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漂流令人兴奋刺激,人生的“漂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渴望“漂流”,渴望探究外面的世界,是大多数人童年的梦想。也正因为这种渴望产生的动力,才使许多人从自己家乡的小溪“漂”到了辽阔的大江大河,甚至“漂”进了浩瀚的大海!能在母亲河上漂流,是一种福气,也更有成功的把握。可在非母亲河上漂流,不是更多一些刺激、挑战和机会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国漂流/彼岸日月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加)岑岚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白浪漂流令人兴奋刺激,人生的“漂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渴望“漂流”,渴望探究外面的世界,是大多数人童年的梦想。也正因为这种渴望产生的动力,才使许多人从自己家乡的小溪“漂”到了辽阔的大江大河,甚至“漂”进了浩瀚的大海!能在母亲河上漂流,是一种福气,也更有成功的把握。可在非母亲河上漂流,不是更多一些刺激、挑战和机会吗? 内容推荐 白浪漂流令人兴奋刺激,人生的“漂流”又何尝不是如此?渴望“漂流”,渴望探究外面世界的动力,才使人从自己家乡的小溪“漂”到了辽阔的江河,浩瀚的大海!新的挑战和机遇总在前方。本书记录了作者晨美国的“漂流”生活,供读者品味。 目录 第一辑 草木关情 金银花飘香的时候 苦乐南瓜 空心菜 梅梦成真 杜鹃情 清丽犬木花 会走路的树 第二辑 闲情逸致 漂流 海趣 幸运的初钓 软壳蟹 学烤火鸡 小兔乖乖 客串服装师 散步 后院的葡萄熟了 与李谷一同台演出 第三辑 激流浪花 在美国当“劳模” 妞妞上学 校长的晚宴 女儿的课题与“南京大屠杀” 美国孩子的高中毕业庆典 捐款与募捐 来自美国居委会的信件 第四辑 岸边风光 逛庭院议卖 我的两位美国老师 CNN内部游 美国社区图书馆一瞥 送礼 绿树叶·彩树叶·蓝树叶 试读章节 南瓜增添了“万圣节”的喜庆气氛,门前放上几个大南瓜,点着南瓜灯(大多是塑料做的,可通电,有的可点蜡烛),那感觉就是不一样。我很喜欢孩子们敲门来家里要糖。每年我都会买好许多好吃的、块大点的小包装的巧克力糖,早早地点亮门口的南瓜灯,等着孩子们来敲门。门一开,孩子们喊着:“Trick or treat”(捣乱还是交易),我笑着一边欣赏着他们各式各样,别出心裁的服装打扮,一边给他们一一发糖。拿到糖的孩子那灿烂的笑脸和甜蜜的一声‘谢谢’会让我的心情特别舒畅,觉得自己也融人了那狂欢的氛围之中。 如果说精巧可爱,色彩鲜艳的观赏小南瓜作为屋内小摆设是一种生活情趣的点缀的话,那南瓜雕刻就给人以一种艺术的享受了。南瓜雕刻在传统上主要是雕刻杰克·欧兰腾(Jack O’Lantem),也就是俗称‘南瓜头”的面相。杰克是爱尔兰民间传说中的有趣人物,很尖酸刻薄,调皮捣蛋,捉弄周围所有的人,甚至连魔鬼也是他取笑捉弄的对象。其实“万圣节”也起源于爱尔兰,他们雕刻镂空大萝卜、土豆、甜菜根等,里面点上蜡烛以吓走死后上不了天堂也进不了地狱因而到处游逛的野鬼杰克。后移民到北美的爱尔兰人发现南瓜又大又好看,就用南瓜来雕刻杰克·欧兰腾了。用杰克的雕刻像来吓唬杰克本鬼,这真是“以假鬼吓真鬼”的杰出典范。这一习俗迅速在北美传开,又反馈回欧洲,现也流传到别的洲,差不多可说是世界性的一个节日了,而南瓜雕刻的民间艺术也随之传开了。民间艺术家们采用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南瓜雕刻出杰克·欧兰腾喜怒哀乐,凶恶诡异调皮逗趣的各种表情,鲜明生动,妙趣连连。南瓜雕刻与欣赏(pumpkin Carving)是“万圣节”四个主要活动之一,另外三个是打扮成各式鬼怪精灵(dressup),成群结队去要糖(缸ick or treat),还有讲述鬼的故事(telling ghost story)。