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叱咤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黄马褂加身的同时,亦获得了更多的财富。本书总结了一代巨贾胡雪岩经商处世的36计,剖析了胡雪岩招招成功的处世智慧,出手必胜的商战谋略,让读者全面了解他的传奇经历,提供了有益的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胡雪岩经商处世36计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张福春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叱咤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黄马褂加身的同时,亦获得了更多的财富。本书总结了一代巨贾胡雪岩经商处世的36计,剖析了胡雪岩招招成功的处世智慧,出手必胜的商战谋略,让读者全面了解他的传奇经历,提供了有益的答案。 内容推荐 他,白手起家,买空卖空,最终富贾一方;他,一诺千金,为民请命,为国分忧;他,官至二品,赏穿黄马褂,骑马紫禁城。本书总结了一代巨贾胡雪岩经商处世的36计,让读者全面了解他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一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目录 第一计 以诚感人 敢冒风险 1.出身卑微,以诚感人 2.为了抱负,敢冒风险 第二计 自当老板 技高一筹 1.敢作敢为,自当老板 2.技高一筹,深谋远虑 3.不肯松口,永不服输 第三计 慧眼独具 善抓商机 1.精明的商业眼光 2.变化之中找机缘 3.处处留心,处处商机 笫四计 抓住时机 竭尽全力 1.抓住机遇,敢想敢干 2.做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 3.把握机会,乘势而行 第五计 勇于岛险 胆大心细 1.风险与利润同在 2.冒大风险,创大机会 3.既胆大又心细 第六计 借势经营 张扬势力 1.借“商场势力” 2.借“江湖势力” 3.借“洋场势力” 第七计 背靠官府 结交叔贵 1.襄助王有龄 2.结交左宗棠 3.不惜重金,收买高官 第八计 借鸡下蛋 以钱生钱 1.拿人家银子做生意 2.巧借东风,吸纳资金 第九计 放出长线 钧到大鱼 1.目光高远,以小诱大 2.远见卓识,助人利己 3.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第十计 拓展领域 广开财源 1.创办“胡庆余堂” 2.商业手法灵活 第十一计 看准目标 选准商点 1.选准起家之点 2.有收有放,有紧有松 3.恰到好处,把握做生意的轻与重 第十二计 有钱就用 自信成功 1.敢于投资,用钱去赚钱 2.有超常的自信 第十三计 舍得高薪 引进人才 1.高薪聘请人才 2.重金引进人才 3.对人才知人善任 第十四计 友情为重 宽宏大量 1.把同行的友情看得高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宽宏大量,以德报怨 第十五计 做好人情 生意非凡 1.不欠人情账 2.待人做事,留有余地 3.帮助别人也留面子 第十六计 行善助人 财路自宽 1.行善做好事 2.富而有德,乐善好施 3.做事以做人为本 第十七计 雪中送炭 解人危难 1.雪中送炭,帮人于危难之时 2.锦上添花,让对方喜上加喜 第十八计 同行合作 不招人妒 1.同行合作,大家一起把生意做大 2.不招人妒,后半夜想想别人 第十九计 互意互利 注重结果 1.互惠互利,把朋友伺候舒服 2.说话算数,最要紧的是收到结果 第二十计 “和”字当头忍让饶人 1.“和”字当头,得理也饶人 2.主动忍让,迁就大褐 第二十一计 化敌为友 和睦相处 1.以德报怨,想方设法化敌为友 2.协调矛盾,和睦相处 第二十二计 面对进攻 善于斗争 1.敢于斗争,还击对手 2.善于斗争,保护自己 第二十三计 广交朋友 成就大业 1.结交新朋友 2.真心为朋友帮忙 3.义结江湖朋友 第二十四计 信义经商 以信服人 1.答应的事认真做 2.言行一致,讲信用讲到底 3.仗义守信,信义经商 第二十五计 先做好人 再经好商 1.为别人着想 2.帮人即帮己 第二十六计 讲求仁义 守住规则 1.做事讲求仁义 2.按照规矩办事 第二十七计 仗义疏财 豪气恢弘 1.人以役物,超脱于金钱之外 2.