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朝大事本末(上下)/中国历史大讲堂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张习孔//林岷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历史大讲堂之一。该书以禁烟运动为分界线,将全书共分成上下两册。上册主要介绍了发生在清朝的建立、兴盛和开始衰落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册主要介绍了清朝晚期,摇摇欲坠的清政府为求保全,而所做的一系列攘外安内的历史事件,其中也包括了革命党的一系列活动。全书以清朝的灭亡以终结点。该书语言通俗,史料丰富,可读性、可靠性强,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历朝大事本末”丛书由张习孔和林岷先生主持编写,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酝酿,90年代中期完成初稿,在本次出版前,作者又对原书稿进行了仔细的订正,剔除了一些不够准确的用语,增补了部分篇章,核对了有关史料。全书寓观点于叙事,既有专业的厚度,又不乏诙谐和幽默,文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该丛书共分九卷、十册,包括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朝、辽夏金、元朝、明朝、清朝等,本书为其中之一。

目录

上册

努尔哈赤起兵

八旗制度

建国辽左

鏖兵宁、锦

皇太极两征朝鲜

袭掠明畿辅

明清鼎革

郑氏经营台湾

一统海内

清初暴政

顺治改制

康熙初政

平定三藩之乱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满蒙结盟

征噶尔丹

抚绥漠北喀尔喀

定西藏

平定罗卜藏丹津之叛

平定准噶尔

统一南疆

张格尔之叛

土尔扈特回归

平定大、小金川

军机处的创建及演变

地丁合一

改土归流

“科道”合

秘密立储

缓解人口压力

矿禁之争

治水始末

普免钱粮、漕粮

吏治败坏

台湾民变

清水教王伦起事

甘肃回民起义

白莲教起义

天理教起义

蔡牵啸聚海上

科场案

文字狱迭起

乾嘉汉学综述

中西文化的交流

堂子祭天

满族汉化

尊崇喇嘛教

闭关锁国

英使马戛尔尼来华

清王朝对澳门的治理

附录:大事年表

下册

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

群众抗英斗争

首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英法联军之役

沙俄侵华领土

辛酉政变

洪秀全创教

金田起义

天京定都

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天京事变

天国后期的斗争

捻军始末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反割台斗争

瓜分危机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自立军起义

清末“新政”

拒俄、反美运动

《苏报》案

收回利权运动

革命小团体之建立

同盟会成立

革命党人之起义

立宪运动

预备立宪

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阳夏战争

各省光复

南北议和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清帝退位

附录: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南北议和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引起中外反动势力极端恐惧和仇视。他们急切企望扑灭革命之火。但革命发展迅速,单靠武力已不可能达到其目的。于是他们改而采取在武力压迫基础上推行以政治诱和为主的方针。具体实施这一方针的是袁世凯。袁在未“出山”前,即令其幕僚且与黎元洪有乡谊的刘承恩接连致书黎,希望双方和平了结。“出山”以后,袁世凯一方面于宣统三年九月初九(1911年10月30日)亲自南下督师,令冯国璋率军夺取汉口,另一方面则通过英国驻汉口代理总领事戈飞向武昌军政府建议议和,又派刘承恩往武昌与湖北军政府直接会谈。由于革命党人的抵制,和谈未能实现,但袁从军政府方面却获得如能“返旆北征”,“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的信息。

九月二十三日(11月13日),袁世凯从武汉前线回到北京,立即与各国公使频繁会谈。经密商,英国公使朱尔典于十月初六(11月26日)电戈飞,要他向武昌转达袁世凯之“停战议和”建议。当天,袁下令汉口清军猛攻汉阳。次日汉阳陷落,湖北军政府外交次长王正廷首次吁请驻汉英、美领事“调停”,并经由戈飞正式向清方提出“停战条款”。袁世凯抓住有利时机,命汉阳清军在龟山架炮隔江猛轰武昌,同时则与朱尔典、戈飞等加紧策划停战议和。十月十一日(12月1日),第一次武汉地区停战协议宣告成立,确定从十三日(3日)八时起至十六日(6日)八时止,停战三天。十二日(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革命军士气高昂起来,北洋军士气顿挫。因此停战三日尚未届满,袁经与朱尔典磋商,于十四日再拟出“续停战条款”四条,经戈飞转至湖北军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接到“条款后”,相继作出停战并同北方议和的决议。十八日(8日),袁世凯命唐绍仪为北方全权代表,偕同随从人员迅即南下武汉议和。次日南方独立各省确定以伍廷芳为议和全权代表。十月二十一日(12月11日),唐绍仪一行抵达汉口;二十三日(13日)人武昌与黎元洪等晤谈。

立宪派为操纵和议,坚持谈判改在上海进行,此意得到东西方各国和袁氏之认可。二十七日(17日),唐绍仪一行抵达上海。二十八日(18日),“南北和谈”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正式开始。与会者,南方代表伍廷芳、参赞温宗尧、王宠惠、汪兆铭;北方代表唐绍仪、参赞杨士琦;此外还有英、美、俄、日、德、法等国驻沪总领事及上海外商代表。第一次会议双方主要讨论停战问题,确定在晋、陕、鄂、皖、鲁、苏、奉天七省一律停止军事行动。十一月初一(12月20日),双方举行第二次会议。为使和谈按各国意图进行,在此次会议上,六国驻沪总领事向南北双方代表致送同文照会,公然要挟说:“目前在中国的战争如若继续下去,这不仅使中国本身,亦将使外国人的物质利益与安全遭受重大的危险。”因此,双方“有必要尽速达成协议,使目前的冲突归于停止”。实际是压迫革命派向袁世凯妥协。

