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和动物有关的书,作者都是读者熟悉的当代作家,书中的文字,有小说,有散文,有童话,有报告文学,也有诗,内容多涉及动物,是人和动物的交流,也是人类对其他生灵的观照和关怀。作家在描绘动物的同时,流露了对生命的热爱,写出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真实性情。
本书是蓝鲸书系之一,收录的关于动物的一些散文,是作者近十几年来陆续写下的。天空自由的飞鸟之美,林中凶猛的走兽之奇,一次次给予我们惊喜和惊叹。
这个集子里收录的关于动物的一些散文,是作者近十几年来陆续写下的。天空自由的飞鸟之美,林中凶猛的走兽之奇,一次次给予我们惊喜和惊叹。在我们与它们目光“相遇”的那个瞬间,无言之中,涌出无数的思绪;目送它们远去消失之后,那些大自然的精灵,仍与我们同在。
扎龙与丹顶鹤
很多年一直想去叫做扎龙的那个地方。
扎龙那个地名已在耳边盘旋了许多年,带着沼泽地深处水的腥味与草叶的湿润气息,海绵般柔软地吸取了我内心的向往。
只是因为那些白色的大鸟——丹顶鹤。
许多年前我曾见过它们奇妙的舞蹈,许多年里我在天空中寻找它们的踪影。每年早春,它们以家族为单位,两三家结伴而行,从江苏盐城返回齐齐哈尔市郊的扎龙湿地繁衍育雏;秋风霜寒,它们带着已经学会飞行的幼鹤,返回盐城的海边滩涂过冬。那是一条多么漫长而遥远的飞行路线,它们一年一度乐此不疲地远征与悲壮巡回。每次飞机穿行于高空,我都期盼在天上的云层间与仙鹤们相遇——它们飞得如此之高,以至于站在地上的人们,从未能仰望到它们飞行的姿态。
所以我是一定要去扎龙的。“扎龙”为蒙古语,是“扎兰”之音转,意为饲养牛羊的圈。扎龙位于黑龙江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原为渔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1983年建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林区的乌裕尔河,被冬季丰厚的大雪滋养,开春后水量充沛,浩浩荡荡穿过广阔的山地平原,流经齐齐哈尔一带下游地区,已无明显河道,逐渐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
失去了河道的乌裕尔河,下游的河水漫溢而成旷然无际的淡水沼泽——漂筏甸子、苇荡、苔草、藻类……年复一年蓬勃生长,终于成为一片专为丹顶鹤以及其他大型鸟类、鱼类构设的天堂。谁能说迷失的乌裕尔河,不是由于领受了上天的旨意,才有意在扎龙一带滞留徘徊不去的呢?也许需要很多年才能参悟,那些貌似迷途与涣散的大水,其中蕴藏着自然之神所授怎样的玄机与奥秘?我们无法得知那些白色的大鸟,究竟是在哪一年的一个温暖的春日,如天上的白云一般飘来,轻轻降落在碧绿的苔地上,然后轻歌曼舞、筑巢产卵……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眼前的这片绿色沼泽,已成为白色大鸟年年不离不弃的圣地和家乡。
如今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本地鸟类260余种,以大型游禽涉禽例如丹顶鹤、白枕鹤、白鹭、草鹭,还有候鸟旅鸟例如野鸭、大雁、雀类为主;鱼类46种,昆虫277种,还有麝鼠、雨蛙、蚌、鳖等等——在眼前静谧安然的湖沼芦荡中,潜藏着一个何等自由喧闹而巨大的动物乐园。丰茂密实的苇草犹如层层叠叠的墙,在我的视线中看不见一只大鸟。无人的湿地为野生动物设立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将人类无处不至的侵入脚步,阻挡在陷阱一般克敌制胜的沼泽地之外了。
在扎龙湿地,参观的节目其实颇为丰富:录像室可观看扎龙保护区的专题资料片;在野生动物标本厅,可见到生活在扎龙的几十种大鸟形态优美、栩栩如生的标本;还有人工饲养在笼中专供观赏的世界各地的仙鹤种类;最后将见到冬夏常年驻寨扎龙的成群丹顶鹤留鸟。P1-2
生态意识是一种宇宙意识,天道高于人道,地球生物都拥有生命权。我们写作的人,内心更应有一种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的自觉。
这个集子里收录的关于动物的一些散文,是近十几年来陆续写下的。天空自由的飞鸟之美,林中凶猛的走兽之奇,一次次给予我惊喜和惊叹。在我们与它们目光“相遇”的那个瞬间,无言之中,涌出无数的思绪;目送它们远去消失之后,那些大自然的精灵,仍与我同在。
张抗抗
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