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茶泡茶品茶(彩图版)》是一本为想学茶或正在学茶的爱茶人士提供的入门图书,也是一本集识茶、鉴茶、泡茶、品茶、茶道与茶艺于一体的精品茶书。书中分为“初见芳茗露英华——识茶篇”“省识茗心赏灵芽——鉴茶篇”、“悬壶高冲清香起——泡茶篇”、“一瓯甘饮惬余暇——品茶篇”、“从来佳茗似佳人——茶道与茶艺篇”和“君不可一日无茶——茶生活篇”六部分,将与茶相关的细节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就像是带大家走进了一个有关茶的清净世界,不仅如此,书中还介绍了诸多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茶疗方,为大家的健康生活增添一道靓丽的茶韵风景。本书由徐馨雅主编。
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于是,研究茶,学会识茶、泡茶、品茶,感悟茶艺和茶道的魅力,成了爱茶之人的享受。一般说来,对茶的研究包含三方面内容,即识茶、泡茶、品茶。通过这三方面的研究,就可以对茶的品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
《识茶泡茶品茶(彩图版)》是一本为想学茶或正在学茶的爱茶人士提供的入门图书,也是一本集识茶、鉴茶、泡茶、品茶、茶道与茶艺于一体的精品茶书。书中分为“初见芳茗露英华一识茶篇”“省识茗心赏灵芽——鉴茶篇”、“悬壶高冲清香起——泡茶篇”、“一瓯甘饮惬余暇——品茶篇”、“从来佳茗似佳人——搽道与茶艺篇”和“君不可一日无茶—一茶生活篇”六部分,将与茶相关的细节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就像是带大家走进了一个有关茶的清净世界,不仅如此,还介绍了诸多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茶疗方,为大家的健康生活增添一道靓丽的茶韵风景。《识茶泡茶品茶(彩图版)》全书图文并茂,可以让您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也欣赏到精美的图片,既能感受到茶的无穷魅力,同时又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从而找到清净平和的心境。本书由徐馨雅主编。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起源和传播的中心,“茶叶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世界各国的种茶和饮茶习俗,最早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时至今日,全世界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有120多个国家的20亿人有饮茶习惯,中国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公元六、七世纪,朝鲜半岛上的大批新罗僧人为求佛法来到中国,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在中国经过10年左右的专心修学,然后回国传教的。他们在唐朝时,当然会接触到饮茶,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
后来,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学佛归来的最澄和尚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后又经日僧南浦昭明在径山寺学得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道。
约在公元六、七世纪,饮茶的习俗传人了朝鲜民间。不久,朝鲜派往中国的使者金大廉,还从中国带去了茶籽,在本国栽植。在欧洲的文献中,最早记载饮茶的是《马可·波罗游记》和由马可·波罗所著的《中国茶》。
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英国起先从中国输入茶叶,并由此产生了英国的红茶文化。后来,一个名叫罗伯特·福琼的植树采集家,将茶树种子放入一个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携式保温箱里,带上了开住印度的轮船。在航海过程中,茶树种子发了芽。船到了加尔各答,这些茶苗就落到了东印度殖民统治集团的手中。不久,印度便培育了十万株以上的茶树苗木,在印度高地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园。而后,荷兰人从海上来澳门,将中国茶叶贩运到印度尼西亚。到了1610年,荷兰直接从中国贩运茶叶,转销欧洲。
17世纪,茶叶先后传到荷兰、英国、法国,以后又相继传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等国。18世纪,饮茶之风已经风靡整个欧洲。欧洲殖民者又将饮茶习俗传人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英、法殖民地。到19世纪,中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茶叶一传人外国,立即受到国外人士的珍视和欣赏,广为宣传。从此中国茶叶的功能和饮用方法,先后为世界各国所了解,饮茶风逐渐在全球掀起。
茶从中国南部传到全国,再由国内通过内路交通或海上航运传播到国外。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地与我国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茶文化也在世界掀起了广泛的流行风潮。 现代人与茶的不解之缘
对文化而言,饮茶是一种传统;对个人而言,饮茶是一种习惯,一种流行。中国的饮茶历史流传至今,不仅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还带给人们愉悦的精神享受,因此,在现今社会,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这样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了茶对普通百姓的重要性:“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由此可见茶的重要地位。
在贵州省西部的普定县,有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她90多年前从纳雍逃荒来到该县的一个小村子,从那时起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老人只是喜欢喝茶,可慢慢地,老人甚至开始用茶当菜泡饭吃,只要一天不喝茶,她就觉得胸口热乎乎的难受,也没有胃口。当地人都说,老人之所以长寿,与喝茶有着极大的关系。
以茶泡饭不仅仅是老人特别的地方,她泡茶的方式也与平常人不太一样。她用瓦罐架在火上慢慢熬,等到茶叶熬得熟烂,茶水也变黄了之后,老人就连茶叶也一起“喝掉”。老人说,家里穷,没有菜不要紧,但不能没有茶。茶可是个好东西,只要有了茶喝,她从不会口干舌燥,而且口也不会苦。
老人爱茶,而茶也带给她许多好处。她虽然年纪过百,但牙齿尚在,记忆力也很好。更令人觉得诧异的是,老人的头发大部分都是黑亮的,实在与这个年龄的老人不同,看来茶真有一番妙用。
