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朱文胜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产权结构、国家行为、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对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作者结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详实的数据从多方面比较和评价了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绩效,使读者对保险业的历史和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说,此书是近年来运用制度变迁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对具体行业进行实证分析的一本力作。

内容推荐

本书首次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中国保险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评价了中国保险业在不同制度安排下的绩效,揭示了中国保险业创建、停办、恢复和高速发展所隐含的经济规律。本书对于解读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探求我国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保险业选择恰当的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章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1)

第一节研究背景/(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中国保险业发展简史/(4)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28)

一、研究方法/(28)

二、分析框架/(29)

第三节文献综述/(30)

一、制度变迁理论简述/(30)

二、我国行业制度变迁研究文献综述/(37)

三、我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研究文献综述/(42)

第二章中国保险业产权制度及其变迁/(44)

第一节我国保险业产权安排的历史演进/(44)

一、1949~1978年我国保险业的产权安排/(44)

二、我国保险业恢复重建期的产权安排/(45)

三、我国保险业全面发展期的产权安排/(46)

第二节我国保险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含义/(49)

一、垄断性国有产权/(49)

二、多家竞争的公有产权/(57)

三、排他性的私有产权/(64)

四、从垄断性国有产权到混合产权/(66)

第三章国家在保险业制度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88)

第一节国家理论:一些基本观点/(88)

一、国家的性质/(88)

二、国家理论与产权理论/(90)

第二节国家效用函数/(92)

第三节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95)

一、1949~1978年:以国家垄断产权为特征的制度安排/(96)

二、1979年以后:以国家在产权边界上逐步退让为特征的制度变迁/(107)

三、国家在保险业博弈规则上的调整和重建/(118)

第四章意识形态对保险业制度变迁的影响/(127)

第一节意识形态对制度及其变迁的作用/(127)

第二节保险思想对我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影响/(130)

一、我国保险思想的历史演进/(130)

二、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的变化/(135)

三、社会对公有制和保险业非国有产权认识的变化/(141)

第五章保险业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146)

第一节制度变迁绩效的衡量/(146)

一、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46)

二、保险业制度变迁绩效的衡量/(149)

第二节市场运行绩效/(150)

一、保险业的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150)

二、保险业的发展规模/(164)

三、保险业的资源配置效率/(176)

四、保险业的技术进步/(196)

五、保险业的偿付能力/(211)

第三节宏观经济绩效/(222)

一、减轻了财政负担/(223)

二、促进了改革的顺利进行/(225)

三、扩大了就业范围/(227)

四、完善了金融体系/(229)

第六章研究的结论和局限/(243)

一、中国保险业的制度变迁/(243)

二、绩效/(247)

三、研究的局限/(248)

参考文献/(250)

后 记/(262)

试读章节

应当说,中国保险业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变革,都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且其本身也构成了制度变迁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产权、国家、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对中国保险业50多年来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产权

产权制度是中国保险业最核心和基础的制度变量,它既是行业制度变迁的重要内容和对象,又是其他制度变迁的原因和结果。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保险业的产权安排经历了垄断性的国有产权、多家竞争的公有产权到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混合并存三个阶段的演变,从国家完全垄断经营的行业逐步发展为国有产权为主导、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的行业。垄断性国有产权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形式,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实际上起着第二财政的作用;当整个社会只存在公有产权的时候,经济主体的风险损失都可以通过计划的形式在国民收入中提取相应比例的保障基金获得保障,保险的风险补偿职能在理论上完全可以被财政安排所取代,国内保险业因此消失了20年;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中私有产权形式大量出现,完全垄断的财政性保险模式显然不能有效满足体制外经济对保险的巨大需求,保险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已不可阻挡,其他公有产权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和私有产权的外资保险公司得以进入保险市场;对于涉及国家金融安全的保险业而言,探索国有产权有效的实现形式比国有资本简单地退出更具有现实意义,2000年以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改制上市虽然是政府直接推动的结果,但国有产权内生的矛盾发展所导致的低效率是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向股份制的社会公众公司转型的根本原因。产权制度的变革成为保险业增长和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

(二)国家

国家根据其效用函数决定产权结构和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国家效用函数取决于国家垄断产权形式的实现程度、国家垄断产权之外的产权安排和外部竞争程度三个变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具有强大的支配力,保险业采取国家垄断产权形式具有很高的收益;而在整个社会的产权都被整合为国家垄断和控制的产权形式后,保险业的存在只会增加国家的管理成本,国内保险业务的停办是国家在当时的制度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可与国家竞争的非国有产权形式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外部潜在竞争对手直接而现实的强大竞争压力,改变了国家实现其效用函数的环境和条件,国家效用函数中的收益函数和成本函数发生了变化,使国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受到了约束,国有垄断保险产权在我国恢复保险业后的确立和扩展并未持续多长时间,国家就开始在保险产权边界上逐步进行退让,从而导致了保险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国家并不是直接而迅速地改变保险业中的国有垄断产权形式,而是在维持国有垄断产权并保持其增量扩展的同时,通过逐步引入多元化的产权形式,在总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国有保险产权在产权边界上的退让,即国家根据其效用函数确定退让的时机、方式和程度,使其在产权边界上的每一步退让都能导致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国家在重新界定保险业的产权结构的同时,不断修改和调整博弈规则,降低交易费用,使保险业的产出最大化,以实现国家效用的最大化。