宁可亏银子,也要赚感情 第二十八计 济世善举 为民着想 1.济世善举,开办药号 2.善后赈抚,为民造福 3.坚持正义,为昭雪冤案赞助钱财 第二十九计 顾客至上 优质服务 1.顾客至上,把热情待客订为店规 2.优质服务,免费施茶送药 3.热情待客,周到服务 第三十计 质量第一 竞争取胜 1.采办务真,严把进货关 2.修制务精,精益求精 3.保持自己的信用 第三十一计 说话算数 一诺千金 1.说话算数,说一句算一句 2.信字解开症结 第三十二计 善识时务 洋为我用 1.借重于洋行 2.力助左帅西征 第三十三计 把握时局 巧她应对 1.把握时局,驾驭时势 2.帮公家把局势扭过来 第三十四计 做大场面 展示实力 1.把场面做大 2.把市面“哄”大 第三十五计 打造品牌 扬起名声 1.注重自己品牌的奇特 2.把名声扬起来 3.做足排场,保住面子 第三十六计 巧妙宣传推 广商品 1.巧妙宣传,引人注目 2.利用名人效应制造畅销商品 3.扬名声,亮招牌,树立自我形象 附录 胡雪岩生平小传 试读章节 3.既胆大又心细 生意越大越难以照应,也就越容易出现疏忽。因此,驰骋于生意场上,既不能恃强斗狠,也不能大意粗心。一事当前要谋定后动,未雨绸缪,是生意人一定要记取的。 杭州被太平军团团包围,王有龄遵地方官“守土有责”的惯例,率杭州军民坚守孤城,终至粮草尽罄,断粮达一月之久,连药材南货,比如熟地、黄精、枣栗、海参之类,都拿来做了充饥之物,再后来就是吃糠、吃皮箱、吃草根树皮,最后已经到了割尸肉充饥的地步。此时胡雪岩冒死出城,到上海买得一船救命粮,运至杭州城外的钱塘江面,但无奈进城通道已经完全断绝,城内城外虽能相望却无法相通。在经历了三天度日如年、寝食俱废的等待之后,胡雪岩终于同意让陪他一起到杭州送粮的萧家骥冒险进城,向城中通个消息,并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将粮食抢运进城的办法。萧家骥出发之前,胡雪岩问他如何到对岸,如何进得杭州城去,遇到敌、我双方的人又如何应对。对于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萧家骥其实想都没想,以他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只能见机行事碰运气。胡雪岩却不同意见机行事碰运气,便为他筹划了细致的应对方案。 胡雪岩说:“这时候做事,不能说碰运气,要想停当了再动手。”他说的“这时候”,自然不是指商事运作的时候,不过,他所说的危急时刻“不能说碰运气,要想停当了再动手”,其中所包含的道理,用于商事运作却也是极为恰当的。其实,做生意许多时候遇到的情况与萧家骥此时冒险进城也非常相似:救命大米费尽辛苦已经运到城外,绝没有无果而返的道理。而要事情有一个结果,就必须冒这一次险。当时的情形是,城外的人对城内的情况一无所知,城外有重重围兵,抓住想要与城中守军互通消息的人,一定会予以重罚,弄不好还会杀头。而被围的人此时实际上也已成为惊弓之鸟,萧家骥在城中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加上这个时候又不能写一个能够证明他身份的文书信函之类的东西带在身边,进得城去也有可能被当成奸细。也就是说,无论是落入围兵之手,还是进得城去,应对稍有差池,都会性命不保,更不用说完成此行的任务了。萧家骥此行,实在吉凶难卜,结果只能等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生意场上何尝不是如此!做生意许多时候也必须冒险,要赚大钱常常还要冒大风险。 有时即使你做了周密的论证,似乎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实际运作起来,结果却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人们常常用战场比喻商场,把冒险投资比喻为“押一宝”,原因就在于它们之间确实是十分相似。战场、赌场、商场,它们都是瞬息万变、险象环生且吉凶难卜,偶一疏忽往往就因一招不慎而满盘皆输,而且一桩生意的疏忽常常还不仅仅是一桩生意的失败,而是牵一发动全身,最终导致全面崩溃。 比如,胡雪岩对自己钱庄和典当生意的失察疏忽,导致的后果就是一动而全动,一倒而全倒,终至无救。 所以,一个在商战中纵横搏杀的人,必须时刻注意既要胆大还要心细,必须时刻注意提醒自己,要谋而后动,“想停当了再动手”。 胡雪岩第一桩生丝生意的运作成功,就可以说是事缓则圆,在等待中寻找战机,得以成功的范例。胡雪岩在湖州收到新丝运到上海,并没有急于脱手。就他当时的状况而言,他是应该尽快脱货求现的,因为他的钱庄刚刚开张不久,并没有多少可以周转的资金,但他仍然将这批生丝囤积起来。