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智慧的盛宴(中国人的人生境界)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王少农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些思想的电光火石,智慧的高度浓缩,是立身处世的经验,生活求索的启迪,这些名言,可以成为生活中攀登者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沧海夜航者的灯塔,还可以成为人们治学报国的向导、事业的成功的要诀。本书汇集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艺术家们指导人生的闪耀着永恒人性之光的真知灼见,包括“做人的境界”、“做事的谋略”等内容。

内容推荐

你安安静静听智者之言,心里就明白,头脑就清楚,就这么简单。可别再去跟人嚷嚷,少瞎掺和,多读《圣经》与中国圣贤书,大有益处。

犹太人为什么富?因为他会祷告。遇见困难他明白关键问题不在于去解决什么,而在于使自己的心静下来。犹太人明白自己能力有限,把一切交给上帝,放放心心,这样做人有望,做事有底。我们可不敢认为自己能力大得盖过上帝,那样将很快因虚妄而灭亡。

本书讲做人做事,其实都不过让人把自己搞明白,借一切问题反省自己,这是智慧。你又凭着信仰看轻智慧,这是更大的智慧、真正的智慧。

目录

自序

上卷 做人的境界

第一辑 孔子的作为

孔子论智者当有真性情

孔子论快乐比知识更重要

孔子论学习就是寻找快乐

孔子论不必为不知道的事情生气

孔子论日常生活是美

孔子论友谊犒劳人生

第二辑 老子的境界

老子论智者当沉默

老子论无为之道

老子论和光同尘

老子论上善若水

老子论以无私实现私心

第三辑 庄子的心态

庄子论逍遥游

庄子论一切都有妙用

庄子论纯粹境界

庄子论逍遥游的四大境界

庄子论人应该只做有限的事

庄子论梦是最好的粮食

第四辑 孟子做人之道

孟子论俗气所以大气

孟子论与人同乐

孟子论不要欺压弱者

孟子论男人要有血性

孟子论心中有爱就会永恒

第五辑 佛陀人生智慧

佛陀说智者踏上万人之路

佛陀说不可停留

佛陀说当断则断是好汉

佛陀说休息是致命的

佛陀说心大力小是悲剧所在

下卷 做事的谋略

第一辑 易经之心谋

要想做“龙”就要先学会做“潜龙”

务必寻求高人指点

失败了要虚心悔改

做事情一盘散沙就会给对手可趁之机

迷茫时要看到希望已经到来

一切都在变化中显露规律

霸者挑起战争,智者赢得战争

不结交小人

做事有始有终的人才有成就

我自行我道

第二辑 孙子之意谋

用智谋成就智者

孙子从大海悟出用兵之道

做事之始威信很重要

退让是最大进步

凡事不可完美

一股绳胜过一团麻

理智看待冒进

风险即机遇

一直踢才会进球

流星意志

普遍困难就是普遍真空

借敌之势破敌

水理论

借敌之势重在卸力

好事都在暗中进行

不一样的做法才有不一样的效果

进攻强敌的薄弱环节

抢好地盘才能以逸待劳

乱走棋气死高手

切菜有道

让常规见鬼去吧

用核心控制整体

有攻有守

知己知彼还不够

领先者领跑

“兵悬”之道

要智取不要蛮干

庙算的硬件与软件

原始兵法

工具兵法

无形兵法

诡得有道理

兵不厌诈

诡道原理

诡道致胜

使诈与防诈

前诈与后诈

小诈与大诈

连环套

第三辑 三国之神谋

英雄要应时而起

做事要迅速结交死党

英雄何妨屈身事故

做大事的人要沉得住气

劫杀来时应远遁

以杀机为转机

聘大才要用大礼,要奉军师为老板

蚂蚁咬脚心掀翻大象

顺水推舟可以占主动

高手出手与众不同

借力卸力可以生力

用最大策划实现最大变化

放虎归山有妙用

世上没有不能降服的烈马

博弈大师玩的不仅是棋道

良禽择木而栖

再烧一把火

该玩命时就要玩命

该发言时一定要能说会道

提防“朋友”从背后拍砖头

天才是天才的朋友

准确赞美往往有奇效

君子一诺干金。终生不改

败后重生就是胜利

用最大手段成为最大赢家

更大利益在眼前

一定要彻底打败敌人

江山虽可贵,情义更无双

好兄弟不变心

后记

试读章节

孔子论智者当有真性情

仁者为何“乐山”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者是动态的,仁者是静态的。智者是快乐的,仁者是长寿的。

