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目前绝大多数是基于体系某一部分展开。如果以整个体系为研究对象,则多见于意义和发展战略上的阐述,而系统地运用理论方法进行体系研究,则较为匮乏。本书基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论述,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建立体系优化模型,在理论方面力图探讨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农业实际情况,对解决中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相关问题有益的新的研究思路。在实践上,研究中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尤其是给出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较完整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方法,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构建和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新的方法和尝试,提出中国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当前,中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实现农业信息化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将为农业信息化提供重要的服务保障。本书着眼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界定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探究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主体和功能,较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整体架构。研究了农业信息资源配置、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以及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等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运行方式。运用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博弈模型、技术扩散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包括产业保障、政策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与组织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机制。研究了北京在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方面的现状、成功经验与发展对策。最后提出了我国各地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