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和技术密集,战争的成败越来越取决于各类高技术、高层次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以及人与武器的最佳配合。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工作的教材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十分紧迫。为了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贯彻执行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航空机务人才,空军从2003年开始实施了航空机务系统教材体系工程。本书就是系列教材之一,着重介绍了飞机系统新技术、新成果在新装备上的应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飞机系统原理(空军航空机务系统教材)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作者 | 沈燕良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和技术密集,战争的成败越来越取决于各类高技术、高层次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以及人与武器的最佳配合。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工作的教材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十分紧迫。为了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贯彻执行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航空机务人才,空军从2003年开始实施了航空机务系统教材体系工程。本书就是系列教材之一,着重介绍了飞机系统新技术、新成果在新装备上的应用。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飞机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飞机操纵与飞行控制系统、飞机燃油系统和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四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并以新装备为切入点,以第三代飞机为主,兼顾第二代、第四代飞机,着重介绍了新技术、新成果在新装备上的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理论结合实际,可作为航空院校飞机设计专业或其他有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飞机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或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篇 飞机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 第1章 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论 1.1 液压与气压传动简述 1.1.1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1.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1.1.3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 1.1.4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发展 1.2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图形符号 1.3 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性质和选择 1.3.1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种类 1.3.2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性质 1.3.3 对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要求 1.3.4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选择 1.3.5 气压传动工作介质 1.3.6 空气的性质 1.4 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污染及控制 1.4.1 工作介质污染的原因 1.4.2 工作介质污染的危害 1.4.3 工作介质污染的控制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2.1 液体静力学 2.1.1 液体静压力 2.1.2 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 2.1.3 静压力基本方程的应用 2.1.4 帕斯卡原理 2.2 液体动力学 2.2.1 液体的流动状态 2.2.2 连续性方程 2.2.3 伯努利方程 2.2.4 动量方程 2.3 液体流动的压力损失 2.3.1 沿程损失 2.3.2 局部损失 2.3.3 管路系统总压力损失 2.4 节流流动与间隙流动 2.4.1 节流原理 2.4.2 液体在间隙中的流动 2.5 气体静力学 2.5.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5.