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阐述孩子养育中的一般性概念,重点阐述如何培养孩子自尊、家庭离异问题、解决生气与争论、如何使用具有思考性和说服力的话语、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在孩子面临出错导致的结果之前,紧锁我们那颗同情之心,等等。第二部分,提供了父母养育0~12岁孩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48种问题。使用这本书的时候,最好是先理解第一部分的内容之后,再来应用这些建立在爱与理智原则上的教育“珍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与理智(如何养育有责任心爱心和自信心的孩子) |
分类 | |
作者 | (美)福斯特·克林纳//吉姆·费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阐述孩子养育中的一般性概念,重点阐述如何培养孩子自尊、家庭离异问题、解决生气与争论、如何使用具有思考性和说服力的话语、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在孩子面临出错导致的结果之前,紧锁我们那颗同情之心,等等。第二部分,提供了父母养育0~12岁孩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48种问题。使用这本书的时候,最好是先理解第一部分的内容之后,再来应用这些建立在爱与理智原则上的教育“珍珠”。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教你如何养育一个拥有责任心的孩子,书中所阐述的原理法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哲学。父母赢在他们可以用健康的方式来关爱自己的子女,可以更好地管教他们,而不必诉诸怒气与威胁,引起孩子的叛逆;子女赢在他们学习到了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理智,妥善处理自身的难题。他们需要这些技巧和帮助,以便更好地适应真正的社会。 只要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就会知道,父母与子女完全可以建立起一种美好的亲情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关爱和信任基础之上的。这是多么上算的事啊!好好阅读《爱与理智》吧!它将带你一同把失去的乐趣重新找回来! 目录 上篇 “爱与理智”法则 第一章 为人父母:是乐趣,还是噩梦 我们是否享受着为人父母的乐趣 找回失去的乐趣 第二章 不是不可能:教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缺乏成效的教育方式 用爱与理智原则指导下的有效教养方式 成功与失败的悖论 在可以承受的代价下学习 一味保护并不是爱 责任心是教不会的 第三章 责任心让孩子更加自信 我就是那个我觉得你想要我做的我 自我概念的“三条腿桌子” 赞扬与鼓励的区别 积极的自尊源于成就感 我们快乐,他们就快乐 第四章 孩子们犯错也是一种成长的机会 妈妈,拜托您,我想自己来 你有烦恼,我也有烦恼 关于爱与理智的两条原则 问题啊,问题,到底是谁的问题 第五章 通过思考性话语约束孩子 建造一座难以摧垮之墙 怎样与孩子交谈 威吓的循环 我们希望他们思考,而不是反抗 言出必行 第六章 通过给孩子提供选择约束他们 父母好奇心的增加 如何把握控制权的量 通过选择向孩子发动可以获胜的战争 快餐店里的坏男孩:一个赢得控制权的案例 慎重给出你的选择 第七章 针对结果投入情感 彻底受伤 自然产生的结果 强加的结果 不需要立刻让孩子看到其行为的结果 投入情感很重要 第八章 改变父母才能改变孩子 练习,练习,再练习 爱与理智不是什么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下篇 “爱与理智”实例应用 1 零花钱与理财 2 什么时候生气合适 3 睡觉时间 4 专横 5 欺凌弱小 6 汽车后座上的战争 7 家务事 8 当孩子不想去教堂的时候 9 创造力 10 危机时刻 11 纪律 12 公共场所的纪律 13 离婚和意外的灾祸 14 饮食问题 15 应得的权利 16 恐惧和怪物 17 打架 18 让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 19 准备去上学 20 给孩子们送什么样的礼物 21 如何对待孩子的分数 22 与爷爷奶奶相处 23 家庭作业 24 总是说“我好无聊啊” 25 互联网 26 当孩子撒谎时 27 当孩子表现出消极的动作时 28 是否该为孩子准备橡皮奶嘴 29 应对同龄人之间的压力 30 谁来喂养宠物 31 让孩子学会收拾玩具 32 寻求专业帮助 33 保持房间整洁 34 让孩子待在房间 35 顶嘴和不尊重人 36 是否该打骂孩子 37 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 38 孩子偷东西咋办 39 说脏话 40 老师和学校的问题 41 刷牙 42 通电话时打岔 43 看电视 44 发脾气 45 如厕训练 46 树立价值观 47 电子游戏 48 牢骚和抱怨 附录一 三种类型的家长 附录二 点石成金:在家里发号施令 试读章节 一味保护并不是爱 我们需要有能力应对艰难时世的下一代,尤其是在这个暴力、恐怖与天灾时有发生的时代,更是如此。今天美国人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烦恼,不是自然的灾难就是人为的报复,如恐怖主义。