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熟知纪晓岚,但你未必知道他的《阅微草堂笔记》,《玩·阅微》,给你还原一个真实、鲜活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这部“托狐鬼以抒己见”的笔记小说中。
纪晓岚用犀利的笔广泛而深刻地剖析了所谓的“乾嘉盛世”时期形形色色的众生相。从文人学士到乞丐、妓女,从三教九流到花妖狐魅,几乎无所不包。虽然有学者评价说这部作品中充满了怪异奇诡的故事和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仍反映了当时的人生百态,小仅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而且还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思想倾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玩阅微(52个你所不知道的阅微草堂笔记之谜) |
分类 | |
作者 | 宋记远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熟知纪晓岚,但你未必知道他的《阅微草堂笔记》,《玩·阅微》,给你还原一个真实、鲜活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这部“托狐鬼以抒己见”的笔记小说中。 纪晓岚用犀利的笔广泛而深刻地剖析了所谓的“乾嘉盛世”时期形形色色的众生相。从文人学士到乞丐、妓女,从三教九流到花妖狐魅,几乎无所不包。虽然有学者评价说这部作品中充满了怪异奇诡的故事和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仍反映了当时的人生百态,小仅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而且还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思想倾向。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文心解疑、文本探微、纵横阅微、奇谈趣闻,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味《阅微草堂笔记》的异想世界。 目录 引子 略说《阅微草堂笔记》 第一部分 文心解疑 纪晓岚做过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吗? 纪晓岚故居阅微草堂之前世今生 趣谈纪晓岚与沧州的关系 纪晓岚为何自称不敢著书? 历史上的纪晓岚真的是[铁齿铜牙]吗?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纪晓岚其人 纪晓岚的家世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纪晓岚和《四库全书》具有怎样的关系? 第二部分 文本探微 趣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孝顺观念 小议《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曲线报仇] 趣谈《阅微草堂笔记》中非科学的思维 第三部分 纵横阅微 小议《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异同 趣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占卜 小议《阅微草堂笔记》与其他笔记文学的异同 小议《阅微草堂笔记》中非道德化的一面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趣谈牧惠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现代解读 趣谈纪晓岚与康德的善恶评定标准 小议《阅微草堂笔记》的乡恋情结 第四部分 奇谈趣闻 《阅微草堂笔记》中描写了哪些神奇的动、植物? 浅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中医药文化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全然虚构的书吗? 作为封建正统文人,纪晓岚也反对理学吗? 小议《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爱情观 《阅微草堂笔记》如何描述清朝当时的腐败政治? 小议《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人员管理思想 浅析《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因果报应思想 《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家人]就是指家属吗? 小议《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贞操观 何谓[四救四不救]? 《阅微草堂笔记》如何评价自杀? 趣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阎王巧治庸官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恐怖文学作品吗?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纪晓岚对风水的态度 为什么有人说《阅微草堂笔记》是寓言体小说? 浅析《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商人形象的区别 闲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清官与贪官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中国古代男同性恋的发展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一七九三年北京大疫是SARS吗? 从《阅微草堂笔记》谈狼文化的变迁 从《阅微草堂笔记》谈中国历史上的食人现象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承德双塔山 阅微草堂在北京,还是在乌鲁木齐?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哪些新疆见闻? 《阅微草堂笔记》对西域风土人情有怎样的反映? 历史上的纪晓岚与和砷是什么关系? 纪晓岚与东光的不解之缘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对句艺术 小议《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关沧州老酒的秘密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如何看待魔术? 纪晓岚真的有特异功能吗?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中国民问的狐文化 试读章节 纪晓岚的作品有很多,一生著述相当丰富,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客观地说,它们都有相当高的价值,值得后人细细品读。但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却为何一再声称自己不敢著书,究竟是何缘故呢? 一些研究清史的人认为,纪晓岚之所以声称不敢著书,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作品根本无法超越古人。纪晓岚的门生陈鹤就曾经说过,纪晓岚自从主持纂修《四库全书》以来,得以博览群书,在遍阅古今著述以后,了解到人世间该有的作品都已经有了,即使后人挖空心思,写出来的作品也达不到古人的高度,更不用说超越古人;即使有人自诩可以超过古人,也不过是自不量力而已。因此,纪晓岚才会宣称自己“生平未尝著书”,即使偶尔有给别人作序、记、碑、表之类的文字,他也随即丢弃,根本不曾想保存下来。 关于纪晓岚不著书的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清代的大学者江藩在他的《国朝汉学师承记》中曾记述说:纪晓岚一生精力几乎都花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中,而且他还喜欢写些稗官小说,因而“懒于著书”;即便青少年时期曾写过部分著作,但都藏在家中,根本没有流传于世。 