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气质类型分析法,为您揭开儿童个性气质的奥秘,帮您发现孩子的天生优势,打造孩子的美好未来。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的天生个性和特质,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会影响到他们与外在世界的互动方式,例如孩子与父母之问的亲子关系、孩子未来的人格形成及其人际关系。
如果父母能够提早知道孩子的气质特性,对他们的独特性有清楚的了解,就能够采取适合孩子气质的教养方式来帮助他们适情、适性地成长,发展出健康的性格和成熟的人际关系。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才能依照孩子的特质,安排最适合孩子天性的生涯规划,来帮助孩子发挥自己天生的优势。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带着他独特的天生气质,展现出属于他自己的表达方式,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互动。本书以轻松、亲切的方式介绍了气质的基本概念,通过简单有趣的测试题让父母们了解九大基本气质特征,同时也详细列出气质概念在孩子成长的几个重要领域的运用方式。不仅使父母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孩子,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推荐序 因材施教 从了解气质开始
作者序 发现孩子的独特性
前言 写在前面
序章 孩子的未来,从“气质”开始谈起
Part 1 气质天生篇 了解孩子的独一无二
1 活动量
2 规律性
3 趋避性
4 适应度
5 反应强度
6 情绪本质
7 坚持度
8 注意力分散度
9 敏感度
Part 2 因质而教篇 气质不同,教法就不同
1 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气质如何互相影响
2 手足关系——不同气质的孩子间如何摆平
3 入学的准备——如何协助不同气质的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4 结交朋友——不同气质的孩子如何与同伴相处
5 才艺班的选择——如何依照孩子的气质选择适合的才艺班
6 生涯的规划——如何为不同气质的孩子打造未来
7 自信心的培养——不管孩子的气质如何都能让他们有自信
结语
才艺班的选择
如何依照孩子的气质选择适合的才艺班
现代的父母亲小孩生得少,所以每个孩子都被当做宝贝一样栽培。坊间各种各样的才艺班应运而生。大部分的学习都从4岁开始,有些才艺班甚至从2岁就开始招生了。在帮孩子选择才艺班时,首要的考虑是孩子的兴趣和天分,如果能将孩子的气质也同时列入考虑,将会更加周全顺利。
活动量大的孩子
活动量较大的孩子在学龄前坐不住的情形特别明显,因此若是安排孩子参加需要较长时间静坐的学习,孩子肯定很难全程配合。建议尽量挑选能接受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动来动去的课程。如果对孩子的活动量能够包容,就不会出现整堂课一直在约束和指责孩子的情形。同样,如果想带孩子去看表演,也宁可选择看儿童剧或参加说故事团体而不是听音乐会,因为看儿童剧和听故事的场合较能包容孩子的动作和声音,偶尔台上台下的互动,也可以让孩子有机会动一动。
对活动量大的孩子而言,参与动态的学习,像是跳舞、游泳、轮滑、桌球、街舞、篮球等,一方面可以让他有机会发泄过盛的体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一项专长和兴趣,是很不错的选择。最好是参加人数较少的班级,以免在课堂上有很多时间必须等待轮流。孩子一闲下来没事做,就会开始自创活动,很可能造成课堂的干扰。有些孩子很有运动细胞,在学习上容易得心应手,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不过,好动并不等于很会运动,如果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得并不如预期,家长也要以培养兴趣和健身为主要的目的,不要增加孩子学习的挫折感和压力。
若是选择学习空手道和跆拳道,要考虑孩子的自我控制力。由于学龄前的孩子自我控制力较弱,很容易在与同学或友伴相处时,因为冲突而出现攻击行为,将才艺课学到的十八般武艺统统派上用场。因此,如果孩子活动量大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就要思考这项学习是否应该暂时停止,等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之后再考虑。不过,有很多武术教练会在课堂上特别强调自制力的训练和纪律的要求,如果孩子能从课程中学习到如何运用及控制自己的能量,对孩子的成长就相当有帮助。