而家庭又是社会的个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同时代的脉搏一同跳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孩子与父母处于同样的大环境下,他们正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如何应对眼前的种种挑战的。先试着学习独自处理小问题,尤其是那些可以给孩子带来挫折又能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的问题,对他们将来的独当大局将是一个很好的准备。 太多太多的家长混淆了什么是爱、什么是保护、什么是关心。这三个词绝不是近义词。如果要让他们允许孩子失败,这些家长无法接受也不要接受,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失败了,是家长给予的关爱不够的结果。这些家长是关心过度也紧张过度了。 这些家长实际做的,说白了,只是满足了一己之私。其实,他们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而且看得远一点儿,他们孩子以后生活中的麻烦只会更多。保护不等于关爱,保护和关爱都只是爱的一部分。 让我们来看看上帝是怎么做的吧!请大家自己问问自己:“上帝关爱我们吗?”我们可能会说:“那当然,上帝非常关爱我们。”但是我们再问问自己:“那他还会让我们晚上去跳崖吗?”我们可能都会承认:“呃,既然你这么说,可能他还是会让我们去的吧。”那么他到底关爱我们吗?当然!上帝关爱我们,却并不过度保护我们。 同样的,爱孩子,并不代表我们要一味地去保护他们,他们成长过程中所走出的每一步,都不许出任何差错。不过,在婴儿时期,尽职的父母要给孩子完全保护。因为孩子在这一时期要是有个什么,问题完全是在父母身上,要是父母不去保护他们,孩子可能会有死亡的危险。 但是,孩子长到差不多9个月大小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做出一些很简单的选择了。此时,父母就需要逐步转换他们的角色,让孩子们得到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荣耀。那么等到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大多数问题他都能够自己拿主意,不需要父母介入。实际上,坦诚地说,父母如何表达爱与他们将采取什么态度,这决定了孩子将怎样去处理他们在青春期早期面对的大多数问题。 打个比方说,有一群妈妈正在一旁看着他们的小孩学习滑冰。孩子们是第一次尝试滑冰,都有点儿摇摇晃晃的。第一次学滑冰必然有第一次摔跤,一个不稳,孩子跌倒在冰地上。第一组的孩子跌倒了,站在溜冰场旁空地上的妈妈们急得要死,立马嚷开了:“哎呀,有没有摔疼啊?”摔倒在地的孩子们,也就哭着鼻子、可怜兮兮地滑向妈妈,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诉着苦:“唔唔,看看我,我受伤啦!”第二组的孩子的跌倒了,他们的妈妈仅仅对他们喊:“没关系!”同伴把他们扶起来,他们拍拍屁股上的冰碴,回应了一句:“对,没关系!”接着继续滑。 第一组孩子懂得摔倒是很痛的,第二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失败中学习,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并没有留心摔倒有多痛,更没有去渴求家长的援助。问题的实质在家长身上。那些选择营救孩子的家长,只不过是在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望而已。因为他们喜欢去抚慰创伤。这类家长不想仅仅被需要,他们想要的是那种非他们不可、没他们不行的感觉。 在父母一味保护的爱意滋养下长大的孩子,到了高中,可能已经没得救了。想想看,孩子都已经上初中、高中,他穿什么衣服、看什么电视,何时做家庭作业、什么时候要刷牙、什么时候得剪头,这些事情如果还要靠父母去操心,那么这些孩子以后的生活足以让人担忧。至少这些孩子不会给他们未来的另一半带来多少乐趣。 作为父母,你所要面对的就是要爱你的孩子,爱到可以允许他们自己去承受失败的地步,无论心里有多痛都要往后退,让那些“重要的学习机会”来教会孩子什么是错。什么是对。 责任心是教不会的 家长永远都在哀叹孩子们“不听老人言”,就好像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女儿凯拉不要忘记带某样东西。结果十有八九,她出门的时候还是忘了带。我们劝导儿子瑞恩要懂得尊重他人,他却答道:“为什么呀?你们简直就是生活在愚昧的中世纪。” 可是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要想用嘴巴来教会孩子什么叫责任心,那是行不通的。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家长成天把“责任心”三个字挂在嘴边,他们的孩子却往往没有责任心。而那些拥有责任心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基本上不会在他们面前提起“责任心”这个词。这就是事实:“责任心”不是嘴上随便说说就能教会的,它需要靠孩子自己通过实际行动去体会。 要帮助孩子们获取责任心,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这就是方法。