每年“圣节”来临的前半个多月,电视上就会充斥以鬼为题材的节目,各大电影公司也会推出新的鬼电影。“万圣节”也是一个消费旺季,是商家赚钱的好时机。包括服装、糖果、装饰、食品、玩具、聚会、舞会、看电影等等,仅美国人每年花在节日期间的钱就达一百四十个亿。 大家都知道北美“感恩节”(Thanks Giving)来源于几百年前欧洲的移民先驱们战胜艰难困苦,取得第一个好收成后的庆丰收活动。名为“感恩”,这第一是感谢上帝的赐予,第二是感谢北美印第安人的鼎力相助。火鸡、南瓜、玉米和枫糖这四样东西,在来到北美之前,欧洲移民们从来也没见过,是印第安人教他们猎养、种植和制作的。所以,这四样东西一直是“感恩节”餐桌上的传统食品。对南瓜抱有偏见的我听说南瓜馅饼竟是美国人‘憾恩节”大餐上的主食之一,还真有点不敢相信。接着我又猜想大概这南瓜馅饼也跟《红楼梦》中贾府的“茄鲞”一样,早就没了南瓜味了吧?直到‘感恩节”前夕,各大超级市场都卖南瓜馅饼,并提供制作的方法,我才知道那南瓜馅饼里的‘馅”的的确确是用南瓜做的。在北美,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和菜谱少说也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可以出一本厚厚的南瓜烹饪书。 P14-15 序言 从小生活在青山叠嶂之中,看惯了迎风山花,婆挲竹林;听惯了松涛呼啸,流瀑轰鸣。我爱大山,更爱那奔涌的清泉,潺潺的溪流。我爱家乡,可也好奇着并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常常幻想着能驾一朵云彩乘风而上飘到天边,或者是划一条小船顺溪流而下直达大海。驾云腾飞当然只是梦想,没有大河的山区乘舟船也难于实现,划木排、竹排出山倒似乎有点可能。小城是个林区,盛产竹木。运输竹木,一条是旱路,经盘山公路靠汽车运载;一条是水路,采用原始的放排法漂至山外,再继续用汽车运输。我见过山上堆积如山的木材,也见过山下的河湾处停泊着的连成片的木排竹排。我特别欣赏舞台上的放排歌舞,而那真正放排人的山歌和号子也一直激荡于心,跳跃着几个从未忘记的童年的音符。 大约是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小伙伴在小河边玩耍。旁边是一个建筑工地,河岸边扔着一块大约有一米多见方的搭脚手架用的竹垫,半边靠着河岸,半边浸在水里。竹垫是用约两寸宽的竹片编的,很结实,铺在悬空的脚手架上,几个人可以同时在上面走,虽然有些晃悠,但决没有安全之虞。这里的河水特别平缓,我们突发奇想,打算把竹垫当竹排,划着它回到下游一里外的家门口。一人捡了根细竹竿,我们就上去了。刚划了没几米远,竹垫就开始下沉,不一会儿水就浸到了脚踝处。岸上的大人们发现了我们,赶快跑过来呼唤我们划回岸边。小伙伴害怕了,呼地跳下一米多深的河里,“狗创”着游回了岸边。而我愣愣地站在竹垫上没动,因为我那时还不会游泳。小伙伴的离去减轻了重量,使竹垫上浮了一点,又继续顺水漂动了。我心里于是想着是不是就一个人接着划下去?可岸上的大人们伸过来一根长长的竹竿,要我抓住,硬是把我拉回了岸边。事后,自然少不了受到大人们的严厉批评,说两个小女孩居然如此胆大妄为。我的第一次漂流尝试就这样扫兴地结束了。但我对漂流的渴望不仅没有终止,反而更加强烈了。 长大以后的我虽然没有得着任何放排漂流的机会,但还是借着时代提供的机遇潮流把自己“放排…漂”出了大山。也许是我童年的渴望深藏在潜意识里,那放排的山歌总是在心中回响。又过了十几年,我先是搭轮船游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后又乘飞机到了天边——地球另一边的北美洲大陆上。 漂流,过去我知道的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活动的一种形式,比如放木排竹排,这在山区比较常见,在大河里也不少,在我祖辈生活的那个村子里就有许多能在江河里弄潮的放排好手,至今仍然以放排收入为一年的主要经济来源。