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30年)》编著者中国化学会。
本书为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30周年而编撰。青年化学奖获奖人是青年化学工作者的楷模和榜样。本书收录了设奖以来至2012年间48位获奖人的感言,从中可以领略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科学研究和创新中的贡献,实践中的启示、经验和体会,以及对青年学者的期望和寄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化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30年)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
作者 | 中国化学会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化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30年)》编著者中国化学会。 本书为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30周年而编撰。青年化学奖获奖人是青年化学工作者的楷模和榜样。本书收录了设奖以来至2012年间48位获奖人的感言,从中可以领略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科学研究和创新中的贡献,实践中的启示、经验和体会,以及对青年学者的期望和寄语。 内容推荐 《化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30年)》编著者中国化学会。 《化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30年)》为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30周年而编撰出版。 青年化学奖获奖者是青年化学工作者的楷模和榜样。《化学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30年》收录了自奖项设立至2012年问48位获奖者的感言,从中可以领略一代化学人的成长历程,他们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贡献,在实践中得到的启示、经验和体会,以及对青年学者的期望和寄语。 《化学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30年》可供青年学者和高校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对科技工作者、社团工作组织者也有启迪和帮助。 目录 序 三十的力量——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30年 前言 艰苦的环境培养了执着的精神 矢志不渝做春蚕——反哺于中国化学会知遇之情 爱业能创业,创业必成业——青年化学奖激励我在科研中不断创新黄福堂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催生中国青年化学人才成长的摇篮——有感于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创建30周年 我热爱化学 情系化学求索人生——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0年随笔 关于从事材料化学科学研究的一点体会 得奖回顾随笔——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0周年 使世界更美好是化学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青年化学奖获奖感言 守望西北 坚持特色 青年化学奖,我幸运的起点——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30周年(散文诗) 追梦成真 从业三十年,悟出四个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写在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20年之后 湖光塔影忆当年——记北京大学与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激励我成长 平凡的岗位 闪光的脚印——盘点我的32年化学教育生涯 青年人成长之路 感受奖励的温暖珍惜创新的沃土 青年化学奖伴我成长 给我勇气与信心的“青年化学奖” 1997,我与青年化学奖相遇 我的化学缘 我心中的青年化学奖 坚韧不拔的精神赢得创新的高尚和快感——写在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0年 我与化学结缘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十载随感 从事化学研究的一些感想——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0周年 我与生物热化学——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0周年 十年磨一剑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0周年有感 “青年化学奖”给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起飞的平台 青年化学奖给了我科研升华的机会 新芽蓓蕾,薪火传承——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0周年纪念 我所参与的“绿色化工”研究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助我成长 217# 青年化学奖不仅是激励,更是鞭策 创新理念指导催化表面化学系统研究——浅谈自己在研究中的感受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感言 在科研路上——获“青年化学奖”偶感 研究道路上的无心插柳和有心栽树 三十而立 化学世界的艺术之美——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创建30周年 青年化学奖感言——记我化学路上的恩师们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过去科研工作的肯定和未来工作的激励 科研启程之路 青年化学奖激励优秀人才辈出 附录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历届获奖者名单 试读章节 1981年,针对大庆油田注水过程中的水质问题,进行了油气水性质与特征的研究工作。