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习惯透视/大学生健康成才丛书
分类
作者 陈雪凤
出版社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大学生感悟生活的文字,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评析大学生的习惯道德,揭示习惯道德的真谛;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探讨大学生习惯道德的成因与后果;用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把大学生习惯道德养成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融为一体。通过实证分析,帮助大学生修正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深人浅出地讲述着习惯——道德——成败的关系,提倡大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呼吁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道德,成为文明修养的践行者、传播者,成为社会文明的推进者。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大学生感悟生活的文字,他们以独特的视角,透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真实记录了大学生习惯首先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瑕疵;他们用自己大学期间点点滴滴的体验与感悟,评析大学生的习惯道德,揭示习惯道德的真谛;他们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探讨大学生习惯道德的成因与后果;用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讲述习惯-道德-成败的关系,倡导大学生播种习惯,收获未来,做社会文明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目录

第一篇 大学生活之序曲

 一、苦乐交织说志愿

  十字路口慎重选

  风物长宜放眼观

 二、喜忧参半看新生

  入学画面剪辑

  初掌财权点滴

  走近陪读母亲 

  新生问题分析

  走过迷惘,拥抱未来

第二篇 不和谐的旋律

 一、求学路上众生相

  大学课堂写真

  解读考试作弊

  学习方法体会

 二、校园生活启示录

  大学生活谁买单

  大学生宿舍透视 

 三、亲情友情与爱情

  亲情撼心灵

  相逢是首歌

  玫瑰不羞涩

 四、道德修养与文明

  不和谐的校园风景 

  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第三篇 远离不良习惯

 一、酗酒与戒除

  酒啊酒,多少遗憾杯中留

  愁啊愁,酗酒未必能解愁

  想啊想,戒除酗酒避烦忧

 二、赌博与禁赌

  触目惊心观赌局

  都是贪欲惹的祸

  大学禁赌莫迟疑

 三、迷失信念与破除迷信 

  精英也干荒唐事

  象牙塔里也迷茫

  崇尚科学破迷信

第四篇 警钟常鸣

 一、避免斗殴,文明做人

  都是冲动铸的错

  斧正磨砺方成材

 二、“窃”失道德,找回美德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反偷窃,教育加防范

 三、“毒”染心灵与净化心灵

  一失足成千古恨

  禁黄毒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大学生活谁买单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大部分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却站在资讯前沿,对时尚和流行元素有着敏感的洞察力。大学生敢于创新,思想活跃,富有个j生,有着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因而他们的消费方式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尤其表现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如上网、手机短信、旅游、购书、参加社团活动等,加之一不理性的消费导致大学生的生活费比较高,如果自己不能为自己的消费提供补充,直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补充,弥补家庭供给不足。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如在图书馆、行政楼、各学院办公室和各学科的实验室等部门安排一些勤工俭学岗位,勤工俭学工资标准(月平均工资为300元),不仅为贫困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解决基本生活费的渠道,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学校、企业为优秀大学生设立了从数百元到近万元不等的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奖学金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缓解家庭的经济拮据。学校同时为贫困大学生设立了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用于解决部分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有些学校、有些专业由于课业繁重,使得学生没有时问和精力参加勤工助学,有的学生勉强参加了,到头来学习成绩下降了,课程不及格会对学生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打工的学生较少,多数学生经济来源还是依靠家庭。

大学生的生活谁买单?这已经成为学生、家庭、社会共同讨论的话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调查大学生的日常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资助和自己勤工俭学。奖学金、助学金、社会兼职占较少一部分。大家认为,家庭资助、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助学金结合,是大学生比较理想的经济来源。

据调查所知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存在以下问题:

1.过度消费 据了解,大多数学生每月生活费基本没有盈余,尽管各人的生活费不同,但也表明大学生理财能力的薄弱——一无计划地乱花钱现象普遍存在。

某高校教师说:大学新生由于突然获得了“财政权”,且大都没有理财经验,生活上的开支就比较随意,无计划性,经常是前松后紧,不断出现“财政赤字”。而一些在校的高年级大学生也缺乏理财意识,每到学期初,在外地读书的学子揣着一学期的生活费进了学校,霎时感到衣袋里有钱了,出手也就阔绰起来,频繁地下馆子、逛街、买高档消费品等,很快就花光了半年的生活费用,靠借债度日。