有些家长会想,孩子太好动,是不是应该安排静态的学习,训练他安静,学习控制自己;因此会考虑参加书法课、围棋班、心算班,甚至是静坐。这些课程都是在帮助孩子静下心来,进行思考性的活动,并且建立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在参加这些课程时,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学习状况。如果孩子正好对这项课程有兴趣,他会愿意为了学习这项有兴趣的活动而让自己至少维持一段时间的安静,这样才能够从课程中获益。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很难要求他在课堂上安静并遵守规矩,对老师和小孩而言,都很难有效率地进行课程。可以考虑暂停一段时间,等孩子大一点儿,活动量较能控制时,再尝试看看。
好动的孩子并非无法进行任何静态的学习,如果是5人至8人的小型学习团体,课程安排得动态和静态的活动交错,孩子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好。事前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并建议老师让孩子担任小帮手,都是预防孩子被误解、减少孩子挫折感的好方法。
活动量小的孩子
孩子的活动量小,通常对于需要大肢体活动的运动较没兴趣,可能会倾向于喜欢用手做精细操作的活动。建议家长至少协助孩子培养出一项运动的兴趣,规律地进行,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都会有帮助。P146-148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带着他独特的天生气质,展现出属于他自己的表达方式,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互动。我们要像是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通过观察他对事物的不同反应,来了解这样一个小人儿。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朋友,其实也有他自己的个性和脾气。
想要了解这个闯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非常亲密的新朋友的第一个秘诀是:请记得常常蹲下来或是坐下来,以接近他们的高度和他们说话。这是进入孩子世界的第一步。当自己和孩子在同样的高度时,我们才能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长得什么样子。
有好几次当我想要引导孩子去看某个景物,孩子却一直找不到时,我就会试着蹲下来从孩子的高度看过去,结果才惊讶地发现,从孩子的角度看,什么都看不到。孩子的视野及世界和成人的角度是很不相同的。所以带着孩子逛街时,大人看到的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看到的却常常是迎面而来的小朋友或是街上的猫狗、地上的小虫子,因为他们离地面比较近。
在物理的世界里,孩子受限于他的高度,看事情的角度明显地和大入不同。在心理的世界里,孩子也因为他的年纪和个性,对事物有着与成人迥然不同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够常常蹲下来或是坐下来和他们聊一聊,有耐心地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感觉,就会愿意调整自己在成人世界里认为理所当然的想法,给孩子一个比较合理的环境和尊重的对待。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更贴近身边的这个亲密爱人,也因为了解而能够与他们有一份美好和谐的关系。
这本书同时也是为那些不习惯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获取新观念的父母写的,有些人一看到书本就想睡觉,只能从其他的渠道获取资讯,从而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希望看这本书就像是听一个有经验的妈妈娓娓道来,和你分享她的育儿经验一样,轻轻松松就能学会有用的教养观念和策略。
孩子选择来做我们的小孩,是因为他知道,我们有能力去爱一个像他这样特别的人。不论你的孩子是个理想中的小甜心,还是经常让你快要抓狂的小魔头,请珍惜你和孩子的这份缘分,要相信我们与孩子的相遇,一定是有意义的。他们让我们的生命更完整、更丰富,也更精彩。
不论我们是怎么样的父母,在孩子的世界里,我们永远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人,请不要辜负他们对我们的信赖和期待。
孩子的存在是用来教会我们如何无条件地爱一个人,让我们有机会展现出人性中最崇高最美好的那一部分。每一位爱孩子的父母都知道“爱”是什么,因为我们在每天与孩子的相处中,分分秒秒体验着“爱”的感觉。
所以,请你用心地倾听孩子内在的声音,相信他所传达的讯息,也相信自己的感觉;支持他,并且用适合他的气质的方式来与他相处;不要在乎别人所谓的应该和社会的期待,或是别人不了解的建议。只要我们能够提供孩子充满爱的氛围,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按照他独特的方式快乐茁壮地成长,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而这个世界也因为有你,又多了好几个幸福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