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人躺在椅子上,在催眠师的轻柔慢语中倾吐自己的秘密,这或许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催眠。到底什么是催眠?怎样才能进入催眠状态?人们能自我催眠吗?这些疑问会不时闪现在我们脑海中。本书将引领我们漫游催眠的世界,从中不仅可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还可以让我们在自我催眠中学会放松,与内心贴得更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自我催眠(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作者 | (德)瑞文斯托夫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某个人躺在椅子上,在催眠师的轻柔慢语中倾吐自己的秘密,这或许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催眠。到底什么是催眠?怎样才能进入催眠状态?人们能自我催眠吗?这些疑问会不时闪现在我们脑海中。本书将引领我们漫游催眠的世界,从中不仅可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还可以让我们在自我催眠中学会放松,与内心贴得更近!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给你施以作用力的书,它将使你改变对生活的看法。它也是所有愿意探讨自我意识,掌握自己人生命运的人所必读的一本书。 作者向我们讲述了简明易懂且容易使用的自我催眠方法,帮助你摆脱不良习惯,摆脱恐惧症,缓解慢性疾病,培养自我控制力。 目录 第一章 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第二章 催眠术和自我催眠术 第三章 我的问题是什么 第四章 自我催眠术的目标 第五章 自我催眠术施行指导 第六章 缓解身心压力的催眠状态策略 第七章 将自我催眠术付诸实践 第八章 自我催眠术应用领域 第九章 您的个人训练计划 第十章 小故事 试读章节 催眠状态指的是一切在我们有意识的注意力控制之外的状态。那些我们做过很多次的事情以及成为例行程序的事情,我们做起来都像“处于催眠状态中”一样。比如说,有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人一边织毛衣一边兴致勃勃地聊天,而且眼睛还不用去盯着织毛衣的动作。我们在看一部很扣人心弦的影片或是读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时也经常会处于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于是,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那不舒服的姿势,也忘记了周围发生的事。 当人们进入催眠状态时这一切也会发生。在上述过程中,感觉和自身行为的一部分会从意识中分离出去,并在无意识中进行登记并获得实现。这些往往也与占用有意识的注意力同时发生:比如在日常的一次交谈中,在看电影时、读书时,以及在进入暗示性图像或感知的催眠状态中。 催眠状态的本质已经由此得到了说明,即被分离的、无意识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受到控制并且具有梦游般安全的性质。这种状态还能具有不同的主观性质。人们可能全神贯注(就如同在电影院中看电影一样),也可能像有时做白日梦时那样心不在焉。人们的身体可能会非常活跃,像在慢跑;有时会非常被动,如同在进行深度放松。 催眠状态不能同睡眠相混淆,尽管在20世纪,人们认为催眠等同于睡眠。“催眠术(Hypnose)”这个词是于1850年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布莱德引入的,它源于希腊语的“Hypnos”(意为睡眠)一词。通过对脑电波的研究人们了解到,催眠、放松、自我放松运动、凝神静思都能使大脑达到一种放松的清醒状态,并且,这些状态在脑电图中表现为短波脑电波,即所谓的阿尔法节律。与之相反,睡眠状态下大脑产生的是长波脑电波。催眠状态与意识缺失也无关系,因为,意识缺失状态下脑电波波长长于睡眠状态,当然就更长于催眠状态了。 催眠状态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就如同有意识状态也有许多种形式一样。比如熟睡、做梦、醉酒、使用镇静剂后的困倦状态或意外后的休克,这些都是催眠状态的形式。人们甚至可以将休克视作完全意义上的一种催眠状态,因为这个时候人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了,随之产生了许多不由自主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惊惶失措也是一种催眠状态。人们可以称这些状态为“问题一催眠状态”,这种状态也会发生在人际交往模式中。比方说,当夫妻俩第一百次发生同样的争吵时,两人都气得往对方头上摔同样的东西,就跟两人第一次吵架时一样。 催眠最好能够在自我改变的范围内、在有保护的状态下进行。然后,它会使身体达到一种平静状态,进入精神活动。所以,这通常也是一种体验内心平静的状态。自我催眠术所应达到的一般目标即为减轻压力、避免惊慌、集中精神、缓解疼痛。而达到身体的平静状态也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有利出发点。 P16-18 序言 催眠在我心目中一直以来是和“跳大神”、封建迷信结合在一起的。当然现在的我已经很清楚,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我从小到大一直被催眠、被暗示的结果,这是受崇尚所谓的“现代科学”的教育影响和暗示的结果。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1997年我参加“中德班”才恍然大悟。 “中德班”全名应该是“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在1997年至1999年三年的时间里,由来自德国的十几位顶尖级心理治疗专家按照德国标准培养的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治疗师,该项目是由一位热爱中国的伟大的德国女性Margarete Haass—Wiesegart和心理治疗界受人尊敬的万文鹏先生等前辈发起的。该项目被誉为心理治疗界的“黄埔一期”。我有幸参加了“行为和催眠”组的学习。当时的我从北大心理学系毕业已经当了8年的心理治疗师,进组学习时我却认为,我们现代知识女性怎么能搞这些“巫医”、“跳大神”的东西! 教授催眠的老师Dirk Revenstorf(即本书作者,后来成为我的德方博士导师)是来自德国著名学府图宾根(Tuebingen)大学的教授,是欧洲催眠协会的主席。这个人看起来和我心目中跳大神的女巫相差甚远——幽默、智慧、博学、治学严谨。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既来之,则安之,我就好好地体验了一把催眠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体验不得了,一下子就尝到了甜头。三年后,我被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German—Chinese Acad-emy for Psychotherapy,GCAP;中德班的组织者)推荐、有幸得到德国最大的学术交流组织DAAD(Deutsche Akademische Austausch Dienst,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赞助、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及海德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赴德留学师从DirlkRevenstorf教授学习催眠近两年,拿到了德国催眠学会(MEG,Milton Erickson Gesellschaft)所颁发的所有证书,并接受了近百小时的催眠治疗的自我体验,受益匪浅。 在催眠状态下,我会进入到我的心灵深处,心灵会告诉我很多我不知道的自己的部分。催眠令我的六个感觉道打开,从六个感觉道去感知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人、物、事,感觉自己部分地恢复了生命的灵性,知道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又会失去一些东西。催眠还有非常实用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在短时间里迅速放松紧张的身心,并迅速恢复体力和脑力、减肥、锻炼定力、与自己身体各个器官对话,调整亚健康状态,对某些重大事件可以在催眠状态下进行预演,以求在事件真正发生时按照预先设定的反应方式来反应,比如,运用于高考焦虑等等。 但是最让我着迷的,还是离自己的心很近的感觉。 所以我把这本由德国导师撰写的、浅显易懂的、介绍如何自我催眠的书籍介绍到国内来,尤其适合于当今这个由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浮躁、功利、唯利是图的世界。人们有时会忘记了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本质是什么,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离自己的心灵越来越远。 感谢我的中方博士导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钱铭怡博士,在我赴德留学过程中所给与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德国催眠治疗界的三位巨头,除了我的德方导师之外的来自慕尼黑的Burkhard Peter先生和来自海德堡的Gunther Schmidt先生。他们在我留德学习催眠期间给与了大力帮助。 方 新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2007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