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追求心理健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心理健康是一种习惯,心理健康是一种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方式,因此,心理健康是可以培养和造就的,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提高并完善的。
本书分析了人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目前人们的心理现状,既有真实典型的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心理学分析,并且指出了详实可靠的解决办法。集理论性、生动性、实用性、可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学辅导读物。它可以帮你解除生活中的困惑,为心灵减压,扫除心理的阴霾,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健康心理成就完美人生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作者 | 王宗一 |
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追求心理健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心理健康是一种习惯,心理健康是一种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方式,因此,心理健康是可以培养和造就的,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提高并完善的。 本书分析了人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目前人们的心理现状,既有真实典型的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心理学分析,并且指出了详实可靠的解决办法。集理论性、生动性、实用性、可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学辅导读物。它可以帮你解除生活中的困惑,为心灵减压,扫除心理的阴霾,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内容推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日渐沉重。而精神的压抑呈现在生理状态上,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长此以往,就会引发疾病,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本书分析了人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目前人们的心理现状,既有真实典型的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心理学分析,并且指出了详实可靠的解决办法。本书是一本集实用性、可读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学辅导读物。它可以帮你解除生活中的困惑,为心灵减压,扫除心理的阴霾,做自己的心理老师,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目录 第一章 打开心灵的屏障 认知心理障碍/2 歇斯底里要不得/5 拨开狭隘的浓雾/7 都是猜疑惹的祸/9 嫉妒害人害己/12 偏执是个隐形杀手/16 贪婪让你欲壑难填/19 抛开自私,学会付出 /23 做人不要太吝啬/25 走出自闭的魔圈 /28 以牙还牙只能两败俱伤/31 第二章 稳定你的情绪 别让愤怒之火燃烧/36 让暴躁离你远去/38 浮躁是做事的大忌/42 别让坏情绪四处蔓延/44 避开情绪低落的暗潮 /47 我的“情绪”我做主/49 凡事多往好处想/53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56 活在当下 /59 抛开心头的“烦恼结” /62 迟早一天你会转运/65 第三章 解除心理压力 抛开焦虑的困扰/68 走出时间的禁锢/71 百忙之中偷个闲 /73 让紧张随风而去/77 放松生命的琴弦/80 让抑郁远离你的生活/82 笑一笑,十年少/86 别让压力击倒你/89 控制压力的“度” /91 走出生活的灰暗面/93 搬开心头的那块石头/97 心灵大扫除/99 别给自己的心灵加锁/101 第四章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一颗平常心/106 别为无法挽回的事忧虑/109 不要抱怨命运/113 莫把忧虑藏心中 /116 莫让小事困扰你/119 坦然面对不幸/122 怨天尤人使你更苦恼/125 把握好“酸葡萄心理” /128 不要为没有的东西发愁 /130 第五章 去除心理阴影 别为缺陷放弃整个世界/134 让洁癖离你而去/138 远离怀旧情绪/141 心怀愧疚就永远不会快乐 /143 放弃自恋,走出孤独/146 突破心中的瓶颈/148 挣脱内心的束缚/151 学会心理调适/153 克服自卑,肯定自己/157 别让贪欲掩埋自己/161 第六章 增强心理意志力 摆脱依赖心理/166 虚荣是成功的桎梏/169 摆脱孤独的困扰/171 勇敢面对怯懦/175 倔强的性格不利于交往/177 犹豫不决要不得/179 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183 别让自己沉浸在痛苦中 /186 将自己化弱为强/188 打破消极的观念/193 战胜恐惧 /195 第七章 享受健康人生 做自己心灵的主人/200 正面的思想带来积极的效果/202 放飞自己的心灵/206 抛却压力,让快乐回归/208 安然享受生活/211 带着快乐行走/213 幸福是一种心态/215 感官愉悦是快乐的源泉/218 打开快乐之门/221 放下心理包袱/223 试读章节 都是猜疑惹的祸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被陈宫所救。陈宫与曹操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杀人后,曹操与陈宫急忙逃命,路遇沽酒回家的吕伯奢,曹操编了个谎话骗过吕伯奢,可还是不放心,将吕伯奢也杀了。陈宫问曹操为什么杀吕伯奢,曹操说“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听曹操这样说,立刻决定离曹操而去。曹操就这样失去了一个好友和谋士。 怀疑是人的本性,但是过度的猜疑就会构成心理疾病。猜疑是人性的弱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还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曹操后来患了“头风”之症,就与他满脑疑虑,心事重重有关。 猜疑者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见到别人背着他讲话,就会怀疑是在讲他的坏话;有时别人对他态度冷淡一些,又会觉得别人对自己有了看法等等,成天提心吊胆地工作、生活,内心总有解不开的疑惑,总有摆脱不了的矛盾,活得很累。这种人心有疑惑,不愿公开,也少交心,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入,便由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消极、被动。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描越粗,越画越圆。 “疑人偷斧”就是这样,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窃贼非邻居的儿子莫属了。