这次会议双方主要讨论“国体”问题。伍廷芳提出要废除满洲政府,建立共和政府。对此,唐绍仪表示原则上赞成,但提出“宜筹一善法,使和平解决”。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但在会外秘密谈判中,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原来袁世凯在任唐绍仪为正式和谈代表时,又通过段祺瑞秘派亲信廖宇春等以“个人身份”尾随唐前往上海,伍、唐开第一次会议次日,廖宇春即与黄兴委派之民军代表顾忠琛举行秘密会谈。十一月初一(12月20日),伍、唐第二次会议当天,廖、顾即达成五条协议,主要内容为:确定实行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此后,廖宇春等离上海先后向段祺瑞、袁世凯汇报,而公开会谈则暂告停顿。

袁世凯经争得各国同意,决定承认共和,但提出须经国民会议讨论确定。唐绍仪接到袁世凯指示,立刻加快谈判速度,十一月初十、十一日、十二日(12月29、30、31日),伍、唐连续召开第三、四、五次会议,双方确定:通过“国民会议”决定国体问题;每省出代表三人,每人一票;独立各省由临时政府发电召集,未独立各省由清政府发电召集,蒙古、西藏由两政府分电召集,各处代表到达四分之三以上,即可开议。伍廷芳提议开会地点在上海,时间定于十一月二十日(1912年1月8日);对此,唐绍仪允以电达袁内阁,请其从速电复。

正当南北即将达成和议之时,十一一月初十(12月29日),南方独立各省公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深恐猎取最高统治权的希望落空,以唐绍仪逾越权限为借口,立即全部否定双方代表业已达成的协议。十二日、十三日,唐绍仪两次电袁辞职,并通知伍廷芳停止和谈。十四日,袁世凯一面电准唐绍仪辞职,一面电告伍廷芳,以后南北和议事项由他直接电商。同时,他授意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将领连续发表通电,声称“若国民会议竞议决采用共和政体,吾人惟当奋力战斗,至死不承认此政体”。冯国璋等公然提出要“开战”,武汉前线清军则向武昌开炮轰击。袁世凯虽然撤销议和代表,制造战争气氛,但南北暗中谈判活动却在继续加紧进行。上海南阳路赵凤昌住宅“惜阴堂”,成为南北议和代表及立宪派昼夜密议的场所。

这时双方争执之中心问题是如何结束南北两个对立政权,由袁世凯建立统一中央政权问题。袁世凯要求清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同时解散,由他采用共和形式另建统一政府。南方代表坚决反对此种意见,主张清帝退位,由南京临时参议院公选袁为临时大总统。在谈判过程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扼杀,军事上武力恫吓,舆论上恶毒攻击。而对袁世凯则予以全力支持。在南方,立宪派和旧官僚与袁世凯相勾结,极力迫使孙中山向袁让步;革命派内部妥协势力也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在此形势下,孙中山只得退让。民国元年一月二十五日,孙中山电伍廷芳,再次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二月初,双方代表商定清退位优待条件;十二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袁世凯先一日致电南京,宣告“共和为最良国体”。十三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十五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南北议和以革命派向袁世凯妥协而告结束。

P300-303

序言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是半个多世纪前我们祭祀轩辕始祖——黄帝时留下的华美篇章。

我国是有着6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不懈的考古发掘,还在不断延伸着她的历史源头。放眼全球,我泱泱中华,江山多娇;检点历史,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周易》到《诗经》,自《天问》而《警世钟》,六七千年,流淌不息。曾经长时期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进步无私贡献出了自己无数的珍藏。

曾几何时,延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遭遇了暂时的挫折,“打倒孔家店”的激愤一度让很多人盯上了西方的月亮。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让媚外的思潮重新暗流涌动;但与之同时,过度物质化的西方国家,却把他们的目光重新投向东方文明的古邦,试图从中找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方。为此,我们曾一度犹豫彷徨,当一片飞叶被远风捎来时,我们因为分不清它来自仙草还是毒藤而迟疑;当一堆泥沙被湍流冲去时,我们为说不清它含金蕴宝还是藏污纳垢而烦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曾经徘徊在一些人心头的迷茫逐渐扫去。重视传统,回归本源,从中华文明中寻找持续进步的动力重新成为热门话题。清理我们的文化遗产,描绘她的真实面貌,发扬她的优秀传统,规划她的美好前程,是当代中国人既严肃又富有魅力的历史使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份遗产。但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真不知从何处说起!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社曾于2007年初出版了由在史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一辈历史学家编撰的《中国历史大讲堂丛书》“历朝史话”系列,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我国传统的历史编纂学主要强调的是编年、纪传和纪事本末三种体裁。“历朝史话”系列丛书因为主要强调的是宏观和综合,以给读者描绘历史全貌为主要目的,所以在具体事件上着墨不多,略有缺憾。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而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件来体现的。以事件为中心,既可以使历史事迹经纬明晰,始末原委一日r然,也符合读者的一般阅读习惯。因此,我们在“历朝史话”系列之外,另外约请史学界的专家撰写了这套“历朝大事本末”丛书。

本套丛书由张习孔和林岷先生主持编写,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酝酿,90年代中期完成初稿,在本次出版前,作者又对原书稿进行了仔细的订正,剔除了一些不够准确的用语,增补了部分篇章,核对了有关史料。全书寓观点于叙事,既有专业的厚度,又不乏诙谐和幽默,文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

“历朝大事本末”系列丛书和此前出版的“文人谈史”系列丛书一样,是“历朝史话”系列丛书的姊妹篇,三套丛书从不同角度出发,共同演绎着丰富精深的中华历史,共同撑起了《中国历史大讲堂》丛书的宏构。

历史是一个辉煌的存在,历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启迪之学。我们衷心希望广大的读者能够从《中国历史大讲堂》系列丛书中汲取灵感,从6000年历史积淀中汲得智慧,熔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的智慧王国。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7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