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不畏强暴抗击外敌的热血颂歌,一段波澜壮阔鼓舞人心的斗争历史,一幅色彩斑斓惊心动魄的时代画卷,一个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个金光闪烁的名字。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也反映了民族英雄郑成功叱咤风云、不畏强暴、深谋远虑和爱国爱民、赤胆忠心、锐意进取的人生历程,同时揭示了善良与奸诈、正义与邪恶、腐朽与新生、崇高与卑鄙、希冀与绝望的矛盾斗争,把这一时期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渲染得淋漓尽致。
作品艺术结构独特,故事情节离奇迭宕起伏,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它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外夷入侵、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均空前激化,再加上新旧观念的对立,不同文化、风俗的冲突与融化,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本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示了郑成功在国难当头、民族濒危之际,奋起领导东南沿海人民进行抗清复明斗争的同时,又义不容辞地与当时拥有世界最先进武器、最蛮悍的荷兰侵略者进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以落后的原始武器“弓箭长矛”痛歼了以“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荷兰王牌军,并一举光复台湾,为国家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我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
词曰:
两道剑眉如弓张,炯炯眼神善良。披甲戴盔凛生威,宝岛依旧在,多亏郑成功!
红毛鬼被歼岛中,方显英雄本色。一本闲书颂成功,谈天又说地,只因情独钟!
——作者
第一章 跻身上层酬壮志 登上顶峰真可意
一
话说天下大事,盛久必衰,衰而必腐;腐而新生,生者必荣。国史如此,家史亦如此。观照明清之兴亡,便是如许历史的见证。
上溯三百余年前,清初立,明始亡。郑成功在民族濒危之际,毅然举起义旗,血染征衣,志在匡明灭清。虽数经挫折,但所向披靡。这正是军事家的成长经历。以史鉴之,古往今来,凡有大抱负、大作为的风流人物,何尝又不是如此!因此,切莫以成败论英雄,能造时势者,方见是英雄也!
本书便是这样的一部史鉴。
且说英雄郑成功,留都南京一仗败下阵来,损兵折将十万之众,是因轻敌所致,使郑成功遗憾终生。但他壮志豪情始终未泯,报效国家拯救民族更显掀天揭地之奇才。
——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故事,一个催人奋进的故事,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个无与伦比的英雄故事。
让我们从英雄的故乡、家史细细地述起。
郑成功字森,号大木,日本名海松,于1624年出生于扶桑一个华裔商人家庭。
郑氏祖籍原在河南光州固始县,至唐朝熹宗光启年间,迁徙至闽南一个偏僻小山村里。这个村子坐落在南安、泉州两县之间的山沟里,是一带丘陵地区,这里绿水青山,风光旖旎,只是消息闭塞,文化落后,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这种地方苟安犹可,求发展则难。因此,不愿守穷的郑稳石舍此迁居同安。经营数年,大劳其筋骨,仍没有富裕起来。夙愿未酬,于心不甘,又迁南安石井村。这里地势好,风光明媚,依山濒海,是个殷富之乡。至此郑氏家族才渐渐兴旺发达起来。真所谓“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训应验了。
郑成功的祖父郑绍祖,生了五个儿子,长子郑芝龙,字飞黄,是郑成功的父亲。其他四子分别是:芝虎,字恒山,号鸿逵;芝凤,字恒河,号达常;芝豹,字常山,号卧龙;芝彪,字常河,号河伯。五个儿子时称“五虎”。“五虎”并不伤人,不含贬意,而是人们对其家庭兴旺的羡慕和赞赏。郑成功一父多母,三妹四弟均异母所生,兄弟姐妹八人,郑成功居长。
郑成功的祖父郑绍祖不仅是个生财有道、经营有谋的初通文墨之人,同时也是个武断有名的乡巴佬。他“声如洪钟,威似虎豹”,村里人无不畏惧。邻里问发生纠纷,郑绍祖每居其间调停,充当仲裁者。倘有当事人不服,他便怒发冲冠,使一些生性倔强者不得不慑服,就此罢休;否则,他便喝令此人登门道歉,方可了结;苟有异端者,非严斥重罚不可。
郑绍祖在家里也是个专制暴君,他说一不二,独断专行,对家人动辄怒斥,无人敢顶嘴。五个儿子只好唯唯诺诺地伏首称臣。唯有郑芝龙倒有些例外,偶尔得宠,但也常常是敢怒而不敢言。
