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类生态保育共2册)(精)
分类
作者 宋永昌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编写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分类与分布

第1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在世界植被中的位置

 1.1 常绿阔叶林的名称和概念

 1.2 世界各地常绿阔叶林概述

 1.3 中国常绿阔叶林气候带的归属

 1.4 中国常绿阔叶林研究回顾与展望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发育的环境条件

 2.1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地质与地貌

 2.2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

 2.3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土壤

 2.4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干扰因素

 2.5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特征

 3.1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区系背景

 3.2 中国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的区系统计

 3.3 中国常绿阔叶林区系组成的地理成分

 3.4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常绿阔叶林分类原则与系统

 4.1 常绿阔叶林分类原则

 4.2 常绿阔叶林分类单位和系统

 4.3 常绿阔叶林分类单位的命名

 4.4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分类

 4.5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5.1 东部柯、青冈集群

 5.2 东部木荷、锥集群

 5.3 东部樟、楠集群

 5.4 中国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格局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西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6.1 西部锥、青冈集群 

 6.2 西部山地柯集群 

 6.3 中国西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格局 

 6.4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台湾山地典型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7.1 台湾山地典型常绿阔叶林特征 

 7.2 台湾山地青冈集群 

 7.3 台湾山地柯、锥、青冈集群 

 7.4 台湾山地樟、楠集群 

 7.5 台湾山地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格局 

 7.6 台湾山地常绿阔叶林与大陆典型常绿阔叶林的比较 

 7.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中国季节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8.1 大陆东部季节常绿阔叶林类型 

 8.2 大陆西部季节常绿阔叶林类型 

 8.3 台湾季节常绿阔叶林类型 

 8.4 中国季节常绿阔叶林分布格局 

 8.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中国适雨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9.1 大陆东部适雨常绿阔叶林类型 

 9.2 大陆西部适雨常绿阔叶林类型 

 9.3 台湾适雨常绿阔叶林类型 

 9.4 中国适雨常绿阔叶林分布格局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历史变迁 

 10.1 常绿阔叶林的起源 

 10.2 古近纪中国常绿阔叶林 

 10.3 新近纪中国常绿阔叶林 

 10.4 第四纪中国常绿阔叶林 

 10.5 历史时期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分布 

 10.6 近代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变迁 

 10.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ll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现状与变化趋势 

 11.1 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人口与土地

 11.2 常绿阔叶林分布现状 

 11.3 常绿阔叶林的替代植被 

 11.4 常绿阔叶林的潜在分布 

 11.5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影响 

 1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国常绿阔叶林植物生态指示值与种组

第12章 植物生态指示值 

 12.1 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生态指示值 

 12.2 植物生态指示值的等级划分 

 12.3 中国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的生态指示值 

 12.4 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生态习性分析 

 1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种组 

 13.1 群落成员型 

 13.2 植物生长型 

 13.3 生态种组的确定 

 13.4 生态种组在群落分类及指示环境中的作用 

 1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功能与演替

第14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 

 14.1 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的组件 

 14.2 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空间结构 

 14.3 常绿阔叶林的生活型和生长型 

 14.4 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功能群 

 1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物质生产与物质循环 

 15.1 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15.2 常绿阔叶林的碳积累与碳循环 

 15.3 常绿阔叶林氮及其他主要营养元素积累与循环 

 15.4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生产力和碳循环的模拟 

 15.5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 常绿阔叶林的生态功能 

 16.1 常绿阔叶林与大气化学的平衡和稳定

 16.2 常绿阔叶林与气候调节 

 16.3 常绿阔叶林与水土保持 

 16.4 常绿阔叶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7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演替 

 17.1 常绿阔叶林的演替顶极和演替类型 

 17.2 常绿阔叶林的次生演替 

 17.3 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群落学特征 

 17.4 常绿阔叶林的萌生更新演替 

 17.5 常绿阔叶林的林窗更新 

 17.6 常绿阔叶林的原生演替——岩石堆上的演替 

 17.7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国常绿阔叶林资源、保育与生态恢复

第18章 常绿阔叶林的生物资源 

 18.1 常绿阔叶林中的植物资源 

 18.2 常绿阔叶林中的大型真菌 

 18.3 常绿阔叶林中的土壤微生物 

 18.4 常绿阔叶林中的动物资源 

 18.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9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保育 

 19.1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受胁迫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19.2 常绿阔叶林的种群和物种保护 

 19.3 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及其管理 

 19.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0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 

 20.1 指导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的基本理论 

 20.2 受损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过程 

 20.3 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实践 

 20.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常绿阔叶林维管束植物名录(正异名对照) 

ABSTRACT 

编后语 

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5章) 

 东部柯、青冈集群(5.1) 

 东部木荷、锥集群(5.2) 

 东部樟、楠集群(5.3) 

西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6章) 

 西部青冈、锥集群(6.1) 

 西部山地柯集群(6.2) 

台湾山地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7章)

 台湾山地青冈集群(7.1) 

 台湾柯、锥、青冈集群(7.2) 

 台湾山地樟、楠集群(7.3) 

中国季节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8章) 

 大陆东部季节常绿阔叶林(8.1) 

 大陆西部季节常绿阔叶林(8.2) 

 台湾季节常绿阔叶林(8.3) 

中国适雨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9章) 

 大陆东部适雨常绿阔叶林(9.1) 

 大陆西部适雨常绿阔叶林(9.2) 

 台湾适雨常绿阔叶林(9.3)

内容推荐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类生态保育共2册)(精)》编著者宋永昌。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人类获取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因库,同时在维持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常绿阔叶林(分类生态保育共2册)(精)》力求汇总我国有关这一植被类型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分类与分布,共11章,包括中国常绿阔叶林在世界植被中的位置、发育的环境条件、区系特征、分类原则与系统,并按典型常绿阔叶林、季节常绿阔叶林和适雨常绿阔叶林分别介绍它们的分类和分布,探讨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历史变迁以及现状与趋势。第二部分是中国常绿阔叶林植物生态指示值与种组,共2章。包括常绿阔叶林中3800余种植物的生态指示值,以及根据温度、水分和土壤酸碱度划分的生态种组。第三部分是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功能与演替,共4章,涉及群落结构、物质生产与物质循环、生态功能,以及演替。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国常绿阔叶林资源、保育与生态恢复,共3章。书中附有样地记录并集中成册。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生态学、植物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人员,以及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编辑推荐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类生态保育共2册)(精)》编著者宋永昌。

本书是对我国常绿阔叶林研究的汇总与总结。全书共四篇,第一篇总论,包括对我国常绿阔叶林在世界植被中地位的论述;中国常绿阔叶林发育的环境条件和区系背景的分析;以及中国常绿阔叶林历史变迁和气候变化对常绿阔叶林影响;第二篇常绿阔叶林分类,按新修订的分类单位和系统,分别对中国大陆东部、西部以及台湾的典型常绿阔叶林、季节常绿阔叶林、适雨常绿阔叶林进行类型描述,有条件的直至群丛,并附群丛表和图片;第三篇常绿阔叶林生态,包括中国常绿阔叶林主要种的生态地理,群落结构与功能群,群落动态与演替,物质生产与物质循环,环境效益;第四篇常绿阔叶林可持续利用与保育,包括常绿阔叶林的生物资源,常绿阔叶林的保护与恢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