我们老家四川有个地方叫“乐山”,乐山大佛天下闻名。乐山原来叫嘉州,后来嘉州改名“乐山”,就是取自孔子这句“仁者乐山”。

仁者为什么会乐山呢?

山是安定的。

山是高大的。

山是丰富的。

山是无忧的。

山的这四大美德合于仁者,所以叫“仁者乐山”。物以类聚,像山一样的仁者当然喜欢像仁者一样的山。

仁者爱人,爱心感化世界,因此是安定的。

仁者无敌于天下,因此是高大的。

仁者与天地相往来,因此是丰富的。

仁者快乐,因此是无忧的。

仁者爱天下,为何独爱一山?这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山对人的视野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有时山又起隔离作用,有时起连接作用,有时作界碑,有时作塔标,总的来说,当一座大山巍峨耸立在我们眼前,人除了会有一种本能的对大自然伟力的赞美外,会同时想到另外一些伟大的象征,如女神、国家、诗人、哲人、圣人等。

孔子曾把圣人比作山,赞叹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而当他亲自登高山,又想到圣人。在此,圣人、仁者与高人是同类,所以孔子有“仁者乐山”一说。《史记》上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种“小天下”的气度并非王者靠征服所能达到,而是通达自然之道的智者所独享。

山即圣人。

当圣人看见山,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外化。自己的外化是如此瑰丽,因此“仁者乐山”,这是必然的。

智者为何“乐水”

“智者乐水”,道理也相同。

水是流动不息的,既使是一潭死水,它也要上面蒸发,下面渗透,依然遵循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智者像水一样流动,生生不息,老子说“上善若水”,就是这个意思。

智者除了像水的流动外,智者还像水一样多情。圣人是有情的,智者是多情的,他的人生充满喜乐欢欣,因此“智者乐水”是他成为智者后的必然状态。

智者在喜乐自身的同时,对世人充满悲悯的情,他身上肩负播种欢乐的使命。

有人间希腊智者欧里庇得斯:“普通人为什么缺乏智慧?”

欧里庇得斯答道:“智慧是由悲苦换来的,小悲苦换来小智慧,大悲苦换来大智慧,因此我们的智慧里总是充满怜悯。”

儒家说“仁义”,佛家说“慈悲”,道家说“贵生”,墨家说“兼爱”,都充满一种人性关怀。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平等的。

无论是奇花异草,还是普通草木,甚至是毒花毒草,水都一视同仁,都给予滋养,成全它们走完生命全过程。

圣人不仅普施善者,同时也对恶者充满怜悯。佛陀当初舍身饲虎,就是此意。

太阳也是平等而博爱的。

太阳必须是博爱的,才会成为太阳。

太阳与水,这一阴一阳都共同揭示了如此浩大的自然规律,作为一个忠诚于自然之道的自然之子,他也必是如此。智者多情

“智者乐水”,这种水无处不在,不分清浊,都是大地的乳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我有首诗写道:

良乡的庄稼地银光闪烁

晨雾浮走树根

如牛奶浇灌大地

我在诗中把晨雾比作牛奶,不只是形容它的洁白,更意在指出它对大地的滋养。

牛奶是水。

人奶是水。

婴儿吃奶时对水的温柔、水的甜美必有极深感受,这种感受将指导她终身去寻找一种更大的温柔与甜美。

我们作为成人,又怎能不去寻找另一种温柔与甜美呢?