郑氏家族虽有过读书之人,但无人参加过科举考试。郑绍祖少时念过四书五经,由于他性劣古怪,不思进取,早年辍学。后来,年长而立,经过许多辗转,才有幸跳进了“龙门”,进了泉州衙门,管理钱库业务。管钱是个肥差,他的家境日甚一日,很快殷富起来,置田买地,添屋建厝,山林蔼蔼,田畴俨然。郑氏家族从此如日东升,子孙岁享租谷,过着富裕的生活。但这种家庭出身的人容易沦落为纨绔子弟。 郑芝龙从小不服管教,生性顽劣,至少年时代,尤放荡不羁。稍长,随父前去泉州府衙。其父携子之意,欲严加管教,督其念书,“穷年磨砺,旨在有成”。而郑芝龙无心向学,却有心玩耍。
一日,他私闯太守花园溜达,误投石击中太守。太守勃然大怒,命人将他捉来问罪。太守一见是个倜傥少年,只斥责一番,宽恕了他。有了这次侥幸逃脱,他放荡的习性便更上涨了。其父拿他也没了办法。芝龙幼年练武比习文更有天赋,也更感兴趣,一有闲暇便练习拳脚,舞枪弄棒甚是来神,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甚有力气。人夸他能举千斤之鼎,敢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及至青年,芝龙更是脱颖而出,光彩照人,无人不夸:“真好个英俊少年,将来必是天下翘楚之才!”他在众人的嘉许声中更是忘乎所以了。
郑芝龙十八岁那年,又一次擅闯太守花园玩耍,窥视闺阁千金,见那貌若天仙的小姐,邪念顿起,遂蹁跹而至,动手动脚调戏起来。恰在这时被太守撞见,太守蓦地怒气横生,昔日一石之仇未报,今朝又戏弄其小女,是可忍,孰不可忍!宿仇新怨,变本加厉罚之,将他逐出泉州,并喝令不许返回泉州来。
郑芝龙生性刚烈,不愿回家,孑然一身闯荡江湖,奔漳州而去,投靠开赌坊的王阿哥,此人浑名王八仔。因其兄弟八人,他排行第八,就以八仔为名。八仔也是个游手好闲之徒,不务正业,专交社会上的“闲人”,广纳地方上的“好汉”,在黑社会里倒是个人尖儿,挺会来事,尤其开了几年赌场,声誉鹊起,成了风流人物,当地无人不畏其三分。
此时的郑芝龙正走投无路,偶闻此人之名,不胜大喜,匆忙投奔而去。二人相见,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此后,郑芝龙便当了王八仔的得力助手。郑芝龙在王家赌场打杂三载,受益匪浅,红黑二道,出尽风头,无人不仰其颜。
王八仔十二分仰慕郑芝龙的为人,认为他最讲江湖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一眼不眨。尤其爱慕他潜质好,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遂动了举荐之心。由此可见,王八仔是江湖上的好汉,能做到惺惺惜惺惺这一点也很不容易。
一日,王八仔眉开眼笑地对郑芝龙说:“好兄弟,你在我家打杂三年,是我的得力助手,三年来立下了汗马功劳,愚兄感激不尽。但兄弟你却一无所获。倘若长此下去,真的会埋没了你这个人才,我于心不忍。俗话说,小庙里供不出大佛来。依我看,你前程似锦,将来的出路愚兄不敢言说,不是我奉承你。好兄弟,我劝你趁早龙游大海去吧。”
“此话怎讲?兄长莫非嫌我不中用,白吃了你家的饭食,开辞我不成?”郑芝龙可怜巴巴地说。
“兄弟千万别误会,愚兄决无此意!我是一番好心,切莫把好心当成驴肝肺。”
“此话当真,就请兄长别操那份闲心了,我哪里也不去……”
“不可!万万不可!”王八仔急忙地打断郑芝龙的话说,“人生的黄金时代很短暂,眨眼便过,丢了发迹的机会,一辈子休想出人头地。好兄弟,还是听我的劝告,你今年正好二十一岁,如红日三竿,我已是夕阳西下之人,岂能跟我鬼混在一起?误了你的锦绣前程是为兄的罪过,那会让我受天谴的啊。”
P1-4
茶余饭后,兴之所至,翻阅起古代史书。当我浏览到明清之交的篇章时,突然,一个金光闪烁的名字——郑成功跃入我的眼帘。这个名字太伟岸了,他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因为他是17世纪中叶我国最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力挫顽敌,一举收复台湾。这场可歌可泣的战役是我国历史上抗外夷入侵、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无疑,它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抗敌的信心。
因此,这个名字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吸引住了我,并激发了我极大的创作热忱。在同仁、契友的勉励和支持下,我不揣浅陋,于1999年开始《郑成功传》的创作。要完成一部数十万的文学作品,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在写作过程中,我深感案头上的资料不足,有无米为炊之虞。
于是,我离家寻访,周游各地,踏遍南疆诸多城乡,实地考察,造访人物,寻觅野史,诣残谒祠,搜罗史料,查阅了大量地方志和郑氏族谱,获得了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如此机缘凑巧,这不能不说是我完成此书的一个有力保障。