当地人说,老人生活的化处镇,其实是朵贝茶的故乡。而当地的百姓祖祖辈辈都有饮茶的习惯,用茶泡饭也不仅仅是老人特有的习惯。当地人但凡累了的时候,都喜欢熬煮茶叶泡饭吃,甚至还喜欢用茶叶当菜吃火锅,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这样很爽口”。
专家分析,茶叶有着保健、养生、药用和美容等功效,不仅会延年益寿,还能让人静心宁神,陶冶情趣。看起来茶的确有让人们深深喜爱的理由。当然,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神仙,茶叶也不是什么仙药。不过,茶叶中含有大量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的成分,不失为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饮品。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在世界上可算是首屈一指。而我国茶馆亦不少,恐怕也是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中国人喜欢在茶馆中与好友、同事叙旧谈心,沏一壶好茶,边喝边聊,茶水喝到一半,再续上水,其乐趣也是其他饮品无法企及的。除此之外,国人无论是饭后、休息或者招待客人,茶都是不可缺少的。以茶待客已经成为我国标准的礼仪之一。在结婚大喜的日子里,男女双方也要给长辈和亲友们敬茶,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不仅如此,在许多重大的仪式上,茶亦是必不可少的。由此看来,现代人与茶真是系上了难解的缘分。
茶马古道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茶马古道最早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古代战争主力多是骑兵,马就成了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条件,而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将茶与粮食看成重要的生活必需品,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问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因此,“茶马互市”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为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其中青藏线发展最早,开始于唐朝时期;滇藏线经过西双版纳、丽江、大理等地,又经过喜马拉雅山运往印度等国,甚至更远,是路线最远的一条线路;而三条线路中,川藏线对后来的影响最大,也最为著名。
茶马古道随着茶马互市制度的兴起而繁荣,盛于明清。从明朝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早在宋元时期官府就与吐蕃等族开展茶马贸易,但数量较少,所卖茶叶只能供应当地少数民族食用。到了明朝以后,政府规定于四川、陕西两省分别接待杂甘思及西藏的入贡使团,而明朝使臣亦分别由四川、陕西入藏,其余大部川茶,则由黎雅输入藏区。P8-11
从神农尝百草起,茶历经了无数个朝代,也见证了历代的荣辱兴衰,因而具有悠远深邃的底蕴和内涵。茶不仅仅是人们用来解渴的饮品,同时还包含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思维与情感,因而,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于是,研究茶,学会识茶、泡茶、品茶,感悟茶艺和茶道的魅力,成了爱茶之人的享受。
一般说来,对茶的研究包含三方面内容,即识茶、泡茶、品茶。识茶的主要目的在于看清楚茶,包括其源流、种类、功效、保存方法以及世界不同地域的茶俗。对茶种类的了解十分重要,我国有着上千种茶叶类型,如红茶、黄茶、绿茶、青茶、白茶、黑茶和花茶,其中又包含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品质与特点,只有了解这些,接下来才能更好地冲泡及品饮;每种茶还有好坏高低之分,可以从外形、叶底、汤色和滋味等方面来鉴别其品质,在了解茶的特性之后,就可以鉴别出每一种好茶;茶叶好坏不仅要从其本身鉴别,而且茶因人而异,不同体质的人需要饮用不同种类的茶,而不同的茶又带来不同的功效,切不可将其混淆弄错,否则会影响健康。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中国人由最开始的以茶为食、以茶为药材,到最后一步步发展成冲泡茶叶,其中经历了无数摸索的过程。同时,泡茶带动了茶具、茶道和茶艺的发展。泡茶讲求茶、器具、水、冲泡方法等内容。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甄别方法,在众多优劣的茶叶中择取品质最好的,这样冲泡出的茶才具有极致的味道;好茶配好器,若泡茶的器具太过简陋或是对这些器具使用方法错误,那么得到的茶汤也自然算不得极品;除了茶叶与茶器具,对水的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适合泡茶,并且不同茶叶所需要的水温也各不相同。只有对水的认识足够深刻,才能让茶与水相得益彰;当一切材料准备得当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讲求一定的冲泡方法,在每个环节以及步骤都做到准确无误,以确保得到最优质的茶汤。
品茶不仅是品茶汤的味道,同时也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同时品茶本身就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品茶首先讲求的是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悟茶韵。这四个方面都是针对茶叶茶汤本身而言,也是品茶的基础;其次,品茶的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自古以来的名人雅士都追求一个静谧的品茗环境,从而达到最佳的饮茶效果;另外,品茶还重视心境的要求,它需要人们平心、清净、禅定,在茶香袅袅中,在唇齿回甘中,人们一定会获得从未有过的精神享受。
通过这三方面的研究,就可以对茶的品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本书是一本为想学茶或正在学茶的爱茶人士提供的入门图书,也是一本集识茶、鉴茶、泡茶、品茶、茶道与茶艺于一体的精品茶书。书中分为“初见芳茗露英华——识茶篇”“省识茗心赏灵芽——鉴茶篇”、“悬壶高冲清香起——泡茶篇”、“一瓯甘饮惬余暇——品茶篇”、“从来佳茗似佳人——茶道与茶艺篇”和“君不可一日无茶——茶生活篇”六部分,将与茶相关的细节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就像是带大家走进了一个有关茶的清净世界,不仅如此,书中还介绍了诸多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茶疗方,为大家的健康生活增添一道靓丽的茶韵风景。全书图文并茂,可以让您在边品读文字的同时,也欣赏到精美的图片,既能感受到茶的无穷魅力,同时又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从而找到清净平和的心境。
希望本书能让不了解茶的朋友开始认识茶、了解茶,更希望让广大茶友因茶结缘,使茶文化发扬光大。