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七七级二班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珍//陈俨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李珍、陈俨著的《七七级二班》讲述了:1977年的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演绎出各自的人生故事。
陈小禾与高援青梅竹马,却得嫁给青工马大山。领证之际,高考恢复了。
考入燕北大学的军人高援与陈小禾重燃爱恋之火。高援退学参战,“阵亡”在自卫反击战前线。
郑君宁救起溺水的陈小禾,二人相爱,却未能成婚。
若干年后,陈小禾与高援意外重逢,情感又被人为阻隔。
副市长高援因帮郑君宁筹款拍回珍贵文物,遭人暗算,接受调查。
陈小禾弄清高援不婚的缘由,毅然决定嫁给他。正谈婚论嫁之时,又遭遇种种意想不到的波折……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导语
1977年12月,因“文革”中断十一年的高考敲响钟声,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轨迹,产生了“七七级”这一带有社会“标签”的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历史责任,又带有鲜明的个性,与洪波涌起剧烈摇晃的社会历史相互关联又相互印证。李珍、陈俨著的《七七级二班》描述了高援、陈小禾等一批某高校七七级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其情爱纠葛等,反映了那特殊的一代大学生的拼搏、韧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后记
当我们卸下肩上的负荷,一身轻松地审视此生经
由的岁月,1977年的高考注定成为永恒的记忆,它是
一个时代的标签和符号。
1977年10月,好比平地一声惊雷,因“文革”中
断十年的高考恢复,重新以文化课考试成绩作为竞争
标的。二十七万人以百分之四的低录取率脱颖而出,
幸运地成为七七级大学生,并由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被时代大潮汇在一起,并因高考的分数集结在大学
平台上的这批人,四年后又被统分到公有制单位中工
作,在党政机关、学术研究机构、教学科研岗位、商
海大潮之中,甚至中国与世界的舞台上,经历并见证
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全过程,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
力量。然而,沉浮起落,世事变幻,四十年风雨烟云
,每个人的命运走向却大相径庭。
互联网时代,微信圈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学子,
信息密集释放,曾经鲜为人知、跌宕起伏的情感故事
逐渐被解密,惊诧之余,还有不尽的唏嘘与感叹。
在几年前那个冬日的聚会上,我们和一个叫韩军
的朋友忽然萌生了一个写剧的念头,以文学作品的形
式展示七七级学生的作为与命运、婚姻与情爱。就这
样给自己派了一个大活儿,现在想起来还忍俊不禁。
于是就有了《七七级二班》的长篇电视剧本,我们以
亲历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完成了剧本创作。
把剧本改成小说的动议是去年夏天才有的,动笔
之后发现又给自己派了一个大活儿。写小说与写剧本
完全两码事,与其说从剧本衍生而来,倒不如说另行
创作的表述更准确。由于时间匆忙且篇幅所限,在人
物刻画、情节展开和环境描写等小说要素方面,都留
有遗憾,在小说与剧本之间就好比鱼非鱼、花非花了

我们都有各自的职业,在业余创作过程中,更多
的是记录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沉浮与拼搏,通过事件
来串联起四十年的人生经历。这里面有对校园生活的
眷恋,也有对社会变迁的理解和感慨。小说中几乎所
有的故事都来自于生活,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加工

鲁迅曾经的一段话用在这里合适,“人物的模特
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
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于此
,或许小说中能找到某位同学的影子,却绝非具象为
我们的某位同学,不过是众多人物模特儿的缩影,切
勿对号入座。
感谢母校河北大学出版社对我们这部小说的认可
和出版。
特别感谢在河北大学出版社工作的师弟习毅亲自
担任责任编辑的工作,不仅成就了这本书,还事无巨
细,为此书保驾护航。
在这里,向我们的校友表示真诚的感谢,他们的
鼓励使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小说。我们的同
级师弟毕冰宾(央视资深翻译,作家)最早建议我们把
电视剧本改写为小说,他的建议启发了我们,得以用
文字描述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张讴师弟(央视驻欧洲
资深记者,旅行文学作家)为我们提供了伦敦拍卖和
伦敦场景的细节。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我们还得到
多位校友的鼓励和关注,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诗意芳华
,我们相知相伴,珍惜彼此的友情,感谢好友们!
因为高考与你们相遇,真好!