他没有将这批生丝马上脱手的原因,除了洋商开价不够理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要联合同业控制洋商市场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他运到上海的生丝数量很少,实力还不足以与洋商讨价还价,他必须联合同业才能与洋商抗衡。因此,即使暂时压下一笔资金,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筹划落空。他要等待,用他的话说,就是“事缓则圆,不必急在一时”。生丝运到上海之后,他一方面请新结识的古应春加紧和洋商谈判,一方面由刘不才出面拉拢庞二,做联络同行的工作,他自己却管了为漕帮调解纠纷和撮合古应春与七姑奶奶婚事这两件闲事。同时,还抓住时机,贩运了一趟军火。 到这一年年底至第二年年初,胡雪岩与上海丝商大户庞二成功联合,散户控制也已见成效,洋商开价也开始松动,但胡雪岩还是没有将自己已经收购的生丝急于脱手。主要原因是在胡雪岩看来,洋商开价还不够理想。在为了集结散户说服大家一致行动时,提出只要团结一致,迫使洋人就范,大家必可大获其利,如果按洋人此时开出的价格脱手,当时的承诺就成了一句空话,受到大家的责难事小,影响以后控制市场的计划事大。就这样,胡雪岩的第一批生丝,直到第二年新丝快要上市,洋人因朝廷决定将要设立内地海关,增加茧捐,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低头,开出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之后,才最后脱手。 商事运作中,经营者的主动性自然是很重要的,优秀的商人要懂得从不同的角度来利用已有的条件,甚至要善于在各种因素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设法改变不利因素,使之对自己有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条件。 P32-34 序言 胡雪岩是中国清代官居二品的商人。他生于公元1823年,也就是清朝道光三年,死于1885年,即清光绪十一年。在胡雪岩一生的62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位清代皇帝,正是清朝盛极而衰,逐步走向没落的阶段。 胡雪岩生逢乱世,却能在官场与商场左右逢源,成为富甲天下的商贾奇人,其经商与处世的智慧前无古人,闪耀着智者的光辉。 胡雪岩白手起家,注重多元化经营,其经营范围涉及钱庄、典当、药业、生丝、粮食、军火、房地产,最终累积了巨大家财,富可敌国。他有范蠡的致富之道,有白圭的经营之道,更有吕不韦的政商之道,他是范、白、吕的综合体。从胡雪岩一生的经历,可以同时领悟中国古代三位商界大师的精髓。 胡雪岩的一生,极具戏剧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由一个钱庄的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朝朝野的商人。他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因此生意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在赢得美名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当然,他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且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但毕竟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这位商人必然有其过人的智慧与技巧,值得我们细心研究,用心考察。 我们今天研究胡雪岩,一方面以胡雪岩为师,学习他在经商处世中的应变力、果断力及一些经营计谋;一方面以胡雪岩为戒,避免他巴结和收买官员,野心过大及急于扩张等缺失,进而安全稳当地走向成功之路。 《胡雪岩经商处世36计》是我们研究发掘胡雪岩人生心路、经营秘诀及管理实务编撰而成的。它剖析了胡雪岩招招成功的处世智慧,出手必胜的商战奇谋。这部书内容丰富,行文流畅,现代经商者值得一读。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