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分类与分布
第1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在世界植被中的位置
1.1 常绿阔叶林的名称和概念
1.2 世界各地常绿阔叶林概述
1.3 中国常绿阔叶林气候带的归属
1.4 中国常绿阔叶林研究回顾与展望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发育的环境条件
2.1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地质与地貌
2.2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
2.3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土壤
2.4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干扰因素
2.5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特征
3.1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区系背景
3.2 中国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的区系统计
3.3 中国常绿阔叶林区系组成的地理成分
3.4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常绿阔叶林分类原则与系统
4.1 常绿阔叶林分类原则
4.2 常绿阔叶林分类单位和系统
4.3 常绿阔叶林分类单位的命名
4.4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分类
4.5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5.1 东部柯、青冈集群
5.2 东部木荷、锥集群
5.3 东部樟、楠集群
5.4 中国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格局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西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6.1 西部锥、青冈集群
6.2 西部山地柯集群
6.3 中国西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格局
6.4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台湾山地典型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7.1 台湾山地典型常绿阔叶林特征
7.2 台湾山地青冈集群
7.3 台湾山地柯、锥、青冈集群
7.4 台湾山地樟、楠集群
7.5 台湾山地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格局
7.6 台湾山地常绿阔叶林与大陆典型常绿阔叶林的比较
7.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中国季节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8.1 大陆东部季节常绿阔叶林类型
8.2 大陆西部季节常绿阔叶林类型
8.3 台湾季节常绿阔叶林类型
8.4 中国季节常绿阔叶林分布格局
8.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中国适雨常绿阔叶林类型与分布
9.1 大陆东部适雨常绿阔叶林类型
9.2 大陆西部适雨常绿阔叶林类型
9.3 台湾适雨常绿阔叶林类型
9.4 中国适雨常绿阔叶林分布格局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历史变迁
10.1 常绿阔叶林的起源
10.2 古近纪中国常绿阔叶林
10.3 新近纪中国常绿阔叶林
10.4 第四纪中国常绿阔叶林
10.5 历史时期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分布
10.6 近代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变迁
10.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ll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现状与变化趋势
11.1 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人口与土地
11.2 常绿阔叶林分布现状
11.3 常绿阔叶林的替代植被
11.4 常绿阔叶林的潜在分布
11.5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影响
1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国常绿阔叶林植物生态指示值与种组
第12章 植物生态指示值
12.1 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生态指示值
12.2 植物生态指示值的等级划分
12.3 中国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的生态指示值
12.4 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生态习性分析
1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种组
13.1 群落成员型
13.2 植物生长型
13.3 生态种组的确定
13.4 生态种组在群落分类及指示环境中的作用
1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功能与演替
第14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
14.1 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的组件
14.2 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空间结构
14.3 常绿阔叶林的生活型和生长型
14.4 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功能群
1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物质生产与物质循环
15.1 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15.2 常绿阔叶林的碳积累与碳循环
15.3 常绿阔叶林氮及其他主要营养元素积累与循环
15.4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生产力和碳循环的模拟
15.5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 常绿阔叶林的生态功能
16.1 常绿阔叶林与大气化学的平衡和稳定
16.2 常绿阔叶林与气候调节
16.3 常绿阔叶林与水土保持
16.4 常绿阔叶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7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演替
17.1 常绿阔叶林的演替顶极和演替类型
17.2 常绿阔叶林的次生演替
17.3 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群落学特征
17.4 常绿阔叶林的萌生更新演替
17.5 常绿阔叶林的林窗更新
17.6 常绿阔叶林的原生演替——岩石堆上的演替
17.7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国常绿阔叶林资源、保育与生态恢复
第18章 常绿阔叶林的生物资源
18.1 常绿阔叶林中的植物资源
18.2 常绿阔叶林中的大型真菌
18.3 常绿阔叶林中的土壤微生物
18.4 常绿阔叶林中的动物资源
18.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9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保育
19.1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受胁迫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19.2 常绿阔叶林的种群和物种保护
19.3 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及其管理
19.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0章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
20.1 指导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的基本理论
20.2 受损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过程
20.3 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实践
20.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常绿阔叶林维管束植物名录(正异名对照)
ABSTRACT
编后语
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5章)
东部柯、青冈集群(5.1)
东部木荷、锥集群(5.2)
东部樟、楠集群(5.3)
西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6章)
西部青冈、锥集群(6.1)
西部山地柯集群(6.2)
台湾山地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7章)
台湾山地青冈集群(7.1)
台湾柯、锥、青冈集群(7.2)
台湾山地樟、楠集群(7.3)
中国季节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8章)
大陆东部季节常绿阔叶林(8.1)
大陆西部季节常绿阔叶林(8.2)
台湾季节常绿阔叶林(8.3)
中国适雨常绿阔叶林群落表(第9章)
大陆东部适雨常绿阔叶林(9.1)
大陆西部适雨常绿阔叶林(9.2)
台湾适雨常绿阔叶林(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