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油画词语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张立勤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梅杜萨之筏

我第一次看到《梅杜萨之筏》,是在一本精装的画册里。

我只朝那画面看了一眼,便不由得把那一页掀了过去。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几个月吧,我才重返画面——

代奥多·席里柯的著名油画《梅杜萨之筏》,记载了“梅杜萨”战舰遇险后,船员们编扎了一只木筏逃生的惨烈情景。

恶劣的海水与乌云,聚积在画面上方。剩下的空间,填满了木筏上死去和行将死去的船员们——有了一只木筏,又能够怎么样?生命借助了木筏得以延长活着的时间,可死亡同样也凭靠着木筏,使其得到了充分展示。假如没有木筏,死亡会变得轻易而快捷,也就注定了不会有那么惨烈。其实,有时候人不是说死就能够死的,就像拥有了木筏之后。但拥有了木筏,不一定就等于对生命的拥有。木筏带来的渺小希望,谁心里都清楚。可怕的是,渺小的希望,又被误以为不渺小。在茫茫大海上,拖延死期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努力变成了挣扎自身的悲惨。

就是这样,木筏仿佛是一个陈列室,将各种姿态的肉体死亡与精神绝望,表白给了蓝天和海洋,以及后来看到这幅油画的我——那些弯曲或伸直的肢体,已经是躯壳了,狂风卷着海水的咸腥,照样击打着已无痛苦的死者。木筏剧烈地颠簸着,白天的微光如同从地狱反射上来的一样,在那些已松弛的皮肤上狰狞地流淌。尽管肌肉塌陷了,甚至腐烂已悄然开始,但死者的肋骨、肩头和头颅,隆起来的依旧是青春年华。

木筏的西南角上,坐着一位老船员。唯有他的脸上,有着父亲般的慈祥。还有他那一头浓密发白的卷发,让人觉得他不止一次的与大海搏斗过了。而这一次,他心里最明白自己真的要失败了。他右手托着下颏,左手搭在身旁一位死了的年轻人的胸口上。他是否在想,这个小伙子往日的狂笑和歌唱呢?大概是吧。或许就是在刚才、刚才,这位年轻人还在他的身边呻吟,可是现在,他死了。

海面上的风,是黑色的,把空气的间隙都给堵塞了。桅杆的上半部,像是不结实了,需要用东西加固一下。由此,那上面绕上了布条和绳子。船帆鼓得很厉害,几根长短不一的绳索系着它,也叫人觉得它撑不了多久就会断裂。一座山冈似的大浪,在木筏近前,久久不能平覆。西边的云层,透出来惨淡的光辉,把阴郁的海水照出一条乌白,又一条乌白。鲨鱼们跟着垂死的木筏,一路呜咽地追游着。海鸟的翅膀,瞬间都化作了梦语。波涛扭结得很紧,松开,再扭紧,再松开。无数令人晕眩的气泡冒着,发出“咕咕”的叫声。

忽然,有人发现一艘船在水平线的地方呈现了出来,一个黑点,渐渐地变大,于是,木筏上的希望与意志都朝着那个方向——许多人向木筏的右上方探着身子,有的伸长手臂。做不到这样的,头也向那边扭了过去。木筏最高点,是一个脊梁黑亮的小伙子,他被另一个船员抱起,屁股坐在那人的肩上,右腿支在身旁的一个圆柱形物体上。木筏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拼命地挥动着一块破损的红布。可事实上,海风把木筏朝着相反的方向吹去,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梅杜萨之筏”与水平线上那最后的一星希望,在背道而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无视它——最后的梅杜萨!

唯有那位手托下颏的老船员,还保持着原有的姿态。他心平气和地看着大海,就那样看着。猩红的颜色在海水中泛起,鲨鱼磨牙的声音愈加悦耳。木筏依旧漂着,方向不定——为什么不把死者抛进大海?是否还活着的船员都在想假如他们中间有一人尚存,就要把同伴的尸体交还给故乡。

我想到这儿,眼泪就流出来了——  这是怎样的一只满载绝望和爱的木筏。

迎面扑来的风,那么的令人窒息。

却让我感到了这一只木筏荡涤了现实里面所有的自私、欺骗、贪婪、丑恶和虚伪。

席里柯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一个人孤独地躺在病床上。那是一间光线昏暗的房子,空气潮湿夹杂着发霉的气味。颜料的味道十分好闻,他从混浊的气味中,能够区别出油画颜料的味道,他吮吸着它们就感到十分的欣慰了。就是在这问房子里,席里柯完成了他的惊世之作《梅杜萨之筏》《攻击中的轻骑兵军官》和《艾普索姆的赛马》等。

对于死亡题材的敏感,其实是画家的一种未公开的自身衰弱的观照。他不能不这样耗尽着自己残余的生命,去创造着另一个不朽的自己。

他毅然选择了“梅杜萨”,悲惨的漂泊首先是他自己精神上的。

面对日渐凋谢的肉体,他望见了非洲海面上的这一只木筏。

自我受难的委曲与坚韧,都变成了惊心动魄的笔触。

代奥多·席里柯就这么画了自己短暂一生,就这么作了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的诀别。