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随着水淹面积的增大,原油平均水分子量和羰基含量都有所增加的趋势,为解决油田注水水质除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提出了油田注水水质除氧后,又选准了一个新的目标进行攻关。原油脱水问题一直是石油分析的老大难。国内急需,才更坚定了创新的决心。在综合国内外原油脱水装置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制快速脱水仪的设想。自己画草图,在同志们配合下,第一套模拟装置成型了。但实践结果并不理想,一次、十次都失败了。有的同志劝我实在不行就算了。我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干下去。干,暂时不成,不干,永远不成。”1983年6月,一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原油快速脱水装置终于诞生了,填补了我国原油脱水技术的空白。为国内油田实验室原油分析提供了一套速度快、效果好的新仪器。这台仪器很快在全国各油田推广使用,还被收入《中国仪器大全》一书。 当时我是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对我来说,最困难的应该是时间了,既要抓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又要管生产,白天忙不过来,就利用晚上,晚上没干完,索性干个通宵,常常是吃在办公室,住在办公室。我爱人在医院工作,经常上夜班。有一次晚上我上夜班,怕影响实验工作,把孩子锁在屋里。当我晚上12点多回到家时,孩子已经倒在沙发上睡着了,脸上还挂着委屈的泪珠。我何尝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我更爱自己的事业。爱业能创业,创业必成业。 在科学研究上,我总是不甘落后,也不甘心走别人走过的路。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科学研究工作者,走别人走过的路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要探索求新,就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标新立异。”要标新立异,就要付出代价。模仿是轻松的,而没有意义;创造是艰苦的,而有价值。 1982年,我研制成功了“氯仿沥青萃取装置”,解决了沉积岩中有机物的萃取速度问题,改进了试验手段。1984年,由我主持研制成功了岩心高压洗油装置,解决了洗油速度和质量问题,提高工效6倍。该仪器已经商品化,并在全国各油田广泛推广使用。1985年,我主持研制成功了疏松含油砂岩渗透率测定方法,解决了疏松砂岩渗透率的测试手段。1986年,我主持研制成功了ECK-1型中高渗透率自动测定仪。1987年,研制成功了ECK一2型的低渗透率动测定仪,填补了我国渗透率仪器研制的空白,提高了分析精度,为进一步研究岩心渗透率特性提供了科学的试验手段。该成果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成果奖。1988年,我研制成功了碳酸盐自动测定仪,解决了碳酸盐的测试。 生命是可贵的,只有生命里程中充满对事业的强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才会闪现出特有的光彩。1984年,我荣获中国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界著名化学家参加了大会,在会上一位老科学家为我签字,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是党给了我这样一个普通青年知识分子的荣誉。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人元、游效曾、吴征铠、邢其毅对我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并挥笔写下了老一辈科学家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重托。1991年8月,国务委员康世恩来大庆视察工作。我向康老汇报了大庆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发展概况,康老听了很高兴,并对我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P10-P11 序言 2012年11月,评委聚集北京香山东麓的“世纪金源香山商旅酒店”,评审当年青年化学奖的申请材料,一致赞叹应征论文的学术水平甚高,难以割舍。评委深感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化学人才的迅猛成长及化学事业的腾飞。评议之余,屈指算来,奖励创办已经三十年矣,在秘书长杨振忠教授的倡议下,决定出版一本“文集”,以示纪念。 青年化学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青年化学奖运作的三十年,展现了伯乐的慧眼,促成了英才的颖脱,是老一辈化学家的关爱和年轻一代化学家的努力的结晶。青年化学奖的功能和作用已经魅力彰显,硕果累累。 三十年为一世,早期的获奖者大多年逾花甲,安享晚年:一些获奖者跨出国门,闯荡世界;还有的获奖者依托化学,做官经商,另辟蹊径;更多的人依然与化学相伴,为之创新。当我们追踪历届获奖者时,尽管信息发达,联络快捷,一些获奖者还是信息难觅,虽多方沟通查找,依然渺茫。在编者组稿时,得到获奖者的支持与厚爱,欣然命笔,也有一些获奖者虽对奖励情感至深,但限于境遇、过谦等原因实难触笔,编者不便勉为其难。本文集收录获奖者的文章48篇,另邀请资深评委撰文一篇。文集体裁丰富多样;虽无华丽言辞,但命笔中肯,生动感人;所述经历和经验,对青年学者颇有启迪,成为文集的特色和亮点。为了便于读者了解青年化学奖颁发状况,附带收录了历届获奖者名单。 本书由中国化学会组织编撰,理事长姚建年院士撰写了序言,秘书长杨振忠教授任主编,副秘书长方智任副主编,秘书处白温路参加了编撰工作,副秘书长郑素萍参与了策划。 在编撰过程中,为了反映作者的真实感受,编者未对文字进行过多的修改,对涉及的学术观点不予置评。限于编者的水平,错误与疏漏之处难免,还望读者指正。 编者 2013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