精彩页
第一章
1978年2月16日,春寒未尽,乍暖还寒。
这座北方省城在铅灰色的晨霭之中缓缓醒来。时而有北风恣意呼啸着掠过,些许枯叶和尘土当街旋舞,路边街角的残雪已然灰褐,一派萧瑟中,偶有鸽哨呜响于天际,似乎在呼唤早春的归来。
位于西郊的燕北大学校园内外,一大早就被全体教职员工和在校工农兵大学生布置一新。校门口的红底标语,从楼顶悬下的对联和路边的彩旗,加之临时拼凑的锣鼓队忙着最后的排练,无不显露出多年未曾有过的盎然生机。今天,这座有着七十年悠久历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要迎接“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经历十余年高校“停业”,这批后来被称作“七七级”的时代骄子,将从这普普通通的日子开始,走向令人激奋的人生旅程。接站的校车来不及跑,许多人便挑着扁担挤公交,还有的骑自行车、蹬三轮车,甚至搭毛驴车,匆匆赶来报到。每一个人当进入向往已久的校门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便一扫而尽,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喜悦荡漾在他们的脸上。
从5路公交车跳下来的高援,轻快地走向马路对面的校门。他还是按部队的要求着装——军装、军帽、军鞋,腰带紧束,身后的背包紧致方正,上面搭着一只绿色旅行袋,透着利索和干练。他一米八三的个头,挺拔健硕,英气逼人,被东北零下四十度严寒侵蚀和极强紫外线辐射过的脸上留下些许紫色的印痕,笔挺的鼻梁,修长的眉宇问透着和善与坚毅,嘴角时常绷紧着,似乎在用力地思考。一个在野战军基层连队舞枪弄炮的军人,能一举考上Y省重点大学,凭的是从小打下的厚实底子和坚持不懈的刻苦阅读。其实,自打1974年12月入伍那天起,不,从中小学停课那时起,他压根就没有做过大学梦。哪里想到,如今却双喜临门——去年6月在一次实弹演习中因抢救战友荣立一等功,10月就在宣布他晋升排长命令的当天,电台广播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经过两个多月的彻夜复习,他终于考上了大学。
一群正在经济系报到点忙乎的女生突然静了下来,她们的目光被远处走来的高援牵了过去。“哟,还有当兵的新生?…‘哇——好兵帅克!”一位胆大的女生问:“是咱经济系的吗?”
“是,政治经济学专业,高援。”他边掏录取通知书,边冲她们微笑。两三个女生拥上来接通知书,忙不迭地为他办理登记手续,其他人抢着为他卸行李。不知咋的,高援竟下意识地回头望去,他的脑海幻化出一幅图景:陈小禾背着行囊正冲这里走来,她黑亮的眸子白净的皮肤是那么显眼,垂在腰上的褐色长辫子系着一对草绿色的蝴蝶结,随着风姿绰约的脚步来回摇曳,脸上俏皮的表情仿佛在说:怎么样,我也能考上……
“要是小禾也考上了该多好!”高援的思绪又回到了德城,回到同小禾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德城机械厂是五十年代末期从天津集体搬迁到德城的一所中型国有制企业,高援跟陈小禾都是该厂的职工子弟,同一所幼儿园长大,上中学之后十三岁的陈小禾与十五岁的高援在校宣传队里饰演李铁梅和李玉和唱京剧,扮作吴琼花和洪常青跳芭蕾,他们所在的德城一中文艺宣传队是当地最出彩的文艺名片,他俩又是名角和台柱子,不仅到厂矿农村慰问,也为省内外嘉宾演出。只大小禾两岁的高援很有哥哥的样子,到哪里演出都尽心照顾这个美丽而赢弱的妹妹,帮她撑过雨伞送过食物也缝过舞鞋,两人还有一个读书的共同爱好。那时候,好多中外名著还是禁书,谁借到一本好书都如获至宝,即使熬夜也要抓紧看完,腾出时间传给对方阅读。然后,就是海阔天空地聊,聊故事情节、聊人物命运、聊精彩句子……当兵前夕两人读完最后一本书的细节他至今记忆犹新。
厂区豆腐房最南边一个偏僻的角落,是他俩每周三次固定时间为家里买豆腐的约会地点。1974年12月的西北风吹落了杨树叶,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显得十分苍凉。傍晚时分他们如约而至,亭亭玉立的陈小禾穿着一件中式蓝棉袄,围着一条自己编织的暗红色长围巾,高高大大的高援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棉军装,已经相爱的他们神情里有局促还有羞涩,透着不自然。陈小禾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递给高援,封面是用牛皮纸包裹的,这是长篇大部头《静静的顿河》的第四本,她用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它。
高援笑眯眯地问她好不好看,陈小禾说她喜欢肖洛霍夫对顿河的描写,他把浪花、草叶、繁星、鱼群和大雁写得那么美,那么细致入微和出神入化。“女孩子对花花草草就是敏感。”高援打趣着,“除此之外呢?”
“当然一言难尽。喜欢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追求,特执着!还有娜塔丽娅的善良和美丽,挺佩服她刚烈的性格。”陈小禾黑亮的眸子里透着真诚和认真。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