另一种是探险漂流,比如黄河源头、长江源头的漂流,与专业登山一样,属于高风险的体育或探险项目,那都不是一般人能参与的。而且这两种漂流基本上都是把女性排斥在外的。 十几年前,我在美国第一次看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我所知的漂流的漂流——群众性的气筏子白浪漂流(white water RaRing)。白浪漂流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按其风险,不同的等级对装备的要求也不同。能允许一般漂流者参与的只是三级以下,一至二级漂流,要求漂流者备有救生衣,但漂流时并不一定非要穿在身上不可。二至三级漂流,要求漂流者在整个漂流过程都救生衣不离身。其他风险更大的等级如二至四级或三至四级+,那漂流者就要戴头盔了,而且未受过专业训练者是不允许加入的。凡允许进行群众性气筏子漂流活动的地方,特别是商业性的漂流活动场所、河段,为保安全,都有警察或安全人员巡查。 三级以下的白浪漂流,既有一定的风险去满足人们的冒险心理,在实际操作上又没有多大危险,真是一种老少皆宜,其乐融融的户外活动。我曾在一篇散文《漂流》中记述了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群众性的漂流活动的印象。 我和丈夫,带着我们当时只有七岁的女儿就这样加入了漂流的队伍,成为了漂流爱好者。童年时我想在家乡的母亲河上漂流的愿望没有实现,而人到中年,竟在异国他乡的一条非母亲河上真正地漂流上了,不由我感慨万千。 也许我命中注定要漂流一生?不是么?自从我把自己“放排”出山后,我一直在漂流。现在,不仅我的人生、我的心,而且我的身体也都在非母亲河上漂流——虚拟的漂流和实际的漂流! 前一种漂流,当然是一种比喻,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感叹和感悟。后一种漂流却是真实的,它能让你得到一种不同于其他活动的体会和感受——既兴奋有趣又快意刺激。“去漂流,你带着接受挑战的兴奋;漂流中,考验着你的勇气和毅力;漂流后,你心中充满征服者的胜利感和自豪感。漂流,培养孩子们的阳刚之气和团队精神;漂流,是男子汉和女豪杰一显身手的好场所。”(引自《漂流》) 漂流,让我痴迷,让我回昧无穷! 其实,人生的“漂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渴望“漂流”,渴望探究外面的世界,是大多数人童年的梦想。也正因为这种渴望产生的动力,才使许多人从自己家乡的小溪“漂”到了辽阔的大江大河,甚至“漂”进了浩瀚的大海!能在母亲河上漂流,是一种福气,也更有成功的把握。可在非母亲河上漂流,不是更多一些刺激、挑战和机会吗? 在漂流运动中,每个漂流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漂流级别与地点,新手最好从较低的级别开始,并请一位向导作现场指导,然后逐渐提升风险度。在人生的漂流中,也是一样,不能一下水就进入白浪六级的汹涌波涛中去招致灭顶之灾,你也得一步一步来,在实践中学习技巧,总结经验,装备好自己,然后去应付更高风险的挑战。 我们全家都爱漂流并乐此不疲,在我们的带动下,许多朋友和他们的家庭也都为河上漂流增加了一只只气筏子。漂流,给我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我想,只要心中有一条母亲河在温柔地流淌着,非母亲河上的风浪险滩又有什么不能对付呢?漂流在非母亲河上,照样也可以乘风破浪,尽享“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自豪和快意啊! 更何况,我们现在不也在饮着这条河的水吗?我们的后代也是或也将在这条河的乳汁抚育下长大。天长日久,陌生的非母亲河也许会逐渐转变成让你感到亲切,亲近和认同的母亲河了。一个拥有两条母亲河的人应该是幸运的、知足的吧?尽管有时会有些困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