纪晓岚晚年曾与其他人谈论过这个问题,他说自己年轻时也曾学习过诗歌,也愿意与天下文人互相唱和,并且不甘人后,喜欢出风头,也写了不少作品。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他发现,原来自认得意的作品,多数都是古人已经写过的了;自己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东西,不过是古人的翻版而已,实在是没意思。按照纪晓岚自己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完全没有著过书,只不过因为在熟读古人的作品后,对自著内容颇为惭愧,所以没有让那些作品在社会上流传。 但是,作为一个满腹才学的文人,难道真的会因为上述原因就放弃著书吗?恐怕并不这么简单。当时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力量而大兴文字狱,尤其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文字狱最为酷烈。除了著名的贾祸之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外,比较著名的文字狱还有康熙时的庄氏《明史》案和戴名世的《南山集》案等。到乾隆时期,对文字的管束更加苛刻严密,而且当时的案件大多是无中生有或借题发挥。例如当时的翰林学士胡中藻,就因为他的两句诗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一句是“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认为他故意将“浊”字加于大清国号之上,是说大清朝不清,这是“大不敬”之罪;另外一句是“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乾隆认为作者有意讽刺自己不打开朝门招纳人才。又因为胡中藻任广西学政期间,在一次会试中曾出题“干三不象龙说”,乾隆认为“龙”与“隆”同音,是在诋毁自已的年号。于是,乾隆就以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理由为借口,降旨杀了胡中藻及相关人员。作为乾隆身边的御用文人,纪晓岚自然非常明白以上种种事件的内因,当然也就不敢“著书”了。 还有一点我们应该注意:虽然纪晓岚自己没有因文字而惹来杀身之祸,但他和他的同僚们也因纂修《四库全书》而饱尝文字所带来的窘迫,有些人甚至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在今天看来,进行如此浩大的一个文化工程,中间出点差错是必然的,只要尽心尽力,不断加以完善也就罢了。只可惜,纪晓岚他们面对的是乾隆,这位皇帝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独断专行,并且好大喜功。所以,只要稍有一点不完善的地方,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满门抄斩的灭顶之灾。在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身为总编纂的纪晓岚、陆锡熊和总校陆费墀等人,常常因书中有差错而受到皇帝的呵斥,甚至遭到不同程度的处分。因此,他们总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即使如此,陆锡熊最终也没能逃脱死亡的下场,死在前往东北校书的途中,而总校陆费墀也因无法承担江南三阁的修改费用而被革去官职,其家产全部被查抄,落了个妻离子散的下场,没多久就郁郁而终。自己的亲身遭遇和同僚们的悲惨下场,时刻敲打着纪晓岚,让他提高警惕,同时也使他更真切地认识到自己正处在险恶的环境中。 尽管纪晓岚四岁起就与笔砚结下渊源,并因文字而走上仕途,但他的遭遇却让他深刻地体会到“文字”带来的窘迫,甚至是厄运。好在他还算聪明,在经历风风雨雨之后,还懂得明哲保身之道,所以,他虽然有满腹才学,却一再声称不敢著书。外在的理由固然是该写的东西都已经被写完了,深层的原因却是纪晓岚内心对当时政治的一种刻意闪躲、回避。 P17-20 序言 纪晓岚,名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奕道人、孤石老人。河北献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卒于清嘉庆十年(一八零五年),享年八十一岁。 纪晓岚在乾隆身边近四十年,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参与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巨大的文化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丰富浩瀚,也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纪晓岚对这项文化工程的重要贡献及其领导地位,使他成为一代学术宗师。 在外人眼里,纪晓岚是风光无比的,但其内心的痛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自从承担《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以后,纪晓岚虽然屡屡得到皇帝的勉励,但活得并不轻松。君主的喜怒无常、官场的倾轧排挤、人情的炎凉冷暖,使他的内心世界日益封闭。随着年龄的增长,纪晓岚的疲惫感也愈益强烈,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再也没有著书的兴趣了,只好记录一些生活杂事,聊以度日罢了。《阅微草堂笔记》正是此一心境下的产物。所以当《阅微草堂笔记》脱稿时,他曾不无遗憾地吟咏道:“平生心力坐消磨,纸上烟云过眼多。拟著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 客观地说,在整个清朝,除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外,最具影响力的一部文言小说,就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了。《阅微草堂笔记》写于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其间历时十余年,直到嘉庆三年(一七九八年)才告完成。可以说,这部作品真实反映了纪晓岚整个晚年的精神状态、所思所想,同时也真实再现了他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 《阅微草堂笔记》全书共二十四卷,约四十万字,包括《深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时间背景涵盖了明代末年及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内容广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等各方面。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相似,书中大多以鬼、狐、神、怪等故事,影射社会实事及其批判思想,内容简约而生动,笔法精练而形象,语言诙谐而幽默。 如果说,我们透过《四库全书》看到的纪晓岚,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者,一位以空前的气度,总结、思考既往学术文化历程的代表人物,那么,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我们看到的就是纪晓岚的另一面:一位机智、富于洞察力与社会良心的思想家。这部“托狐鬼以抒己见”的笔记小说,对于记录纪晓岚的真实思想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在他犀利的笔下,既有灾荒之年以人为粮的恐怖情事,又有“官吏率贪虐,绅士率横暴”、“救生不救死,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旧不救新’’等形形色色的官场黑暗;既有对被科举制度戕害心智的腐儒的揶揄,又多对宋、明道学家的虚伪丑恶、腐朽僵化,加以毫不容情的讥弹;既有对空谈心性的尖锐批评,与对“实才”、“实学”的热烈呼唤,又有对痴男怨女、情有所钟的“人之大欲”的深切同情。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纪晓岚以其特有的睿智和独到的目光,广泛而深刻地剖析了所谓“乾嘉盛世”时期形形色色的众生相。这些剖析远远高于许多同时代人,充分显示了一代大儒超凡脱俗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