那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性情造就真正的人。

我的好朋友沙漠舟把他的自传题名为《我在人间的日子》,那么,只有真正的人才能活在真正的人间,否则与海市蜃楼何异?沙漠舟是个驼背,自比骆驼,说自己是沙漠之舟。作为一个残疾人作家,生存是困难的,但在沙漠舟身上我们看到了孔子般的不屈意志。《庄子》上记载孔子曾说自己:“丘,天之戮民也。”意思就是我们一生下来就是残缺的,所以要努力。这不只是身体上的缺陷,更有灵魂上的缺陷。

所谓智者就是残缺的人的生存方式。

所谓仁者,就是残缺的人爱自己。都已经残缺了还不知道爱自己,那就不好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之间真正的人诞生了,我们将更加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孔子和老子都爱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说“智者乐水”,都指出人应该像水一样流动而洁净。智者的智慧是透明的、流动的、浩大的、能解渴的,因此“智者乐水”就是乐他自身,体悟以一种天地证我的快感。

孔子爱山,孔子懂山,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路越登越高,最后自己成为一座高峰。仁者心中的爱不会像山一样积压,却像山一样充满生机,又为世人指明方向。山是立起来的,“仁者立人”,人要像山一样立起来,靠的就是志向。世间什么志向最大?爱的志向最大。让人间充满爱,这是每一个人的使命。“仁者乐山”,因为他看到一座又一座山峰终于升起。P5-9

序言

《圣经·传道书》上说:

“智慧胜过勇力;然而那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这段话主要讲了两个意思:一是智慧胜过勇力,二是人一贫穷他的智慧也不被重视。第一点大家都能理解,第二点往往理解不够。

人一穷,什么都打折扣。上帝给我们这个世界充充足足,丰丰满满,就是想让你去拥有。你不拥有,对不起天,也对不起自己。因此,人不可贫穷,要说智慧,这就是智慧。我写本书,无论是讲做人,还是讲做事,都是要大家发达的意思。

谁不想发达?这其中有学问,有智慧。《圣经·传道书》上又说:

“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

你安安静静听智者之言,心里就明白,头脑就清楚,就这么简单。可别再去跟人嚷嚷,少瞎掺和,多读《圣经》与中国圣贤书,大有益处。

犹太人为什么富?因为他会祷告。遇见困难他明白关键问题不在于去解决什么,而在于使自己的心静下来。犹太人明白自己能力有限,把一切交给上帝,放放心心,这样做人有望,做事有底。我们可不敢认为自己能力大得盖过上帝,那样将很快因虚妄而灭亡。

本书讲做人做事,其实都不过让人把自己搞明白,借一切问题反省自己,这是智慧。你又凭着信仰看轻智慧,这是更大的智慧、真正的智慧。

所谓智慧,就是你不认为自己有智慧。

所谓智慧,就是顺应大道。

所谓智慧,就是凭着本心做人,凭着本能做事,这样你会成功。

2006年12月25日

后记

我们做事不是为了成功,而是通过做事把人做好。

一件事你即使“成功”了,但你做人没做好,成功了依然等于零。相反,你只要明白做事不过是把自己做好,那么即便失败了,收获依然蛮大。

我明白这个道理相当晚,差不多快30岁才醒悟过来。而在以前,我一天到晚做事,一天到晚想成功,成功依然遥远,我日夜苦闷,一直到一天忽然醒悟:原来所谓成功是指做人做得不错,而并不是说_个人有多大能力、多大本事。要说做事,哪有做得完的事,又哪有不反复的事!一件事你认为不错,别人可能认为大错。你认为圆满,事情过了你才知道是笑话。

因此要弃事而就人。

事情不重要,人重要。

我们做事不是为成功,而是通过做事来做人。你把人做好了,自然会成功,就这么简单。你不需要去打得头破血流,你要把头保护好,用它来思想、来感悟这个美丽的世界。

有了这点认识,任何事情你一做就成。你把事情看轻,就能做成任何大事。你把人看重,就明白自己有多重要。

不为做事而做事,一切都无非是在修炼自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