有责任心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花很少时间和精力去担心孩子是否具有责任心。他们更为担心的是怎样让孩子获得“重要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不负责任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后果。当然,这些家长非常关心孩子,并且也尽力去帮助孩子,当孩子将要进入成长的下一个阶段、需要获得新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的时候,他们也会有一个理智的判断。他们并不花过多时间反复提醒孩子应该如此这般。他们会用另外一种略微轻柔的方式,对孩子们说:“我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够做到,即使你做不到,这对你来说也是一次经验,你肯定能从中有所收益。”这些家长帮助他们的孩子认识到,他们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些家长支持孩子、理解孩子,却不会插手去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 孩子在学会充满责任心的过程当中,也学会了如何建立自尊。自尊心的建立是以后想要在现实社会中有所成的先决条件之一。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那么当他们最终要脱离父母保护的时候,也更容易走上正轨、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P20-22 序言 我们很高兴看到全世界对“爱与理智”法则的关注以及对我们写作的这两本书的热烈反应。这两本书自首版以来,已经分别印刷了26次和17次,并被译成8个国家的语言。位于6大洲(南极洲除外)的父母们始终在积极拥护和实践“爱与理智”的理念。第一版问世后的这些年里,我们有幸搜集到一些成功父母的案例。正如《爱与秩序》一书中所讲的那样,他们都激动而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自己是怎样运用选择、后果和心心相印的理解养育孩子的。 在这两本书销售量不断飙升的同时,有一点显而易见:自从这两本书写完以来.这个世界在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没有即时通信系统,不会在聊天室和陌生人说话,也没有计算机游戏可玩。那时很少发生未成年人性行为.很少发生暴力行为,也很少看到单身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年幼的孩子。 然而,无论父母所说的内容是他们的孩子沉湎于赌博游戏,还是带有暴力色彩的电子游戏,也无论他们是关心自己孩子的短衬裤吊在膝盖以上,还是挂念他们孩子的鼻子或嘴唇被人戳破,值得提倡的教养秘笈都可以归结为爱、有效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沟通,正是这些因素让孩子学会了尊敬和自律,无论他们生长在哪个年代。 我们出版第二版的目标没有变,但是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专门介绍父母怎样应对孩子们如今面临的新挑战,同时也记录了一些父母与青少年孩子有效沟通的真实事例。 有些父母还向我们讲述了如何运用本书的原则怎样帮助他们培养孩子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还有些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充满爱心、充满强烈的责任感,且语言诙谐幽默。在此,我们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另外,还要感谢为我们提供许多素材和建议的读者,其中一些观点和建议已经在本版中采纳。 福斯特·克林 吉姆·费 2006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家教使用手册,读了此书,爸爸妈妈们就能容忍并拥抱孩子们的错误,把他们的缺点看作是培养其自尊、提高其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关爱的美好机会。 ——葛洛妮·西尔曼(高级教育咨询顾问) 《爱与理智》对维护学生、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来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14年里,我们校区有成千上万的家庭都受到了爱与理智教育方法的积极影响。 ——列奥纳多·莱兹米尔斯基博士(诺斯维尔公立学校负责人) 《爱与理智》是当今父母和教师的必读之作,也是我读过的最有用的书。我的孩子们也将书中的方法用之于我、同伴及老师身上,由此我发现:它真的很有用! ——罗瑞达·辛普逊(科罗拉多年度优秀教师) 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高兴地与我的咨询客户共同分享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智慧,书中的这些原理和方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用技巧,让父母更好地养育一个充满责任心、爱心而又自信的孩子。 ——卡罗尔·R·寇尔博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