(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交易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它在制度和制度变迁中充当着节约机制和稳定机制,可以有效克服普遍存在的“搭便车”行为。意识形态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存在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意识形态自身的变迁取决于相对价格的变化、学习与积累等变量。我国自古以来建立在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依靠自我储蓄和政府救济应对风险的传统意识形态,阻碍了以后商业保险的发展。中国近代保险思想虽然引进了西方近代保险的原理、方法和观念,但在西方列强垄断国内市场、民族工商业十分弱小、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其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极其有限。以国家保险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作为新中国保险业发展起点的保险制度,只是以国家推行的商业保险的形式,去实现为财政积累资金和充当财政后备的目的,而国内保险业务停办20年无疑更加淡化了人们的保险意识。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信息成本的降低,传统保险理论逐渐被现代保险理论所取代,同时,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使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程度大为增高,人们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商业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有效方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我国意识形态的变化对保险业制度变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244-246

序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中国保险业自创建以来,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保持人民生活和整个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业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史及其规律的相关研究还十分薄弱和欠缺,朱文胜博士所著《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一书,首次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中国保险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评价了中国保险业在不同制度安排下的绩效,揭示了中国保险业创建、停办、恢复和高速发展所隐含的经济规律,此书对于解读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深求我国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保险业选择恰当的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产权结构、国家行为、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对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在产权制度上,详细描述了中国保险业产权安排由垄断性国有产权向多种产权形式混合并存的发展过程,指出国有产权内生的矛盾发展所导致的低效率是中国保险业产权安排发生演变的根本原因;在国家行为的分析上,以国家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国家效用函数,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效用及其实现环境和条件的研究,揭示了国家改变保险业的产权结构并相应修改和调整博弈规则的内在原因;在意识形态方面,通过对我国保险思想的发展、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的变化、社会对公有制和保险业非国有产权认识的变化的描述,分析了我国意识形态的变化对保险业制度变迁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这样,作者就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保险发展史进行了合理的解释,阐明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详实的数据从多方面比较和评价了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绩效,使人们对保险业的历史和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说,此书是近年来运用制度变迁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对具体行业进行实证分析的一本力作。

朱文胜博士在保险业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保险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不仅善于研究解决具体的保险问题,而且勤于理论思考,他对中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所具有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他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朱文胜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学术探究领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保险业的实际问题,因此,这本由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专著,作为其对中国保险业改革与发展高度关注和不断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学术成果,值得保险理论界和保险业界人士阅读和借鉴。

暨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胡军

2005年3月10日

后记

1998年我取得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后,怀着对朝阳产业的憧憬和希望投身中国保险业。从业六年多来,我不仅亲身经历了中国保险业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变革,而且直接参与了其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深切感受到制度变迁对中国保险市场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其间虽然我对某些问题进行过一些研究和探讨,但总感到自己才疏学浅,缺乏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对中国保险业发展变化的整体把握。

2001年我有幸师从胡军教授,攻读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在胡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不仅深化了对经济理论的理解,而且熟悉和掌握了许多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我尝试更深入地研究中国保险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篇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撰写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得到了胡老师的悉心指导,胡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风和谦虚随和的态度,敦促我不断努力,不敢懈怠,我知道惟有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不负胡老师对我的教诲和期望。

云冠平教授、张秉申教授和隋广军教授对论文的选题和结构提出了十分有益的指导意见,王聪教授对论文的撰写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感谢易琮博士对论文所提供的帮助,她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变迁和绩效的研究使我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深受启迪。盛军锋博士对许多问题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他还为我查询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张先郁先生和曾牧先生以其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为我在模型的设计和分析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感谢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李东明博士和王瑾瑜小姐在资料收集上所提供的支持。感谢包括谢玉琼女士、沈宁女士、梁少儿女士和彭华先生在内的公司同事,他们不仅提供了许多无法在图书馆查到的原始资料,而且为我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并在我研究过程中极为艰苦的时候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慰藉和动力。

感谢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他们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到广州,轮流为我和工作繁忙的妻子操持家务,抚育我们刚刚出世的孩子,他们无怨无悔地为儿女无私奉献时常令我感动和愧疚,我只能以更为出色的工作和学习来回报他们的付出和希望。感谢我的妻子陈路女士,由于我的业余时间大都是在书房和图书馆中度过,很少陪伴她,家中事务均由她来安排和处理,几年来亏欠她的实在太多。我的女儿朱芷萱小姐2003年4月来到这个世界上,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让我体验到一个健康、活泼和聪明的新生命成长的乐趣,当然,她和她的母亲同时也培养了我在研究过程中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朱文胜2005年4月于南国花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6: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