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5.3 静止气体状态变化 2.6 气体动力学 2.6.1 气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2.6.2 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2.6.3 声速和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 2.6.4 气体管道的阻力计算 2.6.5 气体的通流能力 2.6.6 充放气参数的计算 2.7 液压撞击和气穴 2.7.1 液压撞击 2.7.2 气泡与气穴 第3章 液压传动系统 3.1 液压泵 3.1.1 轴向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3.1.2 轴向式柱塞泵性能分析 3.1.3 齿轮泵 3.2 液压控制阀 3.2.1 方向控制阀 3.2.2 压力控制阀 3.2.3 流量控制阀 3.3 执行元件及液压辅助元件 3.3.1 作动筒 3.3.2 液压马达 3.3.3 液压导管与管接头 3.3.4 蓄压器 3.3.5 油滤 3.4 液压基本回路与典型液压系统 3.4.1 液压基本回路 3.4.2 飞机液压系统总体设计概念 3.4.3 典型飞机液压系统 第4章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4.1 液压控制元件 4.1.1 滑阀 4.1.2 喷嘴挡板阀和射流管阀 4.2 机液位置伺服机构 4.2.1 机液位置伺服机构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结构特点 4.2.2 液压助力器的静态特性 4.2.3 助力器的动特性方程及传递函数 4.2.4 助力器的动态性能分析 4.3 电液伺服阀 4.3.1 电液伺服阀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3.2 电液伺服阀性能分析 4.4 电液位置伺服机构 4.4.1 电液位置伺服机构的基本组成原理及应用 4.4.2 典型液压舵机的结构特点 4.4.3 液压舵机的静态特性 4.4.4 液压舵机的动态特性 4.4.5 液压舵机的主要技术要求及使用特点 4.5 复合式液压舵机 4.5.1 典型复合舵机的结构特点 4.5.2 复合舵机的连接及反传 4.6 余度电液伺服系统 4.6.1 余度系统概念 4.6.2 平行工作方式余度系统 4.6.3 工作/备用方式余度系统 第5章 气压传动系统 5.1 供气装置 5.1.1 供气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1.2 空气压缩机 5.1.3 气体净化与储存装置 5.2 气动执行装置+ 5.2.1 气压作动筒 5.2.2 缓冲装置与速度控制 5.2.3 气压马达 5.3 气动控制阀 5.3.1 压力控制阀 5.3.2 流量控制阀 5.3.3 方向控制阀 5.4 典型飞机气动系统 第2篇 飞机操纵与飞行控制系统 第6章 飞机操纵系统 6.1 飞机操纵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6.1.1 对飞机操纵系统的要求 6.1.2 飞机操纵系统的组成和传动关系 6.1.3 飞机操纵系统的构造形式和特点 6.2 不可逆助力操纵系统 6.2.1 不可逆助力操纵系统组成 6.2.2 液压助力器 6.2.3 载荷感觉器 6.2.4 调整片效应机构 6.2.5 力臂调节器 6.3 操纵系统的特殊机械传动装置 6.3.1 非线性机构 6.3.2 机械复合装置 6.4 操纵系统运动分析 6.4.1 操纵系统运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6.4.2 操纵系统运动仿真与干涉分析 第7章 飞机飞行控制系统 7.1 引言 7.2 飞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的主要部件 7.2.1 敏感元件 7.2.2 液压舵机 7.2.3 大气数据系统 7.3 含阻尼器的飞行操纵系统 7.3.1 飞行阻尼器的作用 7.3.2 飞行阻尼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7.4 增稳和控制增稳飞行操纵系统 7.4.1 过载稳定器 7.4.2 增稳飞行操纵系统 7.4.3 控制增稳飞行操纵系统 7.5 电传操纵系统和光传操纵系统 7.5.1 电传操纵系统 7.5.2 光传操纵系统 第3篇 飞机燃油系统 第8章 飞机燃油系统 8.1 飞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8.2 航空燃油特性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8.2.1 燃油的蒸发性 8.2.2 燃油的低温性能 8.2.3 燃油的热稳定性 8.2.4 燃油内的微粒杂质污染 8.2.5 燃油内的微生物污染 8.2.6 燃油的燃爆性 8.3 供油系统 8.3.1 燃油储存及其在飞机上的配置 8.3.2 供油方案 8.3.3 飞机燃油系统的供油动力 8.3.4 飞机燃油系统的输油线路 8.3.5 燃油系统的高空性 8.3.6 在过载和失重条件下的供油 8.4 输油系统 8.4.1 飞机用油顺序及重心 8.4.2 输油系统的顺序控制 8.4.3 燃油系统的比例输油 8.4.4 燃油系统的平衡输油 8.5 通气与增压系统 8.5.1 通气与增压系统的功用 8.5.2 通气与增压系统的方案 8.5.3 通气与增压系统设计中的两个问题 8.6 加油与放油系统 8.6.1 加油系统 8.6.2 空中加油系统 8.6.3 放油系统 第9章 飞机燃油系统的主要附件 9.1 燃油控制系统附件 9.1.1 电容式油量表 9.1.2 浮子式油量表 9.1.3 应用放射性元素的油量表 9.1.4 超声波油量表 9.1.5 叶轮一转速表式油量表 9.2 燃油泵 9.2.1 电动叶片泵 9.2.2 液动涡轮驱动的燃油泵 9.2.3 液压马达驱动的燃油泵 9.2.4 射流泵 第4篇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 第10章 大气特性与气密座舱 10.1 大气特性与人体的关系 10.1.1 大气压力和温度 10.1.2 大气压力和人体的关系 10.1.3 温度、湿度和人体的关系 10.1.4 臭氧和宇宙辐射 10.1.5 噪声与人体的关系 10.1.6 高空飞行的技术措施 10.2 气密座舱概述 10.2.1 对气密座舱的空气参数要求 10.2.2 座舱气密性的要求 10.2.3 气密座舱的形式 第11章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11.1 座舱供气调节装置 11.1.1 供气调节原理 11.1.2 典型供气调节附件 11.2 座舱温度调节装置 11.2.1 座舱热状态的变化 11.2.2 制冷设备 11.2.3 自动调温装置 11.3 座舱压力调节系统 11.3.1 座舱压力制度 11.3.2 压力调节器 11.4 典型飞机的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11.4.1 战斗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之一 11.4.2 战斗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之二 附录 部分常用液压气动图形符号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