作者个人的经验,应加以重视。往往一个医家。一生就创出那么几个方子来。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常常会加以自注。这些东西。你得细看,并记录下来,到临床上去印证,说不准你就学到手了。

下面说说我是怎么读《医学心悟》这本书的,《医学心悟》共分6卷,其主要内容大家看看书就行了。我读这本书,时间花得很多,最后学到手的就是程氏自创的几首方,哪几首?启膈散,治痢散,止嗽散,消瘰丸,加味香苏散,其中除治痢散外,大家可能都很熟,但是你在临床上真的能很好地运用吗?

我简单地谈谈其中2个方。

1.止嗽散这是大家最熟的方剂了,先看看程氏原书是怎么说的。程氏强调,“外感之邪,初病在肺,肺咳不已,则移于六腑”,“凡咳嗽之法,贵在初起得法为善,属风寒者十居其九。故初治必须发散,而又不可以过散,不散则邪气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请注意在止嗽散下,自注“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从上面这段文字看,止嗽散实际上是治风寒咳嗽初起,临床效果确实不错(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但在临床上有这么一些患者,确系风寒咳嗽,但就是久咳不止,用止嗽散效果就是不好,诸位不知有这样的体会吗?

这样的病例在临床很多,即使是风寒犯肺,用止嗽散不一定像书上说的疗效很好,那么你就要思考为什么?以古人方治今人病,有时候须加减。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加诃子。有人说外感咳嗽忌用收敛,诃子有收敛邪气的作用,用之会引起闭门留寇。这就要看你对诃子药性的认识了,有本草书(原书名一时想不起了)上说该药有邪无邪均可运用,说明什么?该药没有闭门留寇的弊端,可以收敛肺气而不留邪气,外感咳嗽的患者久咳不止往往是因为肺气耗散不收,不收敛往往很难取得好疗效,这在临床上我们是经过实践验证的。

朱丹溪说“用古方治今病”,当“药随证变”,“证随药愈”。

2.治痢散原方说“专治痢疾初起,不论赤白皆效”,又说本方“加黄连,尤效”。用方极平:葛根、苦参、陈皮、松罗茶、赤芍、麦芽、山楂。这方无芍药汤、白头翁汤的苦寒,用之效果如何?到临床验证,我发现其疗效比另两方好得多。结合现代的分析,其中苦参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后来我看《中医百年百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济仁,张舜华》,李老以苦参作为主药,组方5首,辨证地用于丝虫病、尿路感染,说明苦参抗炎疗效确实。另外我还汲取别人的经验在辨证的基础上用苦参抗心律失常,而且疗效很可靠,诸位不妨试试,当然使用的前提是要符合中医的辨证。

二、临床遇到难题有目的地去读书

我们曾收治一个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首发症状是呼吸困难,在某医科大学诊治半年,病情无明显好转,一直依靠呼吸机维持,后来转我院,希望中医能发挥疗效,经过辨证,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补中益气汤加仙茅、淫羊藿等味,治了几个月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最后患者还是失望地离开人世。

为什么中药无效?是辨证用药错误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后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翻阅了大量资料,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在《碥石集》第一集中,邓老有详细的论述,经过分析,发现我们的立法和用药和邓老基本一致,而在用药剂量上有很大的差别,邓老用黄芪剂量很大,难道问题出在这儿?

其后我们碰到一个8岁的小孩患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四肢无力,构音不清,精神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就诊因自己不能行走,由其父背着来诊。西药予溴斯的明,中药予补中益气汤加仙茅、淫羊藿加减,其中黄芪用到50g,日1剂。患者带药回家,家人把这方给一乡间老中医看,老先生说,小儿为纯阳之体,黄芪系补阳药,剂量过大恐不利。患者家属不放心,通过关系找到邓铁涛教授诊治,邓老看过方子说,原方很好(从这里可以看出邓老前辈对后学者的爱护,无诋毁,也不轻易地否定用方),只是要求患者每天早晚再用黄芪泡水代茶饮。说明什么,黄芪的剂量还不够!后来这患者服方8个月,各种症状都缓解了。

再后来我们看到了《邓铁涛医案与研究》这本书,该书详细地记录了成功抢救的多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用方,通过分析我们肯定地说治疗思路很正确,没有好疗效的原因是在剂量上没掌握好。

日本汉方医学家丹波元简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矢道数明、藤本健也说:“汉方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剂量”,信不诬也!

带着问题读书是学习中医和提高中医临床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P22-25

序言

中医药已有数千年历史,而西医进入中国不过百年,百年以前中医药是解除广大人民病苦的主要手段。通过实践,中医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涌现了大批的名医,古代有扁鹊、华佗,近代有叶天士、吴鞠通。而现代的长沙也有谭日强、刘炳凡等中医大家,他们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治病疗效好,在医师和患者中都有很高的威望。

然而,中医学博大精深,不易学懂、学透。毛以林教授在网上用他深厚的中医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具体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略,深受网友医师们的欢迎。我是西医,但从工作中体会到中医的独到之处,很热心学习中医,读了也很受启发。

本书是毛教授的讲稿,能够付印,便于反复阅读和钻研,一定能帮助大家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医,也必将促进大家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

孙 明

2007年6月1日

注:孙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书评(媒体评论)

朱良春 国家级名老中医,着名中医学家,中医临床家,首批全国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是现代医学至今尚未认识的疾病变化和处理的独特规律,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其实质。

道少斋主人中医讲稿把脉中医,阐析中医学之精髓。

袁肇凯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全国高等中医教育研究会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会主任委员

学习中医关键是学者要用中医的理论知识,中医的理法方药,中医的逻辑思维方式,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好—个坚实的中医“思想”阵地,这对于新的—代中医来说,则显得尤为迫切,至关重要,而毛博士是书则正是起着巩固中医“思想”阵地的“引经药”和“催化剂。的作用。……本书确为一本发人深省,引领成才的好书。

孙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毛以林教授用他深厚的中医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具体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略,深受医师们的欢迎,我是西医,但从工作中体会到了中医的独到之处,很热心学习中医,读了也很受启发。……本书是毛教授的讲稿,能够付印,便于反复阅读和钻研,一定能帮助大家深入学习和理解,也必将促进大家坚定学习中医的决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4: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