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提高棉花种子质量为主线,分别介绍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现状、我国棉花种植区域划分及主栽品种、优质棉的育种及良种繁育、棉花的引种、优质棉种子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棉花种子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成熟、棉花种子加工、贮藏和检验等内容。并将其他专著中未见到的棉花冬季海南繁育;拓宽引种范围实施无性嫁接及棉花无土移栽工厂化育苗等新技术编入,新颖实用。
本书在着重介绍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现状及加入WTO后棉花生产对策的基础上,从棉花种子形态构造与发育,棉花选种与良种繁育,棉花的种植区划及适宜种植的主要棉花品种,棉花的引种,优质棉种子生产主要栽培技术,棉花种子加工、贮藏与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文字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可供农学、遗传育种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从事棉花种植和种子生产经营的科技人员参考。
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也是原棉消费大国。棉花生产状况不仅对国际棉花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我国棉花进出口的比重和外汇收入。在加入WTO后,给我国棉花生产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1949年,棉花亩产只有10.7kg/亩。,总产44.4万t;至2002年,亩产达78.3kg/亩,总产达491.6万t,单、总产分别提高6.31倍和10.97倍,由原来的原棉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并跻身于世界先进产棉大国的行列。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棉花在生产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是种子“多、乱、杂”现象严重,县、乡、村种植棉花品种太多,类型不一,给纺织加工带来困难。其次,种子质量不高,一些种子经营部门急功近利,只顾销售赢利,不重视抓良种繁育,没有稳固的种子基地,伪劣假冒棉种层出不穷,受害农户怨声载道,给棉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后,加工与检测设备不健全,许多种子经营单位既无种子加工机械,更缺乏检测手段,销售的种子大部分不合乎国标要求。面对这些问题和加入WTO之后市场发展形势的要求,河南科技学院组织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和从事棉花科研的人员编写出《优质棉种子生产与加工》一书,以促进我国棉花生产的健康发展。
该书以提高棉花种子质量为主线,分别介绍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现状、我国棉花种植区域划分及主栽品种、优质棉的育种及良种繁育、棉花的引种、优质棉种子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棉花种子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成熟、棉花种子加工、贮藏和检验等内容。并将其他专著中未见到的棉花冬季海南繁育;拓宽引种范围实施无性嫁接及棉花无土移栽工厂化育苗等新技术编入该书,增加了该书的新颖性。为适应棉花种子生产企业化的发展和“种子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布局区域化”,“服务规范全程社会化”,“销售活动法制化”的发展形势,本书操作技术以国内标准为依据,力求与国际标准接轨,尽量符合IS(:)9000:2000认证要求,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可供农学、遗传育种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从事棉花种植和种子生产经营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由河南省科技厅和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及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资助出版,为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22010100)、国家863计划(200lAA241081),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123012700;0324020017),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11030300;0411034100)的研究内容。河南科技学院的有关领导为本书编撰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和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汪若海对本书进行了全面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谨此致谢。
因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恭请广大读者赐教斧正。
编 者
2005年4月30日于河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