“电脑、手机、MP3,一个都不能少!”有人如此戏称现代大学生消费。在物质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大学生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精神层次的需要。目前,基本生活所需占大学生全部生活费用的一半;其他则用于购买衣饰、朋友聚餐、书籍、电脑、恋爱、娱乐等方面。

请看某大二学生7月份额外开销的一笔明细账:“老同学聚餐150元,请室友吃饭200元,买礼品送女朋友200多元,给自己新添一个手机1500元……”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才算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个流行于大学校园的顺口溜,是很多大学生金钱观的真实写照。

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定额月月光,主要靠父母供学的大学生,竞也在不断加入“月光”一族,成了“月光王子”,“月光女神”,令人担忧。山西某大学二年级学生小青来自河南,父母非常宠爱她,每月提供800元生活费,还代缴100元手机费,应该说生活比较充裕了,可她也进入了“月光族”。“我的毛病是喜欢乱买东西,眼松手不紧”。每到月末,小青总是在嘴里省钱,米饭加素菜或者馒头就咸菜对付一顿,美其名日“减肥”。

据某报纸刊载:学生中流行手机、电脑、MP3的昂贵新三件和种类繁多的宴会等高价消费,超前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消费主旋律,大学生饮食、日常用品在学生的每月支出中已不是大头,所占比例不到一半。许多大学生穿衣要名牌、吃饭要高档;手机、电脑一个都不能少;生日会、老乡会、欢送会、庆祝会,要参加就得付钱。添置衣服、请客喝酒等所谓的交际、应酬费用占了相当一部分;购置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及旅游等,更是大学生消费的“大头”。女生的花费在衣服、化妆品方面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有些男生侧重于联络朋友、抽烟喝酒。

许多高校附近都可谓饭店林立,规模大小不~,价格高低不等,前来就餐的顾客人来人往,颇为火热,其中大学生占据了大半“江山”。

两两相依的学生情侣已构成了大学校园里一道浪漫的风景,而如今的爱情绝非免费的红花、绿叶便能打发,许多情侣,特别是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干金,导致债务缠身。

请看一对情侣最基本的消费:

每天中午、晚上两顿饭是必不可少的,按最简单的算,光饭钱一项每天得30元左右;三四天逛一次超市,每次花费在50元左右;两个星期逛一次街,每次得花150元左右;不定期泡泡酒吧、蹦蹦迪吧或是去咖啡馆等休闲、娱乐场所,此项消费每月在100元左右;如果两人在校外租房居住的话,还得负担房租、水电暖等费用,此项费用每月200元左右;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纪念日,必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

这样算下来,一对校园情侣每月的基本花费至少应该在2000元左右,如果两人均分,日子不会太紧张,但事实是,“可怜”的男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往往都是男生花得会更多一些。相对于大学生平均每月500元至600元的生活费来说,这笔消费常常计他们时时“赤字”缠身。“如果两个人处于升温阶段的话,这笔消费会更大!”一位女生补充道。

租房,成为新一代大学生另一种校园生活模式。不少学生为了考研的需要,或者为了拥有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而在校园外另租房屋。如某大三学生介绍,他的房间可谓是一个小小的家庭,大至电视,冰箱,音响,洗衣机,小到电饭煲,电磁炉,应有尽有,每月房租加上水电费和日常生活用品费竞高达1000兀。

在节假日中,部分人热衷于逛书店,因而买书的花费也是不可小觑。一方面是同学兴趣非常广泛,一碰到好书就爱不释手,宁可吃方便面也要把书买回来;另一方面,时下的书籍一般装帧精美,书价不菲,因而书费的开销相当大。

大学生越来越热衷于旅游。美其名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逢五一、十一和寒暑假,他们往往选择自助游的形式来享受个性、自由的旅行。一次旅游的车费、住宿、加上各类门票的费用,平均每次旅行花费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问。

2.消费误区 综观大学生的消费,一方面,大学生在个性消费中,扩大视野,完善独立自主的人格;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的消费中还存在很多误区。其突出表现在对高消费的过分自信,花钱没有概念,往往是“冲动性”消费、“名牌”消费。