梵·高、德拉克罗瓦、奥古斯特·雷诺阿他们,不论生命长短,都尝尽了人生的饥寒、病痛和寂寞。他们没有家庭、没有爱情。即便爱过,也早都烟消云散。德拉克罗瓦死时,跟前还有一个老仆人。而席里柯呢,死时陪伴他的只有一张木床——1824年1月26日,代奥多-席里柯死于巴黎,年仅33岁。德拉克罗瓦听到消息,跑去看他。德拉克罗瓦凝望着那熟悉的面容,心想:明天连这个也消失掉了!

德拉克罗瓦几乎想吻他了——

吻他的胡子、睫毛和天才的额头。

后来,德拉克罗瓦写道:“他那卓越的《梅杜萨之筏》,多么好的手,多么好的头啊!”

在德拉克罗瓦心里,已将席里柯与《梅杜萨之筏》视为一体。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席里柯就等于《梅杜萨之筏》。P11-13

后记

意识深处·棉花

棉花的油画,涉及到了“意识深处”的样子。

这样子,我等待了多少年才看到啊。

当然,这是棉花意识深处的样子,还不是我的。

可她终于让我看到了——意识深处的样子居然可以这般的颇具哲学性。

我知道,我的文字离棉花的画很远,我对她说过:我写的那些有关画的文字都离画很远。我的下一句话还没有说呢——现在说:我的文字都离我自己的意识深处很近。然而,我一直没有看到过比较符合、靠近我的意识深处的“样子”。在这个夏季,我看到了。

棉花——从丽华的微博中呈现出来——我的第一反应是“意识深处”,我这样跟帖了,并转发。我忽然想到,在意识深处我们三个女人有着关于艺术里面的许多共同点,“里面”而不是“外面”!当然,也有许多不同点。共同点是:带有女性性别之美的认知能力与表现能力,都极为先验而跃然。

我想到了康德(Kant)的《导论》——我尤其喜欢这个书名上面的一句话:“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这本《导论》是18世纪写的,康德那个时候怎样在想他的“未来”?而这个未来什么时候会短暂的停滞在我的“现在”?——我的现在是:2010年7月23日的夜晚,我开着空调,温度设定在摄氏27度。这个温度,很像我用手指触摸油画颜料的那种感觉。此刻,我在我的电脑上看棉花的画,同时在想康德的话。

许多年前我读《导论》,毋庸置疑,我根本读不懂,我想我永远也读不懂。可我喜欢找一些读不懂的书来读——那曾经是我的一个时期,意识异常茂盛的时期。我早就意识到了我的茂盛的“意识”及其深处。但是,它们在哪里我不知道,它们的样子是怎样的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我的意识深处需要读不懂的书。“不懂”!多么亲爱的一个地方,我在靠近它。

靠近了吗?是的。

棉花——它们缜密而绝丽,它们有鸟和气流缠绕的飞旋感。它们拥抱又分离开,一丝一缕的拥抱又一丝一缕的分离开。它们之间真干净一棉花,你是怎么画出这样的干净的?你在用最浓烈的颜料,它们多么的易污和易损啊!而你控制的准确极了,精灵极了。它们遍布画面,像占领一样。它们又不像占领一样,它们生发在原地。它们放射着,它们莫须有,它们默默的,它们发出最响亮的声音。

它们不睡,不跋扈,不虚假……

它们潜在,它们仍在,它们不在……

它们不论怎样都属于你——意识深处的你——棉花!

它们以最微观的力量,击中了我的神经和感情。

我是必须会联想到《导论》的,因为康德的文字陈述,也让我有过我对棉花油画的那种感觉。那种文字的缜密而绝丽,深藏在康德的观点、逻辑和笔调的缝隙。我非如此不可的迷上了《导论》,我为它曾经夜不成寐,我为它曾经而曾经……如今,它的封面早已泛黄了,我也泛黄了。我刚才从书架中抽出它,它还有了霉味——我和《导论》如花的季节一起没了!一起没了!我们一起来到今天,在对方的内脏发霉到今天。

再生了,我!多么的好!最——

我的最好的理性那里,一定有我的最好的感性。

我的最好的感性那里,一定有我的最好的理性。

应该是,我们……  我感谢棉花,她的画让我连贯了我自己“意识深处”的过去与现在。

原来,“意识深处的样子”,是由棉花来做的事情。

有关意识深处的分工,早就各自开始了。

我们都在意识深处,我们只能靠原创的承载,来相知相爱。

我们有着这样的意识深处。我们有!

