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国西部的一块宝地,她的幅员广阔,为各省区之冠: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新疆,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是历史上我国通往西亚、非洲和欧洲国家的重要孔道.东西方的经济文化曾不断在这里交融。新疆在地理和历史上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她必然地成为色彩十分丰富、特点非常鲜明的地区。这样的地区,应当有一部瑰丽多彩、诱人向往的风物志,以飨广大海内外读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疆风物志/中国风物志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李春华 |
出版社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疆,是我国西部的一块宝地,她的幅员广阔,为各省区之冠: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新疆,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是历史上我国通往西亚、非洲和欧洲国家的重要孔道.东西方的经济文化曾不断在这里交融。新疆在地理和历史上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她必然地成为色彩十分丰富、特点非常鲜明的地区。这样的地区,应当有一部瑰丽多彩、诱人向往的风物志,以飨广大海内外读者。 内容推荐 《中国风物志》丛书,是1982年9月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出版部门联合组织编纂、分册出版的知识读物。1985年7月,《新疆风物志》出版发行。本书着重介绍了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土特名产,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貌。该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目录 新型的地方志 陈翰伯 地理概貌 名山·高峰·冰川 河流·湖泊 盆地·绿洲 沙漠·戈壁 气候 物产资源 行政区域 历史沿革 远古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新疆 张骞通西域 两汉统一新疆 隋唐新疆 宋、辽、金、元、明时的新疆 清代新疆 越过长夜,迎来了和平解放 名胜古迹 丝路探古 天池 乌鲁木齐南山 赛里木湖 果子沟 喀纳斯湖 吐鲁番 葡萄沟 火焰山 艾丁湖 坎尔井 高昌故城 交河故城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苏公塔 吉木萨尔高昌回鹘佛寺遗址 乌拉泊古城和古墓葬 惠远古城 楼兰古城 克孜尔千佛洞 库木吐拉千佛洞 铁门关 艾提尕尔清真寺 阿帕霍加墓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燕儿窝烈士陵园 三区革命烈士陵园
文物集锦 新疆彩陶 两千多年前的尼勒克古铜矿 战国青铜双兽承盘方座器 汉代五铢钱 汉佉两体钱 裴岑纪功碑 汉文印章 汉晋木简 古代民族文字的木简和文书 汉唐丝、毛织品 吐鲁番出土文书 吐鲁番泥俑 波斯银币 草原石人 阿勒泰岩画 千年古尸 土尔扈特银印 格登山碑 文化艺术 少数民族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麦西热甫 阿肯弹唱 民族风貌 兄弟民族简介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赛马 叼羊 姑娘追 摔跤 射箭 高空走绳 土特名产·特种工艺 葡萄 哈密瓜 西瓜 库尔勒香梨 伊犁苹果 无花果 石榴 巴旦杏 核桃 棉花 蚕桑 啤酒花 中草药 新疆的马 新疆的羊 新疆的鱼 新疆地毯 玉石·玉雕 英吉沙小刀 维吾尔绣花帽 爱得来斯绸 维吾尔民间印花布 花木·鸟兽 天山雪莲 天山青松——雪岭杉 新疆杨树 胡杨 红柳 棱棱 苜蓿 马鹿 野马 野驴 野骆驼 野牦牛·牦牛 赛加羚 盘羊 河狸 鹅喉羚 新疆鸟类 天鹅 松鸡·雪鸡·榛鸡·黑琴鸡·雷鸟 风味饮食 馕 抓饭 烤包子·薄皮包子 烤羊肉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面 奶茶 马奶子 奶酒 城市·交通 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 丝路名城喀什 边陲花城伊宁 军垦新城石河子 戈壁油城克拉玛依 公路今昔 铁道建设 蓝天丝路 生产建设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 编辑附记 再版说明 试读章节 新疆有着辽阔的地域,适宜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土壤。因而不仅风光旖旎,而且物产资源十分丰裕。在群山峻岭、绿洲戈壁之间,有着数不尽的“粮仓”、“肉库”、“油盆”、“煤海”。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誉新疆为祖国的“一块宝地”。 在这块“宝地”上,拥有近331万公顷耕地,1000多万公顷可垦荒地。新疆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也较充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新疆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大宗,全疆大多数地区均可种植,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0%以上。伊犁谷地气候温和,雨水较多,土地肥沃,更宜谷麦生长,素有“新疆粮仓”之称。新疆的水稻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很大发展,阿克苏、米泉等地的优质大米洁如玑珠,质细味美。在新疆的粮食作物中,还有高粱、大麦、谷子、黄豆、豌豆、蚕豆等等。 新疆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产品有棉花、油料、甜菜、麻类、烟叶、药材、蚕茧等,其中新疆棉花尤以质优而闻名全国,1998年,棉花产量137.5万吨。在全国,几乎三分天下居其一,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棉花产区。北疆玛纳斯河流域、吐鲁番盆地和南疆广大地区是棉花的集中产地。经济价值较高,对生长环境、耕作措施要求苛刻的长绒棉(又称海岛棉),在新疆也有广阔的适栽区,其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均为全国之冠。新疆还具有种植甜菜的优越条件,所产甜菜的单产量高,含糖率大,是我国北方重点产糖区之一。 P21 序言 多年来,我有一个习惯,每逢到一个较生疏的地方,一定要把志书找来看一看。这样,我曾经翻阅过浙江的《嘉兴府志》,陕西的《韩城县志》。当然,和当地同志谈话是获得知识的泉源,但是查查志书,却可以得到许多书面的地方史料。 但是,这些志书是不易得到的,而且编得很乱,不便索阅。更不用说其中还有不少封建糟粕。 因此,十几年以前我曾倡议重编志书,先把上海徐家汇所藏全国志书择优影印,然后再组织人力,拟定体例,重新编写。待到1966年狂风暴雨一来,此事当然就胎死腹中。对我个人来说,这倒也少了一点麻烦。 1980年夏,我与百余同志会于太湖之滨,共议出版旅游读物的事。我又重新提起此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国风物志丛书的设想便形成了。 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当然与旧志书完全不同。经过编撰人员、摄影家、作家的共同努力,它已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它是广大读者的知识之友,是旅游工作人员的案头必备,又是中、小学学生的课外读物,各级学校的老师可以从它摘取材料,挥洒自如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登泰山而小天下”。书中的图文,留下不少余地可供读者联想,借以开发智慧的矿藏。你可以通过它得到许多教益,从而激励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中国风物志丛书是一套新型的地方志。它富于时代感,图文并茂,无论如何是前人办不到的! 这套丛书的出版,将是我国出版界一件引入注目的事情,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1982年9月18日 后记 《中国风物志》丛书,是1982年9月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出版部门联合组织编纂、分册出版的知识读物。1985年7月,《新疆风物志》出版发行。本书着重介绍了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土特名产,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貌。该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新疆风物志》初版由张郁君先生担任责任编辑,在组稿、编辑加工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为今后的修订再版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新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本书出版时间较久,书中一些内容和引用的资料已不符合目前的情况。因此,这次的修订再版本,由李春华同志任主编进行统稿,对全书内容、文字作了修订。对部分文章根据最新统计资料补充修改,如《物产资源》、《行政区域》等;一些文章进行改写,如《公路今昔》、《铁道建设》、《蓝天丝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根据需要,组织重新撰写了《自然保护区》、《开放口岸》、《“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尼雅遗址》、《枸杞》、《番茄酱》等数篇文章。在修订再版过程中,得到了张郁君先生的具体指导,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因诸多局限,书中缺憾之处一定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