某高校一年级学生小琳,因家在本市,每周都可以回家过周末,家里每月提供600元的生活费,担心他不会计划使用所以600元分四次给。一次小琳周日下午回学校时带了一周150元的生活费,周二小琳花120元买了一件棒球衫。不足20元要维持剩余3天的生活,他只好靠吃最便宜的饭菜度日,周五放学以后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小琳迫不及待的赶回家里狼吞虎咽一吨,弥补近一周的营养缺乏。据了解像小琳这样消费的学生不在少数。

某高校二年级学生小杨家庭并不富裕,开学时带来的钱仅能够维持日常生活,因为体育课需要足球鞋,十几元的足球鞋即可满足,但是他为了虚荣硬拿出了几乎是他一月的生活费买了双名牌足球鞋,面子是有了,但是因此致使他一个学期的节衣缩食还不能够缓解自己的经济拮据,不得不向家里索取补充。

教育专家指出,大学生过早的“富有”和过度奢侈的生活,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而一些跟风的大学生在“人前显贵”的同时,也难免让其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月花费近2000元、年花费4万元之多,就一些城市普通工薪阶层月薪仅干余元看,显然会入不敷出。

现在的大学生个个都是依赖于父母,有钱就花,花完再要,花得心安理得,有时负债累累。如此恶性循环就形成了不良的消费心态,这种不良消费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校园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不仅如此,超前消费还会影响到大学生日后就业,因为以他们所得到的工资有时都难以满足他们在校时的消费水平。这相应地又加大了他们就业的压力,缩小了他们就业的范围。

香港首富李嘉诚有一次乘坐汽车时,两分钱的硬币从口袋里掉了出来,硬币滚到阴沟,他蹲下来去捡,旁边一个印度籍的保安员过来帮他拾起来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张一百元的纸币作为对这个保安的酬谢。李嘉诚作了这样地解释: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消失;而我给保安一百元,他便可以用来消费,但不能浪费。

“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许多时候,不要注重从外表上去装饰自己,而是让精神的骨骼站立起来,才不至于在这个世界中摔倒”。“钞票要算了用,不要用了算”。希望让这些凡人凡语能够对我们有所启示,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训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我们的每一个人的耳畔!大学生应该力争做到“我的生活我买单”!因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有智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商”,在大学时代就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精打细算,为日后从事的工作奠定好基础。

P37-41

序言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另一方面,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习惯——道德——成败,这一被人类意识到但又缺乏高度重视的链条作用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叶圣陶先生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功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他又举例对“妨害他人的习惯”予以了说明。他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某些人的不良品质的形成,一个重要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如果一个人不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大学生中有的人有上述“养成不得的习惯”苗头,尽管属于个别现象,但不可忽视。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既体现着个人修养,也承载着社会文明,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国家的兴衰。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特殊的生活环境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心理学界有一种观点在众多的行为因果观中独具特色,即: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从这一观点出发,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可以等待“习以为常”,也不可以“习焉不察”,更不能“习是成非”,而应该能动地以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而不是“恶人”。这是教育的责任,也是社会的需要。

现代著名遗传学家相信对人类来说,进化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在从事于必须去做的事情中获得乐趣。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希望通过透视大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督促大学生随时警觉,实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的,播种习惯,收获未来!

这是一本大学生感悟生活的文字,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评析大学生的习惯道德,揭示习惯道德的真谛;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探讨大学生习惯道德的成因与后果;用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把大学生习惯道德养成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融为一体。通过实证分析,帮助大学生修正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深人浅出地讲述着习惯——道德——成败的关系,提倡大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呼吁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道德,成为文明修养的践行者、传播者,成为社会文明的推进者。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02级、西北大学2004级部分本科生用自己课余时间,凭借真诚合作、团队的力量创作而成,文笔稚嫩却真实。在写作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习惯道德如何?怎样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我们也希望与所有的读者一起探讨,一起思考,期望这本书能够引起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对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注,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能为大学生、准大学生以及家长提供借鉴,能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朋友。

由于时间仓促,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予以谅解,也欢迎读者不吝赐教,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编者

2007年3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3: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