我们在这里,汇合——

目录

乔托 玛利亚的父亲

乔尔乔涅 第一个台阶

卡拉瓦乔 酒神

维拉斯贵兹 水罐 水珠 眼泪

不穿衣服的维纳斯

代奥多·席里柯 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罗瓦 香普罗赛

居斯塔夫·库尔贝 自恋

塞尚 这个阴天像塞尚的《静物》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穿红马甲的男孩

莫奈 日出

马奈 马奈的花

理想主义的静物

雷诺阿 第一个来叫你赴会的人,一定是叛徒!

雷诺阿只画了一侧

蓝色舞会

高更 我们往哪里去

欲望

我的爱,吃饱,上床,在那等我

梵·高 美到惊世,丑到惊世

大部分是安静的

爱“爱情”

有点颓,有点呆

欲望的星夜

哭了·水蛇腰·鸢尾花

桌子·假寐

修拉 安静到颗粒

克里姆特 拥抱

亲吻

新娘

亨利·马蒂斯 她静静地坐在那里不抽烟

失恋的背扩肌

梦寐

钢琴

蒙德里安 喜悦的·苹果树内部

我和你

灰树里没有我

保罗·克利 日记

凯尔希纳 她美丽的脖子和锁骨

毕加索 巫姓女子

上亿美元的烟斗

和平鸽

杜尚 大玻璃

夏加尔 在空中反转180度

拉小提琴的男人

有爱情多好

四色爱情

把爱情献给爱情

从时间的上游到下游

米罗 鸟儿尖叫着

马克·罗斯科 当裸女与色域进入消费

德·库宁 德·库宁这蓝

这个女人是我

《梅里特大道》的联想

弗丽达·卡洛 在墨西哥科伊奥坎的蓝屋里

杰克逊·波洛克 内心

小教堂

模糊

怀斯 那个夏日没有了

身边

我也爱贝茜

主观的春天

代跋 意识深处·棉花

序言

你知道吗,把黑皮鞋油往白松木油画框上涂的感觉?那种鞋油气味和松木气味混合的气体,多么的好闻,再加上油画颜料的气味,它们一筹莫展的散不开。这三种气味都有些潮湿,至少有些腻腻乎乎的甜腥感。还有,我眼看着皮鞋油被木框不断地吸进去,又吸不完全。原木的色泽依然固执地显现着,与鞋油浅显的黑色厮守一处。于是,它们显得有些迷离而又咖色……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我陷在里面,我冥想。

这是天生的。我为什么不是一个油画家,而我偏偏不是。

非常,非常的无奈。

我多么的迷恋油画,包括油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画笔、油画框、制作油画框的木条,诸如此类。

我还迷恋画室!油画家的画室,它黏稠、斑驳、进溅、狼藉……

最好是狼藉!这个词在画室,放射光芒。

很早以前,我从沙滩北街拐过去。走大约10分钟吧,就是中国美术馆。

沙滩北街住着我的叔叔,那是一个漂亮的四合院。院子里有一棵梧桐树,我和叔叔的孩子杰子在树下玩,浑身沾满青苔。我以为,那是唯一四处滋长青苔的地方。这个印象,毫不迟疑地根植在了我的大脑里。一直到现在,每逢潮湿的天气,我的皮肤都有要滋长青苔一样的反应。叔叔家铺着老电影中那种大长条的发红的木地板,我在上面就使劲走。我喜欢听它们情愿而空洞的响几下。在叔叔家吃完午饭,我就独自去看画展了。我一蹦一跳的,我欢笑……

如果,我从父亲那里直接去,就在蒲黄榆乘39路到崇文门换乘103、104无轨电车。

不是很早以前,我在书店看到油画画册,就站在书架下边翻看。画册很贵,我没买。我还想买书,书是必须要买回家看的。

这些年,我看一些画展,地点不确定。爱去798,或去别的城市。

我也可以在网上,看大片的劣质的油画图片了。

大约在2008年春天,有一个时刻,我突然想把我对油画的感觉写下来。

我写的很任性,就有十分好的文字生出来。

我写的,也许与这一幅油画有很大关系,也许只有一点关系。

不!没有也许。

我是在写我自己,我肯定。油画,是另一个我。

她是一个女人,是一片星辰,是“我的s.塔拉市”。S.塔拉市,是小说中写到的一座城市,小说的名字我忘了。我喜欢以大s打头的词语,多么好看的大S,及其发音。

2010年12月

内容推荐

这本《油画词语》由张立勤著:那些西方油画,在过去的百余年中,有的遭遇冷落,有的感动过许多观者。如今,它们与一位传统的中国女作家再度邂逅,女作家写下了如斯文字。她坚信,她是在写自己。她肯定,油画是另一个她。这些油画,再一次成为人们的视觉盛宴……

这本《油画词语》适合艺术爱好者阅读。

编辑推荐

这本《油画词语》由张立勤著:我多么地迷恋油画,包括油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画笔、油画框、制作油画框的木条,诸如此类。

乔托、乔尔乔涅、卡拉瓦乔、维拉斯贵兹、雷诺阿、马奈、怀斯、莫奈、库宁……极品阅读奇妙绚丽艺术世界,享受与艺术大师的心灵邂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