当写完最后一个字,对着即将送出的稿子时,我感慨万千,随即又如释重负地轻松愉快起来。这意味着长达数载没日没夜,甚至是常常枵腹笔砚的艰辛,总算有了一个归宿。
上溯至三百余年前,台湾被老牌殖民主义者荷兰帝国窃据。郑成功在国难当头,民族濒危之际,舍身忘死,带领东南沿海人民进行抗清复明斗争的同时,又义不容辞地与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武器、最凶悍的荷兰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敢、机智、顽强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终于以落后的武器装备,如弓箭长矛、棍棒刀枪等,痛歼了以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荷兰帝国的海上王牌军,一举收复台湾。这一历史壮举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我国人民反对外夷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
郑成功在反清复明和光复台湾的斗争中戎马倥偬,二十年载。他三十八岁便与世长辞。如此短暂的一生,他竟作出了举世瞩目、震撼天下的重大历史贡献,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本书试图再重现的那段历史,的确是个“昏天黑地”的乱世。它正处于明清两个朝代更迭的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空前激化,再加上新旧观念的对立,不同文化、风俗、礼教的转化与融合、对立,交织成一幅幅色彩斑斓、惊心动魄的画面。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渲染,力图展示郑成功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叱咤风云、不畏强暴、深谋远虑、英勇顽强,以及爱国爱民、赤胆忠心、锐意进取的人生历程。其中善良与残暴、正义与邪恶、腐朽与新生、崇高与卑下、绝望与希冀……把这一时期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渲染得淋漓尽致。应当说如此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场面,远不能只用一部小说来表现,也绝对不是一部作品所能包容得下的。
因此,我选择的是郑成功这个不同凡响的人物所走过的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从一个侧面描写了历史长河中一些跳跃的浪花,以此来揭示历史的真实图景。
我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始终遵循严格的考证原则。大到主要的历史事件,小到人物的个性,都力求有所依据。因为我推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希望读者能通过作品,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人类前进的艰辛和中华民族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或多或少地认识到正义与邪恶相碰撞所产生的矛盾冲突,或多或少领略一点已逝的遥远的历史回响,并从中悟出一点什么来。这便是我致力于此书写作的初衷。
观瞻既往,凡是对历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尤其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人物,都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歌颂。在举国上下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尤其在台湾风云变幻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台湾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在海内外全体炎黄子孙殷切盼望两岸和平统一的今天,用一种新的理念和艺术构架为广大读者奉献一部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郑成功传》,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作者
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