可是,不久他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的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 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疑神疑鬼,看似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私心较重也是造成疑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曾有人说:“猜疑心与人的私欲成正比例。私欲(权欲、金钱欲)越大,猜疑心理就越强。”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人们的思路,使他们远离朋友。如果猜疑心过重的话,那么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有的人因猜疑心导致狭隘心理,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 一般来说,人们常常称疑心重的人为“鼠肚鸡肠”,疑心很重而搞得人人自危。尤其当自己被人无端猜疑时,火气就更大了。觉得对方简直是个得了“猜疑症”的怪物,不可理喻,从而产生这样的错觉:一个人脑子里储藏那么多怀疑细胞干什么?首先,让自己多操心而费神;其次,又弄得四邻不安,鸡犬不宁。爱猜疑者,以小人居多。的确,一般人做事总是追求“君子坦荡”、光明磊落的做法,认为做事坦率大方才有君子风度。 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敏感并不一定是缺点,但如果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需要想办法加以控制了。由于猜疑而生误会,伤害了朋友,造成紧张气氛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为了避免不应有的隔阂和冲突,消除猜疑心理,建立互信关系,应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准则。 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排释误会,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会与周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人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采取积极的暗示,为自己准备一面镜子。平时,不要总想着自己,想着别人都盯着自己。你不议论别人,别人也不会轻易议论你。而且,只要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又何必怕别人议论呢?有时不妨采用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别人说了我又能如何呢?只要我自己认为,或者感觉绝大多数人认为我是对的,我的行为就是对的。这样疑心自然就会越来越小了。 一位哲人说过:“偏见可以定义为缺乏正当充足的理由,而把别人想得很坏。”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猜疑心理。人应抛开陈腐偏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必要时应调换位置,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想想。 但是,消除猜疑心理,并不等于做个从不怀疑的“直筒子”。如果不了解事物的真相,或者仅凭第一印象、第六感觉或别人的介绍而不假思索地草率下判断、做结论,是毫无经验和幼稚可笑的。 因此,比起单纯地追求所谓的“坦荡君子风度”而言,这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做法显然理智和高明得多。 所以,应该怀疑的地方还是要大胆去怀疑,不过不要盲目行事,而是要观察分析,了解真相,然后方可下结论。 P9-11 序言 心理学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灵魂之科学”。我们习惯把思想和感情叫做“心”,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心理学就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的任何活动都伴有心理现象。健康的心理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做事原则。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日渐沉重,而精神的压抑影响生理状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长此以往,就会引发疾病的产生,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人们要想让自己的心灵安宁和平衡,就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说:“随着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于人们的生理疾病。”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那些不利于我们交往的心理习惯,比如攀比、忧郁、压抑、虚荣、空虚、孤独、依赖、抱怨、浮躁、焦虑和拖延等这些人性的弱点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身上。为了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正视此类问题的存在,并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它。 心理学教授哈吉·威尔逊说:“心理学绝不是为了研究而设立的,研究心理学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造福人类。” 我们知道,心理的缺陷不可能消除,但是它可以弥补,可以跨越。人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找到可以激活这种力量的法宝,就能走出心理疾病的阴霾,拥抱健康的明媚阳光。 心病还得心药治。心理治疗是一个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是去除阻碍,发展应对能力的学习过程。在陷入了心理困境的时候,我们只有自己掌握调适的方法后,才能调出一个好心情,享受生活的快乐。 心理学教授乔治·斯格密说:“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是珍藏在宝塔顶层的桂冠,那么,健康的心理就是握在我们手中的一柄利剑。只有磨砺好这柄利剑,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夺得成功的桂冠。”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如何去认识,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 让我们抛弃那些贪婪、吝啬、狭隘、猜疑、攀比、悲观、自闭、自卑、忧郁、偏执、压抑、虚荣、空虚、孤独、懒惰、依赖、怯懦、嫉妒、暴躁、抱怨、焦虑、拖延等不良的心理因素,用自信、乐观、宽容、豁达来拥抱生活。 本书是集理论性、生动性、实用性、可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学辅导读物。它可以帮你解除生活中的困惑,为心灵减压,扫除心理的阴霾,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编 者 2007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