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系列之一,该书精心收录了宗璞的74 篇散文,其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这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主要内容包括《哭小弟》、《三松堂断忆》、《水仙辞》、《霞落燕园》、《澳大利亚的红心》、《岭头山人家》、《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三峡散记》、《好一朵木槿花》等。书中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宗璞散文(插图珍藏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宗璞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系列之一,该书精心收录了宗璞的74 篇散文,其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这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主要内容包括《哭小弟》、《三松堂断忆》、《水仙辞》、《霞落燕园》、《澳大利亚的红心》、《岭头山人家》、《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三峡散记》、《好一朵木槿花》等。书中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 内容推荐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本书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系列之一,展示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该书精心收录了宗璞的74篇散文及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 目录 柳信 哭小弟 九十华诞会 心的嘱托 三松堂断忆 三松堂岁暮二三事 花朝节的纪念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他的“迹”和“所以迹”——为冯友兰先生一百一十年冥寿作 怎得长相依聚——蔡仲德三周年祭 水仙辞 霞落燕园 人老燕园 在曹禺墓前 西湖漫笔 废墟的召唤 爬山 澳大利亚的红心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三峡散记 岭头山人家 三访鳌滩 “热海”游记 孟庄小记 养马岛日出 三千里地九霄云 萤火 我爱燕园 燕园石寻 燕园碑寻 燕园树寻 燕园墓寻 燕园桥寻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紫藤萝瀑布 丁香结 秋韵 好一朵木槿花 报秋 送春 松侣 二十四番花信 恨书 卖书 乐书 一封旧信 彩虹曲社 风庐乐忆 药杯里的莫扎特 酒和方便面 风庐茶事 从“粥疗”说起 星期三的晚餐 猫冢 小东城角的井 一九六六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 祈祷和平 下放追记 从近视眼到远视眼 告别阅读 扔掉名字 没有名字的墓碑——关于济慈 他的心在荒原——关于托马斯·哈代 写故事人的故事——访勃朗特姊妹故居 看不见的光——弥尔顿故居及其他 行走的人——关于《关于罗丹——日记择抄》 有感于鲜花重放 《铁箫人语》题记 《幽梦影》情结 痛读《思痛录》 耳读《朱自清日记》 耳读《苏东坡传》 《晚年随笔》序 试读章节 在泉水缓缓的流淌中,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学校。毕业后就各奔前程了。不知不觉间,听到人家称小弟为强度专家;不知不觉间,他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很难想象一个人的将来。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却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去年夏天,得知他患病后,因为无法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于八月二十日到西安。记得有一辆坐满了人的车来接我。我当时奇怪何以如此兴师动众,原来他们都是去看小弟的。到医院后,有人进病房握手,有人只在房门口默默地站一站,他们怕打扰病人,但他们一定得来看一眼。 手术时,有航空科学研究院、623所、631所的代表,弟妹、侄女和我在手术室外;还有一辆轿车在医院门口。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换过,他的同志们也会给他。但是一切都没有用。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面已经坏死。我忽然觉得一阵胸闷,几乎透不过气来——这是在穷乡僻壤为祖国贡献着才华、血汗、生命的人啊,怎么能让这致命的东西在他身体里长到这样大! 我知道在这黄土高原上生活的艰苦,也知道住在这黄土高原上的人工作之劳累,还可以想象每一点工作的进展都要经过十分恼人的迂回曲折。但我没有想到,小弟不但生活在这里,战斗在这里,而且把性命交付在这里了。他手术后回京在家休养,不到半年,就复发了。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等啊等啊,盼啊盼啊,我们知道病情不可逆转,只希望能延长时间,也许会有新的办法。航空界从莫文祥同志起,还有空军领导同志都极关心他,各个方面包括医务界的朋友们也曾热情相助,我还往海外求医。然而错过了治疗时机,药物再难奏效。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要他“回陕西去”。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他始终没有失去信心,他始终没有丧失生的愿望,他还没有累够。 小弟生于北京,一九五二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他填志愿到西南,后来分配在东北,以后又调到成都、调到陕西。虽然他的血没有流在祖国的土地上,但他的汗水洒遍全国,他的精力的一点一滴都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了。个人的功绩总是有限的,也许燃尽了自己,也不能给人一点光亮,可总是为以后的绚烂的光辉做了一点积累吧。我不大明白各种工业的复杂性,但我明白,任何事业也不是只坐在北京就能够建树的。 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分我侍奉老父的重担。他是儿子,三十年在外奔波,他不该尽些家庭的责任么?多年来,家里有什么事,大家都会这样说:“等小弟回来”,“问小弟”。有时只要想到有他可问,也就安心了。现在还怎能得到这样的心安?风烛残年的父亲想儿子,尤其这几年母亲去世后,他的思念是深的,苦的,我知道,虽然他不说。现在他永远失去他的最宝贝的小儿子了。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啊!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上午七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一九七四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必须告诉他,这是我的责任。再没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来分担我的责任了。 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惟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他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他一天三段紧张地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每有大型试验,他事先检查到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他是三机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他曾有远见地提出多种型号研究。有一项他任主任工程师的课题研制获国防工办和三机部科技一等奖。同时他也是623所党委委员,需要在会议桌上坦率而又让人能接受地说出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意见。我常想,能够“双肩挑”,是我们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像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受得起呢!(P6-8) 序言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二00五年,我们在此基础上选出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二辑出版。 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7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